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67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oc

浅析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客观上又到了儿童遭受意外伤害较多的时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是得到最多关爱的群体。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儿童交通安全问题并未得到人们必要的重视,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等受伤甚至死亡,而其中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

而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手段,包括交通秩序的整体提高,也包括儿童监护人的照看约束,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儿童自身的安全教育。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试就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问题谈几点个人陋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必要性剖析

(一)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

有伤害监测数据表明,14岁及以下儿童发生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动物咬伤。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占伤害总数的23.49%。

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3分钟就有1名儿童因交通伤害而死亡,中国每年有近16000名15岁以下儿童步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事实上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社会整体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问题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少年儿童交通安全的法规、条例,尤其对儿童的交通安全,大多数人还存在着误区,认为儿童的交通安全是家长的事,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对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视,仅靠家长或交通警察独家去重视、去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和政府应从保护儿童的交通安全出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儿童安全宣传教育制度,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的安全出行,从娃娃教育做起,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出行。

(三)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视

1、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安全出行的基本知识,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比成年人淡薄,判断能力弱,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2、儿童的生理上尚未成熟,视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视觉范围远小于成人。

如视力夹角小于70度(成人超过80度),看到一辆行驶的汽车需要4秒钟(成人只需1/4秒),需借助固定标记判断车速(成人目测力强)等。

3、儿童心理上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注意力集中时间低于成人,而且不懂得危险,经常乱穿马路,车辆驶近时突然猛跑,走到路中发现车辆惊慌失措等。

4、对道路交通的感知、认知与成人不同,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全面观察交通,理智处理遇到的交通情况,尤其是遇到突然情况就会更差,容易发生道路交通意外伤害。

二、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

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二)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

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三)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

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

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三、加强暑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思考

(一)政府要切实将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摆上重要位置

一个和谐的汽车社会绝不能忽视儿童的交通安全。

首先,政府要主导建立一套完整的儿童交通安全保护和教育体系,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的交通安全,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加大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投入,从国家法律的层面上保护儿童安全出行。

其次我国目前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但对儿童交通安全方面还没有细致的条款,目前我国还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专用儿童安全坐椅,这无疑是一个亟待弥补的漏洞,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加上“儿童交通安全使用专用坐椅”和其它方面的条款,或专门立法,用法律形式作出规定,填补“儿童交通安全”的空白。

在法律法规中完善对儿童交通安全保护。

(二)提高孩子父母要自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大人的不良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儿童,如闯红灯、逆向行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驾驶时接打手机以及不戴安全头盔、不系安全带等等,都会对儿童交通安全意识的养成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榜样。

模仿大人的行为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大人的正确行为对儿童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为了让我们的子女能够获得扎实的安全观念,作为儿童的监护者,我们应该肩负起表率的作用,不仅要随时提醒儿童注意安全,自己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交通事故对儿童的伤害,明确交通安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身作则的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让自己的孩子远离交通危险。

特别是在教育儿童的同时,大人应该用文明的通行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带儿童外出时安全。

目前我们很多家庭集体出游时,尤其是有私家车的家庭出游时,都是由家庭主妇抱着小孩子。

在人们的常识中,不少人都认为前排副驾驶的座位比较舒适,殊不知,这个座位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尤其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据汽车厂家提供数据表明,在时速40公里的时段汽车发生碰撞,一个5.5公斤的婴儿会产生110公斤的冲力,家长的胳膊是很难承受得住的,孩子有可能会飞出窗外。

而前排安全气囊打开的冲力,更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致命伤害。

因此,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还有待辅导,还有待提高。

带孩子出行坐车时,最好是坐在副驾驶座位后面的座位。

(三)教育驾驶员把孩子的交通安全放在首位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人,则必须从襁褓中抓起,从交通安全抓起。

曾有媒体报道,几年前,安徽省肥东县一名3岁幼儿,因为在高温下被司机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6小时导致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血的教训令人痛心疾首。

这起案例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向幼儿园、小学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上。

广大司机朋友,尤其是各幼儿园、各学校校车的司机朋友,一定要绷紧儿童交通安全这根弦。

各地在暑假期间也应大力整治校车,提高校车司机的“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并且要常抓不懈,关于儿童的交通安全问题要月月讲、天天讲,并落实到行动上。

(四)家校联手把学生交通安全时时放在心上

儿童交通安全,是一项全方位的“爱心工程”。

除了要用法律给予保证、家长重视、司机关心之外,学校的老师更应把这件事时时放在心上。

我们知道,一天24小时,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而且每天上学、放学都是与学校分不开的。

学校的老师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值班领导、老师、各班班主任每天都要强调学生的交通安全,放学时作好安全教育记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学生放学时需经过的街口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交通民警要经常到现场疏导交通,方便学生过马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放暑假前,学校要召开家长会,提醒广大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们的交通安全,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游泳安全”、“饮食安全”等。

令家长们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保证孩子能过上一个轻松、愉快、安全、充实的假期。

(五)多措并举教给儿童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多样化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的效率。

传统的交通安全的教育,往往局限于书本,老师、家长只注重传授,强求儿童对交通知识的记忆。

缺乏生活化的设计,缺乏学生参与,往往令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

发达国家的交通安全教育方式值得借鉴,比如日本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宝马公司在国内开展的交通安全夏令营等,事实证明,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可以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实践中,我们作为交警部门,应该提示和教育儿童:

一是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学骑自行车,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没有大人的牵护不要横过马路;二是学会识别交通信号,了解信号对车辆、行人所起的作用;三是乘坐汽车要系安全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不要随意摇动车窗、开关车门,在车内不要乱动,玩具要整齐放在后备箱里,不要零散丢在车内;四是节假日和其他交通繁忙时段,不要三五成群地在公路、城市道路上乱蹦乱窜、你追我赶;五是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10”报警电话,学会一些救人和自救的方法。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