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69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docx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6《方帽子店》导学案及知识点

26*《方帽子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圆帽子。

非常奇怪的是,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方帽子店》。

2.出示课题:

26*方帽子店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橱、改、蕉、扣”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了解“方帽子”的故事。

2.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讨论交流。

3.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学习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学习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然后通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了解故事内容。

再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讨论交流。

最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三、字词运用

(一)查字典,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顺。

chúgǎijiāokòurāngliùtǒngdǒng

橱改蕉扣嚷溜筒董

(二)读准词语的读音。

橱窗改变香蕉形扣子嚷嚷一溜烟圆筒形古董

绒帽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大吃一惊方方正正

又舒服又漂亮

(三)通过查字典,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人山人海: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密密麻麻:

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大吃一惊: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橱窗:

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古董:

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

嚷嚷:

①喧哗,吵闹;②声张。

文中是第①种意思。

各式各样:

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一溜烟:

形容跑得很快。

(四)多音字。

嚷rāng(嚷嚷)rǎng(嚷叫)

溜liū(溜冰)liù(一溜烟)

4、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方帽子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默读边想象,了解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从来没有做过(圆帽),方帽子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

小孩子们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着又(舒服)又(漂亮)。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各式各样)的帽子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新帽子店)。

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3.梳理小结:

课文写了孩子们质疑人们戴着不舒服的方帽子,并通过实践做出了圆帽子,改变了人们戴帽子习惯的故事。

6、精读领悟

(一)特殊的方帽子店

1.问题引领:

(1)方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

为什么还要戴呢?

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子,按要求画一画。

再出示句子:

“他们总是这样回答:

‘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

品味加点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总是”“从来”表明他们一直认为帽子就必须是方的,表现了他们的固执。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舒服吗?

真不舒服!

①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方帽子有很多弊端,不符合人们的需要。

再出示:

②既然方帽子有那么多的弊端,为什么帽子店却还是一直只做方帽子呢?

(因为他们不仅固执,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所以他们没有根据人们真正的需要去做合适的帽子,而是固执己见,只做方帽子。

3.梳理小结:

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人们戴着方帽子并不舒服。

(二)创新的孩子们和吃惊的店主人

1.问题引领:

(1)小孩子们对方帽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2)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2.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第5—16自然段,找出关键语句,写一写批注,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出示:

(1)“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

圆的不行吗?

这句话写出了小孩子们对方帽子及人们坚持戴方帽子的行为的什么态度?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孩子们的不理解。

(2)第7—10自然段写了小孩子们做了什么事?

你能体会到孩子们是怎样的人吗?

(小孩子们用纸做出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尝试用布做了圆帽子。

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

(3)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字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表现了圆帽子的出现给方帽子店的主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②“‘快快把它丢掉!

’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抓”“丢”写出了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这件事很生气。

3.梳理小结:

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并且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

方帽子店主却无法接受创新与改变,感到很吃惊,很生气。

(三)人们生活的改变

1.问题引领:

后来,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17—21自然段,用“”画出关键语句,并写一写批注。

出示:

(1)“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

(2)“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喜欢上了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帽子,而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也启示了我们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会被淘汰。

3.梳理小结:

我们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不合理的事物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去实践,而不能像方帽子店的主人那样固执己见。

如果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只能被淘汰。

(四)复述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1.问题引领:

读完整个故事,哪部分是最让你意想不到的呢?

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2.学习提示:

(1)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现。

(2)小组内练习复述,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复述,评选优胜小组。

3.梳理小结:

示例:

第一部分最让我意想不到。

人们头的形状明明是圆的,而且方帽子戴起来很不舒服,可是店主却固执地只做方帽子,而人们也只能戴着方帽子。

7、巩固提高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rāngrǎng

①他在院子里大嚷(rǎng)大叫。

②“我要!

我要!

”儿子嚷(rāng)嚷着。

liūliù

③几个歹徒趁着天黑溜(liū)进了仓库。

④经过反复练习,他在冰上走得很溜(liù)。

(二)从课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密密麻麻各式各样

(三)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十全十美花开花落

又舒服又漂亮又高大又威猛又活泼又可爱

(四)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野兔一溜烟似的跑得无影无踪。

(2)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上学后,他从来就没有迟到过。

3.这家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商店的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

八、比较阅读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

“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

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

“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

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

“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1.剑掉落在江中后,楚国人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结果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

2.你认为楚国人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楚国人的做法不对。

因为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九、检测反馈

(1)用“”画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圆筒(tōngtǒng)香蕉(jiāojiǎo)橱窗(chúcú)

古董(dóngdǒng)扣住(kōukòu)改变(gāigǎi)

(二)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选择。

(1)方帽子店从来没做过别的帽子是因为(B)

A.方帽子戴着舒服。

B.他们认为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

C.他们只会做方帽子。

(2)孩子们戴圆帽子是因为(C)

A.他们不懂事,觉得好玩。

B.他们太顽皮,总跟大人作对。

C.他们觉得圆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2.填空。

(1)方帽子店贴的广告是:

专卖从不改变的好帽子。

(2)新帽子店的广告是: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3)孩子们觉得方帽子不舒服是因为方帽子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4)孩子们一开始用纸做帽子,然后用布做帽子,后来他们慢慢长大,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

(三)展开想象,续写文中省略号的内容。

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

春天戴着苹果形花边的的布帽,秋天戴着牵牛花图案的碎花帽。

(四)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

十、佳作欣赏

十一、板书设计

26*方帽子店

起因:

只做方帽子,只戴方帽子

经过:

小孩子们做了各式各样的帽子

发现问题敢解决

故步自封终淘汰

 

结果:

戴各式各样的帽子,方帽子变古董

 

十二、微课设计

复述故事

生:

老师,什么叫“复述故事”?

是不是照着文章背诵一遍呢?

师:

复述故事,可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复述故事能训练我们听、说、读、思、记等能力。

复述前,我们要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复述时,要尽量忠实于原文,把复杂结构的长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

我们可以用“表格”来帮助我们复述;也可以画出文章的示意图或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复述。

生:

那我来复述一下《方帽子店》的故事:

从前,有一家方帽子店,它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戴着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可是这里的人们一直以来只戴方帽子。

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他们先用纸做出了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接着又用布做了圆帽子,戴着又舒服又漂亮。

可是方帽子店主却对此又吃惊又生气。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后来还开了一家帽子店。

人们慢慢地喜欢上了款式多样又舒服的帽子。

渐渐地,方帽子变成了古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