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122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出生率、b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阴影)。

(2)类型及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转变过程:

原始型转向

传统型,继而向

现代型逐步过渡。

(2)差异性

[自我探究] 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自我反馈』

1.决定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因素是(  )

A.民族类型和年龄构成B.出生率和年龄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D.性别构成和死亡率

答案 C

解析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洋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原始型

B.因印度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C.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代表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答案 D

解析 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仍为传统型;

非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活动点拨』

[教材P2读图思考]

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2.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较快。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给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农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3.从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

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由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也会导致人口增加。

[教材P3活动]

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4000人。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24.3799万,若按人口自然增长率1.7%计算,一年约增加4145人。

2.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如果人口基数庞大,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人口总数仍然按较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的惯性规律对控制人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十分庞大。

[教材P5读图思考(上)]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各地区不能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应根据人口与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

如日本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印度则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P7活动]

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能够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财富;

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普及避孕节育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重大变化。

探究点

 人口的自然增长

2015年7月29日,联合国发布了2015年修订版世界人口展望报告。

报告称,世界总人口目前约为73亿,这一数字到2030年预计将增加到85亿,到2050年升至97亿,并在2100年达到112亿,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同时印度将在2022年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数量有何变化特点?

(2)世界新增人口为什么集中于亚非两洲?

(3)影响世界人口总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但整体上还是上升的。

(2)亚洲和非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欠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生育观念落后,出生率较高。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及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具有不匀速性和持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

①时间差异

主要表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逐步加快,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②空间差异

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上,如下表所示:

(2)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

(1)~

(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

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

[解析] 第

(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

(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

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答案] 

(1)D 

(2)B

[方法指导] 不同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对比分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不同,造成的问题不同,因此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在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时,可结合有关人口统计资料,从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1)发展中国家

①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②影响:

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未来的发展。

③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影响经济增长;

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推迟退休。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2‰,死亡率是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5‰。

在此种增长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人口的比重在缩小。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哪种模式?

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2)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始型与现代型都是低增长阶段,二者有何不同?

[答案] 

(1)现代型。

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主要有两方面不同: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原始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现代型的则较高。

二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同,原始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而现代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1.对比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变化。

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断升降上,具体分析如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下图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

(1)~

(2)题。

(1)甲时期,该国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以下时期中,该国人口增长具有现代型特征的是(  )

A.甲时期B.乙时期

C.丙时期D.丁时期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时期该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于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1%,因而该时期人口增长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题,图中丁时期人口出生率不足1.5%,死亡率为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0.5%,因而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答案] 

(1)A 

(2)D

[方法指导] 巧妙区分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1)从特征上区分

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顺序记忆:

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

(2)依据生产力水平区分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

(3)依据人口增长的数值特征区分

传统型与现代型的根本区别是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把1%的数值指标作为二者的划分界线,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则多为传统型;

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且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则多为现代型。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产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20年代后

解析 人口曲线倾斜度越大,人口增长越快;

读图可知,“二战”后世界总人口线倾斜度最大,即人口增长最快。

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两者人口数量差距将继续扩大。

3.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  )

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解析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4.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0‰,死亡率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

上海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现代型B.传统型

C.原始型D.过渡型

答案 A

解析 依材料,上海人口增长模式符合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人口的自然增长

1,2,4,6,7,8,12

(2),13

(1)、(3)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5,9,10,11,12

(1)、(3),13

(2)、(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基础巩固]

读2017年部分国家及全球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回答1~2题。

1.下列国家经济发达、收入高,但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

A.美国B.法国

C.日本D.中国

解析 从图中可知,美国、日本、法国经济发达,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日本。

2.由图示内容可归纳出(  )

①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②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 ③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④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印度、巴西人口增长迅速,但经济落后;

中国目前人口增长缓慢,但经济欠发达,故①②错误。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

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

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出生率由大到小的演变顺序即可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

4.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

人口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

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②错误;

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故④错误。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回答5~6题。

5.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瑞士B.巴西

C.英国D.意大利

解析 读表可知,巴西法定退休年龄较低,其他三个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都较高,说明巴西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

6.英国人口增长较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D.养老金制度

解析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能力提升]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图一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二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7~8题。

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解析 读图可知,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再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

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 读图可知,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生育政策不变,未来30年人口规模持续增大;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呈波动降低趋势,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生育政策不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因而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a、b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人口死亡率

B.a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

C.b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

D.b曲线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图中,a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b曲线表示人口死亡率。

10.关于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模式Ⅰ中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模式Ⅱ中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模式Ⅲ中人口增长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模式Ⅰ到模式Ⅱ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阶段Ⅲ

B.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Ⅰ

C.当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阶段Ⅲ

D.当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正处于由Ⅱ向Ⅲ的转变时期

解析 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阶段Ⅲ(现代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处于阶段Ⅱ,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00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32‰。

材料二 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

材料三 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指出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4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

试说明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8分)

答案 

(1)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特点: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负增长。

(3)特征:

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高,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

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

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

解析 第

(1)题,当前我国人口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2)题,由于人口基数大,在2030年前我国人口持续增加,之后由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等原因导致人口负增长。

第(3)题,据材料三可知,在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这种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可从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方面分析。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大力发展经济;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材料一 2017年7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发出了最新的人口预期统计。

预计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86亿,2050年将达98亿。

材料二 2016年菲律宾人口约为1.03亿,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69%。

材料三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2012年1月30日发布预测称,由于某些原因,50年后日本人口将减少三成。

2060年日本人口将由2010年的1.28亿人减少至8674万人,降低32%,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23.0%上升至39.9%。

(1)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

(6分)

(2)简述菲律宾目前所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10分)

(3)材料二中使日本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菲律宾和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1)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2)菲律宾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模式,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3)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育率下降。

(4)菲律宾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和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

解析 第

(1)题,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题,菲律宾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第(3)题,日本人口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率持续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

第(4)题,菲律宾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存在差异。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人口政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