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痰治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199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医论痰治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论痰治法.docx

《中医论痰治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论痰治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论痰治法.docx

中医论痰治法

中医论痰治法

(一)中医痰证治则痰症总治:

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臆者吐之,在肠胃者下之,此为实人立法也。

若肺虚有痰者,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者,宜补肾以引其归藏。

(一)整体治疗观念: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与五官、肢体等组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种整体观念不仅贯穿于中医基本理论中,而且还是临床治疗的大则。

痰证痰病的治疗,必须尊循这项原则,按整体论治。

比如痰湿咳喘一证,不能只看到痰湿阻肺,单纯予以化痰止咳方法,而且要予以健脾益气以培土生金,脾气健旺,痰湿得化,肺气得宣,则咳喘自止。

又如痰秘一证,不能见大便秘结即行通腑攻下,而要认识到肺与大肠相表里,积痰在肺,肺气不降而壅滞,腑气不通则为秘,因此治疗要宣降肺气,以除痰湿,则大便自通。

若违背了中医的整体论治观念,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必然顾此失彼,贻误病机,遗害非浅。

(二)标本缓急:

任何疾病,都有一个标和本的问题。

所谓“标”,即指疾病的现象,所谓“本”,即指疾病的本质。

前者包括了某种疾病的整个临床表现,后者则包含有这一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全部内容。

例如中痰—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口禁不开、痰涎壅盛,此为标;而风挟痰湿,上壅清窍则为本。

标本缓急的临床运用,应遵循急治其标,缓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如上述中痰—证,当急治其标,速以开窍启闭的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

病情缓解后,方以涤痰汤燥湿化痰以治其本。

在一般情况下,治病必治其本,如痰热扰乱心神所致失眠一证,当治本为主,清化痰热,痰热清则眠自安。

若仅予安眠以治标,则病本不去,眠不得安,还会加重痰热病情。

在标本共重的情况下,常标本兼顾。

如伤风痰咳,既疏风宣肺治本,又化痰止咳治标,用标本同治,这种方法在痰病痰证中运用较多。

但治标与治本,也不是不分主次的平均对待,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并要注意掌握标本互相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痰病痰证的主要矛盾。

(三)补虚泻实:

补虚泻实,亦即扶正祛邪,是在痰证痰病治疗中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

痰病痰证多是虚实错杂之象,为达到“将此未化之痰”引之归正,已成之痰攻而去之的目的,须当视痰的禀赋厚薄,病邪深浅,正气盛衰情况,分别采用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或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扶正祛邪同时并举。

若见痰专治痰,攻逐太过,则会导致邪愈实,正愈虚,徒伤正气,若一味补益,难免会滞邪留寇,贻误病机。

总之,在攻逐与补益同时并举时,应以扶正不留邪,攻邪不伤正为原则。

(四)因人制宜:

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不同,而治疗用药也有所区别。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治痰药物量宜少,攻宜缓;成年痰病患者,脏腑旺盛,精力充沛,故攻痰之剂,量宜大,攻可峻;老人脏腑功能低下,具有易虚易实,易生寒热的特点,故治疗时必须仔细观察,谨辨证,慎下药,药宜平和,不可妄用攻痰之峻剂。

正如《医门法律》所云:

“少壮新病,攻邪可审,老衰久病,补益为先”。

总之要根据痰证痰病患者的年龄,素质以及病情变化,或从少量开始,或可中病即止。

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斗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烟、酒、炙煿厚味肥甘以及房劳吸毒等),避免消极的心理因素,对于痰症痰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辨证施治的一种科学方法。

同病异治,即是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及发病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

如同是中痰病,而有内风痰火证与内风痰湿证之不同,治疗有辛凉开窍、涤痰熄风和辛温开窍、豁痰熄风之分。

异病同治,就是不同的痰病,由于病因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而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如痰悸和痰失眠,同见口苦心烦、胸闷脘痞等兼症时,均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的治疗方法,而使眠可安,悸可平。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治疗原则,在痰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地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原则基础上均灵活性。

中医八法在痰证中的应用中医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疗方法。

在痰证的治疗中,也始终贯穿着八法的内容。

所以古人有“热痰则清之,气痰则顺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膈则吐之,在肠胃则下之”和“痰因表者汗之,因里者下之,因湿者分利之”的记载。

痰病多属标实本虚之证,中医八法在痰证运用中,均需掌握分寸,太过或不及,用之不当,皆能伤耗人体的正气。

因此,要谨守“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的对立统一原则。

(一)汗法:

汗法在中医痰证中的运用早有记载。

《景岳全书》指出:

“痰因表者汗之”,又说“伤寒之痰……但从辛散,其痰自愈”。

汗法即是中医痰证治疗中常用的宣化法,适应于外感痰证初期阶段。

在化痰中往往伴用开肺药,除疏散外邪外,兼有促使排痰的作用。

常用的方法是:

疏风化痰,轻宣燥痰。

(1)疏风化痰:

外感风邪犯肺,而致咳喘咯痰,应以祛除外邪为主,故宜疏散风邪,结合化痰,便是疏风化痰法。

但风为百病之始,易挟寒挟热挟湿侵入机体,风寒之痰,治宜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方选杏苏散(《温病条辨》: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橘皮、杏仁、生姜、大枣)加减。

风热之痰,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利痰,方选桑菊蒌皮汤(菊花、桑叶、栝蒌皮、桔梗、川贝母、芦根、杏仁、甘草、黄芩、连翘、海浮石、柴胡、薄荷)加减。

风湿之痰,治宜疏风燥湿化痰,方选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羌活、独活、蒿本、防风、川芎、萝荆子、甘草)加二陈之属。

若外风引动内风,痰浊流窜经络.治则不属汗法,宜祛风豁痰通络,方选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全蝎、僵虫。

(2)轻宣燥痰:

秋燥犯肺,而致干咳少痰,咯之不爽,治宜轻宣外燥,化痰止咳。

燥邪伤肺,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温燥宜清热宣肺,润燥化痰,易选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杏仁、沙参、豆豉、浙贝母、栀子皮、梨皮)加蒌皮、苇茎、麦冬等清润之品;凉燥治宜散寒宣肺,润燥化痰,方选杏苏散(《温病条辨》: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橘皮、杏仁、生姜、大枣)加浙贝、沙参、麦冬、梨皮等润燥化痰之品。

在使用发散之药时,应注意选用发汗之轻剂,如桑杏汤中的桑叶、淡豆豉,杏苏散中的苏叶、生姜等轻宣达表的药物,微发其汗,即能宣表达邪,又不致于伤阴化燥。

(二)下法:

《景岳全书》指出:

“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

”下法即是痰证治疗中的逐痰法,主要适应于寒实、热盛痰结、腑气不通,而正气未衰之证。

若正气不足,又属痰结实证,非攻不可,应攻补兼施。

总之,应用攻逐之法,当视邪之轻重、正气之强弱、病位之深浅,合理使用攻逐之品,或从小量开始,或中病即止,或培补数日,暂以一攻。

若病情危急者,当下宜下,果断坚决,否则会延误病机。

常用的逐痰法有:

温下寒痰、泻火逐痰、荡涤痰涎。

(1)温下塞痰:

主要用于伤寒误下,外寒与胸中痰水搏结,成为寒实结胸,急宜温下逐痰破结,方选三物白散(《伤寒论》:

桔梗、贝母、巴豆)。

但本方服后往往吐泻并作。

(2)泻火逐痰:

热痰结胸,治宜逐痰水,泻热结,方选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芒硝、甘遂)。

火盛痰结所致的癫狂、痫证,或实热老痰所致的心悸怔忡、昏迷便结症,治宜荡涤痰火,方选清心滚痰丸(《沈氏尊生书》:

大黄、黄芩、煅礞石、犀角、皂角、朱砂、沉香,麝香)或礞石滚痰丸(《丹溪心法》:

礞石、黄芩、大黄、沉香)。

虚寒患者或孕妇忌用此法。

(3)荡涤痰涎:

适应于痰涎壅盛,迷于心窍,或痰涎壅塞、呼吸不利者。

治宜荡涤痰涎,方选控涎丹(《三因极——病证方论》:

甘遂、大戟、白芥子)。

若痰饮流注两肋,而咳唾胁痛者,治宜攻逐痰饮,方选十枣汤(《伤寒论》: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若体质虚弱者,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葶苈子、大枣。

(三)温法:

痰属阴邪,非温不化,所以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

温法是痰证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温燥的药物,驱化痰邪,但要根据病情,掌握分寸,不能过于温燥,而伤阴化热化痰,加重病情。

常用的方法是:

燥湿化痰,温肺化痰,温中化痰,温肾化痰,温开豁痰。

(1)燥湿化痰:

本法主要适用于湿痰为患,湿痰纯属阴邪,故宜温而燥之。

若湿痰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治宜燥湿化痰,宽中理气,方选二陈平胃汤(《证因脉治》:

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甘草)。

若湿痰阻滞,胃气上逆,方选旋覆花代赭石汤《伤寒论》:

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燥湿化痰,温中降逆。

若湿痰上贮于肺,治宜燥湿化痰止咳,方选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味。

若痰湿上扰清窍,治宜燥湿化痰,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2)温肺化痰:

外寒犯肺,咳嗽咯痰,治宜温肺化痰,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若外寒引动伏痰,治宜温肺化痰逐饮,方选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

若外寒内有痰饮郁热,治宜温肺化痰,兼清郁热,方选小青龙加石膏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石膏。

(3)温中化痰:

脾胃阳虚,温煦失职,聚生寒痰,治宜温中化痰,健脾燥湿,方选理中化痰汤《明医杂著》:

人参、白术、干姜、茯苓、姜半夏。

若中阳不足,痰饮停聚胃肠之间,宜温化痰饮,方选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4)温肾化痰:

肾阳不足,水泛为痰,治宜温肾化痰,方选右归丸《景岳全书》:

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杜仲、炙甘草、肉桂、制附子、山萸肉,加海浮石、淫羊藿、陈皮。

若脾肾阳虚,痰浊内停,治宜温补脾肾,以化痰浊,方选附桂理中化痰汤,验方:

肉桂、附子、党参、白术、炮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5)温开豁痰:

寒痰壅闭,神昏不醒者,温而开之,方选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熏陆香。

若中风昏愦,痰涎上壅,治宜温经逐寒,散风化痰,方选三生饮《和剂局方》:

生南星、生附子、生川芎、木香。

(四)消法:

消法即消散之意。

《内经》说:

“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即指消法而言。

痰浊壅滞不通,必用消导疏散之法,其证及时治疗,俾其速效,迁延日久,聚而不散,日益牢坚,欲拔不能,虽有良方也难为力。

消法常用于食痰、郁痰、痰核、瘰疬、瘿瘤、癥积等证。

其治疗方法有:

解郁化痰、化痰软坚、祛瘀消痰、消食化痰。

(1)解郁化痰:

肝气郁滞,气郁成痰,治宜解郁化痰,方选利膈化痰汤《丹溪心法》:

天南星、蛤粉、栝蒌仁、贝母、香附、牙皂角、姜汁、青黛,或四七汤《和剂局方》:

制半夏、厚朴、紫苏叶、生姜、大枣,或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合二陈汤《和剂局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此法适应于痰膈初起,梅核气,瘰疠乳癖,乳痰初期。

(2)化痰软坚:

气滞痰凝而成瘿瘤,以及痰核流注,治当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方用四海解郁汤《疡医大全》:

青木香、陈皮、海带、海蛤粉、海藻、海螵蛸、昆布,或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

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半夏、连翘、甘草、独活、海带,或消瘰丸《医学心悟》:

玄参、煅牡蛎、贝母。

(3)祛瘀化痰:

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互为交结脏腑百骸形成结核、肿块、癥瘕、积聚等,治宜行气活血,祛痰散结,方选桂枝茯苓丸《金匮要赂》: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或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或消瘰丸《医学心悟》:

玄参、煅牡蛎、贝母,合大黄鳖虫丸《全匮要略》:

大黄、黄芩、桃仁、杏仁、白芍、生地、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土鳖虫、甘草。

肠覃丸《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柴胡、当归、赤芍、白术、枳实、丹参、昆布、苡仁、三棱、莪术、益母草等。

(4)消食化痰:

酒食不节,食积生痰,食痰、酒痰积滞于胃肠,治宜消食导滞化痰,方选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味。

若酒积成痰,方选御爱紫晨汤《妇人良方》:

木香、砂仁、芍药、檀香、茯苓、官桂、藿香叶、陈皮、干葛、高良姜、丁香、甘草。

(五)补法:

《景岳全书》指出:

“虚痰者何?

谓其元气已虚也,此则宜调补……”。

元气即正气,包括气血阴阳四个方面,气血阴阳的虚损,皆可导致虚痰的生成,因此补法在痰证的治疗中也为常用,但补不能滞腻裨痰。

具体的方法是:

益气化痰、补阳化痰、养血化痰、滋阴化痰。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的概括,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不足,即可导致水津代谢障碍而发生痰证,所以补气之法,即使水湿精微得以输布,自无聚湿生痰之机。

代表方为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

(1)益气化痰,补阳化痰:

阳虚寒盛,温化无权,水泛为痰,常用的有温中化痰丸,代表方为理中化痰汤《明医杂著》:

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姜半夏。

温肾化痰,代表方为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白芍、白术、炮附子、生姜。

温经化痰,代表方为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

(3)养血化痰:

痰瘀同源于津血,津血不足,必然会血行滞涩,不仅能致瘀,还可生痰。

所以养血化痰是治本之法,此法适应于病久体虚的患者。

若心虚痰居,治宜养心导痰,方选加味归脾汤《外科全生集》:

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炙甘草、远志、酸枣仁、元肉、木香、大枣、柴胡、山桅子。

或琥珀养心汤《证治准绳》:

琥珀、龙齿、远志、菖蒲、茯神、党参、炒枣仁、当归、柏子仁、生地黄、黄连、朱砂、牛黄。

若肝虚挟痰,治宜补肝化痰,方选陈夏四物汤(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甘草)加味。

(4)滋阴化痰:

阴虚内热,虚火灼津生痰,成为内伤燥痰、火痰之证,若肺阴不足者,治宜滋阴润肺化痰,方选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熟地黄、生地黄、贝母、玄参、桔梗、白芍药、甘草、百合、当归、麦冬。

或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桑叶、石膏、人参、甘草、炒胡麻仁、阿胶、麦门冬、炙枇杷叶、杏仁。

若肺肾阴虚者,宜合生脉散《景岳全书》:

人参、麦冬、五味子。

肾阴不足者,治宜滋阴补肾,降火化痰,方选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当归、热地、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

(六)和法:

和即调和之意,能使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归于平复。

寒热并用,表里双解,调和气血,补泻合剂,均谓之和法。

痰证是错综复杂的证候总括,所以调和之法在痰证中的应用,主要是治疗挟痰之证。

常见的方法有:

清胆和胃化痰、调和肠胃化痰、截疟化痰达邪。

(1)清胆和胃化痰:

邪在少阳,湿邪化热酿痰,痰湿内阻于胆胃,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膈闷口苦,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利湿,方选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淡竹茹、制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

(2)调和肠胃化痰:

伤寒误下,形成寒热痰浊相互夹杂,结于心下,胃失和降,而形成痰痞证,治宜和胃降逆、化痰祛痞,方选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若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治宜和胃降逆化痰,方选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人参、橘皮、竹茹、生姜、甘草、大枣。

(3)截疟化痰达邪:

中医有“无痰不成疟”之说,瘟疫或疟邪挟痰状于膜原,治当截疟化痰达邪,若疟疾以痰湿较重,兼气滞腹胀者,方用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

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菓仁。

湿热痰邪阻于膜原,并有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呕恶咳痰者,方选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柴胡、枳壳、陈皮、桔梗、荷叶、槟榔、厚朴、草菓、黄芩、甘草。

(七)清法:

“热痰则清之”。

清法,即痰证中清热化痰之法,适应于热痰火痰之证。

古人谓“热痰乃痰因火盛也,气有余便是火,火降痰自停,而治火者,又必顺气”。

故临床上又常施以降火顺气化痰法,根据热痰、火痰所在部位不同,分别进行施治。

但清不宜寒凝,免伤脾胃,助生痰邪。

痰热壅肺,治宜清肺化痰,方选清金化痰汤《统旨方》:

黄芩、山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栝蒌仁、橘红、茯苓、甘草;热痰扰心,治宜清心化痰,方选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

黄连、半夏、陈皮、茯芩、竹茹、枳实、甘草、生姜。

痰火郁中,治宜清中化痰,降火顺气,方选清痰丸《丹溪心法》:

天南星、半夏、神曲、山楂、香附、青皮、陈皮、枳实、苍术、黄芩、乌梅、枯矾、干姜。

若肝火痰热,治宜清肝泻火化痰,方选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黄芩、栀子。

合涤痰汤《奇效良方》:

制半夏、制南星、茯苓、枳实、陈皮、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

或竹沥达痰丸《杂病源流犀烛》:

姜半夏、陈皮、炒白术、酒大黄、茯苓、酒黄芩、炙甘草、人参、青礞石、焰硝、沉香、竹沥、姜汁。

若痰热壅闭心包,或痰火中风,治宜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方选“三宝”:

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

《痘疹世医心法》:

牛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朱砂、神曲、灯芯草。

八、吐法《景岳全书》说:

“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胶固稠浊之痰,必用吐,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

涌吐痰涎之法,其目的是迅速排痰,如缠喉、锁喉诸证属风痰郁火壅塞,不急吐之,则喘闭难忍,故急以七宝散《证治准绳》:

僵蚕、硼砂、雄黄、全蝎、明矾、皂角、胆矾,吹喉促吐。

又如中风不语,痰涎壅盛,阻塞清道,亦必用吐法,用释涎散《证治准绳》:

巴豆仁、皂角、明矾。

或瓜蒂散《伤寒论》:

爪蒂、赤小豆、豆豉。

先吐出粘稠痰涎,以便进药。

使用吐法,要抓住时机,急击勿失。

吐法乃急治其标,不在急救阶段内,必须慎用。

倘若痰在膈上,大实大满须用吐法,亦要中病即止,不可延用,恐伤正气。

上述中医八法,在痰证治疗中的应用,并不能完全概括治疗痰病的常用方药。

临床上必须灵活使用,不可死搬照抄,为适应痰证治疗需要,不断地发屉和充实八法的内容,如肺虚有痰者,宜保肺以布津液;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痰湿;肾虚有痰者,宜补肾以引其下行;心虚痰居者,宜养心以血归其所;肝虚有痰者,宜柔肝而疏利气机。

此即发展和充实了补法在痰证中的应用。

无论八法如何变通,谨使水湿津血各守其乡,方为治痰之大法。

(二)中医痰证解水谷消磨气血成,滋荣脉络壮元精。

七情四气时冲逆,脾胃旋伤懒营运。

胃口从此留宿饮,致令津液作痰凝。

因而隧道皆壅塞,却是痰涎滞在经。

或痒或麻或痛痹,或留肌膜结瘤瘿。

皮间肿痛燔如火,心下寒疼冷似冰。

流入胁稍成癖积,行来髀作酸疼。

或如绵絮如梅核,或若桃胶蚬肉形。

吐不出而咽不下,分明郁积在于胸。

或为喘嗽心嘈杂,呕吐痰涎碧靛青。

攻上头时眩晕倒,眼口噤耳中鸣。

咽喉闭塞牙关紧,噫气吞酸呕逆频。

夜卧不安奇怪梦,游风肿痛并无名。

怔忡健忘时惊怖,癫走痴呆不识人。

久泻形枯肠积垢,中风瘫痪失声音。

女人白带男儿浊,经血愆期赤白淋。

荏苒做成劳瘵病,风痫螈纵手挛筋。

遍身习习如芒刺,一线寒牵背脊心。

如斯怪异延缠病,都是痰涎里面生。

夫人之气道,贵乎清顺,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也!

若气血津液稍有一时不得营运,则隧道不通,凝滞而为痰、为饮,故有五饮之证生焉。

盖痰之为病匪一,王隐君备言之。

然其原有因热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因酒饮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肾虚不能制火而生者。

若热痰则多烦热,风痰多成瘫痪奇证,冷痰多成骨痹,湿痰多倦怠软弱,惊痰多成心痛、癫疾,饮疾多成胁痛、臂痛,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其为病状,种种难名。

治法∶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

中气虚者,必固中气以运痰,肾气虚者,必壮肾水以制火。

古方治痰饮类,用汗、吐、下法,此治其标也。

若汗、下过多,损其脾胃,则痰易生而转多,诚非王道之治也。

莫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

又,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使脾胃调和,饮食运化而痰自不生,此治其本也。

痰证,病证名。

痰,古作“澹”或“淡”。

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

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

《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

朱丹溪谓: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

《症因脉治·痰证》:

“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薰蒸结聚而成。

须分所兼之邪治之。

”《医林绳墨》卷二:

“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

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

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景岳全书·杂证谟》: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

”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

(一)实痰:

1.发病条件:

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食积,使内脏机能失调,痰浊停积为患。

痰病具备实证的性质:

邪气亢盛有余,正气未衰。

2.症候特点:

咳痰声粗,多痰色黄,心烦口苦,胸胁脘腹胀闷,痞满积块,便秘,溲赤涩痛,舌苔厚腻,或黄或白,脉滑有力。

3.治法:

祛痰除实。

(二)虚痰:

1.发病条件:

禀赋不足,后天失调,年老体弱,房劳过度,久病不愈,失治误治,正气日衰,痰邪致生。

痰病具备虚症的性质:

正气(阴精、阳气)不足,邪气不盛。

2.症候特点:

咳痰声音低微,痰多清稀如涎,气短懒言,面色虚浮皓白;或面黯清冷,形寒肢冷,骨节冷痛,四肢不举,肢软便溏,体肥懒动;或咳痰粘而不爽,潮热,五心烦热,舌淡或舌红苔花剥,脉沉细无力。

3.治法:

补虚化痰(温阳化痰,滋阴化痰)。

(三)寒痰:

1.发病条件:

外感寒邪,素有痰疾,或阳虚寒湿相搏为痰,或脾肾阳虚,水泛为痰。

痰证具备寒邪性质:

寒属阴邪,其性清冷,凝滞主痛,收引挛缩。

2.症候特点:

喘咳痰白清稀,形寒肢冷,苔白润,脉滞弦,或足膝酸软,骨节冷痛,腰背强痛,或面黑清冷,肢软便溏,呕逆吐酸,四末寒冷,其痰有黑点,量多而稀。

3.治法:

温肺化痰,或温通经脉以散寒痰,或健脾温肾化痰。

(四)热痰:

1.发病条件,素有痰疾,因“饮食辛辣烧炙煎煿,熏裀厚褥及天时郁勃”而诱发,或七情郁热,热灼津液而成痰。

痰证具备热邪性质:

热性燔灼,耗散津液,痰热相搏,易扰心神。

2.症候特点:

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吐而不畅,口干唇燥,热痰扰心,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昏痉抽,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

3.治法:

清热化痰。

(五)湿痰:

1.发病条件:

外感湿邪,内与体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成痰,或饮食不节,脾胃乃伤,湿聚生痰;或中气不足,水湿运化无力而聚成湿痰之证。

痰证具备湿邪性质:

湿属阴邪,其性重浊,留着粘滞,伤阳遏气,易困伤脾气。

2.症侯特点:

胸腹满闷,恶心呕吐痰涎,咳喘痰白量多而粘,或黄易出,纳呆便溏,身重而软,倦怠喜卧,头重如裹,脘腹疼痛,妇女可见带下、不孕。

3.治法:

燥湿化痰。

(六)风痰:

1.发病条件:

外感风邪,触动痰疾,或因风热拂郁而发或内伤郁热生风酿痰。

痰证具备风邪性质:

风为阳邪,轻扬浮越,善行数变,变幻百端。

2.症侯特点:

恶风咳喘咯痰,或肢体游走作痛,皮下肿起,麻木不仁,肢颤身痒,瘫痪失语,或神识昏乱,失语,或为眩晕头痛,或为癫、狂、痉、痫。

临床多见肥胖,咳痰多,喉中痰鸣,舌苔滞腻,脉弦滑。

3.治法:

疏风化痰,或熄风化痰,或搜风涤痰。

(七)燥痰:

1.发病条件:

外感燥邪,下干肺家,燥痰作成,或肺肾阴亏,灼津化燥生痰。

痰证具备燥邪性质:

燥性干燥,伤阴伤津,易伤肺胃。

2.症候特点:

秋燥肺咳,咳多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粘状痰,涩而难出,或咽干鼻燥,心烦口渴,皮毛干燥,咳嗽喘促少痰或无痰,脉细涩而数,苔黄,或黄腻少津不润。

3.治法:

润燥化痰,或滋阴润燥化痰。

(八)火痰:

1.发病条件:

可由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所致,也可因风寒湿燥,入里化热化火而成,或由脏腑机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变生。

痰证具备火邪的性质:

火性炎上,迫血妄行,炼津暴烈,痰火相结,积久交固,易扰心神。

2.症候特点:

咳嗽咯痰少而坚成块,或呈灰黑色,或痰带血丝,口唇干红,面赤心烦,嘈杂易饥,夜寐不安,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