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66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代码:

051400)

二、入学要求

具有3年连续完整学籍的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暨高中升学考试成绩达到相应要求。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维护、管理、售后服务等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数控车工

数控车工、车工

数控车削加工

2

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工)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5.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6.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7.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规程的意识。

9.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7.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维护能力。

8.能进行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9.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车削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数控车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车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车床的维护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

1.熟悉常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维护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一)高职:

数控技术

(二)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6

3

经济政治·职业生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60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60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

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16

8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80

9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

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72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2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机械制图

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知道常用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能完成几何作图;

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养成规范制图的习惯;

108

2

机械基础

熟悉机械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会主要机械零部件结构和应用特点,初步会其选用方法;

能说出机械润滑、密封的方法和节能环保、安全防护措施;

熟悉机械连接的方法、特点,会正确拆装螺纹连接、键连接,能会正确安装、找正联轴器;会正确安装、张紧、调试和维护V带(或链)传动;会正确拆装减速器;

理解轴系的结构;会正确安装、拆卸轴承;

能合理选择工、量具,对典型机械进行拆装、调试。

会机械及其机构的电、气、液控制原理;

会常用典型数控机床的电气工作原理;

能识别常见数控机床电气元器件;

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会液压、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及典型数控机床液压、气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识别常见液压、气压元器件;

108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

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

知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

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

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

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144

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会有关机械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

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会长度尺寸检测、角度检测、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检测;

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

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

能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

108

5

机械加工技术

了解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工艺知识;

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机械加工方法;

理解机械加工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了解不同设备的基本运动和加工范围;

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制订的知识;

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标准,了解机械加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44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数控车削加工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会正确装夹工件;

会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会车槽和车断;

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低精度小锥度的外圆锥;

会车削螺距P≤2mm的普通外螺纹;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144

2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知道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原理与主要功能;

会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能分析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

能识读数控机床布线图;

能对数控机床机械部件及电气部件进行拆卸与再装配;

能调整数控机床相关参数;

能分析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原因;

能排除数控机床常见机械与电气故障;

取得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

144

3

CAD/CAM技术应用

了解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及数控机床的通信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72

4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具备车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

具备车刀、及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

能够合理选择车削用量及调试数控车床的能力;

具备正确使用数控车床附件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能力;

具备数控车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会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测量工件;

会轴套类零件、孔轴类零件、螺纹的加工知识,具有加工中等复杂程度轴套类零件的能力;

216

(2)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

1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

掌握铣床安全操作规程,能对铣床进行维护工作,能选用合适的量具正确测量工件,能安装通用夹具并矫正,能制定简单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能合理选择铣床常用工具,能加工本工种五级难度的零件

144

2

CAD/CAM技术应用

了解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及数控机床的通信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72

3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知道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原理与主要功能;

会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能分析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

能识读数控机床布线图;

能对数控机床机械部件及电气部件进行拆卸与再装配;

能调整数控机床相关参数;

能分析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原因;

能排除数控机床常见机械与电气故障;

144

4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具备数控铣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

具备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

能够合理选择铣削用量及调试数控铣床的能力;

具备正确使用数控铣床附件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能力;

具备数控铣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216

3.专业选修课

(1)管理类,如职业健康与安全,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

(2)新技术应用类,如现代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

(3)质量控制类,如质量管理与控制,紧密测量技术等。

(4)技能拓展累,如电加工技术训练,跨专业(技能)方向类课程等。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多分段安排学生学习。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

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个小时(一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

公共基础学时占总学时的1/3,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3,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占10%。

(二)教学安排建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2

哲学与人生

36

2

语文

360

3

3

3

3

4

4

数学

360

2

2

2

2

4

4

英语

216

2

2

2

2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2

2

体育与健康

180

2

2

3

3

艺术(或音乐、美术)

72

2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机械制图

108

3

3

机械基础

108

3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144

4

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108

3

3

机械加工技术

144

4

4

专业(技能)方向1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44

4

4

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

216

6

6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144

4

4

CAD/CAM技术应用

72

2

2

专业(技能)方向2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

144

4

4

CAD/CAM技术应用

72

2

2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

144

4

4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216

6

6

专业选修课

电力拖动

72

2

2

钳工技术

72

2

2

顶岗实习

540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1)按照教育部大纲要求制定并执行教学计划,关爱全体学生,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道德水平,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

(3)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习效果。

(4)能够合理运用数字资源库为数学服务,提升教学效果。

(5)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6)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困难和障碍的学生,要多关爱、多关心、多鼓励。

(7)认真组织教学,坚持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做到教书育人。

2.专业技能课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特别是实训材料、设备是否满足上课要求;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在实训中发生安全事故。

(2)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按照“项目+任务”教学模式上课,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逐渐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步骤,使其完全适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

(3)课堂中要不断引入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训项目,强化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不断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做”为中心,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创新教学方法。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6)学生通过实训、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7)实训课应严格按照6S进行管理。

(8)充分利用学校数字资源,使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随时随处可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组织形式

我校教学实行三级管理机制,即学校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务处负责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各专业部进行考核,会同专业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专业部负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2.教学文件制定流程

3.教学管理

(1)建章立制。

学校制定《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学生项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常规》、《学生成绩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专业部自查、互查、行政领导查课等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成立教学专家听课制度。

每学期听课专家可随时听取每一个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对课堂情况进行了记载,对教师上课情况作了评价。

(3)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本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4)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制定了各学科的教学实施细则,依据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进度进行统一考试或技能测试,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5)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课前准备、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成绩评定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教学质量提升。

(6)对学生的表现、学习(实习实训)、生活、德育等方面纳入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中,对学生三年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7)加强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发展。

(8)依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双证书”管理,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9)学生学科成绩不及格可申请补考,合格后才允许毕业。

(10)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处分未撤消者不允许毕业。

十二、教学评价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评价由学生知识、技能、学生行为等评价方式组成。

具体成绩分配比例:

纪律20%、作业20%、测试20%、期末考核成绩40%,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每学期对各项评价进行统计,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期期末综合成绩考核册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成绩按评价比例综合统计,记录归档。

对评价为不合格者,不得申请毕业。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室

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目前有普通车工实训室、普通铣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数控车工实训室、加工中心(数控铣工)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钳工实训室。

设备及数量如下所示: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台/套)

1

机械制图实训室

基本几何

20

体模型

20

绘图板

60

丁字尺

60

直尺

60

三角板

60

曲线板

60

比例尺

60

2

数控车工实训室

数控车床

20

工具柜

20

游标卡尺

40

千分尺

40

百分表

40

3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实训室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6

工具柜

6

游标卡尺

10

千分尺

10

百分表

10

铣床夹头

50

精密平口钳

6

4

电工电子实训室

通用电子综合实验装置

10

万用表

20

信号发生器

20

数字示波器

20

数字式交流毫伏表

20

5

钳工实训室

台虎钳

200

钳工工作台

50

台式钻床

15

划线平板

5

划线方箱

5

落地砂轮机

5

机械分度头

5

配套辅具、工具、量具

80

6

CAD/CAM实训室

计算机

102

CAD/CAM软件

102

服务器

2

交换机

2

数控加工,维修仿真软件

102

投影仪

2

多媒体教学软件

2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需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合川及周边企业签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这些企业实训工种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相一致,即:

具有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名单如下:

序号

校企合作企业名称

地点

实习规模

1

重庆合川区互帮机械电器加工厂

合川区

30

2

重庆贲勃金属锻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25

3

重庆市合川区庆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30

4

重庆市合川区花朝制刷厂

合川区

25

5

重庆市合川区力天汽车配件厂

合川区

45

6

重庆市山山门业有限公司

合川区

20

7

重庆钧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50

8

重庆市合川区泽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40

9

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有限公司

合川区

35

10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合川区

35

11

合川区麒马汽车维修部

合川区

20

12

重庆市合川区万通投资有限公司

合川区

30

13

重庆谷王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35

14

重庆田畸实业有限公司

合川区

50

15

重庆一也机械厂

北碚区

45

16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合川区

50

17

重庆奥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50

18

重庆市合川区环宇配件厂

合川区

50

19

重庆市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永川区

50

20

重庆金申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合川区

30

21

重庆市合川区平安铸造厂

合川区

25

22

合川区勇杰铸造厂

合川区

40

23

重庆安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川区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