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05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经》蚕歌杂谈Word下载.docx

《秦风》是甘肃、陕西的民歌;

《曹风》是山东境内的民歌;

《豳风》是陕西的民歌。

1.2成诗年代:

①十五国风涵盖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时间,与《诗经》总的产生年代相当。

②《大雅》有蚕歌六首,是西周中、晚期的作品。

③《小雅》有蚕歌十一首,为西周晚期与东周初期的作品。

④《颂》有蚕歌三首,为周成王至鲁僖公期间的作品。

2、《诗经》蚕歌的描写内容

1.1《诗经》蚕歌的描写内容:

大体上可分为有关“桑”、“蚕作”、“丝”、“丝织品”、“丝绸贸易”、“柞树”等六个方面。

1.2《诗经》蚕歌中描写与桑有关的共计有二十一首;

与“蚕作”有关的二首;

与“丝”有关的十二首(其中一首既有写丝,又有写桑的内容);

“丝织品”的十三首;

“丝绸贸易”的一首;

“柞树”的五首(其中一首既有写柞树,又有写桑的内容)。

二、《诗经》蚕歌分述

1、写桑的诗

《诗经》中描写与桑有关的诗数量最多,有二十一首。

从内容看,主要描写了下面几个方面:

1.1桑树的变迁

古代的桑树,最早是从山桑即野桑逐步移植,培育起来的。

如《大雅·

皇矣》中,有“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其中的檿,即为山桑,柘,即为柘树。

这两种树叶皆可喂蚕的。

1.2桑树的种植位置

我国古代就有四边栽桑的习惯。

①墙边栽桑。

如《郑风·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

我树桑。

②山坡地栽桑

这是范围比较大的,推测古代好的平整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了,而山坡地用来培育桑树。

同时,因为桑树是从山桑培育而来的,将其种在或留在山坡地上,也顺理成章。

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秦风·

东邻》“阪有桑,隰有杨”;

《小雅·

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③河岸边栽桑

这是在山西汾水一带,有河岸边栽桑。

如《魏风·

汾沮洳》“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④洼地栽桑

洼地桑园应该是古代长势最好的桑园,这和洼地能更好地保持水、肥有关。

如《小雅·

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其叶有沃……其叶有幽”,桑叶油亮乌黑,树势旺盛可见一斑。

1.3桑园的规模和养成

①在古代有很多地方桑园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之还合。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桑园有了一定规模后,生活也相对富裕了,从而也有了这首采桑人之歌所展现的在采桑空闲时悠然自得的快乐情景。

②我国历史上的桑树树形养成,都是乔木桑,高大,浓密。

1.4浓密桑园的特殊意义

①浓密的桑园是男女约会、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如《鄘风·

桑中》“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

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姜、弋、庸都是古代三个大的贵族姓氏。

古人的行为,可能一直影响到现在。

笔者在农村工作的时候,尚且有男女在桑园里幽会的绯闻,可见桑园确实是个催情的地方。

这是否与桑叶里那种神密而特有的气息中的化学因子有关呢?

②浓密的桑园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风水宝地。

定之方中》“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这首诗写了卫文公视察桑园,占卦问农事的故事。

可见桑园在当时尤如圣地一般。

③浓密的桑园是祖宗留给子孙的财产。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由于桑树和梓树的经济价值高,古人种植以后,作为财产留给子孙,因此它的地位很高,受到了如长辈般那样让人敬重的礼遇,具有荫子的作用。

④浓密的桑园是鸟儿栖息的场所。

这类诗也有不少。

如《唐风·

鸨羽》、《秦风·

黄鸟》、《曹风·

鸤鸠》、《小雅·

黄鸟》等都将桑园描述成鸟儿栖息的极佳场所。

1.5桑树的虫害

从《诗经》中,主要可以看到以下几种虫害,可能对当时桑园的危害比较大。

①野蚕,如《豳风·

东山》“蜎蜎者躅,烝在桑野。

”这里的躅,就是野蚕。

②桑螟,如《小雅·

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这里描写的可能是稻螟虫,但既然有稻螟虫的危害,也不能排除有桑螟虫的危害,因为有的螟虫的食性比较杂。

③猫头鹰,其危害主要是食桑葚。

如《鲁颂·

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因为古代的桑树均为乔木桑,因此桑葚必然很多,这就吸引了包括猫头鹰在内的很多鸟儿前来啄食。

1.6桑枝的利用

古代的桑树很高大,因此,它是用斧头来砍伐的。

砍下来的桑枝条,主要是当柴火用。

但是也有作别的用途,如《豳风·

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这首诗可能是成语“未雨绸缪”的出处吧!

意思是在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剥下桑树根上的皮,用来捆扎门窗。

这可能是所见文献中最早的桑树枝条综合利用的文字描写吧?

2、写蚕的诗

《诗经》中直接写蚕作的诗不多,仅二首。

尽管只有区区二首诗但对整个采桑养蚕的描写却相当详尽。

这两首诗中,一首是《大雅·

赡卬》有“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这是一首刺周幽王宠褒姒乱国祸民的诗。

谴责褒姒作为一个女人,不去从事她应该做的养蚕,纺织的事情,而去干预朝政,乱国祸民。

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对蚕桑业的重视重度,理应由王妃们亲自参与。

也说明了当时蚕桑业的发达与普遍的程度。

另一首是《豳风·

七月》。

这首诗是《诗经》所有蚕歌中,最具体、最详尽的描述蚕事的诗歌。

幽,是指周初幽地,今陕西一带。

全篇有八节,现摘录与蚕桑有关的第二、三节,与各位共赏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引,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发达,蚕业已成为劳动和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首诗除了反映当时蚕业在社会层面的一些状况外,从专业的角度,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具体的采桑养蚕的状况。

①当时采叶用的筐是比较深的筐,即懿筐。

②采的桑叶是嫩叶,故有柔桑之称。

③整枝修条是在蚕月,即夏历三月份,相当于现在的公历一月份,类似于我们现在冬季修桑整枝,待开春以后,就能长出嫩条,采嫩叶。

④修条的工具是斧头。

⑤养蚕的时间,从诗的内容看,可以从两方面佐证,一是其他月份均有别的农事,那么养蚕的季节应在四月至六月间,与现今的春蚕期相同。

二是周代使用夏历。

夏历的正月是从十一月份开始的。

那么诗中的七月应是现在的五月份,亦是我们现在的春蚕期。

而从整部《诗经》来看,未见有秋蚕的描述。

⑥可能是最早的催青孵化记录。

诗中有“采蘩祁祁”一句,蘩,即白蒿。

一说“煮蒿润蚕茧,蚕易出”。

徐光启语“蚕之未出者,煮蘩沃之则易出”。

又有说“用白蒿煮水,浸蚕卵,蚕儿容易出来”。

而白蒿也可以喂小蚕。

从诗所描述的意思看,当时的煮蒿润蚕,应该与我们现在的催青孵化收蚁相似。

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⑦蚕具:

诗中有“八月萑苇”的描述。

当时的八月,即当今的六月。

这个时候,收割萑苇,然后用作蚕箔。

由此推测,八月应该是大蚕期或上簇期了。

3、写丝的诗

《诗经》中写丝的诗,有十二首。

这十二首诗中,丝都不是以纺织品的形态出现的,而更多的是以编织物的形态出现。

主要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用作缝制高档服饰的缝纫线。

《召南·

羔羊》、《曹风、鸤鸠》有这方面的描述。

3.2用作马的缰绳,如《邶风·

简兮》、《郑风·

大叔于田》、《小雅·

皇皇者华》。

特别是《小雅·

皇皇者华》中有“我马维驹,六辔如濡……六辔如丝……六辔沃若……六辔既均”的描写,这样的马缰绳又均匀,又有光泽,又滑,又柔。

说明当时的蚕丝无论是韧性,强度、手感、光泽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3用作贵重物品的装饰品。

如《邶风·

旄丘》中写到的用于吊挂“充耳”的;

《鄘风·

干旄》中写到的用丝绳镶在旗帜的边上作装饰;

《鲁颂·

閟宫》所写的红色的弓饰等等。

3.4其他用途

如《召南·

何彼秾矣》所写的用丝制作钓鱼的鱼线;

《邶风·

旄丘》中的丝线用作刺绣;

《大雅·

抑》则用丝作琴弦,而《秦风·

小戎》里则有用丝作绳扎竹弓架的描述。

4、写丝织品的诗

《诗经》中描写丝织品的诗,共有十三首,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到当时丝绸纺织业的概貌。

4.1丝织品的种类:

《诗经》中描写丝织品的种类主要有绵《卫风·

硕人》等、绢《郑风·

出其东门》、缎《小雅·

巷伯》、绸《小雅·

都人士》等。

4.2加工工艺:

当时丝织品的加工工艺水平已相当高。

主要有刺绣,《鄘风·

君子偕老》、印染《郑风·

出其东门》、《小雅·

巷伯》、彩绘《秦风·

终南》、《鄘风·

君子偕老》等。

4.3丝织品成衣

古代的丝织品主要用于能显示贵族身份的高档服饰。

主要有袍子《鄘风·

君子偕老》;

婚嫁服饰《卫风·

硕人》、《郑风·

丰》;

冕服《卫风·

大车》;

礼服《秦风·

终南》、《豳风·

九罭》、《周颂·

丝衣》贵族的敛尸布《唐风·

葛生》。

总之,丝绸制品是当时王公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

5、写丝绸贸易的诗

《诗经》中涉及丝绸贸易的诗只有《卫风·

氓》一首。

丝绸贸易的历史最早可朔源到遥远的殷商时代(吴一舟《天虫》P210)。

而从《诗经》可以看出,到了周初,从山东到河南一带,丝绸贸易的市场已有雏形。

《卫风·

氓》中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上面所摘录的前节,是讲求婚的男子抱着布来换丝。

然而他并非是真的来换丝的,而是来谈婚论嫁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集市贸易的情况。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除了描写丝绸贸易外,还描述了当时婚嫁的民俗。

同时,这首诗还是《诗经》中描写“桑”内容和篇幅最多的一首诗。

而且它借桑叶的鲜嫩光亮比喻婚姻的美美满;

用鸠食桑椹,叶黄而落叹息妇女被男人遗弃的哀愁。

这首诗是写得很有意境的。

6、描写柞树的诗

《诗经》中描写柞树的诗有五首。

从内容来看,当时可能还没有用柞叶养蚕的情况,柞树多作为杂木而砍伐下来用作薪材。

这里是根据现在的柞蚕饲养情况而把这五首诗也列入了蚕歌之中,可能有些牵强。

《诗经》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是中国诗歌的光辉开端,也是中国文学大厦的最早的基石之一。

尽管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但这不影响《诗经》作为中国文字宝库中的魂宝,成为我们所继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本文是我们作为蚕桑业内人士在拜读《诗经》之余,从专业的角度,对《诗经》蚕歌的一些粗浅感悟,仅作为当今研究蚕文化之众焰中的一根柴火而已,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诗经》于夯、吴京泽注。

武汉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2、《诗经》郑建伟泽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天虫》吴一舟著。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四书五经》李志敏主编。

就华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