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525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基本结构

根据近高考题的分析,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材料:

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

主要有八大类

(1)概括归纳、说明类的试题

(2)背景、条件、原因类的试题

(3)影响、意义类的试题

(4)启示、认识类的试题

(5)特点、特征类的试题

(6)分析、比较类的试题

(7)开放性设问、小论文类的试题

(8)评析、评价类的试题

二、解题技巧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

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

1、读(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审题分两步:

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读材料包括“引言、正文、出处”(引言包括题头、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哪一类;正文包括表格的标头、图片内的清晰字迹;括号内的注解;明确材料涉及的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限定词,同时最好对材料能分出段落大意;出处包括文章的出处;出现的年代时间;涉及的事件人物)

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要将试题设置的比较复杂的设问,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简洁明了的而且符合试题要求的设问;是答原因还是影响意义等将试题“对号入座”);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根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还有时空等限定词;问题内部的关系:

并列、递进、因果,后一问是前一问的答题依据。

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

【特别提示】

“根据材料回答”:

概括归纳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

教材(这种设问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答案还得求助课本知识。

先根据设问的指向,联系相应模块、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特别是内容词和限制词),选择相应层次的历史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教材;

“根据材料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炼信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影响等层次递进);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认识或启示”:

根据材料,逐一分析,史论结合,生成新结论,谈评价、经验教训,切记不能没有根据的随意空谈;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能从材料中概括,而需要依据材料所涉及的现象,结合课本总结出本质。

2、找(相关信息):

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①找材料间的联系。

主要是指有两则材料以上,问依据材料一、二作答的②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主要是指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③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

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

3、接(嫁接):

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环节。

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转(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 两种情况:

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

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释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答(组答案):

组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详见下面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做到“两化”:

要点化、系统化

①要点化:

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

②系统化:

组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

此外,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2)语言要做到“两化”:

简单化、专业化

①简单化:

组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

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

然而,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

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专业化:

组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组答。

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特别提示】

根据题目的“答项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

主观一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

分项分析:

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全面分析:

一分为二,积极(推动了)+消极(局限性)(阻碍了),但要要分清主次。

时空影响:

对本国+别国影响,对当时+后世影响。

作用:

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

由……到……;

趋势:

越来越……等。

答题基本思路:

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切记答案除明确要求之外,一般不要照抄原文(可瘦身、可增肥、可变脸)。

如果出现材料和课本不一致的情况,还是要以材料为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