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456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doc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

集合通常用大括号{}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

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

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

“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

如:

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   ⑷方程x2+1=0的解;

⑸某校2011级新生;   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   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

A={2,4,8,16},则4A,8A,32A.

(二)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⑴8N;⑵0N;⑶-3Z;⑷Q;

⑸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美国A,印度A,英国A。

练:

5页1题

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若2∈P且-1P,求实数m的值。

练:

⑴考察下列对象是否能形成一个集合?

①身材高大的人②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③直角坐标平面上纵横坐标相等的点④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⑤比2大的几个数⑥的近似值的全体

⑦所有的小正数⑧所有的数学难题

⑵给出下面四个关系:

R,0.7Q,0{0},0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B.3个C.2个D.1个

⑶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若-aΝ,则aΝ②若aΝ,bΝ,则a+b的最小值是2

③集合N中最小元素是1④x2+4=4x的解集可表示为{2,2}

⑶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⑷由实数-a,a,,2,-5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几个元素?

分别为什么?

⑸求集合{2a,a2+a}中元素应满足的条件?

⑹若{t},求t的值.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⒈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如:

{1,2,3,4,5},{x2,3x+2,5y3-x,x2+y2},…;

说明:

⑴书写时,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

⑵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

⑶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

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为数,点,代数式等;

⑸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

当元素个数比较少时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⑹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

(2)能被3整除而且大于4小于1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3)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集合;

(4)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5)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⑹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⒉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方法: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格式:

如:

{x|x-3>2},{(x,y)|y=x2+1},{x|直角三角形},…;

说明:

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x2+3x+2}与{y|y=x2+3x+2}是不同的两个集合,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

{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

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

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用符号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

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点、还是集合、还是其他形式?

2、元素具有怎么的属性?

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适合x2-x-2>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

(2)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4)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说明: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

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练习:

5页2题

   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大于0的所有奇数

2.集合A={x|∈Z,x∈N},则它的元素是。

3.已知集合A={x|-3

    4.判断下列两组集合是否相等?

   

(1)A={x|y=x+1}与B={y|y=x+1};

(2)A={自然数}与B={正整数}

二、集合的分类

观察下列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

1.{4.8,7.3,3.1,-9};

2.{xR∣0

3.{xR∣x2+1=0}

由此可以得到

集合的分类

三、文氏图

集合的表示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还有文氏图法,即

3,9,27

A

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如下图所示:

表示{3,9,27}

表示任意一个集合A

典型例题

【题型一】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设集合A={1,a,b},B={a,a2,ab},且A=B,求实数a,b.

2、已知集合A={a+2,(a+1)2,a2+3a+3}若1∈A,求实数a的值。

【题型二】 元素的特征

1、⑴已知集合M={x∈N∣∈Z},求M

   ⑵已知集合C={∈Z∣x∈N},求C

点拔:

要注意M与C的区别,集合M中的元素是自然数 x,满足是整数,集合

C是的元素是整数,满足条件是x∈N

练习:

1.给出下列四个关系式:

①∈R;②πQ;③0∈N;④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

2.方程组      的解组成的集合是()

A.{2,1}B.{-1,2}C.(2,1)D.{(2,1)}

3.把集合{-3≤x≤3,x∈N}用列举法表示,正确的是()

  A.{3,2,1}B.{3,2,1,0}C.{-2,-1,0,1,2}D.{-3,-2,-1,0,1,2,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空集 B. {x∈Q∣∈Z}是有限集

C.{x∈Q∣x2+x+2=0}是空集D.{2,1}与{1,2}是不同的集合

二填空题:

5、以实数为元素构成的集合的元素最多有  个;

6、以实数a2,2-a.,4为元素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2个元素,则的a值为.

7、集合M={y∈Z∣y=,x∈Z},用列举法表示是M=       。

8、已知集合A={2a,a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9、设A={x∣x2+(b+2)x+b+1=0,b∈R}求A的所有元素之和。

 10.已知集合A={a,2b-1,a+2b}B={x∣x3-11x2+30x=0},若A=B,求a,b的值。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2),;

(3),

观察可得:

⒈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

读作:

A包含于B,或B包含A

B

A

表示: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时,记作A⊈B(或B⊉A)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⒉集合相等定义:

如果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则集合A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即若,则。

如:

A={x|x=2m+1,mZ},B={x|x=2n-1,nZ},此时有A=B。

⒊真子集定义:

若集合,但存在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

AB(或BA)读作:

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4.空集定义: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

5.几个重要的结论:

⑴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都有A。

⑵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⑶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⑷对于集合A,B,C,如果,且,那么。

练习:

填空:

⑴2N;N;A;

⑵已知集合A={x|x-3x+2=0},B={1,2},C={x|x<8,x∈N},则

AB;AC;{2}C;2C

说明:

⑴注意集合与元素是“属于”“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是“包含于”“不包含于”的关系;

⑵在分析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空集的地位。

⑶结论:

一般地,一个集合元素若为n个,则其子集数为2n个,其真子集数为2n-1个,

特别地,空集的子集个数为1,真子集个数为0。

(二)例题讲解:

【题型1】集合的子集问题

1、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真子集,哪些是非空的真子集。

2、已知集合M满足{2,3}M{1,2,3,4,5}求满足条件的集合M

3、已知集合A={x|x2-2x-3=0},B={x|ax=1}若BA,则实数a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

A.{-1,0,}B.{-1,0}C.{-1,}D.{,0}

4.设集合A={2,8,a}B={2,a2-3a+4}且BA,求a的值。

5.已知集合且,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

练习:

1、判断下列集合的关系.

(1)N_____Z;

(2)N_____Q;(3)R_____Z;(4)R_____Q;

(5)A={x|(x-1)2=0},B={y|y2-3y+2=0};(6)A={1,3},B={x|x2-3x+2=0};

(7)A={-1,1},B={x|x2-1=0};(8)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2、设A={0,1},B={x|xA},问A与B什么关系?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NZQR;

(2)AA;(3){圆内接梯形}{等腰梯形};

(4)NZ;(5){};(6){}

4.有三个元素的集合A,B,已知A={2,x,y},B={2x,2,2y},且A=B,求x,y的值。

解答题:

1.已知集合,≥,且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三个元素集合A={x,xy,x-y},B={0,∣x∣,y}且A=B,求x与y的值。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共1课时)

考察下列集合,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

(1),;

(2),;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

的并集,即A与B的所有部分,

记作A∪B,读作:

A并B即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说明:

定义中要注意“所有”和“或”这两个条件。

讨论:

A∪B与集合A、B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A∪A=,A∪Ф=,A∪BB∪A

A∪B=A,A∪B=B.

巩固练习(口答):

①.A={3,5,6,8},B={4,5,7,8},则A∪B=;

②.设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则A∪B=;

③.A={x|x>3},B={x|x<6},则A∪B=。

2.交集定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A、B的交集(intersectionset),

记作:

A∩B读作:

A交B即:

A∩B={x|x∈A,且x∈B}

(阴影部分即为A与B的交集)

Venn图表示:

常见的五种交集的情况:

A

B

A(B)

BA

AB

B

A

说明:

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

集合没有交集

讨论:

A∩B与A、B、B∩A的关系?

A∩A=A∩=A∩BB∩A

A∩B=AA∩B=B

巩固练习(口答):

①.A={3,5,6,8},B={4,5,7,8},则A∩B=;

②.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则A∩B=;

③.A={x|x>3},B={x|x<6},则A∩B=。

3.一些特殊结论

⑴若A,则A∩B=A;⑵若B,则AB=A;

⑶若A,B两集合中,B=,,则A∩=,A=A。

【题型一】 并集与交集的运算

【例1】-1

1

2

3

设A={x|-1

解:

A∪B={x|-1

【例2】设A={x|x>-2},B={x|x<3},求A∩B。

-2

3

解:

在数轴上作出A、B对应部分如图

A∩B={x|x>-2}∩{x|x<3}={x|-2

【例3】已知集合A={y|y=x2-2x-3,x∈R},B={y|y=-x2+2x+13,x∈R}求A∩B、A∪B

【题型二】 并集、交集的应用

例:

设集合A={∣a+1∣,3,5},B={2a+1,a2+2a,a2+2a-1},当A∩B={2,3}时,求A∪B

解:

∵∣a+1∣=2∴a=1或-3

当a=1时,集合B的元素a2+2a=3,2a+1=3,

由集合的元素应具有互异性的要求可知a≠1.

当a=-3时,集合B={-5,2,3}

∴A∪B={-5,2,3,5}

练:

.已知{3,4,m2-3m-1}∩{2m,-3}={-3},则m=   。

练习:

1.设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直角三角形},则A∩B=         。

{x|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设A={4,5,6,8},B={3,5,7,8},则A∪B=         。

3设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则A∪B=        。

4.已知集合M={x|x-2<0},N={x|x+2>0},则M∩N等于        。

4设A={不大于20的质数},B={x|x=2n+1,n∈N*},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B=     。

6.已知集合M={x|y=x2-1},N={y|y=x2-1},那么M∩N等于(  )

 A. B.N C.M D.R

7、若集合A={1,3,x},B={1,x2},A∪B={1,3,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8.满足条件M∪{1}={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

9.已知集合A={x|-1≤x≤2},B={x|2a<x<a+3},且满足A∩B=,则实数a的聚取值啊范

围是。

集合的基本运算㈡

思考1.U={全班同学}、A={全班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B={全班没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则U、A、B有何关系?

集合B是集合U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一).全集、补集概念及性质:

⒈全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

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是相对于所研究问题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

⒉补集的定义: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

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记作:

,读作:

A在U中的补集,即

Venn图表示:

(阴影部分即为A在全集U中的补集)

说明:

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讨论:

集合A与之间有什么关系?

→借助Venn图分析

巩固练习(口答):

①.U={2,3,4},A={4,3},B=φ,则=,=;

②.设U={x|x<8,且x∈N},A={x|(x-2)(x-4)(x-5)=0},则=;

③.设U={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则=。

【题型1】求补集

【例1】.设全集,

求,.

【例2】设全集,求,

,。

(结论:

【例3】设全集U为R,,若

,求。

(答案:

【例4】设全集U={x|-1≤x≤3},A={x|-1<x<3},B={x|x2-2x-3=0},求,并且判断和集合B的关系。

【题型1】集合的混合运算

已知全集为R,集合P={x|x=a2+4a+1,a∈R},Q={y|y=-b2+2b+3,b∈R}求P∩Q和P∩。

(III)课堂练习:

⑴若S={2,3,4},A={4,3},则CSA={2};

⑵若S={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则CSB={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⑶若S={1,2,4,8},A=ø,则CSA=S;

⑷若U={1,3,a2+2a+1},A={1,3},CUA={5},则a=;-1

⑸已知A={0,2,4},CUA={-1,1},CUB={-1,0,2},求B={1,4};

⑹设全集U={2,3,m2+2m-3},A={|m+1|,2},CUA={5},求m的值;(m=-4或m=2)

⑺已知全集U={1,2,3,4},A={x|x2-5x+m=0,x∈U},求CUA、m;(答案:

CUA={2,3},m=4;CUA={1,4},m=6)

⑻已知全集U=R,集合A={x|0

⑼已知M={1},N={1,2},设A={(x,y)|x∈M,y∈N},B={(x,y)|x∈N,y∈M},求A∩B,A∪B。

[A∩B={(1,1)},A∪B={(1,1),(1,2),(2,1)}]

⑽已知集合M{4,7,8},且M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3个B4个C6个D5个

⑾设集合A={-1,1},B={x|x2-2ax+b=0},若B,且B,求a,b的值

提高内容:

⑴已知X={x|x2+px+q=0,p2-4q>0},A={1,3,5,7,9},B={1,4,7,10},且,试

求p、q;

⑵集合A={x|x2+px-2=0},B={x|x2-x+q=0},若AB={-2,0,1},求p、q;

⑶A={2,3,a2+4a+2},B={0,7,a2+4a-2,2-a},且AB={3,7},求B

22.某班举行数、理、化三科竞赛,每人至少参加一科,已知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5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27人,其中参加数学、物理两科的有10人,参加物理、化学两科的有7人,参加数学、化学两科的有11人,而参加数、理、化三科的有4人,求全班人数。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在研究集合时,经常遇到有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

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A叫做有限集,用card(A)表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

例如:

集合A={a,b,c}中有三个元素,我们记作card(A)=3.

结论:

已知两个有限集合A,B,有:

card(A∪B)=card(A)+card(B)-card(A∩B).

例1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赛,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有3人,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解设A={田径运动会参赛的学生},B={球类运动会参赛的学生},

  A∩B={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学生},A∪B={所有参赛的学生}

  因此card(A∪B)=card(A)+card(B)-card(A∩B)=8+12-3=17.

答:

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共有17名同学参赛.

  1.在某校高一(5)班的学生中参加物理课外小组的有20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25人,既参加数学课外小组又参加物理课外小组的有10人,既未参加物理课外小组又未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15人,则这个班的学生总人数是

    A.70 B.55 C.50 D.无法确定

2.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