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24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

龙源期刊网

新时期的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蔡景庆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2009年第09期

        [摘要]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教师真正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抓紧、落实了,才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谈论有关学校的教育时,总是从学校的升学率、考上重点学校人数等方面加以评价,却很少有谈论该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我们学校要培养的是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正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体育不好是教育次品,德育不好是教育危险品,那么,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就是一座不知何时爆发的活火山。

大量的事实证明,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

因此,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该如何在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因此,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可见,我们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听取他们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使他们无所顾忌地向你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向你倾吐心中的迷惑,从而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心理健康辅导。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相关知识水平,以便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比如:

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像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及抽象思维,通过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教学中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音乐、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其想象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心理;理化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灵活性、坚持性、严密性的科学态度;历史和地理教学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锤炼良好的性格;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

因此,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都涉及到心理教育问题,教师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

        

        二、着重对学生进行认识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自我的教育

        

        1.教师要引导好学生认识自我。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年龄段,而且也是一个情绪易波动、行为易出轨、交往易出岔的年龄段,更是身心发育的一个关键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生理和心理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而他们所面对的又是有压力的学业,加之他们克服挫折和困难的毅力不够,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也就会感到迷惘、烦恼、困惑,并开始渐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才能走向成功。

这样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才会让他们以平常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2.要不断地学会调节自我。

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信息,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将意志薄弱者彻底击垮。

因而,正确地调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让他们学会与命运抗争,坚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将会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总之,作为教师,不仅在传统理念的方面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真正做到人类灵魂的改造工程。

或许我们培养的学生算不上一流的,但他们的知识是全面的,身体是强壮的,心理是健康的,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这样,作为教师,才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指导》.陈镜孔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青少年心理诊所》.毛富强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3]《咨询心理学》.张日升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