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86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伯牙绝弦》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能运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初步读懂故事内容。

3.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重、难点】

重点: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难点:

理解“知音”的真正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本文古今字义差别不大,较容易理解,虽然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学过《杨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阅读基础,但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还是较少。

因此,我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了课文的预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读解题——未见其文先生情

1、课前静息,音乐传情。

播放古曲《高山流水》,紧扣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为新课学习创设情境。

2、简介人物,读题揭题。

(1)齐读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简介主人公,了解故事背景。

(板书:

伯牙子期)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揭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由读文,争取读准读通。

出示导学提示,学生借助注音与注释自由读课文。

2、难句指导,要求读出节奏。

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配乐熟读,练习读出韵味。

师:

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读到入情处还会摇头晃脑,下面我们就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出示课件,多种形式合作朗读:

(1)师生对读两次。

(2)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读一次。

三、研读悟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研读感悟,初识琴声之妙。

(1)师:

让我们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地赞叹——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指导读好感叹的语气。

(2)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善”的不同含义,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2、角色体验,领悟心灵相通。

(1)创设情境,拓展想象,师生分角色对话,进行口头语言训练。

出示“伯牙所念,志在**,钟子期曰:

“善哉,兮若!

”的句式引导学生说话。

(2)引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理解“念”和“志”的意思,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4)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体会“知音”的内涵,在此渗透“泰山”、“江河”的含义,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5)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板书:

所念必得)

(6)学生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心意相通。

(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3、课堂练笔,感受相遇之喜。

(1)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学生练笔:

假如你就是伯牙,如今得遇钟子期这样懂你的朋友,此时的你会有怎样的感慨?

请用“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

‘善哉!

善哉!

’”的句式写下来。

(3)指名反馈,师简要点评。

(板书:

知音)

4、借用原话,重温知音典故。

(1)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师:

从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四、品读明理——破琴绝弦祭知音

1、创设情境,感受失知音之悲。

(1)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指名朗读这三个字,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出示句子,师范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

这时候,你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好这句话。

2、吟诵短歌,体会失知音之痛。

(1)出示短歌,师生吟诵:

古书中记载,闻知朋友死讯,伯牙悲痛欲绝,在子期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借助短歌中的诗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形象读出悲痛。

师:

如今,子期一走,我之所念,无人能得,(擦去板书:

所念必得)“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男生一起读——

师:

如今,子期一走,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擦去板书:

知音)“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女生一起读——

师:

如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

就让我破琴绝弦,也绝了我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吧!

一起读——

师:

这真是破琴绝弦肝肠断,人间无处觅知音!

五、诵读传神——一咏三叹怀知音

1、余音缭绕,提领一顿。

师:

正是这喜得知音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

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唱和吟诵着它!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了解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

2、回味经典,背诵全文。

借助“资料袋”,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资源,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一咏三叹诵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莫愁前路无知音

(1)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师:

同学们,学习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如果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知音。

(再次板书:

知音)

师:

从此,你和伯牙、子期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尽管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要怀抱着愿望,在生活中苦苦寻觅着自己的——知音!

师:

孩子们,你一定会在成长之路上遇到自己的知音,当幸福降临时,希望大家懂得珍惜!

(2)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①收集体现知音好友的诗文和名言警句;

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朗读法谈话法教学用具:

课件

学法:

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

我们还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杨氏之子》,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的背好吗?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古文,能说说你对古文的感受吗?

看来每个人学的时候感受是不同的。

古文虽然有点难,但觉得挺有意思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伯牙绝弦》一起读。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自由读课文,把子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

(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

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

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

3、齐读课文。

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个字,注意停顿和节奏。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在兮和若后边停顿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们读的都不一样。

师范读,学生跟着读)

小结:

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

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

可以用“/”画出停顿。

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1、理解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

总结学习方法: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

2)伯牙为谁而绝弦?

(板书:

钟子期介绍: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理解大意

1)自渎课文,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班上汇报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的组可以补充。

(2)哪句话你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

(3)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

“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

(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现象。

(4)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这句话?

练读

(5)刚才他你们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

(板书:

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

(板书:

念)(教师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哇!

4)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桌听,看谁讲的生动?

3、感悟知音

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他们是什么关系?

(好朋友,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

3)看图:

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

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

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

还听出了什么?

(像山一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

4、想象说话

善弹的伯牙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

就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好吗?

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2)你就是善听的子期,你能试着把你听到的,想到的,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5、点明中心无奈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齐读最后一句话,用一个词来概括伯此时的心情。

能够感受到什么?

(感情深厚)

2)我们再读这句话的时候感情就不同了。

读书就是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对吗?

3)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

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写的悼念诗。

2、出示诗学生读

3、后人感动于他们的情谊改编了一首同样感动的乐曲〈高山流水〉。

让我们在乐曲中再一次的朗诵课文,能背下来的可以跟着背。

总结:

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

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