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419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历史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清单】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2.东西方的先哲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亚洲觉醒”的先驱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3)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5.无产阶级革命家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6.杰出的科学家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作为选修内容在高考中出现是从2007年开始的,所以涉及的试题较少,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

本专题中,外国历史人物考查的重点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如:

2007年广东卷32题对凯末尔的考查,2007年海南卷对拿破仑的考查,2008年江苏卷对拿破仑和华盛顿的考查,2009年江苏卷对甘地的考查,2009年福建文综对华盛顿的考查等

中国的历史人物主要侧重于对古代科学家和孙中山的考查,如,2008年宁夏文综44题对沈括的考查,2008年广东卷32题对李时珍的考查。

2009年福建文综对孙中山的考查,2009年宁夏卷对孙中山的考查,2009年辽宁卷对孙中山的考查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历史人物很多在必修教材中有所涉及,选修部分高考试题注意了与必修内容的重叠,强化了选修教材补充深化的功能,更多地考查必修教材中没有讲述的内容。

2010年高考复习时除了应注意往年考查的重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

第二,必须分析人物的阶级立场,阶级立场决定了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是评价人物的基点。

第三,坚持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

2.比较分析历史人物的异同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切入点,复习时注意比较以下几类历史人物。

第一,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和孙中山的比较等。

第二,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第三,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家的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

【高频考点】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本单元三位人物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封建皇帝。

秦始皇是统一的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开创者;唐太宗是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推向高峰的皇帝;康熙帝是把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发展到鼎盛同时又开始下坡的皇帝。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

①时代趋势;②国力基础;③个人条件;④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

①政治制度:

建立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③经济制度:

土地私有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

④拓疆、交通和文字:

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直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

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①主观上:

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

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

①政治:

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

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

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

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

3、开明君主和开放时代:

①吸取教训——心存百姓;②广揽人才——知人善任;③广开言路——兼听纳谏;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的问题:

①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②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③沙俄势力东进。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正式隶属于中央管辖。

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

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④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

①功绩: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②消极:

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二、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世界名人词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将他们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

(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高考资源网

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办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地位和影响:

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②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③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西方古代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②政治思想:

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③强调法治;④注重教育:

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最早的乌托邦思想。

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是人类宝贵遗产。

(三)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②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③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①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段论”、“中道”、“法治”;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都是资产阶级政治家,都是军事家。

孙中、甘地、凯末尔是“亚洲觉醒”的先驱,由于所在国家的国情不尽一致,因而所走的民族解放道路差异很大。

但共同之处都是为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奋斗终身。

(一)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活动:

①初露锋芒:

早期反王权思想的形成;初期议会活动;②铁骑军统帅:

内战的爆发;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成立英吉利共和国;远征爱尔兰;③“护国主”与护国政体:

军事独裁的开始;就任世袭护国主。

2、评价:

①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②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贡献突出;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大肆掠夺。

③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美国国父华盛顿

1、主要事迹:

①领导独立:

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②开国立制:

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③确立国策:

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功成身退,不迷恋权势。

2、评价:

①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

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任总统届满后,坚决不再次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树立了范例。

④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三)一代雄狮拿破仑

1主要活动:

①军事起家:

独特的性格;军事生涯的开始;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雾月政变和拿破仑称帝;《法国民法典》。

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

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

①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

④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通过征服战争,将民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⑤拿破仑不断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

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中: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辛亥革命后:

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

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收回部分“关余”斗争。

高考资源网

2、评价:

①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②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遭拒绝后,认识到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③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④为了维护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坚持斗争。

⑤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二)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①早期斗争;②宣传甘地主义思想;③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

2、评价:

①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

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三)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1、主要活动:

①领导独立运动:

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临时政府;签订条约国家独立。

②建国后改革:

民主改革;凯末尔主义。

2、评价:

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

他领导土耳其革命,赢得国家独立,为土耳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对土耳其和亚非国家影响深远。

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颁布宪法,实行政教分离;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男女同校,提高妇女地位。

在社会生活上,废除陈规陋习,穿西服等。

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继承者、发展者和实践者。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晚年的马克思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967年秋,《资本论》出版,这部不朽的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2.革命实践活动:

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们回国创办《新莱因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与革命实践活动

(1)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受到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理解: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不懈的努力。

(3)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1.理论研究:

1844年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家庭》,第二年完成。

这部著作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他的《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等问题,也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2.革命实践:

自从1844年恩格斯和马克思第二次见面后,便开始了伟大的友谊。

他们一起合作改造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革命;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帮助下,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会上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主要活动:

①建党工作: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②领导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人民武装夺取政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巩固苏维埃政权。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

①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②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③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④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主要活动:

①民主革命时期:

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造成了很大损失。

2、评价:

①毛泽东是伟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晚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⑤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主要活动:

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

①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②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④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港、澳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五、杰出的科学家

通过李时珍、徐光启、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

(一)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主要贡献:

提倡“医者贵在格物”,编纂的《本草纲目》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创造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

还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

2、评价:

①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主要事迹:

詹天佑赴美留学,怀着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发奋读书,成绩优异。

不留恋外国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不为艰难与压力,完成修建京张铁路伟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

2、评价: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中国的光荣”。

(三)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1、主要成就:

①地质力学:

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

②冰川学:

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③古生物学: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2、评价: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主要贡献: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发现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

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五)20世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1、主要成就:

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评价: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捍卫者,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事业,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真题再现】

1、(08宁夏文综)(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

何以知之?

以月盈亏可验也。

┅┅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

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

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

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

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

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

”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

(9分)

【答案】

(1)实地考察:

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2.(08海南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

材料

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其故何哉?

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

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

——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与白话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3分)

(2)结合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