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407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学化学系.docx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大学化学系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OrganicSynthesisUnitReactionofFineChemical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系统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后设课程《有机精细化化工工艺学》等有密切相关;同时与毕业论文等实训密不可分。

理论教学:

使学生掌握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理论,对合成方法有所掌握,合成路线的推导方法有所了解并予以运用。

实验教学:

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精细有机合成理论指导实验,加深对有机合成理论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常见的各种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和有关反应的规律。

(2)掌握各类精细有机合成的特点、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并能予以正确应用。

(3)掌握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催化剂的选择,掌握各类有机合成反应的机理。

(4)掌握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原理、方法和应用。

(5)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验中的各种实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精细化学品的特征;

(2)复习基础有机化学中部分概念。

2、重点、难点

重点: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精细化学品的特征,基础有机化学中部分概念及规律。

难点: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特征。

(2)熟练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基础有机化学中部分概念及规律。

第二章磺化反应、硫酸化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磺化反应的概念、硫酸化反应;工业上磺化和硫酸化的方法;磺化产物的性质及其用途。

§2磺化剂、硫酸化剂:

三氧化硫、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硫酰氯

§3磺化反应历程,硫酸化反应历程

(1)芳烃的取代反应;链烯烃的和成反应;饱和长碳链脂肪酸或脂的磺化。

(2)硫酸化反应历程

(3)磺氧化、磺氯化历程(自由基历程)

§4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磺化物的结构;磺基的水解;异构化;磺化剂的浓度和用量;助剂。

§5磺化及硫酸化的方法

介绍各类工业上磺化、硫酸化方法,针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原料应分别采取相应的磺化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磺化剂、硫酸化剂;磺化反应历程;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难点:

磺化反应历程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磺化反应历程;

(2)掌握影响磺化反应的因素;

(3)了解磺化方法中的氯磺酸磺化法;用亚硫酸钠磺化法。

第三章硝化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硝化反应的概念;引入硝基的目的和用途;硝化产物的性质及用途。

§2硝化剂及硝化方法

硝化剂有:

硝酸、混酸、硝酸盐与硫酸、硝酸及有机溶剂;硝酸盐,氮的氧化物。

介绍各类工业上硝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硝化理论

硝化剂的活泼质点;硝化反应初力学(均相、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历程。

§4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

被硝化物的结构;硝化剂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搅拌的非均相体系的影响;相比、硝酸比。

§5其它引入硝基的方法:

磺基取代硝化;重氮基的取代硝化。

§6硝化异构产物的分离:

化学法;物理法

§7亚硝化

2、重点、难点

重点:

硝化剂及硝化方法;硝化理论;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

难点:

硝化理论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硝化剂的类型

(2)理解硝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反应机理

(3)掌握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

第四章卤化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介绍卤化反应的概念及卤化的目的方法

§2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卤化氢与烯烃的加成;次卤酸等的加成;N-卤代酰胺的烯烃的加成。

§3卤取代反应

烷烃卤取代;烯丙位或苄位氢的取代;羰基α-H的卤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α-H卤取代;芳烃的卤取代及其它们的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

§4卤置换反应

醇羟基的卤置换反应;酚羟基的卤置换;羧羟基的卤置换;羧酸脱羧卤置换;芳香重氮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醚的卤置换。

间接氟化;间接氯化;溴化;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

卤加成反应;卤取代反应;卤置换反应。

难点:

卤化反应的有关机理;卤置换反应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卤加成的方法、反应历程、影响因素;

(2)熟练掌握卤取代的反应历程、影响因素;

(3)理解卤置换的定义、反应类型。

第五章还原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2间接还原(催化氧化):

非均相催化还原反应;均相催化氢化反应

§3催化剂的基本概念(介绍)

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原理;均相催化、非均相催化机理;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4直接还原

活泼金属作还原剂:

Na、Zn、Fe、Sn

肼及其衍生物、肼、芳基磺酰肼、二亚胺

氢负离子转移试剂:

LiAlH4、NaBH4、异丙醇铝/异丙醇、BH3

甲酸及其衍生物作还原剂

Bu3SnH的还原作用(自由基)

用含硫化合物的还原;硫化物,含氧硫化物

§5电解还原:

介绍电解还原的定义、优点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

间接还原,直接还原。

难点:

直接还原中的活泼金属作还原剂,氢负离子转移试剂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2)掌握直接还原

(3)了解电解还原优点

第六章氧化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介绍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分类,并举例说明。

§2催化氧化,催化脱氢

(1)氧化空气的氧化作用:

催化氧化、自动氧化、氨氧化

(2)催化脱氢

§3化学氧化:

介绍化学氧化定义、优缺点、分类。

(1)锰化合物:

KMnO4、活性MnO2

(2)分析铬的氧化作用:

饱和C-H的氧化,-OH的氧化

(3)过氧化氢及其衍生物:

H-O-OH、H-O-O-R、R-C-O-OH等。

(4)臭氧化作用

(5)高碘酸的氧化

(6)SO2作氧化剂

(7)四乙酸铅作氧化剂

(8)二甲基亚砜(DMSO)

§4电解氧化:

介绍电解氧化的定义、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

催化氧化,催化脱氢;化学氧化。

难点:

化学氧化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氧化

(2)理解催化氧化

(3)了解电解氧化优点

第七章形成碳单键的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介绍C-C形成反应的类型。

包括:

碳烷基化、酰基化反应,了解缩合反应、环加成反应等。

§2碳原子上的烷基化反应

(1)芳环上碳烷基化反应;F-C反应;

(2)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烷基化

(3)弱酸性活泼亚甲基或甲基化合物的碳烷基化;

(4)烯胺的形成和碳烷基化;

(5)烯醇硅醚的C-烷基化;

(6)炔烃的烷基化

§3碳原子上的酰基化反应

(1)芳环上的碳酰基化

(2)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C-酰基化

(3)烯胺的C-酰基化

§4缩合反应:

定义及分类

(1)Claisen酯缩合:

分子间、分子量的缩合反应

(2)酮、腈和酯的缩合反应

(3)甲醛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4)安息香缩合

(5)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6)Mannich反应(氨甲基化反应)

(7)Davsens的应

§5环加成反应

(1)Diels-Alder[4+2]对旋

(2)[2+2]

§6形成C-C单键的其它反应

(1)Michael加成反应

(2)Prins反应

(3)羰基合成反应

(4)氰化反应

(5)多卤代甲烷与烯烃加成

(6)烯烃的Ziglar催化剂加成[定向聚合]

2、重点、难点

重点:

碳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缩合反应。

难点:

碳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缩合反应;形成C-C单键的其它反应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碳烷基化、碳酰基化反应;理解缩合反应、环加成反应;

(2)了解形成C-C单键的其化反应。

第八章形成长链烯烃的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合成烯烃反应的定义、分类(消除反应、还原反应、缩合反应)

§2羰基烯化反应

(1)Witting反应

(2)Horner-Emmons改良法

(3)砷Ylide的羰基烯化

(4)Peterson反应(硅试剂)

§3醇醛缩合反应

定义、分类、反应机理

(1)含α-H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

(2)不同硅、酮分子间缩合

(3)芳醛与含有α-H的醛、酮之间的缩合

§4醛、酮与羧酸衍生物之间的缩合

(1)碱催化下的活泼亚基化合物与醛酮的缩合(Knovenage)反应

(2)碱催化下丁二酸酯与醛、酮的缩合(Stobble反应)

(3)Perkin反应

2、重点、难点

重点:

羰基烯化反应;醇醛缩合反应;醛、酮与羧酸衍生物之间的缩合。

难点:

醇醛缩合反应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羰基烯化反应

(2)熟练掌握醇醛缩合反应

(3)理解其它C=C形成反应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特征。

第九章重排反应

1、教学内容

§1概述:

介绍重排反应的定义,从反应物分子角度考虑和从反应机理中离子迁移类型考虑分类。

§2C-C重排

(1)频呐醇重排(Pinacol)

(2)反频呐醇重排

(3)二苯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重排

(4)Favorsky重排

(5)Cope重排

§3C-N、O等杂原子

(1)Hoffmann重排(C→N)

(2)Lossen重排(C→N)

(3)Curtius重排(C→N)

(4)Beckmann重排(C→N)

(5)Baeyer-Villiger重排(C→O)

(6)氢过氧化物重排(C→O)

§4杂原子→C

(1)Sommelet-Hauser重排(N→C)

(2)重氮氧基物重排(N→C)

(3)羟胺重排(N→C)

(4)Claisen重排(O→C)

(5)Witting重排(O→C)

2、重点、难点

重点:

重排反应的定义;从反应物分子角度考虑和从反应机理中离子迁移类型的规律。

难点:

频呐醇重排(Pinacol);Hoffmann重排(C→N);Claisen重排(O→C)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一些工业上常见的重排反应,并对其反应机理深刻了解。

(2)从不同性质对重排反应进行分类。

第十章有机合成路线推导

1、教学内容

§1有机合成常用述语:

目标分子、合成子、合成等效剂、FGI、FGA、FGR等。

§2逆向切断技巧:

介绍一些常用的逆向切断技巧方法

§3常见几种类型化合物的逆向切断技巧

α-羟基酸;α-乙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1,3-二羰基;1,4-二羰基;1,5-二羰基;1,6-二羰基

§4导向基:

介绍其作用及作用方法

§5保护基:

保护基的作用;引入保护基的条件;介绍几类常见空解团的保护基。

§6合成路线的评价标准:

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合成路线的优劣

§7合成设计应用实例

2、重点、难点

重点:

有机合成常用述语;逆向切断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切断技巧;导向基保护基的作用;合成路线的评价标准。

难点:

常见化合物的切断技巧,导向基保护基的作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有机合成述语

(2)掌握一些常用的逆向合成切断技巧

(3)了解合成路线的评价标准及实例。

第十一章环合反应(自学)

1.介绍三种成环要求,了解含单个或双个杂原子的五员、六员杂环的合成方法。

2.理解以1,4-二羰基化合物和1,5-二羰基化合物等原料合成C-单键的环合反应机理与以烯酸、烯胺及羰基化合物等原料的成环反应机理。

3.掌握呋喃、吡咯、吡啶、嘧啶以及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员环的合成。

-

五、教材、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吕亮主编,校内印刷

建议参考书:

(1)精细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陈金龙主编。

(2)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天津大学出版社,唐培坤著。

(3)有机合成路线推导,M.P.Serve

(3)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张铸勇。

执笔:

吕亮

审阅:

朱友良

审定:

吾国强

 

《氟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FineFluorochemicalsProcess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理论课,是一门学习和研究氟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及应用性能等内容的课程。

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等四大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化工原理》等化工工艺设计的有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始系统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工专业的学生对本大纲范围内的氟精细化工工艺内容及氟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与应用有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拓宽学生适应面,为开发和研制某些精细化工产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氟精细化工特点及发展概况

§2氟细化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重点、难点

重点:

氟精细化工的特点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步骤。

难点:

本章无难点。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氟精细化工行业,精细化工产品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

(2)掌握氟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需做的前期工作及试验步骤。

第二章含氟烃

1、教学内容

§1概述

§2HCFC、HFC的生产工艺

§3替代进展

2、重点、难点

重点:

CFC或HCFC替代品选择原则,HCFC-22和HFC-134a的生产工艺。

难点:

HCFC-22和HFC-134a的生产工艺。

3、教学要求

1)了解分类及命名,CFC、HCFC、HFC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CFC或HCFC替代品选择原则,HCFC-22和HFC-134a的生产工艺。

3)了解替代进展。

第三章含氟医药

1、教学内容

§1氟与药物

§2含氟抗菌药物

§3含氟抗病毒药物

§4含氟抗真菌和抗寄生虫药物

§5含氟抗肿瘤药物

§6含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7含氟心脑血管系统药物

§8含氟消化系统药物

§9含氟呼吸系统药物

§10其它含氟药物

§11含氟吸入麻醉剂

§12含氟放射性药物

§13含氟药物展望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药物的合成原理,生产工艺,三废处理技术。

难点:

含氟药物的合成原理。

3、教学要求

1)了解含氟医药的用途,性质,毒性和药理。

2)掌握含氟药物的合成原理。

3)掌握含氟药物的生产工艺。

4)掌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处理技术。

第四章含氟农药

1、教学内容

§1含氟杀虫剂和杀螨剂;

§2含氟杀菌剂;

§3含氟除草剂及安全剂;

§4其它含氟农用化学品;

§5含氟农药展望。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农药的合成原理,生产工艺,三废处理技术。

难点:

含氟农药的合成原理。

3、教学要求

1)了解含氟农药的用途,性质,毒性和药理。

2)掌握含氟农药的合成原理。

3)掌握含氟农药的生产工艺。

4)掌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处理技术。

第五章含氟染料

1、教学内容

§1含氟活性染料

§2其它含氟染料和含氟颜料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活性染料的合成,生产工艺;其它含氟染料和含氟颜料的合成,生产工艺。

难点:

含氟染料的合成。

3、教学要求

1)了解含氟染料的用途,性质。

2)掌握含氟染料的合成原理。

3)掌握含氟染料的生产工艺。

4)掌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处理技术。

第六章含氟液晶材料

1、教学内容

§1侧链氟原子

§2含氟极性基

§3氟代桥基结构

§4含氟液晶展望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液晶的特点,结构,用途,含氟液晶的生产工艺。

难点:

含氟液晶的生产工艺。

3、教学要求

1)了解含氟液晶性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含氟液晶的特点,结构,用途,含氟液晶的生产工艺。

第七章含氟中间体

1、教学内容

§1脂肪族氟化物

§2芳香族氟化物

§3杂环族氟化物

2、重点、难点

重点:

芳香族氟化物和杂环族氟化物的合成和应用。

难点:

芳香族氟化物和杂环族氟化物的合成。

3、教学要求

1)了解脂肪族氟化物的合成和应用。

2)了解芳香族氟化物和杂环族氟化物的应用

3)掌握芳香族氟化物和杂环族氟化物的合成。

第八章含氟表面活性剂

1、教学内容

§1性质和分类

§2生产工艺

§3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

难点: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三种生产工艺

3、教学要求

1)了解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分类。

2)掌握电解氟化法、调聚法和齐聚法三种生产工艺。

3)了解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四、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科书:

《氟化工生产工艺》吾国强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有机氟合成技术》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有机氟化工生产技术是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引入氟原子的方法和有机氟产品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较少的学时内,从基础的角度较好地了解和掌握有机氟化学的基本特性,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从事有机氟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一学期,开设38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1有机氟的意义和历史

1.2有机氟的基本原料

1.3有机氟化物的独特性质

2、重点、难点

重点:

有机氟化合物的独特性质

难点:

有机氟化合物的独特性质

3、教学基本要求

3.1了解氟与碳氟键

3.2掌握有机氟化合物的独特性质的原因

3.3了解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氟原子的引入

1、教学内容

1.1全氟化和选择性直接氟化

1.2电化学氟化

1.3亲核氟化

1.4含氟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1.5官能团的转化

1.6亲电性氟化

2、重点、难点

重点:

亲核氟化、含氟芳香化合物的合成及官能团的转化

难点:

亲核氟化、含氟芳香化合物的合成及官能团的转化

3、教学基本要求

3.1掌握亲核氟化、含氟芳香化合物的合成及官能团的转化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3.2了解全氟化和选择性直接氟化

3.3了解电化学氟化

3.4了解亲电性氟化

第三章全氟烷基化

1、教学内容

1.1自由基全氟烷基化

1.2亲核全氟烷基化

1.3亲电性全氟烷基化

2、重点、难点

重点:

自由基和亲核全氟烷基化

难点:

自由基和亲核全氟烷基化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自由基和亲核全氟烷基化的原理与方法,了解亲电性全氟烷基化。

第四章选择性的含氟结构和反应类型

1、教学内容

1.1二氟甲基化和卤代二氟甲基化反应

1.2全氟烷氧基团

1.3全氟烷基硫取代基和含硫强吸电子基团

1.4含五氟化硫基团及相关结构的化合物

2、重点、难点

重点:

二氟甲基化、卤代二氟甲基化和全氟烷氧基团

难点:

二氟甲基化、卤代二氟甲基化和全氟烷氧基团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二氟甲基、卤代二氟甲基和全氟烷氧基引入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全氟烷基硫和五氟化硫基团的特性。

第五章多氟烯烃的化学

1、教学内容

1.1含氟多次甲基化合物

1.2含氟烯醚合成子

2、重点、难点

重点:

含氟多次甲基化合物

难点:

含氟多次甲基化合物

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含氟多次甲基化合物和含氟烯醚合成子的合成方法。

第六章氟相化学

1、教学内容

1.1氟两相催化反应

1.2氟相合成和氟相固定相的分离

2、重点、难点

重点:

氟相合成

难点:

氟相合成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氟相合成,了解氟两相催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有机氟化合物的应用

1、教学内容

1.1卤氟烷、氢氟烷和相关化合物

1.2聚合物和润滑剂

1.3液晶材料

1.3医药

2、重点、难点

重点:

液晶材料和医药

难点:

液晶材料和医药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含氟液晶材料的基本原理、合成方法,了解含氟医药。

四教材、教学参考书

1建议使用教材:

《当代有机氟化学》P.Kirsch原著,朱士正,吴永明译,2006,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有机氟化学》卿凤翎,邱小龙编著,2007,科学出版社

《有机硅合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有机硅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有机硅生产技术的发展及产品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较少的学时内,从基础的角度较好的了解有机硅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应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从事有机硅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一学期开设48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1、教学内容

1.1硅与硅键

1.2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

1.3有机硅工业发展简史

2、重点、难点

重点:

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

难点:

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

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硅与硅键,掌握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了解有机硅工业发展简史。

第二章有机卤硅烷

1、教学内容

1.1有机卤硅烷的制法

1.2有机卤硅烷的的分离与纯化

1.3有机卤硅烷的的性质

1.4有机卤硅烷的用途

2、重点、难点

重点:

有机卤硅烷的制法

难点:

有机卤硅烷的制法

3、教学基本要求

3.1掌握有机卤硅烷的制法

3.2了解有机卤硅烷的分离与纯化

3.3了解有机卤硅烷的性质

3.4了解有机卤硅烷的用途

第三章硅官能有机硅烷

1、教学内容

1.1硅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性质及用途

2、重点、难点

重点:

硅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

难点:

硅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硅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了解硅官能有机硅烷的性质及用途。

第四章碳官能有机硅烷

1、教学内容

1.1碳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性质及用途

2、重点、难点

重点:

碳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

难点:

碳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碳官能有机硅烷的制法,了解碳官能有机硅烷的性质及用途。

第五章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

1、教学内容

1.1甲硅烷基化试剂

1.2生物活性有机硅化合物

1.3不稳定的有机硅化合物

2、重点、难点

重点:

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的制法

难点:

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的制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的制法,了解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性质及用途。

第六章有机聚硅氧烷

1、教学内容

1.1聚硅氧烷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2、重点、难点

重点:

聚硅氧烷的制备

难点:

聚硅氧烷制备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聚硅氧烷制备,了解聚硅氧烷的性质和用途。

第八章分析方法

1、教学内容

1.1化学方法

1.2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

1.3聚硅氧烷产品的鉴定与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

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

难点:

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了解化学方法及聚硅氧烷产品的鉴定与分析。

四、教材、教学参考书

1教材:

《新型有机硅高分子材料》黄世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参考资料:

《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幸松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机硅化学》杜作栋主编,陈剑华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