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474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个字是“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中的“荻港”读dí

gǎng,跟我读dí

gǎng。

荻港。

师,注意“荻港”的“荻”与“收获”的“获”这两个形似字的区别。

“荻”的右下方是“火”字,“获”的右下方是“犬”字。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分别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用一段短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发言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说。

(众生翻书思考,师巡视。

用时两分钟。

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1):

我以为这句话应该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

(2):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

生(3):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谁还说?

(无人举手)师:

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

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4):

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

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炼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5):

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

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炼。

对,就是这样。

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炼。

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

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6):

我认为应该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7):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师:

现在有两种说法。

大家想想,哪种说法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8):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第二种说法不对。

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

(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9):

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

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

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10):

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

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对。

从渡江人数、时间、三路大军都要渡江来看,说得不够全面,但这种积极发言的精神应该发扬。

我们再看第一种说法是否准确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11):

我认为是。

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用一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把全篇内容全说出来,只能简明地说出主要内容。

什么人?

(人民解放军)多少?

(百万)什么事?

(渡江)从记叙的要素考虑,他说的这段话还差什么内容没交待清楚?

生(12):

渡江地点。

应把渡江地点说出来,地点是记叙的要素之一。

谁能把第一种说法改一下?

生(1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用课文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就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大家同意吗?

同意。

以上我们用一句话介绍了全文的内容,又用一段话介绍了全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用几段话说出全文的内容。

生(14):

我觉得应该是: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全部23日可渡完。

先看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15):

这样说只说了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东路军渡江情况没说。

所以我认为不对。

分析得不错。

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16):

我认为,为了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说清楚,可以把全文都读了。

生(17):

我认为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

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同学们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18):

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

因为它把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渡江情况分为三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而且没有多余的内容。

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

我们用三种方式介绍了这则新闻的内容,大家应该从中明确以下几点。

(一)新闻要有标题。

标题)所谓标题就是用极为简炼的语言概括一则新闻的最主要的内容。

也就是说标题是新闻的提要。

提要)

(二)新闻要有导语。

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一小段话,大多是简明的概括出报道的事实或中心。

导语是新闻的概述。

概述)(三)新闻要有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事实的叙述和展开。

它要求对所报道的内容具体的述说。

详叙)。

大家记住: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短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

用几段话,具体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

同学们抓住了“一个语句”、“一段短语”、“几段话”这三个要点,就能比较顺利地区分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了。

课文开头括号部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这在新闻这种文体中叫电头。

电头)电头要交待清发电时间、发电地点、发电单位。

以上我们研究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四部分。

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了。

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把标题“”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行不行?

最好结合课文说明自己的看法。

生(19):

我觉得这样改不行。

“横渡”是说渡江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胜利”是说渡江已经完成。

发言最好是有理有据,结合课文做解释、说明,这样说服力才强。

大家考虑一分钟。

(生翻书思考)生(20):

我认为不能改。

因为导语部分用了“横渡”,所以标题也得用“横渡”。

能否用这则新闻的内容证明:

只能用“横渡”,不能用“胜利”。

生(21):

因为“至发电时止西路军的35万人已渡过三分之二”,还差三分之一,23日才可渡完。

东路军也是23日才能渡完。

说得不错。

请看课文“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是西路军渡江情况。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既然至发电时止渡江任务还没完成,那么新闻稿能在标题中出现“胜利”二字吗?

不能。

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特点之一。

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着渡江战役胜利了再发,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

生(22):

不行。

因为全国人民正急于了解渡江战役的进展情况,当毛主席及时的把渡江战役顺利进行的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如果晚发就没有意义了。

新闻要体现一个“新”字,要及时的把国内外的大事告诉给全国人民。

这是新闻的特点之二,即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及时性)师:

以上我们结合这则新闻研究了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下面请大家从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敌我双方的情况。

敌方如何?

我方怎样?

生(23):

敌人纷纷溃退,我军英勇善战。

生(24):

敌人纷纷溃退,我军锐不可当。

(众生点头)师:

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不语)看来意见比较集中。

谁来解释一下“溃退”?

(出示卡片:

溃退)生(25):

溃退,意思是溃败,狼狈而逃。

差不多。

生(26):

溃退的意思是敌人崩溃了,无作战能力而逃跑。

很好。

“溃退”的“溃”是大河决堤,河水一下子涌出而不可收拾。

退,是后退、败退。

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被打垮而败退。

(师略停,众生记录)。

谁来解释一下“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生(27):

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锐”,什么意思?

生(28):

锐利?

“当”什么意思?

生(29):

抵挡。

完全正确。

记下来。

(众生记录)师:

这则新闻,毛主席不仅报道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而且还就一些情况作了分析。

关于分析的内容我们就不研究了。

下面大家回顾一下这堂课讲的内容。

这堂课我们讲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是新闻的提要,导语是新闻的概述,主体是新闻的详叙。

为了好记请大家抓住“一个语句”“一段话”和“几段话”这三个要点。

这堂课我们还讲了新闻的两个特点。

写新闻要做到真实和及时,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检查刚学过的两个词。

溃退)生(30):

溃退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

(出示:

锐不可当)一起说。

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响铃)师:

对!

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

[板书设计]

(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

[小资料]一、中、西、东三路大军相继渡江。

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从1948年9月中旬到1949年1月下旬,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大决战。

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已丧失殆尽,而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也迅速挺进到长江北岸。

中央军委及时发出指示:

原淮海战役的总前委(邓小平同志为书记,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同志为委员)统一领导渡江大军,指挥渡江战役。

当时敌军在长江南岸的布防是这样的:

汤恩伯指挥75个师约45万人,防守在上海至湖口的八百公里地段上;

白崇禧指挥40个师约25万人,防守在湖口至宜昌的一千公里地段上;

还有300多架飞机和130余艘舰艇,这就是所谓“长江天险,千里江防”。

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战略部署是这样的:

第三野战军第八、第十两个兵团为东路突击集团,在江苏境内的江阴至扬中之间渡江;

第三野战军第七、第九两个兵团为中路突击集团,在安徽境内的裕溪口至枞阳之间渡江;

第二野战军第三、第四、第五共三个兵团为西路突击集团,在安徽境内的枞阳至江西境内的湖口之间渡江;

第四野战军的先遣兵团进逼武汉,牵制武汉地区之敌,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并相应在湖北的武汉至江西的九江之间渡江。

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长江北岸整装待发,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传来了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的信息,我方阵地上,广大指战员情绪高昂,跃跃欲试,决心“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

”中路突击集团指挥员谭震林同志来到前沿,兴奋地对大家说:

“22年前的今天,是反革命开始向人民总进攻的一天。

22年后,将是人民最后结束反革命统治的一天。

”夜幕降临,我军大炮轰鸣掩护,第一梯队扬帆启航,强渡长江,直指荻港,午夜就突破荻港,上岸登陆,顿时从鲁港经荻港至铜陵地段的敌人防御阵地就被我军占领。

21日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遵照命令,人民解放军中路军奋战一天,突破敌人在安庆至芜湖的防线,渡过30万人,占领荻港、鲁港、铜陵、繁昌等地区。

遵照命令,人民解放军西路军在21日下午5时开始渡江,夜晚发起全线攻击,突破了敌人在九江至安庆的防线,22日17时占领江西省彭泽县境内的马当要塞,奋战一昼夜,渡过24万人,尔后迅速扩大战果,很快就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地区。

遵照命令,人民解放军东路军也在21日下午5时发起渡江战斗,突破了敌人在南京至江阴的防线,奋战一天一夜,渡过将近30万人。

很快占领扬中、镇江、江阴等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至无锡的铁路线。

当人民解放军中、西、东三路大军相继突破敌人“千里江防”的时候,第三野战军陈士榘率领的第八兵团所属第35军在4月23日午夜,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22年之久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毛泽东同志闻讯之后,十分高兴,写了《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光辉诗篇。

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南京以东以西的残敌沿宁杭、芜杭两公路向南溃逃,芜湖以西的残敌则向浙赣线溃逃。

第三野战军主力,对于向杭州溃退的敌军,采取兵分东西两路,进行平行追击和迂回包围,歼灭了大批逃敌,终于在5月3日解放了浙江省会——杭州。

5月12日,第三野战军宋时轮、郭化若率领的第九兵团和叶飞、韦国清率领的第十兵团发动了淞沪战役,24日,完成了对上海的包围,25日战斗打响,27日就全部解放了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第二野战军主力,对于向浙赣线溃逃的敌军,采取兵分多路,齐头并进,猛力穷追,挺进在浙赣线上,5月4日解放赣东北重镇——上饶,5月5日解放兵家必争之地——鹰谭镇,尔后分兵向浙南、闽北、赣中追击逃敌,还迂回包围南昌。

5月17日,解放赣北重镇——九江,5月22日,解放江西省会——南昌。

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5月14日在黄冈至武穴问胜利渡江,16日又在武汉附近渡江,17日就全部解放了华中重地——武汉三镇,先遣军在17日还进入江西境内。

6月8日,第四野战军邓华率领的第十五兵团和第二野战军陈赓率领的第四兵团在南昌胜利会师。

从4月下旬至6月下旬,渡江战役历时两个月,先后解放了南京、杭州、武汉、南昌、上海等120余座城市和苏浙皖闽赣鄂等省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歼灭了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40余万人,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522字报道了震动世界巨大事件的始末。

《》这篇新闻的正文包括导语和主体两大部分。

导语,简单地说,就是新闻的提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报道事实或中心,揭示主题。

这篇新闻的导语告诉读者三个情况,即到发电时为止(4月22日22时)参加战斗的部队数量:

百万大军;

战斗的具体区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纵横一千余华里;

战果:

已经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读了这则导语,对当时整个渡江战斗的概貌。

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同时也激发起人们想进一步了解详细战况的欲望。

这种直接叙述主要事实的导语叫叙述式导语。

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分地报道事件的始末,使读者对事件有一个完整、明确、具体的了解。

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仅522个字(连标点),但却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这个震动全世界的巨大事件。

为什么能这样呢?

(1)层次分明。

人民解放军是分东、中、西三路渡长江的,新闻按渡江时间先后的顺序,分三层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

在报道第一路军战况时,又分别对我军的兵力配备(每路军有多少兵力)、起渡时间和渡江进度分别作了说明。

对敌军的战斗情况也作了客观的报道。

线索清楚,有条不紊。

这样就全面、准确、突出地揭示了战役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向。

(2)详略得当。

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

这是因为敌人的防线比较坚固(“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因此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和前两路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写了战斗情况: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一是更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占领……并控制……封锁……切断……”这样就告诉了读者南京守敌撤退的两条主要通道——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切断,敌人已成了瓮中之鳖。

敌我双方的态势已十分明朗。

同样在报道敌军情况时,由于中、西路敌军已没有战斗力,所以只是在写西路军战况时,用“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一句话带过,把西路敌军情况合在一起写: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在报道东路敌军时,则不同了,先谈了敌军防线,再谈敌军抵抗情况,并指出战斗是激烈(整天激战)的。

(3)叙议结合。

这篇新闻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从写作上来看,则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语言精炼。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语言必须准确,精炼。

当然还要鲜明、生动。

这篇新闻稿在这方面是个典范。

在报道敌我遭遇战时,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之抵抗,用“甚为微弱”四字来概括;

而东路则用“整天激战”来概括。

在报道我军战果时,用词也是很有分寸的,西路军占领的是“广大南岸阵地”,并“正向南扩展中”,东路军占领的则是几个县的“广大地区”,同时着重报道了江阴和沪宁线(镇江无锡段)两个战略要地,要塞用“控制”这个动词,十分准确地表明它不仅是被“占领”,而且被我军操纵,正因为如此,长江才能被“封锁”(依靠要塞炮火,封锁航道),铁路线则用“切断”(铁路线是可以“切断”的,长江水是切不断的)。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