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

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

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古人曾赞道:

“河处悄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

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

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

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uò)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

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

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

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

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

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

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

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

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①络绎不绝:

________。

②巧夺天工:

________。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 时间变化                                 

B. 地点变化                                 

C. 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B

(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4)横线:

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

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乐山城、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可知,作者是按地点变化写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②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B(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4)横线:

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

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

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________   困难—________  灵巧—________  

(2)破折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语音的延长;⑤表分项列举。

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______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_______。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狭小;轻易;笨拙

(2)①

(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

(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

(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

⑴狭小;轻易;笨拙;⑵①;⑶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⑷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智慧用对地方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

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人,早日致富。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购买设备归来。

妻子一见丈夫,便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

”丈夫不解地说:

“做生意靠的是信誉,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戳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

“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

你知道吗?

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

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

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祛,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选自《中国少儿必读金典:

哈佛家训》,天地出版社)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是________。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

这是真的“秘诀”吗?

说说你的观点吧。

(3).为什么丈夫“肺都要气炸了”,还“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呢?

(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智慧用对地方”。

对了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算把智慧用对地方呢?

【答案】

(1)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慕名前来品尝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给酒里兑了水。

这不是真的什么秘诀,而是作假的行为。

(3)因为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丈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4)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果用智慧去做坏事,往往只会事与愿违;只有讲究信誉和诚心,才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解析】【分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⑴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慕名前来品尝;

⑵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给酒里兑了水。

这不是真的什么秘诀,而是作假的行为。

⑶因为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丈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⑷示例:

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果用智慧去做坏事,往往只会事与愿违;只有讲究信誉和诚心,才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点评】

(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九寨沟(节选)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选自《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第1期)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________

②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

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填空。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写出了湖泊多,“________”写出了颜色多。

(3)选文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4)读画线句子,从文中找出瀑布形成的原因。

(5)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憨态可掬;诗情画意

(2)比喻;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大大小小;颗颗;彩带

(3)选文主要是从美丽景观和珍稀动物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4)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就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5)示例:

我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神奇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⑴①憨态可掬;②诗情画意;⑵比喻;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大大小小;颗颗;彩带;⑶选文主要是从美丽景观和珍稀动物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⑷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就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⑸示例:

我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神奇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

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

“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

“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________    思考——________    显现——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3)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造句:

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

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如:

诀窍:

关键性的好办法。

根据其意思,诀窍的近义词可以是“窍门、秘诀、诀要”中其中之一。

其他依次类推。

思考:

思索、考虑。

显现:

显露,露面。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造句:

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

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题目:

你是我的。

要求:

①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写作,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600字左右;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你是我的太阳

  风吹起的柳絮在纷飞,横斜影里我望见你的笑容,黄晕圈里我难忘的是你的温暖。

——题记

  如果说缘分天注定,那么遇见你便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荣幸,是你点燃了我那颗沉寂的心,照亮了远方的黑暗,给了我一扇灯窗,让我变得无所畏惧。

  早露微霜,清风过境,惺忪睡眼里的那一抹光亮是你的温暖。

你那颗炽热的心像太阳般温暖着我的内心,照耀着我的生命。

是你啊,会永远的珍惜和包容我,在不知道多少个昼夜里给了我希望和勇气,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在多少个难过落魄时对我说:

别畏惧,一切有我在,让我不断去完善,你就像太阳般温暖着我,给我生命希望的力量,不,你就是我的太阳,给了我一种去挣脱一切超越生命永恒的力量。

  曾几何时,你为我去跑遍了整个校园,为我一个小小的心愿去努力,把生命中所有的光和亮都奉献给我。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年语文课你的勇敢。

记得你总是告诉我错误就该勇敢承担,可你却终究放不下我,有多少错都愿意为我承担。

尽管那天语文老师应为我非常生气,可你还是依然毫无犹豫的站了起来为我承担错误,也不想你在老师心中好学生的印象和同学们的议论。

坚定的眼神中有的只是对我无尽的关爱和温暖,像太阳般滋润着我的心房。

虽然你被老师批评了很久,可你却一点也不后悔替我顶罪。

只是在多年后那个黄昏的午后在我耳旁轻轻诉说着这曾经的往事。

我也曾问你这么做值得吗?

可你却只回答我说:

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因为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这辈子生命中最大的难得,温暖了你也就温暖了我的生命。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依旧不改初心,用你的关亮照亮着我前行路上未知的黑暗,如太阳般滋润着我的成长,温暖着我的身心,在无数次难过与落魄时给了我明天会更好的期盼。

你是我的太阳,你是我生命里最璀璨的光。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你是我的”。

审题没有障碍。

关键是填充文题,也就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一定要注意所填词语,如填“老师”“爸爸”“邻居”“同学”“朋友”等就很没意思,如果填“太阳”“希望”“春天”“偶像”“翅膀”“牵挂”“一本书”“心中的歌”等,标题就很新颖,写起来易于得高分。

【点睛】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

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7.作文

大文豪苏东坡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与书有关的事情?

可以是对某一本书的独特想法、见解、感悟,可以是与书有关的人和故事,可以是……

请你以《新买的那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含考生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新买的那本书

书,从造纸术发明之前的“韦编三绝”、“学富五车”,直至21世纪精美的印刷体,它一直被认作知识的载体与输送智慧的通道。

它被人们所喜爱,所传颂。

几千年前孔夫子的语录直至现在依然流芳,甚至连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有时还能来上一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新买的那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从最开始看的青少年版,直至后来厚厚一大本稍带文言色彩的白话文本,内容愈读愈难懂。

好书不厌百回读,它让我感触倍发,久久难以忘怀。

林语堂先生曾经阅读过《红楼梦》,他说:

“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

”蒋勋就说,在《红楼梦》中,没有最喜欢与最不喜欢。

探春虽然是赵姨娘的女儿,却不似她那样善妒和刻薄尖酸,她反而聪明大气,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不同的格局。

她处事公正不徇私,在王熙凤卧病期间,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林语堂先生深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而探春正是他所尊崇生命典范。

而妙玉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不得不在贾家寺庙为尼。

她孤傲,看不起世俗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

却唯独钟爱宝玉,亲自给他挑选最好看的梅花,但她的爱是不能说出口的。

她的孤芳自赏,也就变成了怕受伤的保护。

就像最柔软的蛤蜊,需要最坚硬的壳来防卫。

我们能不喜欢她吗?

能嘲笑她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面对堕落似薛蟠,沉沦似贾瑞,作者也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这就是平等,这就是智慧。

蒋勋老师说: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一样,可以包容每一本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正如臧克家所说: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我的益友是令我难忘的,我会好好珍重“他”的!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

题目“新买的那本书”中“那本书”交到了写作的对象,“新买的”是修饰语,起限定作用。

结合写作导引中的“可以是对某一本书的独特想法、见解、感悟,可以是与书有关的人和故事”,我们可以确定写作方向,可以是从书中得到的,可以是由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