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0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docx

《莫高窟》教学设计(★)正文

第一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让语文阅读教学进入新时代。

它画面新颖,表现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启发,能发掘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的表现手法。

语文学习的特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思维。

只要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就能让它引领孩子进入阅读的个性化,让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哈姆莱特”。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初步感知文章“总写——分写——特写——总写”的构段方式。

【教材分析】莫高窟凝聚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显示出民族自豪感。

《莫高窟》这篇文章描述了莫高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那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的,第一段描写了莫高窟的位置和环境;第

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语和排比描写,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说明详细具体。

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等,都是本年级段的学习重点。

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亦是文章的文眼。

本篇文章的内容极具鉴赏性,适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多读、多想,感悟莫高窟带给我们的意义。

【教学方法】

莫高窟与《莫高窟》,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通过品味《莫高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结构的精妙,思想的深刻。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引入莫高窟,展现莫高窟,从而认识莫高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

2、ppt出示: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还记得文中的这句话吗?

大家一起读。

现在,就让我们摒住呼吸,再次走进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板书:

艺术宝库)

二、“触摸”彩塑。

(一)速写

1、(出示ppt图片卜请大家看这些图片,他们是谁?

谜底就在这段文字中,读一读。

2、说出你的答案,依据是?

(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

3、千年之前,人们塑造这些彩塑,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寄托:

人们塑造菩萨,是希望他排忧解难,所以他——(屏幕出示,指名读,女生读)“慈眉善目”;

人们塑造天王,是希望他守护四方,所以他——(屏幕出示,指名读,男生读)“威风凛凛”;

力士脚下各踏一只小鬼,人们希望他捍卫正义,所以他——

(屏幕出示,指名读,齐读)“强壮勇猛”。

4、这就是莫高窟中的彩塑,他们——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ppt屏幕出示图片,引读)

(二入特写

1、让我们拉近一幅特写(ppt屏幕出示卧佛),这是莫高窟彩塑中的一尊卧佛。

书上是怎么描写这尊卧佛的呢?

(ppt出示描写卧佛的文字)自由读。

2、你从“长达16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些文字里读出了什么?

(雄伟、造型逼真、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3、谁来读读这段文字?

(指名读、齐读)

4、作者用这简简单单的四字词语,将菩萨、天王、力士、佛祖的形象、神态写得各具特色,这就是(齐读)“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怪不得游人们会啧啧称赞。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5、游人啧啧称赞的仅仅是彩塑吗,更应该称赞谁?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

智慧的结晶)

6、所以,我们会说——(ppt屏幕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入背诵

1、再来看看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结构?

(总分总)2、记住这种特点,会让背诵更加简单。

(尝试背诵)

三、走进壁画

1、第三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壁画,作者是如何让巧妙的连接彩塑和壁画的呢?

(出示句子)

2、上句承接彩塑,女生读,下句开启壁画,男生读。

3、壁画的特点是什么?

(宏伟瑰丽)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宏伟瑰丽?

4、请同学们同桌小组合作,找找第三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壁画的宏伟瑰丽?

划出相应的词或者句子,在旁边写一些自己的读书感受。

5、让我们分享一下学习成果。

A面积大: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12个操场真是宏伟啊!

B内容多:

1请你来读读这段文字。

2(ppt出示主题丰富的壁画)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教师讲解,学生猜测卜

3壁画的内容如此丰富,简直就是一个缩小了的世界,难怪有人称他们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再看看壁画的色彩,真不愧是(宏伟瑰丽)呀!

C飞天美:

1(ppt出示文字)让我们欣赏一下文中的飞天。

指读。

2看,飞天来了,(ppt出示姿态万千的飞天)根据图片引读

3(ppt出示文字)这段文字写得美吗?

作者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美?

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排比,四字)

4这是句式的特点,内容又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两列文字)5读,加点的词都是?

(动作)6让我们一起做做这些动作,(引读,臂挎花篮,干什么?

)7你发现后面一列都是对前一列动作的想象。

8作者用工整的结构,精彩的内容将飞天的动作描写得淋漓尽致,富有音韵美,想想,飞天还可能有哪些动作?

9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一写。

10这么多飞天千姿百态,真是难怪作者这样夸他们,其中(引读)11这艺术殿堂的创造者是?

于是我们不禁感叹(齐读5)

四、解读藏经洞

1、莫高窟里还有一个藏经洞,它面积不大,但里面有?

2、这些藏品十分珍贵,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出示曾,大量,仅存)

(ppt出示收藏在其他国家博物馆中莫高窟的文物)血色黄昏中,一支支驼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不是我们国家的哪一个博物馆,而是异国他乡。

凄艳的晚霞中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

斯坦因(英国人b连续盗宝七个晚上,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雇了四十多头骆驼运走。

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伯希和(法国人)b1908年7月,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藏法国。

1911年10月,吉川小一郎(日本)等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

1911年鄂登堡(俄国人)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1923年华尔纳(美国人)到达莫高窟,此时的藏经洞已无文书可取,他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22平方公分。

3、你明白了什么?

4、是啊,六万多件啊,现在在全中国只能找到19件珍品,哪去了?

听。

(出示图片)

5、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介绍,你心中一定感慨万分,说说。

外国列强将走了我们的宝物真是令人憎恨。

我们国家实在是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6、我们愤怒,我们憎恨,带着这样的情感呢读好第4自然段。

齐读

7、你知道吗?

引领这些掠夺者进入莫高窟的是谁吗?

是当地老百姓,是中国人自己!

为什么?

留给你们课后去研究。

五、总结

大量文物的失去,让我们扼腕叹息,但是不管莫高窟的文物走到哪里,它都让全世界看到古老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魅力。

所以,我们可以大声的说(引读第五段b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深沉的文章,一篇离孩子生活比较遥远的文章。

正是多媒体施展拳脚的舞台。

在本文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要先分清楚一个界限,那就是,教的是“莫高窟”,还是

《莫高窟》。

理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了解了这节课中多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案是必然的,课堂是基于书本又高于书本的。

于是,在教学中,本着多媒体为文章服务的宗旨,出示了课文中描述的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长达16米的卧佛,以及精美的壁画。

用绚丽的图像,弥补了孩子想象的空白,最大程度的让孩子理解文章语言的精美,理解莫高窟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从而激发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为下面关于体验藏经洞文物遗失的耻辱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从《莫高窟》至『‘莫高窟"的飞跃。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仅仅依靠孩子的想象,莫高窟将会多么苍白无力。

第二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

因此,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多媒体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超越时空限制,交互性好,将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过程,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补充文字材料和实验操作无法传递的空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莫高窟很陌生,书中仅有的图片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莫高窟的研究热情,因此,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加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掌握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

如,在理解宏伟瑰丽的飞天时,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多幅飞天图片,学生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看完后,个个啧啧赞叹,很快就理解了宏伟瑰丽的含义。

莫高窟》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教学时,重在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这一点。

如,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和欣赏精美的飞天时,让学生能体会一点就说一点,喜欢哪里就说哪里。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

10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课上仿照例句,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描摹飞天的形象;学完课文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比赛,向家长介绍莫高窟,出一张以“莫高窟”为主题的小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言意兼得”阅读教学

这一堂课不算精心准备,倒也是一种尝试——“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这几天,学校语文教学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各个语文工作室进行了理论学习,同时钻研教材,研讨教案,课堂实施。

好些热闹!

我要上,,三个一,,了,与他们一起学习了“言意兼得,的教学理论知识,听了几节课。

倒有几许激动,如果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飞跃。

那么,何谓“言意兼得”呢?

我的理解是:

言,文本的语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内容。

兼得,即同时得到,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再说的直白些就是,语文教学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1下面结合《莫高窟》的备课、上课情况,谈谈如何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一、抓规律性语文,入“意”入“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阅读过程中,适时且适度地把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点到、点破、点透。

有时候要点到为止,有时候要点破明了,有时甚至要达到点透运用的程度。

学习《莫高窟》课文时紧抓“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个什么句子?

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

——;启下的部分是——O

师:

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

彩塑的特点——精妙绝伦。

(板书:

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板书:

宏伟瑰丽)

师:

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

(指板书)你觉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哪一种更得作

12者钟爱?

师:

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较“彩塑”和“壁画”的?

师:

“不光……而且……”这个关联词就是表示意思更进一层的,它更强调的是后面这一层意思。

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强调后者。

上述教学指导,我紧紧扣住文本中带“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经历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阅读历程。

这段话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主要是:

一、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承上启下,结构清晰。

二、关键词“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承接前后文,内容丰富。

三、关联词“不光……而且……”的解读,从文本的感性体悟,到语义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点到为止。

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着学生在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中,既“入乎其内”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标点,再获“言意”妙处

文本丰富的情感往往不仅仅是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不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语言形式。

13

学习《莫高窟》"壁画’这一段:

师:

同学们,壁画内容讲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飞天呢?

你对哪个标点感兴趣?

为什么?

师:

既然飞天的优美动态还有更多,请同学们先美美诵读文中飞天的优美姿态,再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

出示: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

师:

噢?

同学们对彩塑的神态描述完后用句号有异议?

你认为用什么标点?

那你还能仿造课文的写法,用“有……有……还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样貌或动态吗?

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标点探究,想象说话,质疑课本,发现这里的言语表达也可从标点中体会如此妙趣,给学生带来一番别样的言语体验,语文课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浓的诠释。

三、触动“矛盾、发现”,进行言意兼得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间的矛盾处,引导学生说服你,学生会很感兴趣,以能说服老师,质疑课本而自豪。

例如学习了《莫高窟》的藏经洞后:

师:

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

14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生:

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生齐读: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师: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生(齐读):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

智慧的结晶。

师:

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分别在课文的哪儿?

意思重复吗?

为什么如此安排?

师: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讨论中,结合课外知识,自然而然地走进艺术宝库,又一次回观了课文,又一次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深得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为祖国的辉煌艺术成就赞叹不已。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 智慧的结晶。

读得深情、读得激昂。

而对这两句总结性语句的安排,学生的诠释紧扣文本,诠释得透彻、灵动。

“明珠'诠释结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处于“丝绸之路”上,位于广阔的沙漠地带;结合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

15

就。

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 智慧

的结晶。

”重点放于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发现,学生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结构特点「四字词”的妙用;排比句的节奏韵律之美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发现,无疑给了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练笔训练:

模仿“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

”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平衡,构筑起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

“言意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言意兼得落脚点,设计言意兼得路线图,展开言意兼得阅读场,实现言意兼得最优效。

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语文老师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莫高窟》教学反思

[2022-12-113:

16:

00|By:

北异]

推荐

《莫高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

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

16生对此很感兴趣。

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考虑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上课前,我给学生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随着教学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

感OO

课后我有几点反思:

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2、由于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有的,有的

,有的”练习说话,由于有些学生可能预习时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出现了内容单调,语言贫乏

17的现象。

4、上课前考虑到课后习题上有“有的,”,有的,:

与“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这个练习,似乎并无必要。

如果安排学习选择精彩片段背诵,效果会更好。

5、课堂上自己语速较慢,爱重复学生的问题,造成时间浪费较多。

6、倾听学生有进步。

7、教学过程自己牵得太多,时间不够的时候,感觉自己领着学生一路小跑。

8、学生朗读时有亮点闪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铺垫,把文字读厚有一定的尝试。

莫高窟教学反思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方面为学生作了介绍。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

18的魅力,让他们铭记:

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

这一点,我从学生的眼神、赞叹中得到了肯定。

并且在讲到藏经洞的地方,运用多媒体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国主义破坏的录像。

这样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历史,激起了他们悲愤的心情。

并且进行适当地引导,更能让他们懂得努力学习,振兴国家的重要性。

这样,就完成了“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带领学生深入走进课文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训练。

比如:

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将文章的结构反复强调。

不足之处是每一段的结构交待得不够清楚。

对于课文中的过渡句进行了重点讲解,告诉他们什么是过渡句,作用是什么。

并且通过一个小练习,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

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

由于有些学生课前对

19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在练习说话的环节中,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

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总结的经验,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反思,自己能从中有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添砖加瓦。

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

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考虑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上课前,我给学生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随着教学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

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

20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我有几点反思:

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2、由于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有的有的

,有的

”练习说话,由于有些学生可能预习时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出现了内容单调,语言贫乏的现象。

4、上课前考虑到课后习题上有“有的……有的……"与"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这个练习,似乎并无必要。

如果安排学习选择精彩片段背诵,效果会更好。

5、课堂上自己语速较慢,爱重复学生的问题,造成时间浪费较多。

6、倾听学生有进步。

217、教学过程自己牵得太多,时间不够的时候,感觉自己领着学生一路小跑。

8、学生朗读时有亮点闪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铺垫,把文字读厚有一定的尝试。

第三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