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22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docx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

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趣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设计〗

  

(一)我们去坐车

  (对教材上的小朋友们乘车图,我作了一些改动,课题定为畅游动物园。

  师:

在上课之前,我先统计一下,我们班哪些同学去过深圳市野生动物园?

哪些同学没去过?

  (很多学生很兴奋也很得意地说去过,也有少数学生略显遗憾地说没去过。

  师:

(安慰但很有鼓动性)没关系!

不管是去过还是没去过,咱们今天都开开心心地到动物园去玩一圈,痛痛快快地畅游一次动物园,好不好?

  生:

(兴奋地)好!

  师:

现在咱们就到世界之窗集合,坐车前往动物园!

(多媒体演示公共汽车开动,到达世界之窗,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境。

画面配音:

各位乘客大家好,这里是火车站开往动物园的101路公共汽车,现在车上有乘

  客36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车19人,上车48人。

  (评析动物园是学生喜爱去的地方,以此作为课题引入新课,能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前往动物园

  1.到达世界之窗

  师:

画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吗?

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乘客和刚才的36人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为什么?

(学生对画面中的情形非常感兴趣,教师的问题一出,小手都纷纷举起来。

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先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响起唧唧喳喳的讨论声,看来学生还没养成轻声讨论的习惯。

  生1:

我觉得车上的人增加了,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

  生2:

车上的人数增加了,因为48比19大。

  生3:

我觉得车上的人会比原来的36人多很多,因为48比19大很多。

  (第三种说法很有创意,用到了以前学过的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识,有较强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钦佩的目光,听课教师中有人赞许地点头,我也及时地表扬了他。

  师:

那么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

你能写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地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几分钟后,让学生回答。

  生1:

36-19+48=65(人),我是用车上原来的人先减下车的人,再加上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

36+48-19=65(人),我觉得也可以先加上车的人,再减下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满脸着急的样子,我刚朝他看,他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生3:

老师,我和他们的算法都不同,我先算48-19=29(人),再算36+29=65(人)。

  师:

你的想法真独特!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吗?

  生3:

48-19=29,表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29人,36+29=65就是现在车上的人。

  师:

刚才大家都说车上的人数增加了,这个29也可以说是什么?

  生4:

车上增加的人数。

  生:

用原来的人数加上增加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

  (又一部分学生忍不住接上了话题,也有一部分学生略有所思、略有所悟地点点头。

听课教师中响起一阵讨论声。

  师:

你们在计算得数的时候,是口算的还是写竖式算的呢?

谁愿意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竖式的写法,同时教师强调一下易错的地方。

  2.到达深圳大学(画面配音:

各位乘客,深圳大学到了,本站下车17人,上车9人。

  师: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数和刚才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你能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说一说你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

  生1:

65-17+9=57(人)。

生2:

65+9-17=57(人)。

生3:

17-9=8(人),65-8=57(人)。

  (教师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并指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

因为有上面一题的铺垫,学习过程加快许多,汇报算法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解释自己算式的意思,特别是对于第三种算法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有意识地尝试用第三种方法来算。

  (评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有利条件,在计算结果时先估算再口算或用竖式计算,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教师在两道题的处理上,也有轻重之分,第一题是重点,第二题是知识的顺迁移,有效且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表演真精彩1.蝴蝶采花师:

看,动物园到了。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欢迎大家光临。

看看这边草地上有什么?

(蝴蝶)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正忙着传播花粉呢!

每一只蝴蝶应采哪一朵花呢?

请你把蝴蝶和相应的花用线连起来。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评析用情境出示练习题,比直接看题计算要生动得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2.拔河比赛

  师:

这边动物们的拔河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哪一队会赢呢?

咱们来帮忙,好吗?

1~5小组的同学代表左边的一队,6~10小组的同学代表右边的一队。

请大家在练习纸上算出得数,再决定胜负,好不好?

开始!

  (多媒体演示动物们拔河的情境,教师点击鼠标,绳子就会偏向得数大的那一边。

  师:

再来一轮好不好?

(画面上场景不变,两边的算式变了,一共出示了4组题。

  (评析拔河比赛是学生熟悉的活动,把这一情境运用于动物的活动中,生动有趣,更富有人文色彩。

尽管所给题目都是单调的两步计算,但学生急于想知道比赛结果,都兴致勃勃地认真计算,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效果就大不一样。

  3.接力赛跑

  师:

再来看这边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

(接力赛跑)好多小动物身上的号码都忘了写,你能不能帮它们填上?

(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独立完成。

  (订正完得数后,教师追问:

你认为哪一队可能会赢?

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生1:

我认为老虎队会赢,因为最后老虎身上的得数是88,而狮子身上的得数是78,所以老虎队赢了。

  生2:

我不同意,因为赛跑是计时间的,老虎身上的88可能是跑了88秒,而狮子是78秒,所以应该是狮子队赢。

  生3:

我觉得还是老虎队赢了,因为狮子那队有乌龟,乌龟是爬得很慢的。

  生4:

我不同意,乌龟虽然爬得慢,可老虎队里有熊猫,熊猫不也是跑得很慢很慢的吗?

  生5:

乌龟虽然很慢,但后来狮子也追上来了,你看狮子的脚在老虎的脚前面一点点,说明狮子是先冲线的。

  生6:

我还是觉得老虎队会赢,你看乌龟一边跑还一边扭过脖子回头看别人,这样是很容易掉棒的。

  (听课教师被逗得一阵大笑......)(还有一些小手举着,还有理由要说......两种不同的观点相持不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学生把刚参加完运动会中接力比赛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都用到数学课堂中来了。

备课时我只想到学生可能会根据最后一个得数的大小和乌龟跑得慢的事实,来决定胜负,但学生的回答比我想像得要精彩得多,丰富得多。

我很欣喜也很激动,对于每一种回答,我都一一点头,表示肯定,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评析这一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创造性,不仅从知识上落实,更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合理想像、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4.迷路的小熊要回家

  师:

天快黑了,一只小熊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

  (屏幕上演示情境和要求:

得数大于70的才能走,用彩色笔画出路线,小组合作完成。

  (在实物投影上订正结果。

  (评析把迷路的小熊送回家,富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学生都乐意去关心小动物,帮助小动物,学习的积极性有增无减;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分工计算、估算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心回家去

  师:

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休息了,咱们也该回去了,上车吧。

(多媒体演示,画面配音:

101路公共汽车从原路返回,现在车上有乘客57人。

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人,车上还有47人。

  师:

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

小组讨论、合作,写出你的算式。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写出各种可能,然后全班交流。

)(评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相对前面直接给出数据来计算的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前面的基础,让学生跳一跳再摘桃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发展。

  师:

今天大家到动物园玩得开心吗?

生:

开心!

  〖教学反思〗《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

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

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

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

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

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

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

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

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

我们还觉得没听够。

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