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05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docx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

-

 

设计名称: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设计

 

姓名:

卫飞

 

2016年9

第1章基坑开挖工程标准化建设

1.1基坑开挖工程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1-1基坑开挖基础设施建设

说明:

1、基坑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搭设,采用双道护栏形式(下道护栏离地高度0.5m,上道护栏离地高度1.1m),立杆打入地面50~70cm深,立杆露出地面高度1.2m,立杆按2m间距设置,立杆与基坑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2、钢管表面涂刷黄黑相间防锈漆以示警戒,防护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设置20cm高踢脚板,并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识牌;

3、:

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置排水沟,采取有组织排水;

1.2基坑开挖工程保障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1-2基坑临边排水、防护应用示意

说明:

1、采用钢管搭设全封闭防护栏杆形式。

2、立杆打入地面50~70cm深,立杆与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3、水平钢管采用双道护栏形式(下道护栏离地高度0.5m,上道护栏离地高度1.1m),立杆钢管按2m间距设置。

4、钢管及踢脚板表面全部涂刷黄黑相间油漆以示警戒,栏杆警示色油漆尺寸见图示(临边洞口防护栏杆、安全围挡、脚手架剪刀撑等钢管表面警示色油漆尺寸均应符合此标准)。

5、基坑排水措施:

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置排水沟,采取有组织排水。

1.3基坑开挖工程管理措施标准化

1、开挖土方从上而下分层进行,操作间距不少于2.5m,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2、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时,按土质和开挖深度依照规范进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撑。

3、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m以外堆物,其高度不超过1.5m,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1.5m,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4、挖土方不得在石头的边坡下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基底下进行,操作进设专人看护,注意上方土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撤离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放坡或加固)。

5、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方便工人上下,避免坠落。

6、开挖深度超过2m的坑(槽)、沟边沿处,设置两道1.2m高牢固的栏杆并悬挂危险标志,夜间挂红色标志灯。

禁止任何人在深坑(槽)、悬崖、陡坡下休息。

7、雨季施工时,要保持排水畅通,设专人看护边坡的稳定情况,大雨时停止开挖作业。

8、夜间施工,要备有足够照明,并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少和运输道路电能的地段。

9、对机械开挖后的边坡(一般较陡)及时安排工人加以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其他作业。

10、施工中,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妥当后再进行施工。

第2章基坑支护工程标准化建设

2.1基坑支护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1、基坑支护方案包括:

(1)施工图纸(应包括:

平面、剖面,明确支护范围、构造做法);

(2)质量要求;

(3)验收标准;

(4)施工方法及施工说明;

(5)设计计算书;应急措施。

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应符合《建筑施工土方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的要求。

基坑边堆置土方、料具等荷载应在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范围内;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额安全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4、危险处、通道处及行人过路处开挖的槽、坑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雨季施工期间基坑周边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设施。

5、基坑支护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

6、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测。

并按要求提交检测报告。

7、基坑工程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基坑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对基坑施工期与使用期进行监测。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打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鄂志成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屈压、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周边建筑的结构不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露等。

(6)根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2.2基坑支护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1、在设置支撑的基坑(槽)挖土不得碰动支撑,支撑上不得放置物件;严禁将支撑当脚手架使用,避免支撑遭受破坏。

2、支护(撑)的设置必须结构合理,构造简单,拆装方便,能回收利用,节省费用,使用可靠,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不给临近地基和已有建(构)筑物带来有害影响;拆除支护(撑)要研究好拆除时间、顺序和方法,以免给施工安全和地下工程造成危害。

3、当基坑地下水较大,而土质为粉细砂层,易产生流砂时,需用帷幕截水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相结合,可在挡土灌注桩之间加设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或喷粉桩)阻水。

2.3基坑支护管理设施标准化建设

1、深基坑支护上部应设安全护栏和危险标志,夜间应设红灯标志。

2、在设置支撑的基坑(槽)挖土不得碰动支撑,支撑上不得放置物件;严禁将支撑当脚手架使用。

3、在设置支护的基坑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防止碰破坏支护,或直接压过支护结构的支撑杆件;在基坑(槽)上边行驶,应复核支护强度,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4、钢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与土层锚杆结合的支护,必须逐层及时设置土层锚杆,以保证支护稳定,不得在基坑全部挖完后再设置。

5、支护(撑)的设置应遵循由上到下的程序,支护(撑)拆除应遵循由上而下的程序,以防止基坑(槽)失稳塌方。

第3章脚手架工程标准化建设

3.1脚手架工程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3.1.1外脚手架工程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1外脚手架立面防护标准化示意

说明:

1、外脚手架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

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外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3、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5m。

4、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5、脚手架外排立杆表面刷黄色油漆,每隔一组或二组剪刀撑设置一道30cm高踢脚板(具体尺寸见3-1图示),固定在立杆内侧,踢脚板表面刷黄黑警示色油漆。

3.1.2落地式脚手架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2落地式外脚手架基础标准化建设

说明:

1、落地式外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2、落地式外脚手架地基部分应垫平夯实。

3、24m以下落地式外脚手架,在地基上沿外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24m以上落地式外脚手架,在地基上沿外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50mm厚木脚手板。

4、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就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就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仅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1.3悬挑式脚手架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3悬挑式脚手架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说明:

1、悬挑式脚手架底座必须采用工字钢悬挑形式,工字钢型号和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2、脚手架基础应按规范要求沿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在横杆上方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并满铺木板进行防护。

3、脚手架底座立杆内侧应设置30cm高踢脚板。

3.2脚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3.2.1外脚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4外脚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

外脚手架立面防护保障性设施标准化说明:

1、脚手架的钢管应横平竖直,转角位置的大横杆不能超过转角20cm,小横杆外露部分长短均匀。

2、脚手架立杆应分布均匀,一般为1.5m,大横杆应保持水平,一般为1.8m,每步脚手架应设置腰杆,一般为90cm高。

3、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网体竖向连接时采取用网眼连接的方式,每个网眼应用12#铁丝与钢管固定,网体横向连接时采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架体转角部分应设置木枋,应保证架体转角部分安全网线条美观。

4、脚手架剪刀撑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不得超过7根(及6跨),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不小3只扣件紧固,剪刀撑表面刷黄黑色油漆。

5、脚手架外排立杆表面刷黄色油漆,每隔一组或二组剪刀撑设置一道30cm高踢脚板(具体见图示),固定在立杆内侧,踢脚板表面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具体尺寸见上图示。

图3-5外脚手架水平防护保障性设施标准化

外脚手架水平防护保障性设施标准化说明:

1、安装及装修施工阶段,外脚手架竖向每隔10m必须满铺一层脚手板,并在中间层满兜一道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

2、脚手板铺设时严禁探头板出现,脚手板四角应用Φ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3.2.2落地式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6落地式脚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落地式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说明:

1、落地式外脚手架地基部分应垫平夯实,在地基上沿外脚手架长度方向设置5cm木脚手板;

2、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就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就采用扣件固定在仅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2.3悬挑式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3-7悬挑式脚手架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说明:

1、悬挑式钢梁截面尺寸应经设计计算确定,不小于16号工字钢,工字钢涂刷红白警示漆。

2、脚手架钢管表面涂刷黄色油漆,剪刀撑和警示带表面红色涂刷红白警示漆,脚手架内侧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安全网封闭严密,张紧,无破损,颜色新亮。

3、脚手架架体及悬挑梁固定符合规范要求,架体底层应采用硬质防护进行封闭,硬质防护底面涂刷黄色油漆,每隔3层或10m设置一道200mm警示带,固定于立杆外侧,当防护高度超过100m时,每隔10m设置黄色密目安全网警示带,横杆露出架体外立面长度为100-150mm。

3.3脚手架工程管理措施标准化建设

1、钢管脚手架均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2、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均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钢丝或其他材料绑扎。

3、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m。

装修时脚手架立杆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

4、脚手架按节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超过4m,水平距离水超过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低于双股8号钢丝的强度,高层的架子不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接,根据现状,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撑。

5、脚手架的操作面均满铺合格的脚手板,离墙面距离控制在200mm以内,无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防护栏和一道挡脚板,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不低于1m。

6、保证脚手架整体结构不变形,凡高度在20m以上的脚手架纵向设置剪刀撑,其宽度不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控制在450~600,高度在20m以下的,设置正反斜支撑。

7、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拟定设计方案。

8、结构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荷载不超过2646N/㎡。

装修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超过1960N/㎡。

9、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不少于3m。

10、各种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均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支搭和使用脚手架技术的负责人、安全人员进行共同检查验收,履行并验手续。

11、特殊脚手架在支搭、拆装前,由技术部门编制安全施工方案,报上级技术领导审批后再行施工。

第4章模板工程标准化建设

4.1模板工程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图4-1模板工程基础设施标准化样板

1、墙柱板及梁侧模板为18mm厚胶合板,建议采用黑模;梁底模板厚度≥40mm实木板。

2、楼板采用50×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或方钢。

3、墙柱竖愣采用槽钢、方钢或50×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

4、正负零以上楼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不得使用门式架作为支撑体系,推荐采用碗扣架或可调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

5、模板集中加工必须采用精密锯木机。

6、锯木机旁边放置木屑收集箱和灭火器,每天工完场清。

7、墙柱模板在集中加工场统一弹线钻洞,每块模板标注正反面。

8、方木使用前应过刨,保证截面尺寸一致。

9、模板放设上下口控制线,控制线距墙柱边300mm。

10、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

11、楼板第一排立管距墙柱≤400mm,木枋距阴角≤150mm。

12、楼板模板木枋间距≤300mm,立管顶托旋出长度≤3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

13、楼板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

14、梁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

15、梁底木枋间距≤300mm。

16、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500mm。

17、梁底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

18、梁表面采用内撑条,间距≤8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19、外梁及楼梯间休息平台梁(外侧)增加对拉螺杆,间距≤600mm,螺杆对应梁部。

20、当梁≥550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梁中设置3道,间距500mm。

21、梁墙交接处,梁侧模板伸入墙内或梁模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22、预制混凝土块用于控制楼板厚度,预制块兼做马镫用途。

23、制作比梁宽小2mm的木板,工人进行梁模安装及监理验收时均采用此木板控制梁侧模垂直度及梁截面宽度。

24、墙柱侧模采用50×100mm标准木枋或槽钢或方钢,间距≤200mm。

25、层高2.8-3m的墙柱必须设6排螺杆,螺杆间距≤500mm,第一排螺杆离地小于200,最上面一排螺杆小于300。

26、外独立柱双向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

27、墙柱侧模拼接,小块模板必须放置在中部拼接,不允许在顶部或底部拼接。

28、墙柱阴角采用方木收口,竖楞伸至方木底。

29、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台。

30、剪力墙采用可卡式内撑条,间距≤600mm。

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31、墙柱模板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保证强度。

32、墙柱模板缝隙采用双面胶封堵防止漏浆。

33、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方式。

34、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楼板平整度、墙柱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或钢管上。

35、混凝土、砌筑、抹灰等实测数间在实体上原位标注,总包、监理、项目部分别采用白、蓝、红色标注。

36、构造柱上口预留牛腿斜口,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一次浇筑完成。

37、现浇独立柱采用步步紧加固。

38、砼腰梁及反坎采用卡箍加固,间距≤500mm;腰梁侧模上下口采用50×100mm方木。

39、构造柱侧边及腰梁下口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

4.2模板工程保障性设施标准化建设

1、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比较与选择结合本工程为框架、框剪结构工程的特点,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经过受力计算、施工方法、经济效益等的比较,选择以下模板及支撑体系:

(1)现浇楼板模板:

平板模板以九合板为主,配以各种尺寸和规格的阴角模,确保与梁柱模板的良好连接。

根据模板支撑受力计算,并充分考虑到支撑的安全系数,支撑支点距离选择1000mm×1000mm,每1800mm设置水平拉杆一道,一层不得少于两道。

支撑的高度通过各种杆件的组合及可调托座的调节来达到本工程各楼层的高度要求。

(2)剪力墙模板:

采用大模板体系,用塔吊提升。

(3)框架结构柱子模:

采用无背楞可调截面大模

(4)梁模板:

选用与楼板模同一系列的模板,以确保梁柱模之间的接口质量,支撑亦同样选用早拆支撑体系。

(5)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均采用九合板支设,局部异形模板提前进行配制

(6)电梯井模 :

为确保电梯井垂直度,电梯井选用预先为本工程定制的铰链筒模,由8块大模板用8个铰链连成整体,用塔吊整体吊升。

 

2、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配备数量 :

(1)按照规范要求,结合早拆支撑体系的特点,脚手架支撑必须配备3层以上。

 

(2)楼板模、梁底模根据早拆体系的特点仅需配备2~3层便可满足要求。

 

(3)柱模、局部墙板模、梁侧模、梁底板模均配备一层用量,但在现场配备一定数量后补模板。

 

3、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1)支模工艺:

放线→放置固定托座或可调托座→安装底杆→安装连接棒与自锁销钩→安装上杆→安装水平拉杆→安装多功能早拆托座→调节紧固水平拉杆→安装支承梁→刷脱模剂→安放模板→模板工程验收。

 

(2)早拆工序:

用小锤敲击早拆托座的卡板→卡板、托板下落到挡板→支承梁下落至托板上→拆除模板→拆除支承梁→拆除部分水平拉杆与水平架→清理模板和支承梁→模板与支承梁等运至上层或下一个流水段进行使用。

 

(3)施工注意事项及有关技术措施:

1)底部为固定托座时,支撑高度的调平是利用早拆托座上的螺母进行调节的,故应在支模前计算好微调量,并在安装前调好。

2)底部为可调托座时,同样要在支模前计算好底部和上部的调节高度,均应在安装前调好,对于较大的跨度,模板起拱量应计算在内。

3)撑高度的调节,应在支模过程中及时检查,与支模交替进行。

4)早期拆除模板和支承梁的时间,一般常温浇筑混凝土后3d左右可拆模。

5)上下层立柱应对齐,并在同一轴线上。

(4)劳动力组织:

 一般一个工作小组配备3-5名木工,木工实际配备组数按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及工作面大小精确计算。

 

(5)安全技术措施:

1)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可调支顶和支承梁,支撑件联结稳固。

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已和桁架梁松动的模板拆下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2)拆模时应在可调支顶下部水平拉杆上铺设短脚手板,不要直接踩在水平拉杆的第二层水平拉杆(设计时要考虑留足够的拆模高度)铺脚手板,不要直接踩在水平拉杆上,拆下的模板块和支承梁要轻轻放在楼面上,上下传递模板时要相互接应,防止伤人。

 3)夜间支拆模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支顶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设安全巡守人员。

(6)产品保护措施:

1)模板面板为胶合板,操作和运输过程均应注意保护面板不受损坏,拆模板时,严禁硬砸乱撬,严禁抛掷,以防损坏混凝土和模板。

 2)坚持每次使用后彻底清理板面,涂脱模剂。

3)安装完成后,下一工序施工应注意保护模板不被损坏。

 4)据模板板面的磨损程度及时反转使用第二面,以确保早拆模板块能随桁架梁一起下落。

 

4、电梯井道筒子模的施工工艺:

 

(1)电梯井道内模板的构造:

横肋和竖向小肋均采用L50×5角钢,按各电梯井洞口平面的内净尺寸焊成内模支架,四边中间及四角设竖向转轴,即竖向大肋。

将钢平模与角钢框外围形成内模。

电梯井门口处留洞口供操作者进出。

四边中间的竖轴处由上到下每方向设置3道Φ35钢撑,共6道。

每道撑中间用正反旋双头螺杆连接(可伸缩),两端用螺栓与内模竖轴连接,以承担板侧压力。

模板下部焊接吊挂支承模板槽钢支架4个,穿过支架设置5号槽钢2根。

以槽钢为轨道,两端设置可滑动槽钢各1根,安装时伸出内模搭在剪力墙预留孔中,承担模板重量。

2根槽钢间焊接钢筋φ8@50作为操作平台。

在模板下端四角与槽钢接触的受力范围对称设整平螺丝4个,以消除因预留孔使混凝土面不平而导致模板倾斜的现象。

模板顶部与槽钢对应的位置用螺栓连接4个预埋块,用以保证预埋孔的位置正确。

在四角焊接φ16钢筋吊环,以便塔吊提升。

经验算,剪力墙预留孔混凝土面局承压能力满足要求,模板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承担模板自重荷载的槽钢和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的螺杆钢撑、穿墙螺栓也均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2)施工顺序:

 提升安装的施工顺序为:

施工放线→整体提升→校正模板垂直度。

 

(3)施工放线 :

在剪力墙混凝土面弹出墙体轴线,放线采用激光经纬仪层层传递轴线,确保误差极小,保证了井道内模板位置的准确性。

 

(4)整体提升 :

模具在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不少于24h)即可进行整体提升。

用钢丝绳套与模板上部的4个吊环连接,挂在塔吊的吊钩上。

拆除模板间的穿墙螺丝,拧动钢撑螺杆往里收缩,带动竖轴一起回缩,模板即与混凝土壁脱离接触。

塔吊先轻吊起5cm左右,使槽钢与整平螺丝脱离接触,将搭在剪力墙预留孔中的可滑动槽钢收回,槽钢挂在支承模板、槽钢的支架上,用塔吊将模板缓慢提升到位,将可滑动槽钢伸出内模板搭在剪力墙预留孔中,塔吊卸载,吊升完毕。

将螺杆钢撑反方向拧动,带动竖轴将钢模板展开至正常平整状态,在剪力墙壁上紧接着弹出50cm水平线,用塔吊将模板调整到设计要求位置。

(5)模板垂直度校正 :

使用经纬仪并结合线坠对井道内钢模的四角进行测量纠偏,调节整平螺丝使模板满足垂直度要求。

5、注意事项:

(1)所有梁、柱、墙均有翻样给出模板排列图和排架支撑图,经项目工程师审核后交班组施工,特殊部位应增加细部构造大样图。

(2)柱子根部不得使用砼“方盘”,而采用“井”字型,“T”字型钢筋限位,限位筋直径≥12vmm。

(3)当梁跨度≥4m时,底模应起拱梁跨度1/1000-3/1000。

(4)模板使用前,对变形、翘曲超出规范的应立即退出现场,不予使用,模板拆除下来,应将砼残渣、垃圾清理干净,重新刷隔离剂。

(5)在板、墙横板底部均考虑垃圾清理孔,以便将垃圾冲洗排出,浇灌前再封闭。

(6)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拉结螺栓进行全面检查,浇砼过程中应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关砌“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组、技术组。

(7)所有楼板、墙板内的孔洞模必须安装正确,并作加固处理,防止砼浇筑时冲动,振跑或砼的浮力而浮动。

(8)此外,为了便于运输,可在每个楼层合理设置中转模板钢平台,尺寸另定,安装在楼层南面,拆下的模板搬运到钢平台上,再用塔吊将模板吊运到施工楼上安装。

4.3模板工程管理措施标准化建设

4.3.1模板支撑体系使用要求:

1、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不得将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支撑架上。

2、当模板支架基础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施工中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4、砼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不得超高堆置,不得采用使支模架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5、支撑系统搭设、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6、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3.2脱模剂使用管理规定

模板在安装前应清理表面混凝土残渣,然后根据模板表面性状刷脱模剂,梁板模板应待安装完成后再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可选用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脱模剂等,严禁使用废机油作为脱模剂。

脱模剂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