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手术记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84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肿瘤手术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手术记录.docx

《肿瘤手术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手术记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手术记录.docx

肿瘤手术记录

肿瘤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10月28日

  术前诊断:

直肠癌Rectalcarcinoma

  术后诊断:

直肠癌Rectalcarcinoma

  手术方式: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operation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肿瘤位于距肛4cm处直肠下端,直径约5cm,已浸润至浆膜层,与阴道后壁粘

  连。

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5.将降结肠外侧腹膜剪开置脾曲,充分游离结肠脾曲。

游离直肠至肿瘤下缘。

切断近端乙状结肠肠管。

  6.会阴组手术,先扩肛,再用PVP-I消毒直肠内腔。

距肛3cm处切开皮肤,沿肛管游离,并分离肿块与阴道后壁之粘连,完整游离肿块及直肠与经腹组会合。

完整移除标本。

  7.冲洗盆腔,确切止血,缝合盆腔底部腹膜,重建盆底。

清点器械无误后置一胸腔引流管于肛周间隙,逐层缝合会阴部切口。

常规关腹。

  8.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9月15日

  术前诊断:

直肠癌Coloncancer

  术后诊断:

直肠癌Coloncancer

  手术方式:

直肠dixon根治切除术Radicalresectionofcolonalcancer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术中见盆腔、肠系膜、肝脏、胃、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肿块上极在腹腹返折处以上,活动可,直径约5cm,质中,已浸润至直肠浆膜层。

  

  手术经过:

取截石位,气根治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取腹部正中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

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直肠癌dixon术。

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切断乙状结肠悬韧带,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在肠系膜下动脉分出乙状结肠动脉处,根部切断肠直肠上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打开腹膜反折,完成直肠系膜全切除(Thecompletecircumferentialmesorectalexcision,TME):

直肠后在骶前筋膜前间隙内分离,直肠前分离时保护精囊腺及前列腺,离断两侧的直肠韧带,游离直肠至肿瘤下缘4cm处上残端闭合器,切割闭合。

用荷包钳荷包缝合乙状结肠远端,切断乙状结肠肠管,明确剩余的乙状结肠血供可。

从肛门口进吻合器行直肠-结肠吻合。

检查吻合口通畅。

缝合乙状结肠系膜,缝合盆腔底部腹膜,重建盆底。

冲洗,确切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关腹。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安返病房。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4年1月7日

  术前诊断:

贲门癌CardiacCarcinoma

  术后诊断:

贲门癌CardiacCarcinoma

  手术方式:

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术

  Proxmalsubtotalgastrectomy+esophagogastrectomy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术中见肝脏、脾脏、双肾、横结肠、小肠系膜根部、大网膜、腹壁及盆腔等无明显转移性结节。

肿块位于胃底贲门部,大小约6*5cm,质硬,呈浸润性生长,已突破浆膜层,侵犯膈肌和左肝外侧叶,其中肿块侵润左肝外侧叶约3*3cm,胃周1,2,3,4组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有少量腹水。

  

  手术经过:

  1.体位:

气插全麻,平卧位,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切口,逐层进腹后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延长切口到左胸,切断第八肋,切断约2cm肋软骨后,胸撑撑开,将膈肌切开到贲门,

  3.游离胃大弯侧:

由横结肠中部上缘切开胃结肠韧带,向左离断大网膜直至结肠脾曲,离断胃脾韧带直至贲门左侧。

向右离断小网膜:

由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侧剪开小网膜,将小网膜尽量切除,上端至贲门右侧,绕肿块浸润肝边缘约2cm将病变肝组织切除。

  4.离断胃体:

在相当于胃大弯之无血管区远侧贴近胃壁离断两支胃网膜血管,在相对应之胃小弯处贴近胃壁,距肿瘤下缘6cm以上处离断胃左动脉向远之分支。

用10cm爱惜康直线切割器切断闭合胃体。

  5.处理胃左动脉:

将离断之近端胃翻起牵向上方,显露胃左血管起始部,切断并双重结扎胃左血管。

  6.离断食道:

绕肿块边缘约2cm将肿块的膈肌剪开,并游离病变食道,切断左、右迷走神经主干,游离食道下端约10cm。

距肿块上缘5cm处离断食道,近端放入爱惜康吻合器头部,荷包结扎固定。

  7.远端胃与食道吻合:

在胃大弯侧形成之管状胃距末端4cm处前壁作一切口,插入吻合器将胃后壁与食道下端吻合,将胃管送入胃腔约5cm。

将切除之食道上切缘送冰冻,报告为上切缘阳性。

  8.关闭胸部和腹部切口:

冲洗胸腔和腹腔,确切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自食管裂孔处向体表方向缝合膈肌,膈肌缝闭后,置胸腔引流管,逐层关胸关腹。

  9.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4.1.28

  术前诊断:

胃癌(GastricCarcinoma)胆囊结石(Cholecyslithiasis)

  术后诊断:

胃癌(GastricCarcinoma)胆囊结石(Cholecyslithiasis)

  手术名称:

胃癌根治术(远端胃癌根2式胃次全切除术),D2distalsubtotalgastrectomy,胆囊切除Cholecystectomy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术中见肝脏、胆囊、脾脏、双肾、横结肠、小肠系膜根部、腹壁及盆腔等无明显转移性结节。

肿块位于胃窦部小弯侧,约2.5Χ2.5cm,质硬,尚未侵犯浆膜。

肝固有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

胆囊内多发结石。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手术切口:

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切口。

  3.腹腔探查:

逐层进腹后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4.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扎并离断,用电刀将胆囊切除,肝脏表面电凝止血。

  5.拟行远端胃癌根2式胃次全切除术。

  游离大网膜:

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将横结肠系膜之前叶分离,向上至胰腺下缘,再分离胰腺包膜至胰腺上缘。

  6.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

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清除第6组淋巴结。

  7.游离小网膜:

在十二指肠上缘切开小网膜,离断胃右动脉,清除第12、5、8组淋巴结。

  8.离断十二指肠:

在幽门右侧约3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和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9.骨骼化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切断胃左动静脉,清除第7、11、1、2组淋巴结。

  10.近端:

于小弯侧贲门下4cm,大弯侧第二支胃短血管上方离断胃。

  11.胃肠吻合重建通路:

胃残端小弯侧缝合。

找到距屈氏韧带15cm处的空肠,经结肠后行胃空肠吻合(近端对胃小弯)。

切开空肠壁后用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吻合口后壁,吻合口前壁用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后,再行浆肌层间断缝合,两角处加强缝合。

缝合系膜间隙。

  12.冲洗腹腔,确切止血。

  13.关闭腹部切口:

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14.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输PRBC4u。

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日期:

2003年8月25日

  术前诊断:

回肠肿瘤Ileumtumor

  术后诊断:

回肠腺癌Ileumadenocarcinoma

  手术方式:

回肠肿瘤切除术

  Resectionofileumcarcinoma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静气复合麻醉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原切口下方肠管与腹壁轻微粘连,回盲部可见缝合痕迹,阑尾未见。

末段回肠距回盲部约10cm处可及直径约10cm之肿块,包绕肠管,局部肠管狭窄,肿块与膀胱广泛粘连,肠系膜可及肿大淋巴结。

肿块切除后行术中冰冻提示:

腺瘤癌变,部分粘液腺癌。

肝脏、盆腔余未见异常。

  

  手术经过:

  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切口:

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逐层进腹,分离原切口下粘连,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3.游离肿块:

沿肿块四周分离,钝性分离肿块与膀胱粘连。

游离原手术及肿块造成之末段回肠与周围肠管的粘连。

打开右侧侧腹膜,游离回盲部。

  4.切除肿瘤:

近端在距肿瘤15cm处,远端在距回盲部2cm处分别离断肠管,分离肠系膜,离断并结扎切除肠管之血管。

  5.缝合肠管:

行回肠端端1#丝线全层缝合,浆膜层间断缝合。

关闭肠系膜裂隙。

  6.冲洗腹腔,确切止血,请泌尿外科医师术中会诊无特殊处理。

逐层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9月15日

  术前诊断:

结肠癌Coloncancer

  术后诊断:

结肠癌Coloncancer

  手术方式:

结肠根治切除术Radicalresectionofcolonalcancer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术中见盆腔、肠系膜、肝脏、胃、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肿块位于结肠肝曲,直径约5cm,质中,已浸润至结肠浆膜层和横结肠系膜,横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

  

  手术经过:

  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腹部正中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右半结肠大部和横结肠大部切除术。

  4.在升结肠和盲肠外侧缘剪开后腹膜直达肝曲,剪断肝结肠韧带,再沿横结肠上缘切断右侧的部分大网膜。

  5.在横结肠左段中部和升结肠距回盲瓣约10cm处,用止血钳穿过横结肠和小肠系膜的无血管区,各带一纱布条分别结扎,闭锁病变肠段的近远端。

显露右半结肠系膜,在系膜根部分离和切断结肠上动、静脉,结肠右动、静脉和结肠中动、静脉的右侧支,血管断端结扎两道。

  6.钝性分离腹膜后脂肪和淋巴组织直达系膜根部,保护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和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

  7.将横结肠系膜完全劈开,再切断距回盲部10cm的升,切除右半结肠。

  8.将升结肠断端与横结肠断端靠拢,作端端吻合。

先在吻合口的后壁作全层连续缝合,前壁作全层连续内翻缝合,再在吻合口的前后壁作浆肌层间断缝合。

检查吻合口通畅。

缝合升结肠和横结肠系膜。

  9.冲洗腹腔,确切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10.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4.2.3

  术前诊断:

乙状结肠癌

  

  术后诊断:

乙状结肠癌

  

  手术方式: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Laparoscopic

  麻醉方式:

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腹腔内无明显腹水,肝表面和盆腔未见明显转移灶;左上腹腔内可见广泛粘连,乙状结肠中下段可见一2*3cm大小肿块,未突破浆膜层,剖面可见肿瘤已经侵犯肠壁半周,下切缘距肿块约5cm,上切缘距肿块约9cm,肿块远端可见一1*1cm大小息肉状赘生物。

乙状结肠旁,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均未见明显肿大。

  

  手术经过:

  1.平卧,气插全麻,常规导尿,置下肢气压带,改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

  2.于脐下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未见异常。

  4.腹腔镜明视下再在下腹部作2个套管针穿刺,分别置抓钳和各种操作器械。

探查全腹,所见如上所述。

  5.改头低脚高右侧卧位,提起乙状结肠系膜,分别用剪刀和双极电刀把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浆膜打开,游离松解,停气腹。

退出所有腹腔镜器械。

  6.在乙状结肠对应处作左下腹5cm横行切口,将乙状结肠从腹腔内提出,在根部分离结扎乙状结肠系膜动、静脉,血管保留断端结扎两道。

分别距肿块上下缘约9和5cm处分别切断结肠,切除乙状结肠肿块。

  7.将乙状结肠断端作端端吻合,前后壁均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不可吸收线行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两角处加强缝合。

检查吻合口通畅,直径约3cm。

缝合系膜间隙。

  8.冲洗腹腔,确切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9.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12月8日

  术前诊断:

阻黄,肝门胆管癌

  Obstructivejaundice,hilarchlangiocarcinoma

  术后诊断:

阻黄,肝门胆管癌侵犯肝脏,十二指肠,门静脉,横结肠,胆囊癌

  Obstructivejaundice,Carcinomaoftheheadofthepancreasinvasivingtobileduct

  手术方式:

扩大性胰十二指肠除术(Whipple手术),Child消化道重建(捆绑式胰肠吻合,Roux-en-Y胃空肠吻合),部分横结肠切除术,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Whipple’soperation),Childreconstructionofthedigestivetract(Bindingpancreaticojejunostomy,Roux-en-Ygastrojejunostomy)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Generalanesthesia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腹腔内少量胆汁性渗出,,肝脏淤胆明显,胆囊萎缩,质地硬,可触及肿块与肝脏粘连致密,左右肝管均明显扩张,直径3cm。

胆总管挛缩,质硬,固定,边界不清,与十二指肠,门静脉,横结肠粘连致密。

胆总管下段闭塞,余胰腺质地尚可,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周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

  

  手术经过:

  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20cm,上至剑突下,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完毕,决定行扩大性胰十二指肠除术。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大网膜,切开胃结肠韧带,打开小网膜,横断胃体部,切除75%的远端胃,切断胃左血管、胃右动脉。

  5.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并切断胃十二指肠动脉,游离胆总管、门静脉及肝总动脉。

流离胆囊,并切除胆囊窝肝面,电刀彻底烧灼止血,结扎胆囊动脉后在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上方2cm处切断左右总管。

  6.打开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

在离Treitz韧带15cm处切断空肠,游离近端空肠,游离横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的右端,将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向前游离,探查胰腺头部、钩突部见其与肠系膜血管无浸润。

  7.在肿块左侧胰腺预定断胰处左右两侧上、下缘各缝一丝线,结扎以作止血和牵引,切断胰腺,胰腺断面确切止血。

  8.将胃远端、胰头、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向右侧牵引,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分离并结扎胰腺钩突部和肠系膜上静脉间组织和血管,用手指探察肠系膜上动脉所在,在肠系膜上动脉左侧连续双侧全齿血管钳夹闭后切断胰腺钩突,胰腺钩突断端缝扎止血,发现肿块与部分横结肠粘连致密,决定行部分横结肠切除术,距肿块约5CM处离断横结肠,移除标本,行结肠结肠端端吻合,然后开始行Child消化道重建,在结肠中动脉左侧横结肠系膜上的无血管区切开,将空肠上端上提,先与残留的胰腺吻合,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用电刀烧灼,破坏拟套入段空肠粘膜,胰腺实质与空肠粘膜间断缝合后,将胰腺断端套入空肠断端约3cm,空肠断端作胰腺包膜与空肠全层间断缝合固定,胰腺套入段上加扎7号Vicycle线捆绑。

吻合口美兰测压实验未见渗漏。

  9.在距胰空肠吻合口10cm作胆管空肠端侧吻合,于空肠系膜对侧缘作一切口,长度与胆管开口相当,全层丝线间断吻合。

距胆肠吻合口下放约25cm处切断空肠,远端空肠残胃作端端吻合。

近端空肠在距胃肠吻合口约45cm处与远端空肠作端侧吻合。

  10.缝合系膜间隙,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分别于胆肠吻合口后方和胰空肠吻合口后方置200ml负压引流球,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丝线关腹

  11.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ICU。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10月23日

  术前诊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癌

  PostoperationoflaparoscopicchelecystectomyGallbaddradenocarcinoma

  术后诊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癌

  PostoperationoflaparoscopicchelecystectomyGallbaddradenocarcinoma

  手术方式:

胆囊癌根治术

  Radicalresectionofgallbaddradenocarcinoma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胆囊床与大网膜粘连,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后可及肿大淋巴结。

胆囊管残端

  可及疤痕组织,送冰冻提示纤维组织。

肝脏及游离腹腔未及明显结节,术中经

  胆囊管残端造影胆管未见异常。

  手术经过:

  1.平卧,气插全麻,常规导尿,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2.取右上腹肋缘下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3.游离胆总管、肝动脉及门静脉,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后及胰腺上缘淋巴结。

  4.契形切除胆囊床后方肝叶,创面电凝止血。

  5.经胆囊管残端行术中胆道造影无殊。

  6.冲洗腹腔,确切止血,置一引流管于网膜孔处。

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逐层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300ml,术中病人血压稳定,麻醉效果满意,术后病人送PACU。

标本送作病理检查。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10/22

  术前诊断:

胆囊息肉

  Gallbaddrpolyp

  术后诊断:

胆囊乳头状腺癌

  Gallbaddradenocarcinoma

  手术方式:

腹腔镜转开腹胆囊癌根治术

  Laparoscopictransfertoopenradicalresectionofgallbaddradenocarcinoma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胆囊底部可及1.6cm菜花样肿块,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侵犯浅肌层。

肝十二指肠可及肿大淋巴结。

肝脏、腹腔未及异常。

  手术经过:

  1.平卧,气插全麻,常规导尿,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未见异常。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穿刺,右侧两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剑突下

  这个置各种操作器械。

  5.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头侧,胆囊颈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

  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

于胆囊管小切口近端再上两个

  钛夹,切断之。

  6.游离胆囊动脉,上三个钛夹后切断,残端留两个钛夹。

  7.以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8.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送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

  9.作右肋缘下切口长约15cm,逐层进腹。

游离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清扫肝十二指

  肠韧带、胰头后及胰腺上缘淋巴结。

  10.契形切除胆囊床后方肝组织,期间肝门阻断1次(8分钟)。

创面电凝止血。

  11.冲洗腹腔。

置一引流管于网膜孔处。

  12.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逐层关腹。

  13.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300ml,术中病人血压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PACU。

  标本送作病理检查。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2003年12月4日

  术前诊断:

双侧甲状腺髓样癌Bilateralmedullarythyroidcancers

  术后诊断:

双侧甲状腺髓样癌Bilateralmedullarythyroidcancers

  手术方式:

术中冰冻、双侧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

  Intraoperativebiopsy,totalthyroidectomyofbilateralthyroidandisthmus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

术中见甲状腺左叶中部一约2cm大小结节,质硬;峡部正常;右叶上极约1cm大小肿块,质硬,剖面由多个小结节组成。

术中冰冻报告双侧甲状腺髓样癌。

两侧颈部淋巴结均未肿大。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两侧置沙袋固定,常规消毒铺巾。

  2.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领式横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侧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在颈阔肌和颈深筋膜的疏松组织平面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上缘,下至胸骨切迹,充分显露颈深筋膜外层。

  3.结扎颈前静脉上、下端,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包膜,沿正中线剪开,上至甲状软骨,下达胸骨切迹。

分离舌骨下肌群与甲状腺包膜浅面的间隙至胸锁乳突肌前缘,显露甲状腺。

探查如术中所见,术中冰冻报告为甲状腺髓样癌。

拟行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