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10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选修四).doc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5至8页。

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请监考人将本试卷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Zn:

65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SO2B.BaSO4C.Cl2D.C2H5OH

2.有下列盐:

①FeCl3②CH3COONa③NaCl,其水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②>③>①C.③>②>① D.①>②>③

3.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乙酸钠溶液显碱性

B.常温时,0.1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C.10mL1mol·L-1乙酸溶液与1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在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甲酸溶液的弱

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a>b>c>dB.b>d>c>a C.c>a>b>d D.a>c>d>b

5.已知Mg(s)+O2(g)=MgO(s)△H=Q1,2Hg(l)+O2(g)=2HgO(s)△H=Q2。

现有反应Mg(s)+HgO(s)=Hg(l)+MgO(s)△H=Q3。

则Q3应为

A.Q2-Q1B.Q2+Q1C.Q1-Q2D.2Q1–Q2

6.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mA(g)+nB(g)pC(g)+qD(g),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A减少amo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C增加amol·L-1,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和C的质量分数不变。

则m:

n:

p:

q为

A.1:

3:

2:

2 B.1:

3:

2:

1

C.1:

3:

1:

3 D.3:

1:

1:

3

7.在体积都为1L,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pH

t0

t1

t2

时间

HCl

CH3COOH

B

CH3COOH

HCl

t0

t1

时间

产生的速率

C

CH3COOH

HCl

t0

t1

t2

时间

产生的量

D

CH3COOH

HCl

t0

t1

t2

时间

c(H+)

t2

8.室温时,pH=6的盐酸和pH=8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xmol·L-1和ymol·L-1,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x===102yB.x==102yC.x===yD.x>y

1000V(mL)

pH

7

A

B

a

2

1

9.A、B两种酸溶液的pH都是2,各取1mL分别加水稀释成1000mL,其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B.若a=5,则A为强酸,B为弱酸

C.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D.若2

C%

T2P2

图I

时间

0

t1

t2

t3

T1P1

T1P2

图II

y

T(℃)

p4

p3

10.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

A(g)+B(g)xC(g),有图I

(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I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第Ⅱ卷(共7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

11.(3分)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甲:

将硝酸铵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乙:

在盐酸中加入同浓度的氨水,若反应过程中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丙:

在醋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丁: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12.(6分)已知25℃时,0.1mol·L-1的CH3COOH溶液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

对于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甲观点:

CH3COONa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此溶液的pH增大。

乙观点:

CH3COONa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CH3COO-,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请你设计一简单实验来验证上述观点哪个正确,试剂自选。

(已知25℃时,0.1mol·L-1的NH3·H2O和0.1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均约为1.75×105)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3.(11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

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

血酸。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

含量在500mg/L左右。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

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

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

C6H8O6+I2→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

指示剂______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设计并画出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填数据)。

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L。

(六)问题讨论:

(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

为什么?

(2)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

制造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编号):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B.橙汁已被浓缩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14.(8分)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

请回

答:

(1)铁锅的锈蚀是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①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

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右边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②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

请你分析其原因: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7分。

15.(17分)I.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仅含有、等四种离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除、外,还应有两种离子。

(2)若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写化学式)

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若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II.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溶液进行分析,写出了以下四个关系式。

请你判断,在正确的关系式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阐述其错误原因,或写出正确的关系式。

①c()===2[c()+c(HCO)]:

②c()+c(H+)==c()+c(HCO)+c(OH-):

③c(OH-)===c(H+)+c(HCO)+2c():

④c()>c()>c(OH-)>c(HCO):

16.(10分)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②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

下面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7.(10分)常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mL,若将其pH变为11(设溶液的体积可直接相加,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_______mL

(2)若用水,应加入_______mL

(3)若用pH=2的盐酸,应加入_______mL

(4)若用0.01mol·L-1的CH3COOH溶液V1mL,则V1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5)若用pH=2的任意一元酸HR溶液V2mL,则V2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18.(5分)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淄博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凡有其它合理的表示方法,均参照本标准评分)

注意事项:

①凡元素符号、化学式有错,及化学专用词语出现错别字的,有关内容

不得分。

②各种化学方程式没配平的,均不得分。

③计算题中物理量设置错误,在计算中未带量纲、不按有效数字进行运算者,均扣两分。

④答题时,若只答出含义而未答出要点的,有关内容不得分;没有用化学专用词语答题者,有关内容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C

A

C

A

B

D

11.共3分。

12.共6分

取上述0.1mol·L-1的CH3COOH溶液少量于小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CH3COONH4晶体(2分),振荡溶解后,测其pH为a(4分),若a>3,则说明乙观点正确(5分);若a=3,则说明甲观点正确(6分)。

13.除表2分外,每空1分,共11分。

淀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990;不能;防止液体溅出。

不是;C。

读数

组别

起始(mL)

终点(mL)

△V

1

2

3

14.每空2分,共8分。

Cu

C

C

Cu

稀硫酸

吸氧O2+2H2O+4e-=4OH-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了等。

或:

盐桥

稀硫酸

稀硫酸

15.除第1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7分

I:

、OH-NH4Clc()>c()>c()>c(OH-)

NH4Cl和NH3·H2Oc()=c()>c()=c(OH-)

II:

①c()===2[c()+c(HCO)+c()]

或“物料不守恒”或“疏漏了水解产生的碳酸”等。

②c()+c(H+)==2c()+c(HCO)+c(OH-)或“电荷不守恒”

③④

16.每空2分,共10分。

S(AgX)>S(AgY)>S(AgZ)减小1.0×10-6mol·L-1

能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当溶液中c(X-)>1.8×10-4mol·L-1时,AgY开始向AgX的转化,若要实现AgY向AgX的完全转化,必须保持溶液中的c(X-)>1.8mol·L-1

17.每空2分,共10分。

100090081.8>81.8≤81.8

18.每空1分,共5分。

(1)否,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2)否,若a=5,c(H+)a=10-5mol·L-1,则b=10,c(H+)b= 10-4mol·L1,

>1,不符合题意,故a≠5。

(3)=10(a+b-14)<1,

所以(a+b-14)<0,而a=0.5b,即3a<14,a<,

又pH=b=2a>7,a>,所以

高二化学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