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起始课》教学设计特级教师一等奖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起始课》教学设计特级教师一等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起始课》教学设计特级教师一等奖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锥曲线的发展史及定义,椭圆的定义.
难点:
用Dandelin双球发现椭圆的定义,通过椭圆的定义类比双曲线定义.
三.【学生学情分析】
1.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在知识层面上,高一阶段已学习了立体几何空间旋转体中的圆锥,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还学习了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和圆,具有一定的用解析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方法的层面,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习中基本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与类比与转化思想.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
从空间的圆锥截出平面图形的转化问题,特别是通过Dandelin双球发现椭圆的定义;
还有理解椭圆,双曲线定义时点的轨迹及动态问题.
四.【教学策略分析】
1.整个课堂的主线是圆锥曲线的发展史,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安排各种情景,让学生很自然进入学习圆锥曲线的学习,为后面采用解析的方法学习埋下了伏笔.
2.由于是起始课,因此多采取直观的演示幻灯片、动画、实验和使用实物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避免过度抽象.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手段在后续课程中再采用.
3.在处理椭圆定义的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椭圆,并安排了一系列情节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节,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等手段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4.从多种具体情形出发,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采用模型和软件,使学生的想法能够即时得到实现,所想即所见,快速形成正确认知,提高教学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和师生活动
意图,理念与备注
1.课题引入
通过生活中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在认知的曲线.
师生活动:
让学生踊跃发言.
1.从实际生活出发,直观感知各种圆锥曲线的存在,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各种曲线的初步印象,为下一步的数学抽象做准备.
2.特别是“愤怒的小鸟”这个抛物线段片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发现与探索,加深直观印象.
2.复习和准备
1.复习圆锥的形成
2.由圆锥的形成过
程引入圆锥面
注:
这里还要提出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并引入顶角的一半
为后面轴截面和旋转轴所成的角的大小截出不同的曲线留下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尽量让学生口述其过程。
1.对以前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发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复习这个知识的疑惑走入课堂。
3.新课传授
介绍圆锥曲线的发展史
1.最初发现
PPT播放结合教师的介绍:
教师附加介绍:
这些问题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有多数学大师研究过,比如早到欧几里得,晚到高斯.直至19世纪,这三个作图问题才被最终证实为不可能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不知什么缘故,数学的美不在乎它的答案而在于它的方法,“不可解”似乎像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然而得到这一结论的思维过程却是极具魅力的,人们屡遭失败之后,一方面是从反面怀疑它是否可作;
另一方面就很自然地考虑跳出尺规作图的框框,而是借助于另外一些曲线,是不是可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们今天学习的圆锥曲线,就是从这里开始被发现的。
不同的圆锥是轴截面顶角分别为直角,锐角和钝角,但都是拿和母线垂直的平面截圆锥,从而形成不同的曲线,这就是圆锥曲线的“雏形”.
2.奠基工作
本课以圆锥曲线的发展史为主线,在其中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圆锥曲线的学习
1.由第一个环节“最初发现”中的古老问题的提出来介绍圆锥曲线的发现,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魅力.
2.引出圆锥曲线的“雏形”为了让学生明白探知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为下一步的“圆锥曲线”的定义做好铺垫.
3.总结古希腊对圆锥曲线的认识,说出不足,为学生以后用解析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理由顺理成章.
4.创设情景,突破概念
(一)
1.实验:
利用手机中的闪光灯,绕线筒和纸板,把光线投影到纸板,观察影子的变化
师生活动:
让学生参与,看到现象,探究原因.
这里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这个模型,把圆和椭圆说出,但是对于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形成和位置的判别不太清楚.这没有关系,等下还有定性分析.
2.探讨
问题1:
用过顶点的平面截圆锥面,可能得到哪些曲线?
学生很容易回答“点”,容易忽视“两条相交直线”
问题2:
用不过顶点的平面截圆锥面,可能得到哪些曲线?
学生也很容易回答出“圆”
思考:
当改变截面与圆锥面的轴的相对位置时,还能得到哪些不同的截线?
通过学生上台来控制动画,直观认识不同平面截圆锥得出的曲线
3.定性的分析总结:
圆锥曲线的定义
师生互动:
这里对学生而言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的讲解要清晰,细致,不要着急.
1.学生对手机和绕线筒非常熟悉,这个试验马上能引起学生注意,也定会感叹设计的巧妙和数学的无处不在.
2.利用身边的实物来做个试验,揭示三种曲线的形成,但对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显示不足,这为我们下面的定性分析做了铺垫
3.从特殊位置考虑,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数学的严密性.
4.学生先有直观感受,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5.重点的突破在这里显得很自然,但是对于学生理解上还是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意好这个环节.
5.创设情景,突破概念
(二)
1.回到圆锥曲线的发展史,阐述阿波罗尼对椭圆的研究发现
2.联系中国古代的事物和数学家的介绍,用一个刘徽传授椭圆画法的传说故事和自述的“木工师傅做椭圆镜框”一小故事来引出椭圆的画法.
3.画椭圆
学生分组利用纸板,钉子和绳子来动手自己画椭圆.
引导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如绳子要绷直,两个钉子要稳定等细节.
安排其中一个组领到的纸板上两个钉子的绳子已经是绷直的.
在教师展示其他组画的不同形状的椭圆时,这个组的成员会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组的画不出椭圆,而是画出了一条线段.
借此教师那那组的纸板加以解释,当绳子的长度和两个定点距离相等时,画出的只是一条线段,
继续提问,当绳子的长度小于两个定点的距离呢?
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这时应该画不出任何图形.
4.总结:
椭圆的定义:
一般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用数学表达式体现:
对为什么用
的表示常数,我们后面会知道它的作用(为求标准方程打下基础)
5.论证:
论证在圆锥截出的椭圆就是我们画出来的椭圆
在圆锥曲线的众多研究者中,19世纪的法国数学家Dandelin是非常著名的一位.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Dandelin利用与圆锥面和截面均相切的两个球(Dandelin双球),给出了研究椭圆定义的一种巧妙的方法.
Dandelin在截面的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球,使它们都与截面相切(切点分别为F1,F2),且与圆锥面相切,两球与圆锥面的公共点分别构成圆O1和圆O2.
设点M是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上任一点,过M点作圆锥面的一条母线分别交圆O1和圆O2于P,Q两点.
问题1:
图中所示线段之间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
因为过球外一点所作球的切线的长相等,所以
MF1=MP,MF2=MQ,
故MF1+MF2=MP+MQ=PQ
问题2:
PQ长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教师展示M点在截线上运动时的动画.)
PQ是常数.
总结:
截线上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就是我们刚刚画的椭圆的定义.
例.已知∆ABC中,B(-3,0),C(3,0),且AB,BC,AC成等差数列.试问:
点A在一个什么样的圆锥曲线上运动?
说明理由
教师巡视学生作答情况,并要学生作答,注意答题细节
6.类比学习
思考:
引入拉链和双曲线
继续以动画为载体,演示拉拉链这个实验,在这个过程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总结.
引导学生从实验抽象出数学性质
7.由学生类比总结出双曲线定义:
一般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正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提示学生同样要注意这个定义成立的条件
1.利用史料和传说小故事,引出椭圆的画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普及数学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在处理画椭圆的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椭圆,并安排了一系列情节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节,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等手段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3.有意安排画出不同的椭圆为随后的椭圆的性质研究累计素材.还安排一种特殊情况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4.学会有数学语言来描述定义.
5.这个环节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对空间立体几何的认知要求颇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6.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体会到从空间事物抽象到平面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
小试牛刀,熟悉定义
8.这里安排利用拉链实验类比推理出双曲线的定义,不但加深了椭圆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由椭圆类比学习其他曲线埋下伏笔和打下基础.
9.再次利用动态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轨迹的形成.
10.注意双曲线的两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归纳,学会学习。
6.回归数学史
圆锥曲线的发展史:
PPT展示结合教师的讲评
3.长期停滞
又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汇篇》中,才完善了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理进行了证明。
这时,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才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在这之后的13个世纪里,整个数学界对圆锥曲线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4.有所突破
有两件事促使人们对圆锥曲线的进一步研究
5.别开生面
6.系统总结
1.感受数学发展的漫长和艰辛.
2.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突破.
4.由“别开生面”这个阶段,介绍我们为什么学习解析几何,了解其由来,为后面建立坐标系到求标准方程,再来研究其性质这个过程做了个很好的铺垫.
5.这个是离我们实际最近的一个阶段,也是和我们生活最紧密的一个阶段,再次拿出一些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圆锥曲线,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6.这里还讲了个关于欧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品质.
7.小结
小结:
和学生一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什么?
8.作业
1.在
中,BC=2,
,那么点A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
2.已知
中,BC长为6,周长为16,那么顶点A怎样的曲线上运动?
3.如图,圆
在圆
的内部,且点
,
不重合.
求证:
与圆
外切,且与圆
内切的圆的圆心C的轨迹是椭圆.
4.(探究题)将一个半径为R的篮球放在地面上,被阳光斜照留下的影子是椭圆.如果将光源换成电光源,那么影子可能是抛物线吗?
进一步巩固课题的重,难点。
让学生在作业中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加深对知识理解,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圆锥曲线起始课》的点评
高鹏老师所展示的《圆锥曲线起始课》是非常重要,又很难上的一节课。
高老师围绕圆锥曲线的特点这一核心知识,以圆锥曲线的发展史为主线,创设情境,精心构筑探究过程,采取幻灯演示、动画、实验和使用实物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积极主动,很好地完成了一节起始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节高水平、高质量的课。
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很好地汲取教材的精华,尊重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进行资源开发。
本节课高老师对教材进行深入把握,以圆锥曲线的发展史为主线,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改进了课本上的探究活动。
使问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使探究活动针对性更强、更易展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本节课我们欣喜地看到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学生科学兴趣、科学精神、治学方法、严谨态度得到很好培养。
整堂课以知识为载体,围绕人们对圆锥曲线的发现、认识和应用,设计探究,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已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成功的快乐,努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并为后面进一步学好圆锥曲线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教学设计精心,教学效果好。
高老师通过“生活实例、问题引入、复习和准备、新课传授、创设情景,突破概念、回归数学史、小结”等教学环节设计,并伴有图片、动画、实验等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组织学生理性分析、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解决问题,把课堂推向高潮。
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探求知识的萌动不时被点燃,起始课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