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443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析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

回答:

1.为什么我国能源构成一直会以煤为主的呢?

(我国煤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且煤炭具有开发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2.为什么世界和我国煤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呢?

(因为煤的使用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放出的硫氧、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的产生;

煤烟、粉尘导致的大气污染;

废渣占用农田,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

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1.储量:

约有33万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开发潜力看好。

2.产量:

2000年底为277亿立方米,计划在2005年天然气产销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0年将近600亿立方米~700亿立方米。

3.主要分布地区:

在陆地拥有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大气源区;

在近海拥有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气源区。

其中陆上四大气田的地质储量约占全国的60%左右。

二、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储量大,产量多,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开发的潜力巨大。

建国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一直在东部的东北、华北等地,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已到了开采的中后期,产量的增加难度很大。

因此,油气资源的开发向西部发展。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就提出并实施了"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战略部署。

西部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些地区的开发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三、开发利用格局

1.开发战略部署: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1)开发的资金短缺问题。

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天然气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勘探、要开发、要铺设管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更增加了资金的困难。

(2)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人口较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就小,而市场需求小,就没有利润,又加剧了资金的困难。

因此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这里发展天然气产业的"

瓶颈"

过渡:

可能有的同学会这么想,本地用不了那么多,可以运到外面啊,而这又要遇到交通运输问题。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还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2.西部发展天然气的不利因素

(1)开发的资金短缺。

(2)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3)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限制,难以外运。

(再看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情况,同样可从经济水平分析。

3.东部沿海能源问题

(1)能源需求量大:

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

(2)传统能源煤和石油的恶果:

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固体颗粒物、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占用大量的土地、淡水等资源,环境人口容量问题加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东部沿海又是我国常规能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紧缺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更为突出。

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能源输入。

而以前主要是什么能源?

(煤和石油)

这些能源的使用又会带来哪些问题?

(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所以可以说这里需要输入能源,但更需要输入的是清洁能源,而作为清洁、热值高的天然气就成了今后的需求。

大家还可想想,煤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

(主要用铁路、公路和水运)

铁路、公路的运输要修建道路,水运要修建港口,既需要大量的资金,又要占用什么呢?

(占用大量的土地)

东部地区本身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环境容量有限,而建设这些设施占用的土地使这里雪上加霜。

再加上用煤来发电,也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淡水,更加剧了这里的用地用水紧张。

而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呢?

这种方式有什么有利之处?

(主要是管道运输。

所以,天然气的使用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用地紧张的矛盾。

正因如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今后这些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商品粮:

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的1/4以上。

2、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

作物分类

具体作物

分布区

粮食作物 

细粮作物

水稻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

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粗粮作物

玉米

普遍分布,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

玉米带"

高粱

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谷子

普遍分布,以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大

经济作物

甜菜 

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

大豆

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

亚麻

以黑龙江省最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附近

(分析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了解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3、中国"

商品谷物农业区"

-机械化程度较高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以私营农场为主,而我国东北则以国营农场为主。

(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两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由从前的"

北大荒"

变为今天的"

北大仓"

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根据课本图8.8,分析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A、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以耕地为主;

B、荒地面积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但不宜过。

分析:

黑龙江垦区的粮食总产量与商品率变化(课本图8.9和图8.10)

结论:

产量不断增长:

1978年20亿千克,2005年100亿千克,翻了5番。

商品率不断提高:

1978年40%,2005年超过90%。

4、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机械化作业程度高

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农用飞机25架等。

5、农业的综合开发,经营多样化:

综合开发的原则是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的生产能力;

同时,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实行产业的升级与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

饲料工业、大豆榨油(豆油)、制糖等食品加工业。

乳粉、精制米、制糖、油脂、白糖(粮肉乳等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目的:

1、了解东北区土地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理解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

2、了解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生产和作物分布等基本情况,理解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东北区农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3、理解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东北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国土开发与整治核心问题。

重点、难点

方法:

综合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的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一)黑土的利用

黑土是生长着茂盛的草甸植被下的土壤,它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

东北平原,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风蚀、水土流失影响;

我国的黑土目前绝大部分已被垦为耕地,由于过度开垦,施肥较少,耕作管理不善,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

1、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培肥土壤。

水土保持措施:

A、坡面治理:

坡度在1.5°

~4°

之间的耕地水土流失较轻,可实行改垄;

坡度大于4°

的耕地有中度、强度水土流失,可修梯田;

B、沟壑治理。

黑土区南部由于开垦较早,侵蚀较重,应修筑沟头埂、塘坝;

C、植树造林。

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保留天然林或营造人工林。

培肥措施:

增施有机物料,其中包括施有机肥、草肥、秸秆还田。

3、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二)沼泽的保护

1、东北沼泽的分布情况: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分布区(湿地)。

2、湿地的功能:

①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②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重要作用;

(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详细介绍:

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

由于三江平原地面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

在我国沼泽中独具特点,并有多方面作用:

在动植物保护方面,这里是我国特有珍禽物种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分布着众多珍贵的沼泽植物;

在水文作用方面,河漫滩的沼泽能削减洪峰、均化洪水过程。

沼泽率较高的流域,其调节作用与森林相当;

在调节气候方面,沼泽能使其广大的毗邻地区空气相对湿度增高;

沼泽还影响大气圈的气体组成,地球上的沼泽植被每年向大气圈释放大量氧气;

沼泽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沼泽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可防止侵蚀作用的发展。

由此看来,沼泽在生态平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3、保护三江平原的湿地资源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

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

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第二阶梯:

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

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

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

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

[讲解]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

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

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

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

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

镜子'

"

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

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

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总结]划分标准不同[叙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区的特点,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

[叙述总结]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

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布置作业]思考题:

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你对西部大开发在自然方面的看法,对南水北调在自然方面的看法等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 

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

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着。

3000米以上山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

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

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

400mm.

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气温低,冻土广泛。

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

外流河;

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湖泊多,多咸水湖。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

多冰川,湖泊。

植被

森林为主;

部分森林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

谷内有森林。

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

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

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 

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培养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步骤:

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

现在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

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

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

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划分依据:

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

中部(9个省区);

西部(10个省市区)

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

1、划分依据不同。

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

3、范围不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

自然条件的优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

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 

中部 

西部

最发达 

较发达 

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

(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最快 

较东部慢 

西部较慢

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

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较大的影响。

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

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

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

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

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2、社会和经济原因

[总结]

(1)历史原因:

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

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

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问题:

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先富共富"

重要理论?

(提示:

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一、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主要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与成因分类.

2.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3.通过多幅图片的阅读,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在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人类活动在这过程中的作用;

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和特点。

三、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并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我国则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表现在荒漠化类型多样、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

[读图]"

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

(图略),读图说明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大致分布状况:

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

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

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l/4

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

目前,我国荒漠化总体扩张的趋势还在延续,要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道远。

本单元我们以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西北地区为例,了解该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发展和主要防治措施,并通过了解局部地区取得的一些治理经验,供其他地区借鉴。

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图,读图观察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范围(大致边界、省级行政单位和邻国)。

[指图讲述,]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东起大兴安岭,南到昆仑山脉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和长城一线,北面和西面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相邻,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和中部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高大山脉,其间夹有塔里木、准噶尔等内陆盆地(三山夹两盆)。

与我们习惯上所讲的西北地区所不同的是,这里所讲的西北地区是指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两个自然地区,其范围不包括新、甘、宁、内蒙古任何-个省区的全部。

§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特征:

干旱为主

[承接过渡]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简要说说本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

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1.干旱成因:

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干旱特征对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带来了什么影响?

下面我们就从西北地区的气候、地貌、河流水文特征、自然植被、农牧业生产、国土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

图观察并思考:

①根据经纬度判断:

化德一满都拉庙一吐鲁番的方位变化;

②沿上述方向,三地年降水量呈现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③上述三地分属何类干湿地区?

并判断三地所属气候类型。

④根据年降水量状况,判断出本区域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

思考:

受水分条件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怎样的演变?

草原土地生产力相应有什么变化?

[小结]本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演变是:

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草原土地生产力也相应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读出具体载畜量)。

2.景观特征:

草原、荒漠为主,且自东向西演替 

过渡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西北地区荒漠广布。

[读图]"

西北地区主要沙漠和沙地的分布"

一一读出各沙漠和沙地名称。

由"

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

归纳:

 

类 

成 

治理难度

举 

原生性荒漠(沙质、砾质)

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次生性荒漠(活化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 

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地

[读图]"

世界荒漠分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