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54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0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名师点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O组成。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一定有氢键,单链RNA一定没有氢键

B.等重量的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中,含水量较多的应该是圆粒豌豆

C.麦芽糖水解一定产生葡萄糖,mRNA的合成不一定在细胞核中进行

D.缺水时,动物体内的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排出

【答案】A

【解析】双链DNA的内侧,互补的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构成碱基对,tRNA单链内部互补的碱基之间也可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局部的双链区域,A项错误;

等重量的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中,圆粒豌豆淀粉含量高,而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保留水分,因此含水量较多的应该是圆粒豌豆,B项正确;

1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的葡萄糖,m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转录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C项正确;

缺水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D项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细胞中的糖类、转录、水盐平衡调节

4.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

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胚胎干细胞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发生明显改变,说明胚胎干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细胞吸收相关物质提供能增多导致吸收速率提高,即胚胎干细胞吸收相关物质的方式与能量的多少有关,则一定为主动运输;

而成熟红细胞不能吸收速率不未发生明显变化,则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因成熟红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为物质运输供能,故吸收方式不能确定,可能为任意一种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吸收物质的速率取决于浓度差,胚胎干细胞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速率取决于能量和载体数量,并非取决于浓度差,A错误;

胚胎干细胞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速率取决于能量和载体数量,需载体蛋白的参与,B错误;

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师点睛】分析表格,理清脉络,弄清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相关知识

5.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

Ⅱ<

Ⅲ<

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操作中如果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解析】试题分析:

A、根据题图来看: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错误;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B错误;

C、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正确;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D错误.

故选:

C.

6.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

从图示可知,实验自变量为不同的单色光,探究的是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正确。

密闭装置中加入NaHCO3溶液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CO2的。

B错误。

复合光照下产生的O2量是7种单色光照下产生的O2量之和,比单色光照下的O2量多。

C正确。

此装置放在黑暗处,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

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7.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解析】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线粒体内膜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

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线粒体内膜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B正确;

吡唑醚菌酯对真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因此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C正确;

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需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有氧呼吸过程:

8.科学研究发现:

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

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D.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衰老的肝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是肝细胞内的基因停止表达,A错误;

由题意可知,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说明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引起免疫应答,B正确;

免疫系统对于体内衰老的细胞具有监控、清除功能,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会积累,C错误;

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代谢速率旺盛,细胞内酶活性会升高,D错误。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9.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之一,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当青蒿素进入患者体内,机体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青蒿素与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B.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C.青蒿素会诱发疟原虫的定向变异D.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主动免疫

依题意可知,青蒿素不属于抗体,不能与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A项错误;

“青蒿素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说明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项正确;

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

青蒿素治疗疟疾不属于免疫,D项错误。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0.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解析】据题意可知:

“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指的是我国人口,幼年人口过少,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

是增加出生率,缓解这一现象。

题干并没有体现人口性比率的失衡,A错误;

动物种群密度减少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人有社会性,方法有计划生育等措施,B错误;

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

“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

11.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此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A项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可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节资源的能力,B项错误;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是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在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因此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可能高于该蜘蛛同化量的20%,C项错误;

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竞争等,D项错误。

群落演替、种间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理解不到位:

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全部生物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个体间的传递效率。

12.贵州茶闻名中外,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

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选项

措施

原理

A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

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C

种植能散发气味去除害虫的苦楝,防治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保护茶树虫害的天敌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A.AB.BC.CD.D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

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都是利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原理进行,B正确;

苦楝散发气味去除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C正确;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的原理是利用种间制约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

本题考查生态措施和原理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3.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

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可见人体的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双向传递

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该过程有神经调节,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A正确;

该过程是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B正确;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

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知识: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

②通过体液运输;

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

15.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致病性主要由拟核DNA上的基因控制

B.吞噬细胞被破坏后不能暴露该病毒的特有抗原

C.患者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下降

D.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后的志愿者,机体能产生效应T细胞

...................................................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16.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浓度高于1μmol·

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浓度高于50μmol·

L-1的IAA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解析】看图可知:

与ACC浓度为0对比,浓度高于1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A正确;

分析图示可知,与IAA浓度为0对比,浓度高于50μmol•L-1的IAA不一定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如浓度100μmol•L-1的IAA促进下胚轴插条生根),B错误;

由图中信息可知,与ACC激素浓度为0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所以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正确;

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说明枝条本身就含有自身产生的生长素,D正确。

17.下列关于白化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B.双亲表现型正常能生出患病的女儿

C.白化病患者体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D.调查白化病发病率在患者家系开展

【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两者遗传方式不相同,A错误;

若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则能生出患白化病的女儿,B正确;

人白化病患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进而出现白化的症状,C错误;

调查白化病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D选项的分析: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

18.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无突变基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

C.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Ⅰ-2

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答案】CABD

【解析】根据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且Ⅱ-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根据系谱图可知,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该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B正确;

由于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所以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Ⅱ-7,C错误;

由于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9.下列有关实验或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应用了类比推理法

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并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A、萨顿提出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应用了假说演绎法,A错误;

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但没有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C错误;

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D正确.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伴性遗传.

20.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质壁分离复原后的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增殖,所以不能用来观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变化,A错误;

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进行饥饿处理后,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B正确;

先将淀粉、淀粉酶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再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要产生CO2,所以不能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二、非选择题

21.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第1-3天

第4-9天

第10天

叶面喷洒

日温/夜温

光照

分组

检测

H2O

25℃/18℃

适宜

A1

光合速率

A2

G基因表达量

18℃/12℃

弱光

B1

B2

SA

C1

C2

(1)实验中A组为____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__。

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2)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C3的____________过程。

(3)实验检测结果如右图。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4)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照

(2).(等量)H2O(3).诱导气孔开放(4).还原(5).明显降低(6).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7).促进(8).探究水杨酸对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本题以“反映实验流程的表格信息和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由题意并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据此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及长方柱所示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而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

(1)本实验探究的是水杨酸(SA)的作用,而A组喷洒的是水,为对照组。

根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B、C两组的条件相同,C组喷洒的是水杨酸(SA),则B组叶面应该喷洒等量的水作为对照。

检测光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