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749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docx

笑傲考场高考冲刺病句复习

快速识别病句要诀

  病句识别选择题一般赋分都是3分,理论上讲,答题时间超过3分钟,即便选择正确,也是极为被动的,因为对于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的语文考试来说,单题答题超时就意味着其它题目答题不够时。

作为基础知识类的选择题,尤应注意节省时间(作文和阅读部分实际上都会超时)。

因此在病句识别复习备考过程中尤应注意抓住特征,积淀解题经验,进行先期快速筛选。

  快速识别病句要诀——

  一面、两面须照应;多项并列防交叉;

  “和”字联结防歧义;介词开头会无主;

  关联词语要配套;强加因果不可要;

  主语位置勿颠倒;否定需防表意反;

  降低减少不用倍;概数确数禁并列;

  不合逻辑要警惕;语意重复需小心。

  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一面、两面须照应。

  句中出现“是否”“能否”“能不能”等词语,就应警惕后文有无与之匹配对应的词语,谨防一面与两面不照应。

  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能否”是两面,“没抱太大的希望”所指则仅是“刊用”这一面。

  例2.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能否”是两面,而“是……所欠缺的”则是一面。

  例3.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国力的强弱”是两面,“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所指仅是一面。

  2.多项并列防交叉。

  句中出现多个并列词语时应谨防其概念交叉,构成“伪并列”。

此类短语最典型的标志是使用顿号(、)及“和”“与”等。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例2.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等,前后形成包容关系,不能并列。

  例3.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3.“和”字联结防歧义。

  从词性上来讲,“和”既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极易造成句子歧义。

只要句中出现“和”,就要注意是否会产生歧义。

  例1.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能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造成歧义。

  例2.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两种理解都可以,可改为“许多位(或者‘所’)学校老师和同学”,或者将“学校”提到“许多”之前。

  4.介词开头会无主。

  “关于”“对”“对于”“通过”等介词开头的句子,要谨防主语缺失。

需特别关注介宾短语之后是否有确定的主语。

  例1.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误用介词结构“在……中”,句子缺少主语。

  例2.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

  5.关联词语须匹配。

  ①关联词要配套。

  句中出现关联词,首先要关注其是否前后匹配,是否配套使用。

  例1.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关联词使用错误,与“不只是”搭配的是“而且包括”,把“而是”改成“而且包括”。

  例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义同“无论”“任凭”和“都(总、总是、也)”搭配,“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义同“虽然”,和“但是(可是、却、而、仍然)”搭配。

  ②强加因果不可要。

  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需特别留意其前后是否真的构成因果关系。

如: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与“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并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属典型的强加因果。

  ③主语位置勿颠倒。

  复句前后分句如果是同一个主语,主语须在关联词之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同,那么主语必须放在关联词之后。

  例1.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他”应是“不管……都……”这一复句的共同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不管”之前。

  例2.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诚信”应是“不仅……而且……”这一复句的共同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不仅”之前。

  例3.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我们的城市”并不是“不仅……也……”这一复句的共同主语,仅是前一分句的主语,应置于“不仅”之后。

  6.否定需防表意反。

  出现多重否定,谨防表意相反。

要特别注意隐性否定,比如“防止”“忌”“避免”等词也是表示否定的,还有反问句式本身也是可以表示否定的。

典型错例:

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

  例1.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防止”与“不要”均表否定,表意相反。

  例2.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避免”与“不”均表否定,表意相反。

  例3.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

  “忌”与“不可”均是否定,表意相反。

  7.数量增减莫忘掉。

  ①降低减少不用倍。

  降低、减少等绝对不能使用倍数来表述。

  例1.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缩短了10倍”表述错。

  例2.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低一倍多”表述错。

  例3.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下降了九倍”表述错。

  ②概数确数禁并列。

  概数与确数不能并列使用。

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

如:

  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

  8.不合逻辑要警惕。

  有些句子表述单纯从语法角度分析并不存在问题,但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其不合逻辑事理,比如“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飞驰”。

既然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自然不可能“飞驰”。

  例1.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深坑”只能填平而不能“夷为平地”。

  例2.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千多年前……新出土”不合事理。

  9.语意重复需小心。

  词义交叉导致语意部分重复是近年来语病识别考试命题常出现的一种设错样式。

因其隐蔽性较强而常被考生忽略,备考时尤需注意。

比如:

实属是、见诸于、国际间、惟其因为、切忌不要、您的令爱、我的愚见、涉及到、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可以堪称、提出质疑、非法走私、过高的奢望、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第一部处女作、被人贻笑大方、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

  例1.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最主要的原因”与“是……造成的”语意重复。

  例2.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来自”与“慕名而至”语意部分重复。

  例3.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应邀”即“接受邀请”前面的“被”字多余。

  实际上,只要我们在训练中多留意,多总结,一定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积累。

这对于快速识别病句是非常有用的。

 

高考病句识别题例析:

成分残缺与赘余

 

  【例题精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火车票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春运倒票现象,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旅客买票难的问题,还必须加大铁路运力,加快铁路的建设。

  B.市长上午参加了研究和制定创建和谐小区及建设精神文明计划,下午主持召开了全市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交流会。

  C.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和世界各地的雇员超过了10万人,年预算大约90亿美元左右,用于支持最穷国家,美国是它的主要股东。

  D.中国冰雪健儿们在温哥华冬奥委会取得的战绩,再一次说明中国队不管是男女项目还是团体项目,抑或是各单项,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参考答案:

A(B成分残缺,“参加”后缺宾语的中心语,在“计划”后添上“的会议”。

C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重复。

D不合逻辑,“男女项目”“团体项目”“各单项”概念交叉,不能并列,改为“再一次说明中国队不论是男子抑或是女子,团体还是单项都有长足的进步)

  【应对方略】

  一、知晓病因,对症下药——有效识别的前提

  成分残缺与赘余类病句题是高考病句判别、修改题中的常客。

句子过长,结构过于复杂,表述时首尾难以呼应,顾此失彼,丢失了一些应有的成分,这是句子成分残缺主要原因;句子结构本已完整,意思也很清楚,但还是担心意思表达不够清楚,就使用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成分,这就是成分赘余。

要想准确找出并修改此类病句,备考时就要掌握此类病句的主要错误类型。

这也是有效识别、对症下药的重要前提。

  [成分残缺]

  

(一)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

通过多年的技术革新活动,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应删掉“通过”或者“使”)

  2.暗中变换表述对象造成主语残缺。

例:

他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改为“被安排担任了……”)

  3.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

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在“注册”的后面加“制度”)

  

(二)谓语残缺

  1.由于句子较长,顾头不顾尾,造成谓语残缺。

例: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

(删去“工作”或者在“都要”后面加上“做好”)

  2.只说出谓语的前半截就收笔,造成谓语残缺。

例:

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在《祝福》中”后加上“塑造”)

  (三)宾语残缺。

  例:

自学一篇课文,不仅要完整准确地弄懂,而且要切实把握住。

(句末加“它的思想意义”)

  (四)其它残缺

  1.中心语残缺。

例: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删去“天性中的”,“被”字前加“的天性”;或者在“被”字前加“的特性”)

  2.介词残缺。

例:

西班牙足球队在2010年6月12日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结束的第19届世界杯比赛中第1次捧得大力神杯。

(在“约翰内斯堡”前加介词“于”)

  3.关联词语残缺。

例: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例:

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

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关键的问题”同“起决定性作用”重复,根据后一句可知应删去“关键的问题”。

  2.谓语多余。

例:

初秋的天气凉爽多了,太阳已不像夏天那样炎热地悬挂在高空。

(“悬挂在高空”多余)

  3.宾语多余。

例:

战争,只会使人们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指的是“人们遭受苦难”,句中“人们”多余)

  4.定语多余。

例:

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众多”多余,莘莘学子本为“众多”学子)

  5.状语多余。

例:

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重点”和“优先”语义重复)

  6.补语多余。

例:

只会空想的人一切都只会付诸于东流之水。

(诸:

之于。

补语中的介词“于”多了)

  7.虚词多余。

例:

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原因”与“因为”重复)

  8.约数多余。

例: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百元以上”包括“数百元”)

  二、抽取主干,看清局部——有效识别的保证

  虽然残缺和赘余的病句种类繁多,但这些都不过是备考时的知识储备。

在充足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实战时把这些知识融汇于解题过程之中,按“先总体后局部”思路解题。

用抽取主干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主谓宾残缺与赘余的问题。

例如:

“美国航天局希望即将发射到两颗彗星中心的探测器能揭开这种含氢气的天体,而这两颗彗星将变成未来行星探索的移动气体站。

”前一个分句在抽取主干后变为“探测器能揭开天体”,显然后面残缺了一个中心词“奥秘”之类的宾语。

再分析抽取主干后所剩下的定状补成分,看语义有无重复残缺或赘余,这可以解决附加成分的残缺与赘余的问题。

这些都是提高做题有效性的保证。

  

高考病句识别题例析:

不合逻辑

 

  【例题精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古人员在“南澳Ⅰ号”古船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批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来源是来自福建漳州的窑口,少数为景德镇窑口出品。

  B.普希金一生历尽磨难,他追求真善美的自由天性,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C.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能否抓住新的增长点,更好地利用新兴市场,对中国企业将是一大挑战。

  D.面对旱情严重、农资价格上涨等灾害因素,我国农产品出口延续去年以来的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20%的增幅。

  参考答案:

C(A成分赘余,“来源”“来自”重复,应删去“来自”。

B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改为“他和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D不合逻辑,概念分类不当,“农资价格上涨”不是灾害因素,可将“灾害”改为“不利”)

  【应对方略】

  不合逻辑类病句在近年高考中并不常见,据统计,考查的比例不超过6%,唯其如此,考生在复习迎考时常常容易忽视这类病句,不熟悉其典型例句,加上做题时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因此错误率较高。

熟记不合逻辑的一些典型病句,把握其基本特征是辨析的基本原则。

  ⑴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典型特征是多个概念(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列,常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或范围大小不清而致误。

  ①分类列举,标准不一。

  例1:

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例2:

主要的日用工业品如棉花、呢绒、服装、自行车、收音机、书籍杂志等的供应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

  例1中,“名人字画、导游地图”不属于工艺品,应删去;例2中,“棉花、书籍杂志”不是日用品,应删去。

  ②部分全体(属种概念),并列不当。

  例1: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报刊、杂志都属于出版物,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此外,报刊就指报纸与杂志。

  例2:

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表述不当,只能说“海外40多个国家、地区”。

  ⑵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的典型特征是前后出现性质或时态明显相抵牾的词语。

  例1:

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均价”与“都超过(了14万元)”前后矛盾。

  例2: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日前”表示时间已经过去,而“正在”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两词时态矛盾,“日前”应改为“目前”。

  ⑶否定不当。

  否定不当的典型特征是句中多处出现否定词语或反问句与否定句同时运用。

  例: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否认”与“不需要”双重否定,再用反问句,否定不当。

  ⑷主客颠倒。

  主客颠倒的典型特征是施事与受事关系前后颠倒。

  例:

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应改为“宝玉对王夫人都弥足珍贵”。

  ⑸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一是指违背常理,二是指强加语意间关系,如因果、条件等。

  例:

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了。

  老鼠怎么能是猫的天敌?

应改为“猫是老鼠的天敌”。

  ⑹照应不周。

  照应不周的典型特征是句中出现肯定与否定两面性的词语,再以一面性的词语与之对应。

  例:

随着时代发展,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素质高、能力强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条件”是一面性的,“财产多寡”与“门第高低”是两面性的,应改为“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和门第高为条件”。

   

高考病句识别题例析:

结构混乱

 

  【例题精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参考答案:

B(A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以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

D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应对方略】

  结构混乱,主要有三类:

两句混杂、暗换主语、中途易辙。

  1.明确概念,找准病因,从原理上有效识别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的致病原因有两句混杂、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三种。

  两句混杂。

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造成句式杂糅。

例: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这句话的后一个分句是“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

改“由于”为“由”即可。

  暗换主语。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将两部分硬凑起来。

例: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

把“起到”改为“的”。

  中途易辙。

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陈述另一个话题。

例: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

”“中国人民”这个主语没有陈述的内容,后面又换成了“革命”,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

可把“自从”放到句首,从而保证整个句子以“中国的革命”作主语。

  2.熟悉常见杂糅的类型,从结构上快速识别结构混乱。

  在行文时,人们常常会犯一些杂糅的毛病,尤其是以下12种。

  

(1)本着……为原则改为:

本着……的原则(或:

以……为原则)

  

(2)是出于……决定的改为:

是出于……(或:

是由……决定的)

  (3)靠的是……取得的改为:

靠的是……(或:

是……取得的)

  (4)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改为:

关键在于……(或:

……是十分重要的)

  (5)是为了……为目的改为:

以……为目的(或:

是为了……)

  (6)对于……问题上改为:

对于……问题(或:

在……问题上)

  (7)经过……下改为:

经过……(或:

在……下)

  (8)借口……为名改为:

借口……(或:

以……为名)

  (9)围绕以……为中心改为:

围绕……中心(或:

以……为中心)

  (10)原因是……造成的改为:

原因是……(或:

是由……造成的)

  (11)被(受)……所改为:

被……(或:

为……所)

  (12)大多……以……为主改为:

大多是……(或:

以……为主)

  3.进行语法分析,透彻理清主干——从内容上准确识别结构混乱。

  对于结构混乱的题目来说,要做对的关键就是要划分句子成分,尤其是狠抓主语和谓语。

  主语方面,一定要仔细判断有无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的情形。

例: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又被迫做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的主语,造成杂糅。

把“是值得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