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982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docx

浙江大学大化O理论考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

2、减压蒸馏装置中蒸馏局部由〔蒸馏烧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及〔冷凝管〕、〔承受器〕等组成。

3、熔点是指〔固液两态在一个大气压下达成平衡时的温度〕,熔程是指〔样品从初熔至全熔的温度围〕,通常纯的有机化合物都有固定熔点,假设混有杂质那么熔点〔下降〕,熔程〔增长〕。

4、〔升华〕是纯化固体化合物的一种手段,它可除去与被提纯物质的蒸汽间有显著差异的不挥发性杂质。

5、按色谱法的别离原理,常用的柱色谱可分为〔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6、芳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达在〔保护氨基〕以及〔降低氨基定位活性〕两个方面。

7、采用重结晶提纯样品,要求杂质含量为〔3%〕以下,如果杂质含量太高,可先用〔萃取〕,〔色谱〕方法提纯。

二、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常用的分馏柱有〔ABC〕。

A、球形分馏柱B、韦氏〔Vigreux〕分馏柱C、填充式分馏柱D、直形分馏柱

2、水蒸气蒸馏应用于别离和纯化时其别离对象的适用围为〔A〕。

A、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别离有机物B、从挥发性杂质中别离有机物C、从液体多的反响混合物中别离固体产物

3、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ABCD〕有关。

A、吸附剂的含水量B、吸附剂的粒度C、洗脱溶剂的极性D、洗脱溶剂的流速4、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C〕A、硝酸B、高锰酸钾C、重铬酸钾

5.1〕卤代烃中含有少量水〔B〕。

2〕醇中含有少量水〔E〕。

3)甲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A〕。

4)含3%杂质肉桂酸固体〔C〕。

A、蒸馏B、分液漏斗C、重结晶D、金属钠

E、无水氯化钙枯燥F、无水硫酸镁枯燥G、P2O5H、NaSO4枯燥

6、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A〕。

A、脱色B、脱水C、促进结晶D、脱脂

7、正溴丁烷合成实验是通过〔C〕装置来提高产品产量的?

A、熔点管B、分液漏斗C、分水器D、脂肪提取器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

2、在蒸馏低沸点液体时,选用长颈蒸馏瓶;而蒸馏高沸点液体时,选用短颈蒸馏瓶。

〔√〕

3、薄层色谱可用于化合物纯度的鉴定,有机反响的监控,不能用于化合物的别离。

〔×〕

5、重结晶实验中,参加活性碳的目的是脱色。

〔√〕

6、在进展正丁醚的合成中,参加浓硫酸后要充分搅拌。

〔√〕

7、在使用分液漏斗进展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

〔×〕

8、纯洁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

〔√〕

10、硫酸洗涤正溴丁烷粗品,目的是除去未反响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

〔√〕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1、请指出以下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并画出正确的装置。

2、画出柱层析装置示意图,并简述实验的根本操作过程和考前须知。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当减压蒸馏完毕时,应如何停顿减压蒸馏?

为什么?

〔〕

2、什么叫共沸物?

为什么不能用分馏法别离共沸混合物?

3、在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为什么是冰醋酸过量而不是苯胺过量?

5、试描述制备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原理。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

1、答:

2、操做过程:

1〕装柱。

关闭下部阀门,往柱中倒入少量洗脱溶剂,放入少许棉花,将用洗脱溶剂润湿好的填料倒入柱中,翻开阀门,让溶剂流出,并不时敲打层析柱。

当溶剂流至填料界面时,关闭阀门。

2〕加样。

将样品溶液沿壁慢慢参加到柱中,翻开阀门,让样液进入到填料中。

当样液流至填料界面时,关闭阀门。

用少量的洗脱液洗涤壁,翻开阀门,让液体进入填料。

至填料界面时,关闭阀门。

参加一薄层新填料。

3〕洗脱和别离。

参加洗脱液进展洗脱和别离。

注意:

1〕柱的装填要严密均匀;2〕样液不能过多;3〕洗脱时不能破坏样品界面;4〕洗脱速度不能快。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答: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待蒸馏瓶稍冷后再慢慢开启平安瓶上的活塞,平衡外压力,(假设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然后才关闭抽气泵。

否那么,发生倒吸。

2、答:

当某两种或三种液体以一定比例混合,可组成具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将这种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时,在气液平衡体系中,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一样,故不能使用分馏法将其别离出来,只能得到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共沸混合物或恒沸混合物。

3、答:

对于任何有机反响而言,除了考虑反响是否进展外,还须考虑后处理的难易程度。

从后处理的角度来看,选择冰醋酸过量更易理,因为冰醋酸溶于水,苯胺不溶于水。

当反响完成后,将反响液倒入水中,搅拌后,冰醋酸那么溶入水中,便于除去。

4、

2〕苯胺硫酸盐在180-190ºC加热时失水,同时分子发生重排生成对氨基苯磺酸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当蒸馏沸点高于140℃的物质时,应该使用〔空气蒸馏管〕。

2、减压蒸馏装置主要由〔普通蒸馏装置〕、〔平安瓶〕、〔水银测压计〕和〔抽气泵〕四局部组成。

3、在测定熔点时样品的熔点低于〔220℃〕以下,可采用浓硫酸为加热液体,但当高温时,浓硫酸将分解,这时可采用热稳定性优良的〔硅油〕为浴液.

4、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到达别离,纯化物质的一种操作.

9、减压过滤完毕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抽气泵〕,以防止倒吸。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减压蒸馏装置中蒸馏局部由蒸馏瓶、〔A〕、毛细管、温度计及冷凝管、承受器等组成。

A、克氏蒸馏头B、毛细管C、温度计套管D、普通蒸馏头

2、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A〕。

A、1/3-2/3B、1/3-1/2C、1/2-2/3D、1/3-2/3

3、根据别离原理,硅胶柱色谱属于〔B〕。

A、分配色谱B、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空间排阻色谱

4、由于多数的吸附剂都强烈吸水,因此,通常在使用时需在〔C〕条件下,烘烤30分钟。

A、100℃B、105℃C、110℃D、115℃

5、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C〕A、试样有杂质B、试样不枯燥C、熔点管太厚D、温度上升太慢。

6、在粗产品环已酮中参加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什么?

〔C〕A、增加重量B、增加pHC、便于分层D、便于蒸馏

7、以下哪一个实验应用到升华实验。

〔C〕A、乙酸乙酯B、正溴丁烷C、咖啡因D、环己酮

8、硫酸洗涤正溴丁烷粗品,目的是除去〔ABC〕。

A、未反响的正丁醇B、1-丁烯C、正丁醚D、水

9、为防上钢瓶混用,全国统一规定了瓶身、横条以及标字的颜色,如:

氧气瓶身是〔B〕。

A、红色B、黄色C、天蓝色D、草绿色

10、金属钠不能用来除去〔C〕中的微量水分。

A、脂肪烃B、乙醚C、二氯甲烷D、芳烃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蒸馏及分馏效果好坏与操作条件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控制馏出液流出速度,不能太快,否那么达不到别离要求。

〔Y〕

2、温度计水银球下限应和蒸馏头侧管的上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N〕

3、高效液相色谱是属于吸附色谱中的一种。

〔N〕

4、在进展柱层析操作时,填料装填得是否均匀与致密对别离效果影响不大。

〔N〕

5、当偶氮苯进展薄层层析时,板上出现两个点,可能的原因为样品不纯。

〔N〕

6、重结晶实验中,参加活性碳的目的是脱色。

〔Y〕

7、活性碳可在极性溶液和非极性溶液中脱色,但在乙醇中的效果最好。

〔N〕

9、有固定的熔点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纯洁物。

〔N〕

10、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N〕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

2、请画出提勒管熔点测定装置图,并指出操作要领。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s为宜?

2、水蒸气蒸馏用于别离和纯化有机物时,被提纯物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3、在柱色谱过程中,如果柱中存在气泡,对样品的别离有何影响?

该如何防止?

 

五、简答题。

〔每题分,共30分〕

1、答:

需控制加热温度,使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到达平衡。

通常蒸馏速度以1-2滴/s为宜,否那么不成平衡。

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那么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局部液体的蒸气直承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展的太慢,否那么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为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而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那么。

2、答:

水蒸气蒸馏是别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适用围:

(1)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别离有机物;

(2)除去不挥发性的有机杂质;

(3)从固体多的反响混合物中别离被吸附的液体产物;

(4)水蒸气蒸馏常用于蒸馏那些沸点很高且在接近或到达沸点温度时易分解、变色的挥发性液体或固体有机物,除去不挥发性的杂质。

但是对于那些与水共沸腾时会发生化学反响的或在100度左右时蒸气压小于1.3KPa的物质,这一方法不适用。

3、答:

如有气泡存在,将降底别离能力,因为气泡的存在变相的减少了作用位点,减弱了填料与物质之间的作用力。

为了防止该情况的发生,在装填层析柱时,要不断的敲打柱壁,且要防止干柱。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常用的分馏柱有〔球形分馏柱〕、〔韦氏分馏柱〕和〔填充式分馏柱〕。

2、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和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3、熔点测定关键之一是加热速度,加热太快,那么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增长〕。

当热浴温度到达距熔点10-15℃时,加热要〔减慢〕,使温度每分钟上升〔1~2℃〕。

4、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用硫酸洗涤是〔除去未反响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和〔1-丁烯〕。

第一次水洗是为了〔除去局部酸〕及〔水溶性杂质〕。

碱洗〔Na2CO3〕是为了〔中和剩余的硫酸〕。

第二次水洗是为了〔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

5、乙酰水酸即〔阿司匹林〕,是十九世纪末成功合成的一个用于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

乙酰水酸是由〔水酸〕与〔乙酸酐〕通过酯化反响得到的。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水蒸气蒸馏操作时,要随时注意平安管中的水柱是否发生不正常的上升现象,以及烧瓶中的液体是否发生倒吸现象。

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应〔〕,方可继续蒸馏。

A、立刻关闭夹子,移去热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B、立刻翻开夹子,移去热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C、加热圆底烧瓶

2、进展简单蒸馏时,冷凝水应从〔〕。

蒸馏前参加沸石,以防暴沸。

A、上口进,下口出B、下口进,上口出C、无所谓从那儿进水

3、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B、CH3COONaC、C6H5CHOD、NaCl

4、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有关。

A、吸附剂的含水量B、吸附剂的粒度

C、洗脱溶剂的极性D、洗脱溶剂的流速

5、在用吸附柱色谱别离化合物时,洗脱溶剂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

A、快B、慢C、不变D、不可预测

6、在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过程中,可用〔〕来检查反响是否完全。

A、10%氢氧化钠溶液B、10%醋酸C、10%碳酸钠溶液

7、在进展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

A、1%-3%B、5%-10%C、10%-20%D、30-40%

8、正丁醚的合成实验,参加0.6ml饱和食盐水在分水器的目的是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

A、降低正丁醇和正丁醚B、正丁醇C、正丁醚D、乙酰苯胺

9、在乙酰苯胺的重结晶时,需要配制其热饱和溶液,这时常出现油状物,此油珠是〔〕。

A、杂质B、乙酰苯胺C、苯胺D、正丁醚

10、熔点测定时,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将导致〔〕。

A、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B、熔距不变,测得的熔点数值偏低

C、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不变D、熔距不变,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减压蒸馏是别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

2、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粹的化合物。

〔〕

3、在柱色谱中,溶解样品的溶液或多或少对别离效果没有影响。

〔〕

4、对氨基苯磺酸为两性有机化合物,有敏锐的熔点。

〔〕

5、环己酮的氧化可以采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

〔〕

6、进展乙酰苯胺的重结晶中,一般来说,热滤液迅速冷却可以得到较纯的晶体。

〔〕

7、合成正丁醚的过程中,在分水器中参加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降低正丁醇和正丁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

8、不纯液体有机化合物沸点一定比纯洁物高。

〔〕

9、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

〔〕

10、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

〔〕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

1、试画出分馏的根本装置图。

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

2、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请装一套热过滤装置,并答复以下问题。

1〕重结晶操作中,为什么要用抽滤方法?

2〕热过滤时,漏斗中为什么要放折叠滤纸?

如何折叠?

3〕重结晶操作中,参加活性炭的目的是什么?

加活性炭应注意什么问题?

4〕重结晶的原理。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蒸馏时参加沸石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

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2、假设加热太快,馏出液>1-2滴/s〔每秒种的滴数超过要求量〕,用分馏别离两种液体的能力会显著下降,为什么?

3、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哪些?

各用在什么地方?

4、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一样,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

5、Claisen酯缩合反响的催化剂是什么?

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用金属钠代替?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B2、B3、C4、A、B、C、D5、A6、A7、A

8、A9、B10、A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实验装置图。

1、答:

热水

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应立即停顿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

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炸裂。

2、答:

减压

1〕重结晶操作过程中热过滤是为了使物质与杂质形成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同时又防止溶解物质在过滤过程中因冷却而结晶,从而到达有效的别离提纯。

2〕放菊花形折叠滤纸是充分利用滤纸的有效面积以加快过滤速度。

折叠:

〔1〕首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形〔1/2〕;〔2〕对折后的半圆滤纸向同方向进展等分对折即1/4→1/8对折;〔3〕八等分的滤纸相反方向对折成16等分成扇形;〔4〕两段对称部位向反方向再对折一次;〔5〕滤纸中心勿重压,使用时讲折好滤纸翻转使用。

3〕参加活性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杂质中的颜色。

参加活性炭时应注意,量不可过多否那么会对样品也产生吸附影响产率,另加活性炭应在加热溶解前参加,如果开场加热那么应冷却片刻至室温时再参加,防止爆沸。

4〕重结晶是纯化固体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溶剂或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他们互相别离。

主要过程:

a、称样溶解b、脱色c、热过滤d、冷却析结晶e、抽滤枯燥称重

五、简答题。

〔每题分,共30分〕

1、答:

参加沸石的作用是起助沸作用,防止暴沸,因为沸石外表均有微孔,有空气,所以可起助沸作用。

不能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那样溶液猛烈暴沸,液体易冲出瓶口,假设是易燃液体,还会引起火灾,要等沸腾的液体冷下来再加。

用过的沸石一般不能再继续使用,因为它的微孔中已充满或留有杂质,孔经变小或堵塞,不能再起助沸作用。

2、答:

因为加热太快,馏出速度太快,热量来不及交换〔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致使水银球周围液滴和蒸气未达平衡,一局部难挥发组分也被气化上升而冷凝,来不及别离就一道被蒸出,所以别离两种液体的能力会显著下降。

3、答:

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

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球形冷凝管等。

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响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较好)。

4、答:

(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5、答:

该缩合反响的催化剂是醇钠。

在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因原料为乙酸乙酯,而试剂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醇,后者与金属钠作用那么生成乙醇钠,故在该实验中可用金属钠代替。

试卷四〔云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如果维持原来加热程度,不再有馏出液蒸出,温度突然下降时,就应〔〕,即使杂质量很少也不能蒸干。

2、〔〕是别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3、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主要用来吸收〔〕和水。

4、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严密,那么测定熔点〔〕。

5、物质的沸点随外界大气压的改变而变化,,通常所说的沸点指〔〕。

6、分液漏斗的体积至少大于被分液体体积的〔〕。

用分液漏斗别离混合物,上层从〔〕,下层从〔〕。

7、脂肪提取器〔〕从是利用〔〕和〔〕,使固体连续不断地为纯的溶剂所提取,此装置效率高、节约试剂,但对〔〕物质不易采用。

8、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说明含有〔〕。

可用少量〔〕以除去。

9、酸催化的直接酯化是实验室制备羧酯最重要的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有〔〕、〔〕和〔〕等。

10.为了防止在热过滤时,结晶在漏斗中析出,可以把布氏漏斗〔〕。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C、蒸馏D、水蒸气蒸馏

2、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

A、沸点B、形状C、熔点D、溶解度

3、在合成反响过程中,利用〔〕来监控反响的进程,最便利最省时。

A、柱色谱B、薄层色谱C、纸色谱

4、根据别离原理,硅胶柱色谱属于〔〕。

A、分配色谱B、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空间排阻色谱

5、氧化铝的活性分为Ⅰ~Ⅴ级,一般常采用〔〕级。

A、ⅠB、ⅡC、ⅢD、ⅣE、Ⅴ

6、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A、硝酸B、高锰酸钾C、重铬酸钾

7、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第一步酸提碱沉实验中,用15%盐酸调节pH为〔〕。

A、3-4B、2-3C、7-8D、9-10

8、在合成正丁醚的实验中,为了减少副产物丁烯的生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使用分水器B、控制温度C、增加硫酸用量D、氯化钙枯燥

9、以下哪一个实验应用到气体吸收装置?

〔〕

A、环己酮B、正溴丁烷C、乙酸乙酯D、正丁醚

10、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A、除去硫酸B、除去氢氧化钠C、增加溶解度D、稀释体系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要使有相当量的液体沿柱流回烧瓶中,即要选择适宜的回流比,使上升的气流和下降液体充分进展热交换,使易挥发组分量上升,难挥发组分尽量下降,分馏效果更好。

〔〕

2、对于那些与水共沸腾时会发生化学反响的或在100度左右时蒸气压小于1.3KPa的物质,水蒸气蒸馏仍然适用。

〔〕

3、水蒸气蒸馏时平安玻管不能插到水蒸气发生器底部。

〔〕

4、柱子装填好后,向柱中参加样品溶液时,可以采用倾倒的方法。

〔〕

5、在薄层层析过程中,点样时,样品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且样品点不能靠近板边缘。

〔〕

6、采用分水器装置合成正丁醚,其反响液的温度在135°C左右。

〔〕

7、重结晶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壁来诱发结晶。

〔〕

8、凡固体有机化合物都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来进展纯化。

〔〕

9、沸点是物质的物理常数,一样的物质其沸点恒定。

〔〕

10、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

〔〕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

1、水蒸汽蒸馏装置主要由几大局部组成?

试画出简易装置图。

2、请画出乙酰苯胺的反响装置图,并说明该实验的考前须知。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 什么叫沸点?

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

2、分馏和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有哪些异同?

如果是两种沸点很接近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能否用分馏来提纯呢?

3、在分馏时通常用水浴或油浴加热,它比直接火加热有什么优点?

4、什么是色谱法?

它的分类又如何?

5、乙酰苯胺的制备除了可以用醋酸作酰化试剂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什么酰化试剂?

试比拟它们酰化能力的大小?

试卷四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停顿蒸馏2、水蒸汽蒸馏3、性气体4、1mm、2-3mm、偏低5、在101.13kPa压力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6、1-2倍、上面漏斗口倒出、活塞放出7、索氏提取器、溶剂回流、虹吸原理、受热易分解或变色

8、游离的溴、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9、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10、预热

二、选择题。

1、C2、A3、B4、A5、B、C6、C7、A8、B9、B10、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实验装置图。

〔每题10分,共20分〕

1、答:

水蒸汽

2、答:

考前须知:

1〕反响中使用的苯胺应该是新蒸过的;

2〕反响物中,冰醋酸需过量;

3〕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必须保持在100℃——110℃之间。

4〕反响完毕后,趁热将反响液到入水中。

五、简答题。

〔每题6分,共30分〕

1、 答:

将液体加热,其蒸气压增大到和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

文献上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不一定即为我们那里的沸点度,通常文献上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如不加说明,一般是一个大气压时的沸点,如果我们那里的大气压不是一个大气压的话,该液体的沸点会有变化。

2、答:

利用蒸馏和分馏来别离混合物的原理是一样的,实际上分馏就是屡次的蒸馏。

分馏是借助于分馏往使一系列的蒸馏不需屡次重复,一次得以完成的蒸馏。

现在,最精细的分馏设备已能将沸点相差仅1-2℃混合物分开,所以两种沸点很接近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能用分馏来提纯。

3、答:

在分馏时通常用水浴或油浴,使液体受热均匀,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这比直接火加热要好得多。

4、答:

色谱法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或分配性能的差异,或亲和性的不同,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展反复的吸附-解吸或分配-再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得以别离。

按别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按操作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柱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