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名词解释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491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名词解释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补充名词解释 2.docx

补充名词解释2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

2.受教育者:

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3.教育活动:

就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同时又将他们的思想、需求与创造才能外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经验不断地改组和改造、素质不断地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4.教育中介系统: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5.教育内容:

是教育者用来干作用于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

6.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侠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务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7.人的发展:

广义的人的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

侠义的人的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的是儿童的发展。

8.环境:

指的是前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个体生活和活动于其中的对他的发展产生影响的那一部分外在世界。

9.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悟。

10.政治社会化:

是指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与能力的过程。

1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12.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

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和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13.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

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次地位和作用。

14.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侠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1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

16.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是指教育目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18.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但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要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的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的,及其错误的。

19.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

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

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个人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0.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

21.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22.德育:

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23.美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24.综合实践活动:

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的教育。

25.教育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个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生存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26.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7.壬寅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这个学制未及实施。

28.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9.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给每个地方留有伸缩余地。

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

30.课程:

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30.校本课程:

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1.课程方案(教学计划):

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32.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

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33.课程标准:

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34.教科书(课本):

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35.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分门别类的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育科目。

36.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限制,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37.课程设计:

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38.课程内容:

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39.间接经验:

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成果,间接经验具体包含在各种形式的科学中。

40.直接经验:

是指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

41.直线式:

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少年安排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42.螺旋式:

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

43.教学:

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简言之,教育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44.传授/接受教学:

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

45.问题/探究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

亦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

46.学生的智力活动:

主要是指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感知、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素质的活动。

它是进行学习、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

47.学生的非智力活动:

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它是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动力。

48.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育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49.教育方式:

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指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

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安排。

50.教学手段:

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

51.教学模式:

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52.教学策略:

是指为达到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53.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4.个别教学制:

是指教师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55.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与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56.分组教学:

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57.教学评价:

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

58.评教: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分析和评价。

59.德育(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60.德育任务:

是指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

61.德育内容:

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

62.德育过程:

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63.德育原则: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64.德育方法:

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

65.班主任:

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66.正式群体:

是指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67.非正式群体:

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

68.参照群体:

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

通俗的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69.个别教育:

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单独进行的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

70.教师劳动的价值:

是指教师的劳动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积极作用。

71.教师角色丛:

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72.学校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73.学校管理者:

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人。

74.学校组织机构:

是根据一定的组织原理和工作需要建立起来的'他可以分为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两种类型。

75.学校管理体制:

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

76.校长负责制:

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

77.学校管理目标:

是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

78.学校管理过程:

就是学校管理者依照科学的管理原则,为实现学校管理的预订目标,对学校管理对象诸因素进行管理的客观程序。

79.教学质量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监控、检验和评价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和学的质量。

80.学生管理:

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又多层面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组织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

81.学校总务管理:

是一项事多、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生活管理、校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方面。

82.依法治校:

就是把学校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

83.人性化管理:

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关注人的情感、满足人的需要、崇尚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和地位。

84.校本管理:

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简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

85.管理信息化:

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

 

1.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2.心理过程: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说,他它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

是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和关系的过程。

3.感觉:

就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属性的反映。

5.记忆:

是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6.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7.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情绪过程:

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感。

9.意志过程:

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10.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11.心理发展:

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12.认知发展:

是指在个体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13.人格发展:

是指个体自出生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

14.教学:

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侠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进行的一种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15.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茨基认为,弄清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6.道德发展:

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17.心理差异:

是指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18.认知方式:

是指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

19.人格差异:

(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反映的是人格特征在个体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品质。

20.性别差异:

是指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及在智力、人格和成就等方面的心理差异?

21.学习:

是指经由反复经验而导致有机体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22.接受学习: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自己的主动建构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3.发现学习:

是在主体的活动中,通过对现实能动的反映及发现创造,构建起一定的经验结构的学习。

24.意义学习:

是指个体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

25.机械学习:

是指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

26.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就是观察学习。

27.复制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是观察者以内部表征为指导,将榜样行为再现(模仿)出来。

28.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

29.有意义学习:

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来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30.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之前,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支点或认知框架。

31.接受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尽快地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

32.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33.自我效能:

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自己坚持多久。

34.效能期望:

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的推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35.学习动机的培养:

是指使学习建立学习动机的过程,是学习动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错误、低级到正确、高级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36.知识:

从静态看,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有经验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主要承载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从动态看,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主要指向“怎么用”知识的范畴;从结合的观点看,知识既是事实、经验的系统,更是人们对这种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

37.同化:

是指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38.顺应:

是指新知识的纳入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调节和改造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质变的过程。

39.模式识别学习:

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定内外刺激进行辨别和判断。

40.动作步骤学习:

指学习者学会顺利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陈述性的规则与操作步骤,是动作步骤执行的前提和基础。

41.记忆:

是个体通过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经验的心理过程。

42.知识的应用:

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

43.知识迁移:

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与新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44.技能:

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45.心智技能:

(智慧技能、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46.操作技能:

(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47.学习策略: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

其中,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策略称为学习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则称为学习监控策略。

48.注意策略:

就是保证学习者将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学习材料的策略。

49.选择性注意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

50.精细加工策略:

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添加、构建或生发等),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51.复述策略:

是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采取的学习策略。

52.编码与组织策略:

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策略。

53.元认知:

是对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认知过程的能力,它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54.元认知计划策略:

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前计划好活动的程序,想象出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预计活动的结果并估计其有效性的策略。

55.元认知监控策略:

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进行的策略。

56.资源管理策略:

是帮助学习者管理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57.时间管理策略:

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