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860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拉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单位

数量

1

电动油泵

2ZYB-80型

16

2

穿心式张拉油顶

YDC300B-200

9

3

精密压力表

0.4级,0~60MPa

20

5.2人员

张拉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富有经验的熟练张拉工人,并且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5.3材料

工程部按季度、月度施工计划要求提报材料计划;

物资部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进场的原材料必须附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

原材料进场后立即通知试验室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试验室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于无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有权拒绝试验,并报工程部、安质部等。

5.3.1锚具、夹片

(1)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2)外观检验从每批(每个批组1000套)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进行外观尺寸检查;

硬度检验从每批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进行检查,夹片每批至少抽取5%片进行硬度检验;

静载锚固能力检验抽取3套。

(3)硬度检验:

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

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须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

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4)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品。

5.3.2预应力钢绞线

(1)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2)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由物资部通知试验室取样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式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捻距的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试验。

如每批少于3盘,则逐盘进行检验。

(3)钢绞线的外观由张拉班作逐盘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缝、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油迹。

(4)钢绞线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避免压弯。

装卸钢绞线时不得从高处抛掷,在制作和安装时需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张拉完后钢绞线外露部分用塑性薄膜包扎,防止雨水浇淋。

本项由物质设备部和张拉班组共同负责。

(5)钢绞线应按厂名、规格、级别分批存放于用方木搭设存放平台上,平台高于地面20cm,上部用蓬布覆盖,四周做好防排水设施,并做好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6、工序操作

张拉工艺流程图

6.1张拉设备的使用要求

6.1.1张拉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除遵守一般预应力操作工艺有关规定外,还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为了消除油缸活塞运行中出现的爬行(突进),在试机过程中采用排气螺钉排气。

(2)为了保证预应力值的精确性,须定期对张拉设备液压系统各组成部分(千斤顶、油泵、控制阀管路、压力表等)进行检查和核正。

(3)千斤顶油泵用油,采用优质矿物油,油内不含水份、酸及其他混合物,在常温下不分解变稠。

一般冬天用20号机油,夏天用30号机油,亦可用其它液压用油如2号或3号锭子油、变压器油等。

通常油液使用半年或500工时后,更换新油。

6.1.2油泵

(1)电源接线要加接地线,并随时检查各处绝缘情况,以免触电。

(2)油管与接头要按规格制造并随时检查,以免发生爆裂事故。

油泵带压工作时不得拆卸接头、管路及压力表。

(3)压力表要定期校验,以防失灵而造成事故。

(4)开车前先打开控制阀(空载起动),使用前检查安全阀调整压力是否适当,并保证其灵敏可靠。

(5)电机转向不限,可以正、反转交替使用。

(6)装在上体的轴承根据情况定期更换优质黄油。

(7)油面过低泵内推力轴承露出液面时,注意不得长时间带压工作。

(8)油箱内的油量,必须满足油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多于油箱容量的85%,不满足时应加以补充。

6.1.3其它

(1)高压油泵及千斤顶在露天使用时,一般油温在30~50℃,最高不得超过60℃。

(2)司泵人员须经培训,能熟练掌握机械性能及操作要求时,才允许上岗操作。

(3)张拉前须检查电路、油泵、千斤顶油路情况,确认不漏电、不漏油时方可工作。

(4)为保证油表稳定,每次张拉前使油泵空转,排气不少于一分钟。

必须配备自制的油表稳压装置,能够准确的控制油表读数判断油表失灵等现象。

(5)联结油泵和张拉千斤顶的油管选用耐高压耐油橡胶管。

工作压力与油泵额定油压配套。

6.2张拉设备的标定

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表)由专人使用和保管,并定期维护和标定(校验)。

6.2.1千斤顶的标定

(1)张拉前要标定千斤顶,标定期根据设备状态和使用的频繁程度及气温来决定。

千斤顶标定有效期为一个月,到期必须进行标定。

每次标定均须建立卡片备查。

(2)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也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3)千斤顶须与已校正过的油表配套编号标定。

(4)标定前先试压千斤顶,试压三次,确认不漏油能正常工作时方进行标定。

试压时使油缸伸出长度等于张拉时常用部位,试压吨位达到最大使用张拉力的110%,维持5min,压力降低不超过3%,即认为千斤顶可正常工作。

千斤顶校验要反复进行三次(0°

、120°

、240°

三个不同方向),取其平均值,算出油压表与对应压力(顶力)的线性回归方程,当代表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真实函数间的近似程度的回归系数γ≥0.9999时即认为标定合格,否则查明原因,重新标定。

(5)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校正系数=[油表压力(MPa)×

张拉千斤顶活塞面积(mm)]÷

压力环计算压力(N)

按上述方法完成标定工作,用上式计算得出张拉控制应力或接近控制应力时的千斤顶校正系数。

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如校正系数大于1.05,则本次标定不合格,查明原因,重新标定。

6.2.2油表的标定

我梁场使用的油表为0.4级,每月须送到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标定,每周由梁场计量室或送到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校准。

油压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1)油压表校正有效期达到一个月。

(2)油表使用时超出允许偏差或发生故障。

(3)油表在使用时受到剧烈振动、冲击、指针不归零及指针失稳者。

6.3钢绞线制作和穿束

6.3.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由技术人员计算、经梁场总工程师审核后交施工作业班组配料。

钢绞线束孔位不同,其长度各异,须编号并事先标出全长,列表交工班据此下料,编号后在两端挂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分别存放,以免混杂。

6.3.2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工作长度+1640mm。

6.3.3下料前将钢绞线包装铁皮拆去,拉出钢绞线头,由2~3名工人牵引在调直台上缓缓顺直拉出钢绞线,按规定的尺寸画线、下料,每次只能牵引一根钢绞线。

6.3.4预应力钢绞线下料时,不得施行任何形式的热加工,采用直径30cm的砂轮切割机作为下料工具,砂轮片厚3mm。

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线绑扎,下料过程中先将切口处两侧绑扎,再行切断。

严禁用电弧切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影响,下料后钢绞线不得散头。

下料人工牵拉钢绞线过程中,由于钢绞线弹性大,要特别注意安全,单人不得牵引作业。

6.3.5钢绞线下料后,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绞线须梳整、编束,确保钢绞线顺直、不扭转。

编束用20#铁丝绑扎,绑扎时要使一端平齐向另一端进行,每隔1~1.5米扎一道铁丝,铁丝扣弯向钢绞线束内侧,编束后须顺直不扭转。

绑束完毕后,按梁规格挂牌,防止错用。

6.3.6钢绞线束质量标准见下表。

钢绞线质量标准表

项目

标准

钢绞线外观质量

无氧化铁皮,无严重锈蚀,无机械损伤和油迹;

钢绞线内无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无散头;

钢绞线直径Φ15.20mm,直径允许偏差为+0.4,-0.2mm

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

5mm

下料长度

±

10mm

6.3.7钢绞线穿束

(1)钢绞线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喇叭孔及压浆孔内是否有灰碴和积水,如有灰碴等杂物时,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内杂物,再用高压风吹干孔道内的水分;

如发现孔道内可能有积水时,穿束前用高压风吹干孔道内的水分。

最后检查孔道有无穿孔现象,在保证管道畅通,穿束可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才能穿入钢绞线。

(2)钢束在移运过程中,采用多支点支承,支点间距2.5m,端部悬出长度1.0m,严禁在地面上拖拉,以免创伤钢绞线。

在贮存、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采取防止锈蚀、污染及损伤的措施,制作和安装时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

(3)钢束穿入梁体混凝土孔道,采用卷扬机引拉。

先穿入一根钢丝作为引线,将钢丝拉进孔道,再将钢丝与钢束联接起来,然后开动卷扬机,人工扶正钢束,即可将钢束拉入管道,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

(4)当穿较高位置的钢束时,在穿入端搭设平台,以保证穿入端钢绞线顺直。

(5)穿束时要有专人指挥,穿束后逐束按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核对,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6.4张拉

6.4.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如非预应力部位的缺陷或麻面、气泡),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

(2)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

(3)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象。

(4)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5)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

(6)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

(7)在两端钢绞线(钢绞线不得交错扭转)上装上工作锚具,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Φ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具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

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具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具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安装工具锚和工具夹片。

6.4.2张拉阶段和张拉要求

(1)本梁场箱梁张拉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次为预张拉,主要是为防止梁体出现早期裂缝,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33.5MPa,由试验室出报告单)时拆除端模、内模,即可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张拉;

第二次为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3.5MPa(43.5MPa)时进行,初张拉后梁体可吊移出制梁台位。

第三次为终张拉,该工序在存梁台座上进行,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进行。

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

(2)张拉前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下达的油表读数通知单,并经技术部长、总工审批签字认可,将读数通知单按对应的油表油泵配套标定方案纸条粘贴在明显位置,便于一目了然。

(3)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当伸长值超过±

6%时,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4)预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左右对称、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的方法控制,不同步率控制在5%以内,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三控措施,即应力、伸长值和持荷时间,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6.4.3根据预制梁技术条件规定首两孔梁及满100孔后均须进行锚具锚口、喇叭口摩阻及锚具回缩量和管道摩阻测试,以确定终张拉应力值和伸长量计算,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报请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整设计终张拉值,终张拉按照调整后的控制应力数据执行。

6.4.4预、初张拉工艺

(1)梁体强度要求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初张拉要求的强度时,即可进行预、初张拉作业。

(2)张拉程序

预(初)张拉工艺流程:

0→0.2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千斤顶油缸伸长量、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0.5σk'(持荷2min)→σk'(测千斤顶油缸伸长值、测工具锚外露量、计算钢绞线伸长值,持荷2min)→缓慢回油至0→锚固。

(3)千斤顶、锚具和夹片安装

①预、初张拉前,调整两侧钢绞线外露长度使两端长度基本均匀一致。

将工作锚的锚环套入钢绞线束,将钢绞线按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向插入夹片。

用限位板或特制的套管挤推夹片使其进入锚环内,并使其端部整齐,外露长度一致。

将钢绞线尾端100mm处绑扎成束,以利千斤顶安装。

②安装千斤顶。

安设千斤顶使中线与孔道中线初对中,为方便工具锚缸脱,千斤顶预先出顶2~3cm。

因箱梁锚穴无法提供千斤顶工作空间,因此需在限位板与千斤顶头部间加设支承物,本梁场加设一个延长套环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千斤顶安装见千斤顶安装图。

③安装工具锚。

工具锚安装于千斤顶后盖,精确对中,钢绞线须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

工具锚夹片安装完成后,用特制的套管挤压工具锚夹片,使其进入工具锚环内,并使端部整齐,外露长度基本一致。

但不能过力挤压工具锚夹片,以防对张拉时钢绞线受力状态的自动调整不利。

为使工具锚缸脱方便,可在工具锚夹片与锚环之间垫入塑料布或涂少许黄油。

(4)预应力筋的张拉

①初始应力阶段:

初始应力即初应力主要是为了使钢绞线从松弛状态达到受力状态,消除伸长值测量误差,并使同束各根钢绞线受力趋于一致。

初始应力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本梁场取张拉控制应力的20%。

当钢绞线张拉到初始应力值时,松开千斤顶吊绳,使千斤顶自动对中,用特制套管挤压工具锚夹片,使夹片紧紧握裹钢绞线,以减少钢绞线的回缩。

同时用标定过的钢卷尺或直尺测出油缸外露长度及挤紧的工具锚夹片的外露长度,在质量记录上进行记录。

②张拉阶段:

张拉阶段升压须平稳,升压速度可用油泵侧面的节流阀进行控制。

当油表指针接近控制应力油表读数值时减缓升压速度,由于预应力筋是自锚,因此严禁过张拉。

③预、初张拉控制应力阶段:

预、初张拉控制应力主要是按设计要求为梁体提供移梁下台位所需的预加应力值、防止梁体出现裂纹。

钢绞线张拉到控制应力值后,测量油缸伸出长度及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并记录。

④自锚阶段:

预应力筋回缩自锚须在油泵停机状态下打开顶部的控制阀(侧面节流阀处于拧紧状态)来完成。

锚固结束后测量油缸长度,以便计算自锚阶段的钢绞线回缩量。

⑤油缸回程:

开动油泵,打开控制阀及节流阀,使油缸回缩,当油缸外露长度1~2cm时,关闭油泵完成油缸回程操作。

卸除工具锚及千斤顶,测量工作锚夹片的外露量,并在距离夹片端头一定距离(2~3cm)处的钢绞线上用石笔划出标记,观察24小时再次测量,以判断钢绞线及夹片的回缩量。

6.4.5终张拉工艺

(1)梁体强度弹模值要求

终张拉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进行。

对未张拉束:

0→0.2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千斤顶油缸伸长量、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0.5σK(持荷1min)→0.8σK(持荷2min)→σK(测千斤顶油缸外露量、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持荷2min、计算钢绞线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比较)保持压力→缓慢回油到0→锚固。

对已张拉束:

0→σk'→松锚→0.8σK(持荷2min)→σK(测千斤顶油缸外露量、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持荷2min、计算钢绞线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比较)保持压力→缓慢回油到0→锚固。

σk'——预(初)张拉控制应力

σk——终张拉控制应力

(4)终张拉程序

①终拉工艺可按预、初拉有关工艺过程操作。

张拉时,两端同时对主缸送油,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

并调整锚板和千斤顶位置,进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同时观察各根钢绞线的松紧度,并随时调整,务求各根钢绞线松紧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匀。

随后将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送油,两端千斤顶送油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始应力(20%σcon)后,停止进油,在工具锚口处用笔在各股划线,以检查有无滑丝的标记,读大缸伸长值,若有,则检查具体是哪一根,对该根的夹片实施退锚处理(将千斤顶与限位板退除,在千斤顶与锚板之间安装上特制的退锚处理器,重新张拉),重新更换钢绞线或夹片;

若无滑丝,则两端同步张拉到控制吨位(100%σcon),稳定进油量持荷2min以减少钢绞线松弛损失,并量取大缸伸长值。

持荷完毕后关闭进油缸,缓慢打开回油缸,让油缸在钢绞线拉力作用下自由回缩直至回缩中止,此时测量油缸伸长值Lh,对钢铰线的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进行对比检算,两者误差在±

6%以内时张拉有效,然后打开回油马达回油锚固,张拉完成,若两者误差超出±

6%,则需查找原因,重新张拉。

②对已进行预、初张拉的预应力束,千斤顶安装完毕,开始张拉前,直接用特制套管挤压紧工具锚夹片,使预应力筋不致发生回缩。

第一次测量油缸伸出长度为预应力筋应力达到预、初张拉控制应力值时的长度,因此进行终拉时,须标明已进行预、初张拉的预应力筋的预、初张拉控制应力值所对应的油表读数。

③必须严格控制油表升压速度,严禁超出终拉控制应力值。

锚固须在控制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④在持荷2min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立即补至规定油压,认真检查有无滑丝、断丝现象。

在张拉过程中,预施应力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作校核的双控法。

如钢绞线伸长值偏差超过规定范围,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⑤整个张拉工序完成,在锚板口处的钢绞线束做上记号,以供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情况的观察。

⑥油泵用油采用机械油,根据气候分别选用,但油中不得含有水、酸类及其他杂质。

事先对油箱、泵体、管路等清除干净,冬季温度较低时(低于5℃)必须对油加温。

灌油时严格过滤。

使用时油温不得超过60℃。

6.4.6张拉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张拉质量要求

①实际伸长值两端之和不超过理论计算值的±

6%。

②每件后张预制梁张拉完成24h之后检测回缩及断丝、滑丝情况,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预应力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③两端伸长量保持基本一致,不同步率控制在5%以内。

④张拉后测量和计算,一端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6mm,夹片外露量2~3mm,夹片错牙量1~2mm。

⑤因处理滑、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张拉次数不得超过3次。

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必需更换夹片、钢绞线。

⑥箱梁终张拉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

⑦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更换锚具或换钢绞线来重新张拉:

a.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中夹片断裂者;

b.锚具内夹片错牙在2mm以上者;

c.锚环裂纹损坏者;

d.切割钢绞线或压浆时又发生滑丝者。

(2)张拉注意事项

①梁体如有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须事先修补(修补材料强度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等级),并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预加应力。

②安全阀须调整至规定值后方可开始张拉作业。

③张拉时千斤顶升压或降压速度须缓慢、均匀,切忌突然加压或卸压。

④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符合设计张拉顺序,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伸长量基本一致,测量伸长值必须两端同时进行。

⑤张拉时发现油泵、油压表、千斤顶、锚具等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张拉,查找原因。

⑥张拉作业区标示明显的标记。

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不得站人,量伸长值或挤压夹片时,人员站在千斤顶侧面。

⑦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及碰撞张拉设备。

油压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

⑧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结硬时,不得敲击锚具或脚踏手攀。

⑨更换锚具时两端都要装上千斤顶,采取其他措施放松钢绞线时更需作好场地的安全防护工作。

6.4.7实测及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1)实测伸长值的计算

①钢束总伸长=南端钢束伸长值+北端钢束伸长值。

②南(北)端钢束伸长值=油缸伸长(控制)+工具夹片外露长度(控制)-油缸伸长(初始)-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初始)。

③自锚时钢绞线回缩=油缸伸长(控制)-自锚后油缸伸长-工作锚至工具锚段弹性伸长值。

④分两次张拉的钢绞线束伸长值为:

总伸长值=第一次张拉伸长值+第二次张拉伸长值-第一次张拉钢绞线回缩量。

注意:

张拉中钢绞线伸长值的控制与张拉锚固后钢绞线实际伸长值含义的区别:

张拉中伸长值与工具锚夹片外露量、管道摩阻、喇叭口与锚口摩阻有关;

而锚固后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工作锚夹片外露量、限位板槽深、管道摩阻、喇叭口与锚口摩阻等因素有关。

(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①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钢束的施工理论伸长值按ΔL=PpL/Ay/Eg计算。

式中:

Pp=(P实-P0)(计算方法见下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

Ay---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p=(P实-P0)(1-e-(kL+uα))/(kL+uα)

注:

P实---施工时张拉力,

P0---初应力张拉时的力,

P---预应力筋的张拉端的张拉力(N);

e---自然对数底,e=2.71828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α---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②公式应用要求:

a.用上式计算理论伸长值时,因采用两端张拉的施工方法,因此取半跨钢绞线长度计算,计算值乘以2即为总伸长值,注意加上工作锚至工具锚之间的伸长值。

b.对多曲线段组成的曲线束,或直线段与曲线组成的折线束,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c.伸长值的允许偏差

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质量实行“双控”,即以油表读数控制为主,实测伸长值作为校核。

因此预应力筋实测伸长值作为控制张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合格与否尤为重要。

预应力筋实测伸长值偏差是与相应阶段的理论伸长值比较得出的,其偏差不允许超过理论计算伸长值的±

6.5钢绞线滑丝与断丝处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