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224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2.掌握蛋白质蛋白质一结构与基本结构键;

蛋白质二结构的主要类型、特点及结构维

系;

蛋白质三、四级结构及相关概念。

3.掌握蛋白质的两性电离、等电点及其应用;

蛋白质高分子特性及其应用;

蛋白质变

性、沉淀及其应用;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紫外吸收与蛋白质定量。

4.熟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多肽链组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5.了解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技术,球状蛋白质的特点。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原理。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RNA和DNA的分子组成特点,RNA与DNA的差别,核苷酸的分子构成及连接方式,DNA和RNA的一级结构,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mRNA、t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核小体的概念,DNA的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的概念。

2.熟悉核小体的结构特点,rRNA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和核酸分子杂交原理。

3.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不同形式,DNA的高级结构特点,核酸酶的分类与功能

(三)酶

1.掌握酶的基本概念、化学本质及酶促反应的特点,掌握酶组成、结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酶蛋白、辅助因子、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酶原激活的概念及酶原激活的重要生理意义、以LDH为例说明同工酶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掌握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的几种因素及其动力学特点:

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及特点;

米氏方程、Km与Vmax的含义及其生物学意义,运用米氏方程进行简单计算。

讨论酶促反应动力学与酶活性测定及酶学实验设计的关系。

3.熟悉关键酶的变构调节与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变构酶的概念,Km、Vmax值的测定,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则及应用,熟悉酶活性单位、酶学分析法、酶标记测定法、工具酶、固定化酶、抗体酶的概念。

4.了解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了解酶的命名、分类及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四)糖代谢

1.掌握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主要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结合关键酶说明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调节。

2.掌握肝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的途径的概念、基本反应过程、部位、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掌握乳酸循环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3.熟悉糖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血糖的概念、血糖的主要来源、去路及调节。

解释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讨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机制。

4.了解糖的吸收方式是通过主动转运过程。

(五)脂类代谢

1.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脂肪动员的概念及关键酶,脂肪酸分解与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关键酶及脂酸的β-氧化过程及能量变化。

掌握酮体的概念、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及生理及病理意义。

2.掌握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

3.掌握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生成部位和生理功能。

4.熟悉脂肪的合成过程;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甘油磷脂的种类。

理解脂类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

5.了解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甘油磷脂的代谢、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和脂肪酸碳链的增长方式,脂肪酸的分类与命名,不饱和脂酸以及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6.了解胆固醇合成的过程,合成的调节,分布,生理功能

(六)生物氧化

1.掌握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线粒体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种类,细胞内ATP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的偶链部位,胞液中NADH的氧化。

2.熟悉氧化磷酸化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及其调节,P/O比值,ATP的生成和利用

3.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方式,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其他氧化体系,体内CO2生成的主要方式。

(七)氨基酸代谢

1.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及氨的代谢以及α-酮酸代谢。

2.掌握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和鸟氨酸循环。

3.掌握一碳单位的代谢及甲硫氨酸循环。

4.熟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种类,氮平衡的概念及意义。

5.熟悉几种重要氨基酸脱羧基的产物(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牛磺酸、组胺等)

6.熟悉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以及腐败作用的概念。

7.了解一些特殊氨基酸的代谢。

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

(八)核苷酸代谢

1.掌握核苷酸从头合成及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元素来源,合成部位及基本过程的主要反应步骤,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及元素来源,其过程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区别及主要调节的酶,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核糖单核苷酸向脱氧核糖单核苷酸的转变。

2.熟悉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药物作用机理。

3.了解核苷酸的生理功能,了解食物核酸的消化吸收和体内核苷酸合成的途径。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及与痛风症的关系。

(九)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

1.掌握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三者互相之间的联系。

2.熟悉核酸与氨基酸的相互关系,物质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关系,器官,组织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域化分布、调节、限速反应及限速酶,酶含量的调节。

3.了解物质代谢的整体性,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十)DNA的生物合成

1.掌握DNA生物合成的概念及DNA合成方式,DNA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和意义,DNA复制的原料、模板、引物及参与复制的酶类和因子,DNA修复类型及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随从链、冈崎片段、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概念。

 

2.熟悉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逆转录作用,突变类型。

3.了解端粒和端粒酶,其他复制方式。

(十一)RNA的生物合成

1.掌握转录、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核酶的概念,转录与复制的区别,RNA生物合成的原料、模板和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和产物。

2.熟悉原核生物的转录的起始、延长、终止的特点。

熟悉真核生物mRNA和tRNA转录后的加工。

3.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的起始、延长、终止的特点。

了解真核生物rRNA的转录后加工。

(十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掌握翻译的概念及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遗传密码子的概念及特点,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核糖体循环。

2.熟悉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氨基酸的活化反应及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氨基酰-tRNA的表示方法,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肽链合成过程的主要差别。

3.了解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和输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十三)基因表达调控

1.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操纵子模式及乳糖操纵子结构和调节机制,真核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特点。

2.熟悉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RNApolⅡ转录起始的调节

3.了解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特点,RNApolⅠ和polⅢ的转录调节,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翻译水平的调节。

(十四)细胞信息转导

1.掌握第二信使、受体、G蛋白的概念,第二信使分子的种类,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

七跨膜受体依赖G蛋白的信号转导及单跨膜受体依赖酶的催化作用传递信号。

2.熟悉细胞外信息物质的种类,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及功能,G蛋白的组成、类型及功能,受体作用的特点。

3.了解信息转导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信息转导与医学。

(十五)血液的生物化学

1.熟悉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和功能;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及血红素的合成。

2.了解血红素合成过程、白细胞的代谢。

(十六)肝的生物化学

1.掌握: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胆计酸的代谢和胆红素的代谢。

2.了解: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十七)维生素与无机物

1.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主要生化功能、缺乏病,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构成辅酶的种类、主要生化功能、缺乏病。

2.掌握钙、磷代谢及其调节

3.了解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内容: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与医学;

本书纲要。

重点:

生物化学的概念

难点: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蛋白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理化特性及其应用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特点,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核酸酶。

核酸的分子组成,DNA的二级结构。

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酶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酶的工作原理;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的调节;

酶的命名与分

类;

酶与医学的关系。

酶的分子结构;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概述;

糖的无氧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的其它代谢途径;

糖原合成与分解;

糖异生作用;

血糖及其调节。

糖代谢各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与调节。

糖分解代谢途径的反应过程及其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五)脂类代谢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甘油三酯的代谢;

磷脂的代谢;

胆固醇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结构及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方式;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其他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呼吸链的组成、作用及排列顺序,体内两条重要的呼吸链,ATP的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概念、P/O、偶联部位、影响因素,胞浆中NADH的氧化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研究方法,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氨的代谢;

个别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α-酮酸的代谢,氨代谢,一碳单位的代谢;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鸟氨酸循环的反应过程,一碳单位的代谢。

(八)核苷酸代谢 

嘌呤核苷酸代谢;

嘧啶核苷酸代谢。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的元素来源,分解代谢产物,核糖单核苷酸向脱氧核糖单核苷酸的转变,嘌呤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

核苷酸合成的调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

代谢的调节。

物质代谢特点和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激素水平和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十)DNA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复制的基本规律;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DNA生物合成过程;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中心法则,DNA复制方式、体系及有关酶类,DNA修复类型及特点,逆转录作用,突变类型

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端粒和端粒酶

(十一)RNA的生物合成

复制与转录的区别;

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和酶;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真核生物RNA生物合成;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

转录与复制的区别,RNA生物合成的原料、模板和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

转录过程,真核生物三种RNA的转录后加工修饰。

(十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氨基酸的活化;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输送;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核蛋白体循环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输送

(十三)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真核基因转

录调节。

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原核基因转录调节操纵子模式与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真核基因转录激活调节方式:

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

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基本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息转导与医学。

受体的概念和受体作用的特点,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第二信使,七跨膜受体依赖G蛋白的信号转导,单跨膜受体依赖酶的催化作用传递信号

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基本信号转导通路

(十五)血液的生物化学

血浆蛋白;

血液凝固(自学);

血细胞代谢。

血液的化学组成,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和功能,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十六)肝的生物化学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生物转化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胆汁酸的生成、胆色素的代谢。

(十七)维生素与无机物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钙、磷代谢;

微量元素(铁、锌、碘、铜、锰、硒)。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病,钙、磷代谢及其调节

维生素的本质和性质。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好这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教学环节除课堂理论讲授外,还采取课堂讨论、作业、测验及考试等活动。

课堂教学的要求:

根据生物化学课程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对生物化学要讲授的内容规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在授课时需要重点讲解,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

“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本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为配合课堂教学,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

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方式:

分小组和全班。

考评标准:

每位同学都应参加讨论,发言要有记录或撰写发言提纲,综合评定。

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

布置生物化学习题的目的是:

使学生通过习题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加强课后复习,强化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须按时完成各章后附的习题和综合习题,辅导老师应认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

考试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考试形式以闭卷为主,占总成绩的70%,时间为2学时,客观题占60%,主观题占40%(包含简答、论述题、名词解释等),作业、课堂讨论、测验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目前,本门课程理论课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它

小计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

6

2

8

糖代谢

7

脂类代谢

生物氧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DNA的合成

十一

RNA的生物合成

十二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十三

基因表达调控

十五

细胞信息传递

十六

血液的生物化学

十七

肝的生物化学

3

十八

维生素与无机物

合计

67

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双基础课程,既是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是继《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遗传学》之后开设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与其他有关的基础医学如生理学、微生物学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为学习《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生物化学也是检验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后续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生化实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打下基础。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选用教材:

查锡良主编,《生物化学》第七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教学参考书:

[1].刘新光主编,《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2].赵宝昌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