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19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温度越高,

运动速率越快

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

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

理解辨析

1、能用分子的运动来解释尘土飞扬吗?

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

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分子之

间是有

间隔的

A、5mL水与5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mL;

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

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1、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

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题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A)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比原子大

例题2、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例题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B)

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例题4、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BC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分子种类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_夏天的衣服比冬天干得快(合理即可)__。

练习题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B)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2、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C)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

3、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D)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4、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C70表示一个_____分子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条件改变时,__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改变_____。

知识点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一、分子的概念

1、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

“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

如水变为水蒸气,变化前后均为水分子,故水与水蒸气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单个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理性质,因为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后的表现。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来的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改变,如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就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故性质也不同。

二、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

例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

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直接聚集成汞。

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但氧原子和汞原子没变化。

1、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原子也能保持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上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否说“原子不可再分”?

不能,“化学变化”是限定条件,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三、化学变化的实质

例题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D)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B.原子不可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练习题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C)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分子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原子______;

(3)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H2O2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都在不停地运动;

③粒子间有间隔;

④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⑤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

联系

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只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与其他原子无法比较大小。

例题1、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D)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题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C)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练习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

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知识点四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概念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或原子)的种类没变化。

只是状态或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原子无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由一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例题1、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B)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例题2、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练习题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C)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知识点五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科技及生产中的问题

分子是微观粒子,体积小,质量小。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压强越小,分子间隔越大。

利用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多种现象,例如,扩散现象,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物质的热胀冷缩等现象;

还可以解释并解决科技及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例题1、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B)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例题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向气球中充入氢气,随着气球的上升体积逐渐变大。

氢分子间有间隔,随着气球的上升,压强的逐渐减小,氢分子的间隔逐渐变大,所以其体积逐渐变大;

(2)贮存气体的容器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不渗漏,而贮存氢气的容器要达到这一条件却非常困难。

相比其他气体,氢分子的体积、质量均最小,运动速率最快,所以氢气极易通过各种很小的空隙散逸.

(3)给充满气体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明显缩小.而给充满水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变化却不大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用打气筒将空气打入硬质球的球胆时,球胆内的变化.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用打气筒将空气打入球胆时,球胆内分子数增多,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练习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B)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2、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C)

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3、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B)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课后闯关练习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2、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C)

A.分子间隔变小B.分子数目不变

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

3、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

A.氧原子B.硫原子C.氧原子和硫原子D.二氧化硫分子

4、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D)。

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5、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6、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

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

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住。

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D)。

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④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7、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B)。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解释的是(A)

A.刮风时尘土飞扬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9、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是由于(A)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

1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11、保持水(H2O)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C)

A.氧原子B.氢原子C.水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12、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B)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13、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

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C)

A.分子的质量很小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14、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B)

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16、有关液氧变成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氧分子间的空隙变小B.氧分子的体积变大,运动速度变快

C.氧分子的质量变大D.氧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但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C)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8、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现象或事实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二、填空题

19、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毫升,其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0、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滴水里大约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二:

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材料一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材料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21、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ACD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B____,由分子

直接构成的是___AD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C____。

22、微观模拟题:

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___纯净物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分解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___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___。

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原子或离子)

(2)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BD(填字母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