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14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野外实习报告4篇.docx

野外实习报告4篇

2019野外实习报告4篇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

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

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

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

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

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银洞坡金矿、全国四大银矿之首的桐柏银矿。

盛产木瓜、板栗、茶叶等农副土特产,被称为“木瓜之乡”。

  桐柏山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带,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间经过加里东运动。

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其西为长江流域,东为淮河流域,其分水岭大致为固庙--太白顶盘山公路一线。

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

因而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数的14倍。

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

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

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为景区不可多得的胜景。

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

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

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

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三.土壤地理实习(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选择标准:

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带性,还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影响,不应在道路两旁,也不能位于山脚因为山脚有山上土壤堆积,不具代表性。

应该选择在山腰地带。

  ②挖掘标准:

土壤剖面应挖掘一个宽1m、深达母质的坑,必须沿山坡垂直与水平挖下去,剖面与山坡的等高线平行,为了便于观察剖面应呈斗型。

还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叶层。

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则会影响腐殖质层性状。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实习(部分)

  

(一).认识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种类XX多种,我们在实习的第一天主要是认识一些植物,然而我们所认识的植物却不足100种。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们所认识的部分植物种类:

  1、国槐:

豆科,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葇状花序,豆粒状果实。

  刺槐:

豆科,乔木,又称洋槐,带托叶刺。

  龙爪槐:

豆科,乔木,是国槐的变种,在生长期时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

豆科,灌木,羽状复叶,卵形、基部圆形,两边都有白色柔毛、穗状花须。

  2、辛夷:

木兰科木兰属,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年幼时皮光滑,年长时皮粗超。

花紫色,落叶,是优良的绿化植物,可入药。

  3、梧桐:

树干通直,树皮浅绿色光滑。

叶子厚纸质,有缺刻,曲裂,掌状三裂。

果实是蓇葖果,属梧桐科。

  泡桐:

玄参科,叶子纸质、无缺刻,叶子背部有绒毛,花呈喇

  状一般为紫色,枝干有髓。

  悬铃木(法国梧桐):

一般作为行道树,果实有三球(一球的为美国梧桐)。

  油桐:

球形果实,大戟科,叶基有两个红色腺条。

  4、棕榈:

棕榈科,叶鞘纤维质,包茎,叶柄长,叶圆扇形,所以又扇子树,掌状深裂,叶脉为辐射状平行脉。

  5、河南杨:

杨树有20多种,叶子边缘波浪形锯齿状,两侧压扁叶尖较尖,属杨柳科,总脉状花絮形成的果实。

  柳:

杨柳科,叶子条形叶,叶脉只有一条。

  6、油菜:

十花科,角果。

  7、花椒树:

樟科,叶轴有狭翅,小叶有5-7片,茎上有皮刺,奇数羽状复叶,果实是球形(花椒)。

樟科一般具有皮刺,叶轴有狭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还有野山椒,它的刺较大。

  8、雪松:

宝塔形树形,一束7~15针以上。

  9、银杏:

叉状脉,叉状分枝,也有缺刻,边缘不十分整齐。

  10、楝树:

属于楝科,奇数二回羽状复叶,叶子是倒卵圆形,叶缘有粗锯齿,奇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它的果实是椭球状,圆锥花序。

  11、香椿:

楝科,奇数羽状复叶。

臭椿比它的叶基部多了两个线点

  12、枸树:

属桑科,叶子掌状深裂,花为粉红色毛绒花,聚花果实。

  13、枇杷:

叶轮生,叶子是厚革质,叶缘是粗锯齿,叶轮生,果实球形,属蔷薇科,叶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银花(二花):

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缠绕。

  15、女贞:

大叶女贞的叶子光滑革质,卵状,羽状侧脉,卵状,叶缘是披针形,球状花序,乔木。

  小叶女贞是球状圆锥花序,灌木,叶纸质。

  16、红叶李:

属蔷薇科,灌木。

  17、枫杨:

胡桃科,果实带翅,叶柄具狭翅。

羽状复叶,叶子革质。

18、合欢树:

叶子较小,二回羽状复叶。

粉红色伞房花序,小叶小,叶长有1cm左右。

属于豆科。

  19、荷花玉兰:

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质,叶被带锈斑,花在叶后开。

  白玉兰:

落叶乔木,先开花后展叶,软革质叶。

  20、侧柏:

柏科,属常绿乔木,干皮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

小枝排成平面,两中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雌雄同株异花。

  圆柏(龙柏):

蜡质状叶,叶子不在一个平面上。

  翠柏:

柏科,叶子只有刺状叶形。

  21、大叶黄杨(冬青):

卫茅科,叶厚质,带锯齿。

  小叶黄杨:

黄杨科,叶全圆。

  22、盐肤木:

漆树科,叶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马尾松:

松科,两针一束,针较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耐瘠薄,树木可很高大。

  油松:

松科,两针一束,针较硬。

  24、黄荆:

掌状复叶,马鞭草科。

  25、苎麻:

大戟科,草本,叶子背部有银白色绒毛。

  26、枸骨树:

叶盾牌形,边缘带刺。

  27、杉树:

松科,常绿乔木。

树干端直,树形整齐,针状叶,较硬。

  

(二).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

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我们可以通过标本来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标本的制作是有实际意义的。

  

(1)标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

①标本要大于台纸。

②标本在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叶子无虫眼和缺损的。

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

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

蕨类植物要采全株,带孢子囊与根茎;种子植物花、果实至少要有其一。

  

(2)标本的制作

  ①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台纸上,分两种方法,一是用白乳胶粘贴、二是用针线固定(尤其是根和茎);

  ②放的时候要美观,一般把植物竖放在台纸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时,中间茎可剪掉一部分。

也可把植物弯成u型或z型;

  ③固定叶子的时候以正面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对于比较浓密的叶子要进行修剪。

剪去叶子时要留下叶柄,显示此处有叶子。

若为复叶剪去叶子的一边;

  ⑤刷保护膜:

要对白乳胶进行调试,当白乳胶刷在植物上时,植物不变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样地调查

  植物群落的调查目的是:

1、识别植物群落、2、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3、阐明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样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ⅰ样方位置要选代表当地自然环境植被状况

  ⅱ样方的面积选取方法:

随机选取一个最小面积地块,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种数与种类,然后逐渐向外扩展地块面积,没扩展一次登记一次新发现的种类,这样不断扩大地块面积,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种为止。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经验来选取样方面积。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样方面积较大,为100*100m,而北亚热带就较小了,乔木用10*10m面积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温带一般用8*8m的样方。

  我们在刘湾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对该地进行了植物群落的调查,采用样方法,用标尺线山腰围成一个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样地,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四).观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生态系统演替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态系统演替的主要动因。

以内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外因是外界加给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

以外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外因演替。

  在我们实习的地方,一进山门看见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马尾松,因为它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

往里走可以看见马尾松逐渐减少,山上为常绿针叶落叶混交林,再往里走马尾松基本上消失,属于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

到了实习地点后,植被变成与当地气候、水文相适应的植物并最终演替成当地的顶级群落。

  (五).山地垂直带谱

  指在山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带而言。

从低海拔处向高海拔处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温度约下降0.6℃,而相对湿度却有增加。

垂直分布的模式是从热带雨林过渡到阔叶常绿树带、阔叶落叶树带、针叶树带、灌木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冻原带直至雪线。

  在我们所实习的太白岭,海拔高度<500米属于常绿针叶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属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属于落叶阔叶林,>1000米属于亚高山草甸和灌丛。

  五.实习总结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们在辛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山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

这次短暂却充实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野外实习将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这次实习也是一次艰苦的行程,我们每天都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在这里,我们观赏了水帘洞风景区,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顶,还有淮河源,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前进不掉队!

我们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在行进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情!

  此次实习认识了很多原来经常见到却说不出名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数十种植物标本,初步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习性、所属科目、分类地位、生态分布等知识。

了解组织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将来从事工作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这次的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理科学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同学们的情操,达到转变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提高从事专业工作的兴趣。

  通过实习,也发现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识的匮乏,对野外实习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还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项实习条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实习还是到宝天曼效果会更好一点。

  实践出真知,地理学专业更是如此,我们的实习也正是把我们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逐步成长。

  六.参考文献

  地理野外实习笔记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实习时间:

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习地点:

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

本次的实习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习人员:

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

耿学侠、查岭生、李学明、丁建华

  三、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

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

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

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

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

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

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

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

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

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

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3、昆虫的分类鉴定

  

(1)参考:

指导教师的讲解、徐亚君和唐鑫生《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

  

(2)方法: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鉴定

  4、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

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

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

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

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

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

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

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

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近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

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

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

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

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

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

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

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

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近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第一章:

绪言

  

(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

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

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http:

///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

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

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

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

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

构造。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第一章:

概况

  一:

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

(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

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免各种错误;

  二:

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http:

///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

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

天气情况

  12月11日雾,、小雪,12月12日下午天晴、12月13日天气晴朗,有风、12月19日天气晴朗、无风。

  五:

水文地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