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典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97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典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典籍.docx

《古代文化典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典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化典籍.docx

古代文化典籍

第二讲古代文化典籍

四部:

经、史、子、集。

类书,丛书。

一、经书:

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1“十三经”

“六经”——孔子教学:

诗,书,礼,乐,易,春秋;

“五经”——汉武帝尊儒:

《乐》不存;

“七经”——东汉以孝治天下,增加《孝经》、《论语》;

“九经”——唐代将“七经”中的《礼经》(原指《仪礼》)扩为“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

“十二经”——唐代又将《春秋》的三种叙事或解说本即“三传”:

《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升格为经书,取代了《春秋》,一併收入为经;再加上《尔雅》而成“十二经”。

“十三经”——宋代再增加《孟子》,形成“十三经”。

《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西周初(距今3000多年)——春秋中叶(距今约2500年)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经》(《尚书》)可信的28篇,记载舜、夏、商、周四代统治者的文诰命令(左史记言)。

《礼经》(《仪礼》),规定各种礼仪行为和仪式。

“三礼”中其他两种著作,汉代只是《仪礼》的从属性资料,到唐代上升为经书。

《周礼》讲的是国家政治制度,主要是职官职务;

《礼记》解释礼仪规定的内容,主要是礼的作用和意义。

《易经》(《周易》),周人占卜所记,解释或预测吉凶。

《春秋》简要记载鲁国240年(-722——-481)的历史事件(右史记事)。

“三传”中《左传》从史料上详细补充具体内容;

《公羊传》、《谷梁传》从义理上阐发解释经文。

《论语》是孔门弟子追记孔子与其得意门生的言行。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记录的孟子言行。

《孝经》是战国中后期由孔门后学论述宗法观念中的孝道内容。

《尔雅》是战国时期初成的释义字典。

汉武帝时设《尔雅》博士,唐代附庸为经书。

2“四书五经”

南宋朱熹以后确定的儒家代表作。

“四书”是指:

《论语》,《孟子》,以及《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二、史书

从体裁上分,有编年体、纪传体、制度体、本末体。

1编年体

自春秋至明朝灭亡近2400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

《春秋》:

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

《汉纪》:

西汉一朝的编年史。

作者为东汉荀悦。

《资治通鉴》:

三家分晋至五代之末(-403——959)共计1362年编年史。

作者是北宋司马光等。

《续资治通鉴》:

北宋建立至元朝灭亡(960——1370)共计441年编年史。

作者是清人毕沅。

《明纪》:

明王朝一代的编年史(1368——1661)共计296年编年史。

作者是清末陈鹤。

2纪传体

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清末45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正史有:

“前四史”,“十七史”,“廿一史”,“廿二史”,“廿四史”。

另外,还有“廿五史”“廿六史”的称名。

“前四史”是后世史学家心目中的样板和典范之作:

(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它是正史中惟一一部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止当朝汉武帝太初年间(-103年前后),凡3000年的史实。

内分: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2)《汉书》,东汉班固

著。

西汉一代的断代史。

(3)《三国志》,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

反映东汉末年至西晋灭吴之前的历史。

(4)《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著。

东汉一代的历史。

“十七史”是宋代人确定的正史数:

(5)《晋书》,唐代房玄

龄等编撰。

西晋、东晋的历史。

(6)《宋书》,南朝齐沈

约著。

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7)《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著。

(8)《梁书》,唐代姚思

廉著。

(9)《陈书》,唐代姚思

廉著。

(10)《魏书》,北齐魏

收著。

北朝北魏王朝的历史。

(11)《北齐书》,唐代

李百药著。

(12)《周书》,唐代令

狐德芬等编撰。

(13)《隋书》,唐代魏

徵等编撰。

(14)《南史》,唐代李

延寿著。

南朝四个政权(宋、齐、梁、陈)的历史。

(15)《北史》,唐代李

延寿著。

北朝五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历史。

(16)《新唐书》,北宋

欧阳修著。

(17)《新五代史》,北

宋欧阳修著。

“廿一史”是明代人确定的正史数:

(18)《宋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19)《辽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20)《金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21)《元史》,明代宋

濂等编撰。

“廿二史”是清代乾隆时的称谓:

(22)《明史》,清代张

廷玉等编撰。

“廿四史”是清代乾隆年间追加而成的正史数:

(23)《旧唐书》,五代

时刘昫等编撰。

(24)《旧五代史》,北

宋薛居正等编撰。

“廿五史”是再加《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编撰);

“廿六史”又添《新元史》(民国柯劭忞)。

3制度体历代典章

制度的沿革变化。

有“三通”、“续三通”、“清三通”、“十通”等称谓。

最重要的是“三通”。

(1)《通典》,唐代杜佑

著。

自上古至唐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典章制度沿革情形,于唐代尤详。

(2)《通志》,南宋郑樵

著。

其中的“二十略”最有名,比《通典》内容更充实。

(3)《文献通考》,宋末

马端临著。

既有“文”(书本记载),又有“献”(名家议论),而且还有著者的考证,史料价值高于《通典》。

“续三通”是《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均成于清代乾隆时。

“清三通”是《清通典》、《清通志》、《清朝续文献通考》(266卷),清乾隆时官修而成。

“十通”是在上述基础上,再加一部私人所撰同名《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

4本末体将《资治通

鉴》改造为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一种新的史书体裁。

有人戏称是抄书抄出新意之作。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撰。

另有

《续通鉴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清史纪事本末》等。

5史评类一是评议

史事真伪,二是评论史书得失。

《史通》,唐代刘知几著。

他提出著名的“三长”(即史家要有“史才”、“史学”、“史识”)观点。

《文史通义》,清代章学诚著。

他指出仅有“三长”还不够,强调“史德”;认为“六经皆史”。

《十七史商榷》,清代王鸣盛撰。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

《廿二史扎记》,清赵翼撰。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取材的视野;

著史的目的;

著史的立场(直书);

史家“四备”(德、识、才、学)。

三、子书

汉初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编了一个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其中将先秦诸子分为十家,除司马谈所列六家外,另增出四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见《汉书·艺文志》)。

清代所成的《四库全书》分为十四家,又增四家:

兵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

关于诸子学说,后面单独再讲。

其重要著作有:

儒家:

《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名家:

《公孙龙子》。

杂家:

《管子》,《吕氏春秋》。

汉魏六朝有代表性的子类著作有:

西汉贾谊《新书》;

桓宽《盐铁论》;

刘安《淮南子》。

东汉扬雄《法言》;

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东晋葛洪《抱扑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四、集部书

文学作品集,分作:

集、总集。

别集,指个人作品集。

如:

《杜工部集》,《李太白集》……

总集,指作家作品汇集。

如:

《诗经》,《楚辞》,《文选》,《玉台新咏》;《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古诗源》,《古文观止》,《全唐诗》,《唐诗三百首》……

五、类书·丛书

类书,是将古代诗文按

内容,分门别类编在一起,供人查找方便的。

唐代《艺文类聚》;

宋代《太平御览》,《太

平广记》,《册府元龟》;

明代《永乐大典》;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丛书,是将多部著作汇编在一个系统中,重新整理保留,具有收藏价值。

《四库全书》79330卷。

共抄成7份。

今存4份:

故宫“文渊阁”(现藏台湾),沈阳“文溯阁”(现藏甘肃兰州),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杭州所藏散失部分,后补抄成全。

圆明园、扬州、镇江所藏三份毁于兵火。

《四部丛刊》初编、续

编、三编,8548卷。

商务印书馆1922年影印。

版本善。

《四部备要》将学者必

备之书336种,用仿宋体排印。

中华书局1924年起陆续排印。

实用强。

《丛书集成》收笔记、

丛钞、杂说一类著作,收入古籍4100多种,印成4000册。

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