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实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675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QC成果实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成果实例.docx

《QC成果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实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成果实例.docx

QC成果实例

提高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的施工质量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

为中建八局承建的EPC总承包项目。

本项目占地面积2.333万㎡,建筑面积11.2万㎡。

地下为整体两层地下室,主要建筑功能为车库、库房和核医学科,建筑面积为3.76万㎡。

地上由医疗楼、行政楼组成,建筑面积为7.44万㎡,其中医疗楼为22层,建筑高度99.89m,主要建筑功能为门诊、医技和住院用房,行政楼为7层,建筑高度35.2m,主要建筑功能为门诊、办公用房。

本工程门诊、医技、住院病房、办公室、值班室、日光室等功能用房均采用改性石膏轻质板墙,墙面面积约60000㎡。

改性石膏板墙有轻质实用、增大使用面积、防火、隔热、隔音、防潮、耐水、施工简易、工期短及有效节约成本的特点。

根据本工程层高及房间防火、隔热、保温方面的要求,选用120mm×600mm×2950mm尺寸的改性石膏轻质板墙。

二、小组简介

表2-1小组成员表

课题名称

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的抗裂措施

注册编号

QCQD-1508

注册时间

2015.3

活动时间

2015.9~2015.12

小组类型

现场型

合理化建议

9条

QC教育时长

60课时

活动频率

1周1次

出勤率

94%

序号

姓名

学历

职务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1

马贤领

本科

项目经理

组长

全面组织协调

2

梁栋

本科

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方案编制、现场指导

3

刘月栋

大专

生产经理

组员

现场组织协调

4

李涛

本科

专业工程师

组员

现场具体实施

5

周泉

本科

质量工程师

组员

质量检查反馈

6

罗海斌

本科

质量工程师

组员

资料收集整理

7

何建平

本科

专业工程师

组员

现场具体实施

8

周殷弘

本科

专业工程师

组员

现场具体实施

三、课题选择

四川《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四川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3200万平方米。

推动建筑工业化,逐步实现建筑预制构配件,部分的工厂化生产与现场装配,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点。

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为政府工程,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项目结合医院项目房间功能的需求,结合绿色施工相关要求,选用了改性石膏轻质隔墙板。

轻质隔墙板有以下优点:

1、改性石膏轻质墙板有自重轻,拆装方便,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施工,提高使用面积,减少湿作业的优点。

2、改性石膏轻质墙板从生产到安装彻底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同时满足了“处理三废,致力环保”的要求。

3、轻质实用、增大使用面积、防火、隔热、隔音、防潮、耐水、施工简易、施工工期短。

改性石膏轻质墙板虽然出现时间较早,工艺相对完善,但是,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墙面垂直度控制不到位;

2、板与板拼接时平整度控制不到位;

3、板墙易出现裂缝。

以上问题均影响墙体的正常使用。

为践行“中国建筑,品质重于泰山;过程精品,服务跨越五洲”的质量方针,确保“四川省优质结构工程”、“四川省天府杯”、“国优工程”,项目部成立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QC小组,对改性石膏轻质墙板的抗裂措施进行了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

图3-1:

改性石膏轻质墙板现场堆放及施工成型效果

四、现状调查

本项目QC小组成立以来,对改性石膏轻质墙板的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针对医疗主楼样板层(第九层)改性石膏轻质墙板施工完成及精装修施工完成后,改性石膏轻质墙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共发现板墙裂缝76处,墙面垂直度不满足要求3处,墙面平整度不满足要求2处。

其中板墙裂缝问题占所有问题比重为93.8%,为最主要的缺陷问题。

表4-1改性石膏轻质墙板缺陷问题调查表

序号

不合格项目

频数(点)

累计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

墙面垂直度不满足要求

3

3

3.7

3.7

2

墙面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2

5

2.5

6.2

3

板墙裂缝缺陷

76

81

93.8

100

根据表中调查情况,可绘制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缺陷问题分布图:

图4-1:

改性石膏轻质墙板缺陷问题分布图

根据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缺陷问题分布图所示,板墙裂缝缺陷是改性石膏轻质板墙施工质量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

项目QC小组对医疗主楼九层改性石膏轻质板墙存在的76处裂缝缺陷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统计,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2改性石膏轻质墙板裂缝缺陷问题调查表

序号

不合格项目

频数(点)

累计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

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

23

23

30.26

30.26

2

门窗洞口上角墙面裂缝

21

44

27.63

57.89

3

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

19

63

25.00

82.89

4

墙板与地面裂缝

3

66

3.95

86.84

5

其它区域面层裂缝

3

69

3.95

90.79

6

墙板与钢柱间裂缝

2

71

2.63

93.42

7

墙板与混凝土顶板裂缝

2

73

2.63

96.05

8

穿墙套管处裂缝

2

75

2.63

98.68

9

墙板与原混凝土结构裂缝

1

76

1.32

100

根据以上调查表,可绘制出问题排列图如下:

图4-2:

改性石膏轻质墙板裂缝缺陷问题阵列图

由上图可知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和门窗洞口上角墙面竖向裂缝这三个问题占到不合格项目的82.89%。

在改性石膏轻质板墙裂缝缺陷问题中为急于解决的问题。

五、确定目标

1、设定目标值:

通过本QC小组活动的开展,在接下来马上进行的医疗主楼十层及后续楼层的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的施工中,争取将板墙出现的裂缝控制到8处以内。

其中,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和门窗洞口上角墙面竖向裂缝不超过3处,极大改善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的施工成型质量。

2、目标确定理由

1)本工程为成都市北改民生重点项目,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到今后医院的使用。

同时本工程作为公司在西南地区的质量标杆项目,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改性轻质石膏板墙在住宅类、商场写字楼类建筑中已广泛使用,但在医院工程中使用案例较少,厂家对本工程高度重视,希望在本工程产、学、研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该产品在同类工程中的影响力。

3)本工程由中建八局承建,我局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强大的技术后盾,特别是材料试验、数据模型分析等方面可以以局工程研究院作为依托。

4)本QC小组在《改性轻质石膏板墙裂缝控制》课题研究之前,已经有了《带型窗吊梁、吊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控制》等课题的研究,QC小组基本上已经掌握了QC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能够熟练掌握QC管理工具。

图5-1:

质量问题现状分布图

图5-2:

解决后的质量问题分布图

六、原因分析

本项目QC小组在对医疗主楼九层改性石膏轻质板墙施工中裂缝缺陷问题详细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就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和门窗洞口上角墙面竖向裂缝问题,根据5W1H原则,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QC小组各成员结合现场调查分析的情况,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各抒己见,形成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和门窗洞口上角墙面竖向裂缝产生原因鱼骨图。

见图6-1~图6-3:

图6-1:

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产生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6-2:

门窗洞口上角墙面裂缝产生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6-3:

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产生原因分析鱼骨图

七、要因确认

通过分析得出17条末端因素,QC小组经过讨论研究,筛选出7条主要因素。

要因确认及计划表详见下表。

表7-1:

末端因素确认计划表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人员交底不到位

现场调查

施工交底必须交到每个工人,交底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周泉

2015.9.15

2

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现场调查

头道及重要工序,管理人员旁站监督

周泉

2015.9.15

3

工人技能熟练程度低

现场调查

工人施工操作熟练,清楚控制要点

周泉

2015.9.15

4

工人质量意识差

现场调查

工人应随时牢记施工质量要求,严格实施

周泉

2015.9.18

5

施工机具本身存在缺陷

现场调查

施工机具定期检修维护,不合格不能使用

何建平

2015.9.16

6

切割机具未采用无齿锯

现场调查

切割机具采用无齿锯

何建平

2015.9.18

7

粘结材料抗裂性能差

现场调查

粘结材料收缩性应与墙体大体相同

周殷弘

2015.9.18

8

材料为妥善保管

现场调查

材料不应受到污染,受潮

周殷弘

2015.9.18

9

粘结、嵌缝材料拌合不均匀、没有随拌随用

现场调查

粘结、嵌缝材料没有随拌随用,不能出现结块等现场

周殷弘

2015.9.18

10

嵌缝材料选用不当

现场调查

嵌缝材料收缩性不能过大,应与墙板协同工作

周殷弘

2015.9.17

11

墙板拼装前没有预拼装

现场调查

板墙拼装应事前排版,进行预拼装

李涛

2015.9.18

12

板底固定用木楔未调平或拆除过早

现场调查

木楔应按方案要求设置,等粘结砂浆产生足够强度后方可拆除

李涛

2015.9.18

13

拼缝处上粘结砂浆前,墙板没有预先湿润

现场调查

拼缝处上粘结砂浆前,墙板应预先湿润

李涛

2015.9.17

14

嵌缝材料没有嵌填密实

现场调查

嵌缝材料应嵌填密实

李涛

2015.9.18

15

固定卡件设置数量不足

现场调查

固定卡件数量及位置严格按照规范及方案要求设置

罗海斌

2015.9.16

16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现场调查

夜间施工应保证充足照明

罗海斌

2015.9.18

17

施工时环境温度低,粘结材料强度增长慢

现场调查

根据粘结材料的使用要求,合理控制室内环境温度

罗海斌

2015.9.16

各末端因素的详细确认过程如下:

(1)末端因素确认一:

人员交底不到位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人员交底是否到位

交底率100%,掌握率≥90%

周泉

2015.9.15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泉于2015年9月15日对专项技术交底进行了检查,专业工长对改性石膏轻质板墙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全员技术交底,并进行了书面考试,具体检查考核情况见下表:

专项技术交底检查考核情况表

序号

工种

实际人数

已接受交底人数

考核合格人数

合格率

1

技术工

3

3

3

100%

2

安装工

15

15

14

93.3%

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部对作业人员的交底率达到了100%,技术工的掌握率为100%,安装工的掌握率为93.3%,达到了预期要求。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2)末端因素确认二:

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管理人员监管是否到位

头道及重要工序,管理人员旁站监督

周泉

2015.9.15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泉于2015年9月15日检查了专业工长和质量员的施工日志和施工记录,发现改性石膏板墙施工时第一道工序及其中的重要工序都进行了旁站监督,发现问题时都出具了整改通知单,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3)末端因素确认三:

工人技能熟练程度低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工人技能熟练程度

技能考核合格率≥90%

周泉

2015.9.15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泉于2015年9月15日组织了作业人员技能考核,考核以实际操作的形式开展,集体考核情况见下表:

作业人员技能考核情况汇总表

序号

工种

实际人数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1

技术工

3

2

1

0

2

安装工

15

8

3

4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装工技能考试合格率仅73.3%,不合格

结论

是主要原因

(4)末端因素确认四:

工人质量意识差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工人质量意识是否达标

工人牢记质量意识,并认真实施。

周泉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泉于2015年9月18日对工人的质量意识进行了现场考察,发现工人质量意识较强,能认真实施。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5)末端因素确认五:

施工机具本身存在缺陷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施工机具是否存在缺陷

施工机具合格率95%为合格

何建平

2015.9.16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何建平于2015年9月16日对现场施工机具进行了检查,发现合格率达100%,合格。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6)末端因素确认六:

切割机具未使用无齿锯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切割机是否使用无齿锯

无齿锯使用率100%为合格

何建平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何建平于2015年9月18日对现场切割机进行了检查,发现无齿锯使用率达100%,合格。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7)末端因素确认七:

粘结材料选用不当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粘结材料使用是否合适

粘结材料选用是否厂家原配

周殷弘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殷弘于2015年9月18日对使用的粘结材料进行了检查,发现粘结材料不是厂家原配的粘结剂。

结论

是主要原因

(8)末端因素确认八:

材料未妥善保管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材料是否妥善保管

有专门用于材料堆放的场地,材料堆放有保护措施

周殷弘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殷弘于2015年9月18日对现场材料堆放场地进行了检查,发现材料堆放有专门的区域,且有保护措施,并且有专人负责材料保管。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9)末端因素确认九:

粘结、嵌缝材料未随拌随用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粘结、嵌缝材料没有随拌随用

粘结嵌缝材料必须在拌合后2小时内使用完成

周殷弘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殷弘于2015年9月18日对粘结嵌缝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取证,并统计了使用时间表如下:

粘结嵌缝材料使用时间统计表

料桶编号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完成时间

使用时间

是否有结块

1

08:

05

11:

00

2h55mim

2

08:

20

11:

05

2h45min

3

09:

12

11:

35

2h23min

4

09:

24

12:

05

2h41min

从上表可以看出,粘结嵌缝材料的从拌合完成到使用完成的时间均超出了2h,导致出现结块现象,不利于粘结嵌缝材料的粘结效果。

结论

是主要原因

(10)末端因素确认十:

粘结、嵌缝材料未随拌随用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嵌缝材料选用是否恰当

嵌缝材料收缩性

周殷弘

2015.9.17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周殷弘于2015年9月17日对嵌缝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调查,发现嵌缝材料性能满足要求。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11)末端因素确认十一:

墙板施工前没有预拼装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墙板施工前没有预拼装

是否有排版图,预拼装

李涛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李涛于2015年9月18日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施工记录,发现没有进行预拼装

结论

是主要原因

(12)末端因素确认十二:

木楔未调平,拆除过早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木楔未调平,拆除过早

木楔是否调平,是否一次拆除

李涛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李涛于2015年9月18日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施工记录,发现板底用的木楔没有调平,拆除木楔时水平木楔和垂直木楔一次性拆除,导致提前出现裂缝。

结论

是主要原因

(13)末端因素确认十三:

墙板没有预先湿润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墙板没有预先湿润

上粘结材料钱墙板是否预先湿润

李涛

2015.9.17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李涛于2015年9月17日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施工记录,发现在拼缝处上粘结材料前,墙板已进行了预湿润。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14)末端因素确认十四:

嵌缝材料未嵌填密实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嵌缝材料嵌填是否密实

密实度平均值达90%。

李涛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李涛于2015年9月18日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施工记录,并形成了检查记录,见下表:

嵌缝密实度抽检表

序号

部位

密实度平均值

是否达标

1

9-10/E-F轴

70%

2

10-11/G-H轴

75%

3

10-11/F-G轴

70%

4

11-12/J-K轴

70%

5

11-12/K-L轴

80%

6

12-13/K-L轴

75%

从上表可以看出,密实度平均值普遍不达标,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

结论

是主要原因

(15)末端因素确认十五:

固定卡件数量设置不足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固定卡件数量设置不足

固定卡件数量对裂缝的影响

罗海斌

2015.9.16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罗海斌于2015年9月16日检查了固定卡件数量和裂缝率之间的关系。

并形成了汇总表,如下:

固定卡件数量和裂缝数量之间的关系

序号

每米固定卡件数量

每米裂缝产生率

1

1

30%

2

2

10%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每米设置的固定卡件数量翻倍时,裂缝产生率变为原来的1/3。

结论

是主要原因

(16)末端因素确认十六: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夜间施工照明

夜间施工照明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罗海斌

2015.9.18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罗海斌于2015年9月18日检查了夜间照明情况,发现夜间照明照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17)末端因素确认十七:

施工环境温度低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施工环境温度低

环境温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罗海斌

2015.9.16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罗海斌于2015年9月16日检查了施工期间的气温表,施工时正处夏季,环境温度适合施工

结论

不是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

造成墙板与墙板水平裂缝、墙板与墙板竖向裂缝和门窗洞口上角墙面竖向裂缝这三个问题出现的要因有7条:

1)工人技能不熟练;

2)粘结材料抗裂性能差;

3)粘结、嵌缝材料没有随拌随用,拌合不均匀;

4)墙板施工前没有预拼装;

5)板底固定用木楔未调平或拆除过早;

6)嵌缝材料没有嵌填密实;

7)固定卡件设置数量不足。

八、对策制定

通过要因确定,项目部QC小组针对7条要因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头脑风暴,对要因的解决进行摸索。

并根据5W1H,梳理归纳应对措施。

 

表8-1:

要因对策措施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完成时间、责任人

1

工人技能不熟练

提升工人操作技能并明确质量标准

使每一名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安装技能和安装质量标准及要求

1、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选择熟练工人制作工序样板,组织其余工人进行观摩学习;

2、明确项目质量要求和奖罚标准;

3、建立可追溯的质量追责制度,板墙完工后编写施工记录,细化到人和墙。

罗海斌

2015.9.22

办公室

2

粘结材料抗裂性能差

改进粘结材料抗裂性能

提高抗裂性能,避免因粘结材料干缩裂缝的发生

1、联系局工程研究院对粘结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或替代材料;

2、将改进方案交厂家进行生产后,由厂家试验室进行确认;

3、将改进后的粘结材料在现场制作样板。

周泉

2015.9.28

工地现场

3

粘结材料没有随拌随用,拌合不均匀

明确粘结材料的拌合和使用的参数要求

使粘结材料达到最优工作性能

1、采用集中机械搅拌,搅拌机上增加计量刻度和计时器;

2、明确粘结材料必须在搅拌后1h内使用完成。

周殷弘

2015.9.23

工地现场

4

墙板施工前没有预拼装

提高拼缝质量,减少现场边角处理

使板材拼缝顺直均匀

1、利用计算机BIM技术在板墙施工前进行预排版,出具排版图;

2、按排版图加工构件,对需要切割的板材进行集中加工,减少因现场处理带来的尺寸偏差。

周殷弘

2015.9.23

工地现场

5

板底固定用木楔拆除过早

粘结材料上强度后,才可取出木楔

减少因粘结材料未上强度时,木楔取出,板材自重对裂缝的影响

1、调整施工工艺,将木楔按竖缝和水平缝进行区分处理;

2、水平缝的木楔须在粘结材料2~3天后(根据气温条件),方可取出。

何建平

2015.9.24

工地现场

6

嵌缝材料没有嵌填密实

使用专用工具,加强缝隙的密实

提高嵌缝材料嵌填密实度

1、使用专用工具,对缝隙进行嵌填;

2、提高嵌缝材料抗裂性能,增加抗裂纤维。

李涛

2015.9.25

工地现场

7

固定卡件设置数量不足,固定质量差

固定卡件按方案和规范要求设置

固定卡件设置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

1、对进场固定卡件的质量进行控制;

2、在嵌缝和抹面前,对固定卡件进行专项隐蔽验收。

李涛

2015.9.24

工地现场

九、对策实施

1、提升工人操作技能并明确质量标准

1)、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选择熟练工人制作工序样板,组织其余工人进行观摩学习;

2)、明确项目质量要求和奖罚标准;

3)、建立可追溯的质量追责制度,板墙完工后编写施工记录,细化到人和墙。

4)、结合项目质量月活动的开展,积极调动板墙施工工人的积极性,为板墙施工质量的控制献言献策,对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的意见,项目予以一定的奖励。

图9-1:

改性石膏轻质板墙工人技能培训

2、改进粘结材料

1)、联系局工程研究院对粘结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或替代材料;

2)、将改进方案交厂家进行生产后,由厂家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