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26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它的精髓?

青春如一枚纤巧的花针,让人憧憬;不必嗤笑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贮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里。

A.suíqiànchǐzhùB.suíxiānchǐchǔ

C.suǐxiānchīzhùD.suǐqiànchīchǔ

【答案】C

【解析】

【详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如:

精髓[jīngsuǐ]:

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纤巧”读“xiānqiǎo”。

“贮藏”:

储存收藏以供需要时使用。

读“zhùcáng”。

注意据义定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焕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B.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暗然失色。

C.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搏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D.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D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A美轮美奂。

B黯然失色。

C捆缚。

3.【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智力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前车之鉴,鉴:

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点睛:

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B.“我在母亲怀里。

”一句中,“在”是介词。

C.“面部表情”是偏正短语,“身陷囹圄”是主谓短语。

D.“在恼怒痛苦之时,走近它是很危险的”一句的主语部分是“走近它”。

【答案】B

【解析】

【详解】B判断与分析中错误。

“我在母亲怀里”一句中,“在”是动词。

注意“在”在这里处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不是介词。

“我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中的“在”才是介词。

【点睛】关于词性。

词性。

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介词:

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在的过程中”。

C“会不会,能不能”与后面的“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

D否定词误用,应去掉“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句子中的一个“不”字。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

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

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王湾白居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浮云看上去很低”。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长高,刚刚没过马蹄”。

7.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B.《次北固山下》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

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事物孕于旧事物中,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C.《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早春的明媚风光,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次北固山下》全诗和谐优美,意境开阔,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博大情怀。

【答案】6.C7.C

【解析】

【6题详解】

C“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水面初平: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两句合起来就是:

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绕在水上。

【7题详解】

C“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对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

《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8.根据提示默写: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⑤杜甫的《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借江水的依依不舍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2).②学而不思则罔(3).③尚思为国戍轮台(4).④箫鼓追随春社近(5).⑤造化钟神秀(6).阴阳割昏晓(7).⑥仍怜故乡水(8).万里送行舟

【解析】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郎”“罔”“戍”“箫”等字词的书写。

9.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

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二: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解析】

【详解】探究题。

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

“材料一”强调“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材料二”谈的是“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

两个观点整合在一起即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相得益彰和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10.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答案】示例一,选A句。

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示例二:

选B句。

你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扬起生命的风帆,祝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示例三:

选C句。

愿你始终是荷塘里的那朵莲,既不傲世也不流俗,静静地守住内心的芬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结合诗句意思表达自己的祝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唐僧大惊道:

“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

“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

莫念!

”唐僧道:

“猴头,还有甚说话!

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

”行者道:

“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1.下列各项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代作家。

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

A.吴承恩明三打白骨精

B.施耐庵明驱逐孙悟空

C.吴承恩元驱逐孙悟空

D.施耐庵明三打白骨精

1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以整整八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

B.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因保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封为“斗战胜佛”。

C.这部作品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D.这部作品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答案】11.A12.A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此题考查的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从“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等句分析,选文部分的情节是“三打白骨精”。

所以选A。

【12题详解】

A“整整八回”表述有误。

《西游记》以整整7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

8--12回写唐僧的来历,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文言文阅读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

“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④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

“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

“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注释】①晖:

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

名声,名望。

③太学:

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赈赡:

救济。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素:

向来

B.尝于太学见晖尝:

曾经

C.晖少子怪而问曰怪:

责怪

D.堪尝有知己之言言:

话语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欲以妻子托朱生

A.可以为师矣

B.以中有足乐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5.下列句子中,与“接以友道”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6.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很看重张堪,把他当朋友对待,并准备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

B.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对于张堪的托付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

C.朱晖虽然没有当面应承,但对张堪的话铭记在心。

D.从文中可以看出,朱晖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

1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答案】13.C14.D15.D16.A

17.

(1)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探视,并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他们。

(2)张堪曾经有知己之言,我早记在心上了。

【解析】

【13题详解】

C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晖少子怪而问曰”中的“怪”:

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整句译为:

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

【14题详解】

D句子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

都是介词“把”之意。

A凭借。

B因为。

C认为。

【15题详解】

D句子与“接以友道”句式相同。

题干句。

“接以友道”:

把他当作朋友对待。

应为“接(之)以友道”,省略“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也是省略句。

A判断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16题详解】

A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

应该是张堪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晖。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妻子”:

妻子儿女。

“候视”:

探视。

“赈赡”:

钱款救济。

“以”通“已”。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翻译: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作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手臂说:

“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

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助。

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

“父亲您和张堪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

朱晖说:

“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把这份真诚的心意铭记在心上了。

现代文阅读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

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

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

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

可是,你知道吗?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

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

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

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

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

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

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

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

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

“哦,你怎么知道的?

”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18.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

B.“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19.根据原味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⑦⑧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C.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更愿意与由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

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20.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答案】18.B19.D

20.“目前”限定了时间范围,说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弄清楚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的原因”;“据估计”“可能”都表示只是对原因的推测,并不是定论。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第五段中的“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其中“大都”一词表示大多数,不排除有例外的情况。

据此可知第二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B。

【19题详解】

A“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错,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B第⑦⑧段“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错。

应该说明的是“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第⑦⑧段也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原句是“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

印痕行为如果不是人为造成,不会与认定的人类相伴的。

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不会更愿意与其“同类”结伴的。

【20题详解】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的特点。

“目前”本义:

当前,现在。

限定了时间范围。

语境义:

说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弄清楚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的原因”。

而“据估计”本义:

根据对事物做大致的推断。

“可能”本义:

也许,不肯定,估量。

两个词语的语境义:

只是对原因的推测而已。

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点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简洁性。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严密性。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逻辑性。

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趣味性。

叶圣陶先生说:

“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