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89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文档格式.docx

隐性基因:

8、符号类:

P代表 ♀代表 ♂代表 ×

代表

代表 F1代表 F2代表

9.孟德尔研究材料主要是:

,研究的成果为:

10、孟德尔杂交实验

⑴.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⑵.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

⑶.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1.试着用遗传图解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12.思考教材P6—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则甲、乙小桶中的彩球分别代表。

②.据材料可知,甲中的D:

d=,乙中的D:

d=。

甲中的彩球与乙中的彩球数量。

③.分别抓取小球后,两小球的组合表示:

13.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4.阅读教材P7—技能训练。

试设计一实验程序,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

练习:

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D.兔的细毛和长毛

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

A.防止降温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C.防止自花授粉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

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性状分离比为3:

1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1

C.F2出现性状分离D.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7、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A.杂交B.自交C.测交D.观察现象()

8.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ⅹ甲,乙ⅹ乙

9.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杂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B.纯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体

C.杂合体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D.两种纯合体杂交的后代仍为纯合体

11.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据此可知何种颜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  )

A.黑马B.枣红C.黑色或枣红D.无法确定

12.遗传因子为Aa的豌豆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是

A.全部为显性性状B.3/4为显性性状C.全部为隐性性状D.2/3为显性性状

13、调查三对夫妇白化病遗传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

组合序列

亲代表现性

正常×

正常

白化

子代表现

及数目

2

(1)第二对夫妇正常,但孩子既有正常又有白化,这在遗传上叫做。

(2)根据第对夫妇及其子女的性状,可判断白化病为性状。

(3)若有许多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和第二对的基因组成相同,他们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与正常的数量比接近。

(4)第三对夫妇基因组成分别为和。

(5)属于测交实验的是第对夫妇的组合。

14、家兔的毛色中,褐毛与黑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与b)控制。

现在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

已知甲和丁交配,子一代全为黑色小兔;

乙和丁交配,子一代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

请回答:

(1)兔子的褐毛与黑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依次为:

甲乙丁。

(3)如何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来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

15、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首先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植物,不受的干扰,其次,豌豆花大,容易,更重要的是豌豆具有。

(2)在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孟德尔从相对性状的研究入手,然后再研究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

(3)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孟德尔成功运用了的方法,得到了前人未注意到的子代比例关系。

(4)孟德尔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说,合理解释了实验中的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实验验证,从而发现了。

(5)孟德尔提出的遗传规律是。

1-5AADCB6-10DBDBB11-12BB

13、

(1)性状分离

(2)二隐性(3)1:

3(4)Aaaa(5)三

14、

(1)黑色

(2)BBBbbb(3)乙与丙多次交配,产生大量后代,若后代中出现褐色兔,则丙为杂种;

若后代中全为黑色兔,则丙为纯种。

15、

(1)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外来花粉操作易于区分的性状(明显的相对性状)

(2)一对二对以至多对(3)统计学(数据统计)(4)遗传规律

(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1.孟德尔用和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还是,结出的种子F1都是,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

2.F2中出现了四种性状,分别为、、、。

其中和为亲本性状,和为重组性状。

F2出现的四种性状及数量比为。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首先假设豌豆的分别由控制,且这两对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是的,F1在产生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4.自由组合现象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组成形式有种,分别为。

5.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6.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7、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8、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分析,F2中:

=3:

1。

这说明豌豆的上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定律。

9.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种类。

(2)用遗传图解解释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0.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1.基因这个名字首先是由生物学家提出。

他还提出了和两个概念。

1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3、列表比较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的对数

Fl配子的种类及其比值

F2基因型及其比值

F2表现型及其比值

F1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值

遗传实质

联系

练习;

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按自由组合遗传,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A.9:

3:

1B.3:

1:

1C.3:

1D.1:

2.两杂合体(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3.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9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3996株B.1998株C.1332株D.7932株

4.如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 )

A.AaBbB.AaBBC.AabbD.AABb

5.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6.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亲本甲是双隐性纯合体,亲本乙是双杂合体。

甲、乙两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2B.3/4C.1/8D.1/16

7.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子代的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8.两个具有两对性状(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纯合体杂交,其子二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可能占子二代新类型总数的()

①1/2②1/3③1/4④1/5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9.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

卷毛黑色:

直毛白色:

卷毛白色=3:

3:

1:

1,个体“X”是()

A.BbCcB.BbCCC.bbCcD.bbcc

10.一只雄蜂的基因型为AB,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交配后,后代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B.AAaBbbC.AABB、AabbD.aaBb、AaBb()

11.基因型为AaBb的某植物自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A.1/16B.15/16C.1/8D.7/8

12.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已知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是

A.3/41/4B.3/81/8C.1/41/4D.1/41/8

13.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

A.3/4B.1/4C.3/16D.1/16

1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组合二

组合三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15.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1-5CDBBB6-10ACCCA11-13BBB

14.①组合一:

BbDd(或BbDd×

BbDd)组合二:

Bbdd、bbdd(或Bbdd×

bbdd)

组合三:

BbDD、BbDd、Bbdd(或BbDD×

BbDD、BbDd×

BbDD、BbDD×

Bbdd、)

②8/9。

15、

(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或Abd、abD(3)A、a、b、b、D、d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过关检测

(一)

一.选择题

1.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B、7/8C、7/16D、9/16

2.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所含隐性基因约有()

A、25万B、50万C、100万D、200万

3.下列基因型中最可能不是配子的是()

A、YRB、DdC、BVD、AB

4.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

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

这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5.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6.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7.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

A、毛桃B、光桃C、毛桃的概率为1/3D、光桃的概率为1/3

8.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9.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机率是()

A、1/4B、1/2C、0D、1

1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D、避免人为误差

11.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

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

1B、1:

2C、2:

1D、不成比例

12.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

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B、2/3C、1/4D、1/6

13.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蜜蜂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B、褐色:

黑色=3:

1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14.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B、1/6C、1/8D、1/16

1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

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3/16B、4/16C、7/16D、9/16

16.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A、5种B、8种C、16种D、32种

17.若遗传因子组成AaBbCCDDee与AABbCcDDEe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A、1/4B、1/8C、1/16D、1/32

18.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19.两个杂合体(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杂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相等,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为

A、YyRRxYYRrB、YyRrxYyRrC、YyRrxYyrrD、YyrrxyyRr

20.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由组合)与双隐性类型测交时,后代表现出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0B、25%C、50%D、75%

21.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绿子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

l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l植株和Fl植株B、F2植株和F1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2植株

22.牵牛花的红花(R)对白花(r)是显性,阔叶(M)对窄叶(m)是显性。

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再与某牵牛花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红阔:

红窄:

白阔:

白窄=3:

则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MmB、RrmmC、rrmmD、rrMm

23.进行不同品种植物嫁接实验,用开白花(rr)品种的芽,嫁接在开红花(RR)的砧木上,接穗枝条上开花的颜色和基因型是()

A、白花rrB、红花RRC、红花RrD、粉红花Rr

24.用基因型为AA(母本)与基因型为aa(父本)的两株玉米杂交,结出的种子的种皮细胞、胚乳细胞和胚细胞的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

A、AA、aa、AaB、aa、Aaa、AaC、AA、AAa、AaD、aa、Aaa、aa

二.简答题

25.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

I

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1)

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II

__________性遗传病。

123

(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3)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

III

(4)I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III-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正常男女

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

患病男女

2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出现的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27.小麦的高秆(D,易倒伏)对矮秆(d,抗倒伏)是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三个纯系品种:

高秆抗病、高秆易染病、矮秆易染病小麦,请设计一个培育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并写出育种步骤:

(1)杂交亲本应选择什么类型:

(2)产生杂种一代后,再;

(3)产生杂种二代后,再,直到不发生为止。

(4)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是,其基因型为。

28.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9:

7。

基因型为和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3:

基因型为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29.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或bbtt)

表现型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

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

30.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

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31.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

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