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65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docx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_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___________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_。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B.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C.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D.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D.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2、好朋友阿成考上大学,小明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阿成,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

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

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无比兴奋。

虽然不能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会永远感念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

敬祝你大学新生活愉快,学业蒸蒸日上!

3、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宴会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__________”捕到的肥鱼,还有用泉水酿的酒和摆在面前的各种“__________”。

2.《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_________”。

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菊不会作骚人的干粮让他来充饥,更不会和其它菊花一样在重阳开放。

B.野菊生于野外无人欣赏却不以为意,因为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它有了幽色。

C.诗人傍晚时分与朋友相逢于半山,便折菊相送,他的此种行为含有深意。

D.在诗人的笔下,野菊也有思想有感情,这样写能更好地借菊花表达感情。

2.颔联描写了野菊怎样的形象?

请加以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水下六米的凝望

苏沧桑

①一只飞鸟俯瞰南中国,看见一条江从杭州穿城而过,江的北面有一个湖,是它熟悉的西湖;江的南岸也有一个湖,是它从来去过的湘湖。

它想了想,飞向了那片陌生的水城,轻轻落在水中央一棵清瘦的柳树上,看见了湖中自己同样清瘦的倒影。

②这是一月的湘湖。

一切仿佛睡着了。

睡意蒙胧中,它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水声,然后传来船夫的一句话,“这么个下雨天,雾又大,老人家还是回家待着好。

老人家,是我年近耄耋的父母,从老家来看我和弟弟。

他们常来杭州,已经把西湖看厌了。

我想起仅一桥之隔却从未去过的湘湖,便带他们来了。

③船窗前的父亲,久久凝视着冬天上午十点的湘湖,没有侧过脸来,只听得见他的声音:

“我见过的景色里,最像水墨画的,甚至比水墨画更美的,就是这里了。

④一月的湘湖,就是父亲小时候教过我的那种留白很多的写意山水和花鸟画。

花格船窗将天地框进一个天然的画框,雨雾如磨墨般,将天、地、水、物磨成了浓墨、淡墨,或更淡的墨,比烟还淡。

浓的,是一座拱桥,一段堤坝,一群飞鸟或一群栖息的鸟;淡的,是远处一片枯干的芦苇,三两棵垂柳,或一座亭子的倒影;白的,是天空,水,雾。

寥寥的几点黑,大片的浅灰和白,在船静静前行里,泼洒,勾勒。

极静,极美。

⑤四个月后,当我和一群文友又一次来到湘湖,我发现,初夏的湘湖,讲述着与一月完全不同的故事。

⑥一月清瘦的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处处是尚未老去的绿意,明净的湖面在阳光下显得光鲜亮丽。

而我的父母,早已回到老家,过了一个春节后,他们又老了一岁。

当我聆听着与湘湖有关的历史文化,当我站在湘湖水下六米处与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对视,我忽然想起,我和父母来时,并没有真正进入湘湖的深处。

我们不知道八千年跨湖桥文化遣址就在脚下,我们也不知道,船行走在静静的湖面上时,水下六米处正躺着一艘远古先民留下的独木舟,将古老的浙江文明史又往前推了一千年。

⑦独木舟与我隔着一面玻璃,古老先民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在屏幕般的玻璃上一一闪现。

我困惑八千年前的那根骨针,是用什么工具钻的针眼?

半根空心的玉璜,用什么钻的孔?

但不知为什么,我想得更多的,依然是我的父母,我自己的故乡,我的根。

⑧故乡在海岛玉环,父母留恋家乡的小院和亲朋,偶尔来杭州小住。

我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种越来地深的恐惧:

他们百年之后,我还会踏进那个再也没有他们的院落吗?

⑨八千年前的独木舟,静静躺在水下六米处,棕黑色的原木,已没有亮光。

远古的先民,曾经乘着它去过很多地方,把古老的文明带到了比我们的想象更远的地方,比如南太平洋。

更让人惊奇的是,2010年夏天,有人从遥远的南太平洋,如他们的祖先一样乘着一艘独木舟,沿着五万年前祖先的原始迁移路线重返本源——中国南方海边,来寻找他们的根。

6名船员,有航海家、水手,也有人类学家、动植物学家。

整整1.6万海里的艰苦旅途中,他们上岛添购食物、淡水、水果,也在大海里捕捞、生吃海鱼,最后两天,一点食物都没有了,每人只有一小瓶水维持生命。

他们与近十米的惊涛骇浪搏斗……最后,他们来到了这里,水下六米深处——这一条独木舟前,他们的“根”之前。

⑩“当他们看到独木舟时,眼睛都放光了,太惊喜了。

”博物馆的人说。

真想看看这些用生命来寻根的人。

他们想要寻找的,其实不仅是这一艘独木舟,而是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

⑪从水下六米处出来,我在湖边遇见了一只鸟。

它栖息在一块石牌坊上,是雕刻的,有着优美的体态和姿势,翅膀如飘带卷起。

它是湘湖先民的图腾。

我相信它就是湘湖的灵魂,这一片水城因为一直有它,才能这么静美。

在我长久的凝望中,这只鸟渐渐活了,飞离了我的视线,飞回了湘湖的一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瘦的柳树”与“清瘦的倒影”,描写出了一月的湘湖景物的特点,与后文初夏“湘湖此刻已显丰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文章以画家的眼光来描写一月湘湖的景致,纵笔挥洒而自然贴切,有全景有特写,有静景有动景,突出湘湖的静与美。

C.作者对初夏湘湖景物的描写是简笔勾勒,而对自己初夏游湘湖的感受、心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笔调灵活多变。

D.作者在水下六米处凝望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并由此产生许多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可见独木舟是全文的线索。

2.“在灵魂深处,每一个人都正在失落却又拼命想要寻回的东西结合全文,说明句子中“东西”指什么。

3.文章开头与结尾处对鸟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

吉普车是老朱的。

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

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

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

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

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

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

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

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

乡长气得拍桌子,说:

“他们不栽,我们栽!

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

“真去栽啊?

老朱说:

“可不是!

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

“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

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

“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

“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

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

忙了一秋天。

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

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

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

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

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

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

‘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

“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

“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

“笑什么笑?

没白吃!

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

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

”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

“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

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

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

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

‘你是不是庄稼人啊?

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

“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

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

“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

“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

”老朱听罢,连连点头:

“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2.“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3日上午,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活动在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隆重举行。

伴随着习习春风、阵阵书声,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了“水秀、山青、城美、人和”四季阅读主题,向全市公众呈现出一幅“春吟水秀、夏览山青、秋咏城美、冬诵人和”的唯美阅读画卷,展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厚重和包容。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全民阅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主动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紧密围绕继承弘扬“四个文化”,以更加鲜明突出的主题内容,更加亲和人本的组织方式,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保障,真正让阅读走进京城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印记的守护者、传承者。

记者了解到,流动于大街小巷的书香公交、穿梭于地下的书香地铁、荡漾于京杭大运河上的书香游船等,各种流动的阅读空间纷纷亮相、精彩纷呈;樊登、李光洁等数百位文化名人、影视明星和城市普通领读者,通过录制音频、现场接力阅读、领读伴读陪读等形式,倡导全民阅,引导广大公众走进阅读空间、体验阅读乐趣、分享阅读感受。

截至今天,全市“全城尚读”活动直接覆盖人群已经超过500万人。

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大国之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

(摘编自田雪吟《世界读书日 2018北京全民阅读打造爱阅之城》,2018年4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而2015年,这个数字是4.58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

对此,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认为,首先,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用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等方式看书没有纳入纸质图书的阅读统计之中;其次,从国际上看,纸质图书的阅读量普遍在缓慢下降,我国能够保持平稳和略有增长,殊为不易。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39.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同时,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城镇居民中认为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3.4%,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5.2%,可见农村对此类活动的需求更为旺盛。

(摘编自张贺《书,还要读得更多些》,2018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全民共识,为了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各地都想了不少办法。

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堪称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这些新颍的阅读活动的确可以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对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

阅读活动数量的多寡、质量的好坏、参与者的多少,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

作为读者,唯一评价自己阅读情况的只能是自己的阅读收获。

说到底,阅读要靠读者自己认真读书。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是老老实实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

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点燃读者心中渴望读书的火焰,只有当读者心中的那团火燃烧起来了,书香社会才能真的到来。

(摘编自张为民《全民阅读的关键在“读”》,201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通过书香节的一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如推广至全国,必将能提升全国各地的阅读率。

B.第十五次全民阅读调查发现,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这与统计方法有关。

C.在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各地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D.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只有让读者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才能建立真正的书香社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槪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官方讲话和记者了解中都可以看出,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贴近百姓生活,公众参与度高。

B.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增长了0.01本,这说明纸质书阅读即将被淘汰。

C.超过六成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必要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并且,相对而言,农村比城镇更加需要这类活动。

D.阅读活动代替不了阅读本身,但又能对阅读产生影响,其数量、质量、参与者等指标与阅读的情况都有联系。

3.上述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

“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等我从那条弯路走出来后,已是伤痕累累。

但我不停的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

“那路走不得。

他不信。

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A;3.B

解析:

1.精益求精:

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

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数不胜数:

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2.B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C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D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

3.此题考查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

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

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

“传承”与“循古”对仗,“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向上。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①“幸运”改为“优秀”;

②“获悉”改为“听到”(或“得知”);

③“感念”改为“记住”(或“铭记”);

④“敬祝”改为“祝愿”(或“祝”);

⑤“蒸蒸日上”改为“进步”(或“更上一层楼”)。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幸运”是好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机会,此处用来指“能考上顶尖名校”的阿成,使用不当,改为“优秀”“获悉”指得到消息知道某事,此处是“好消息”,二者语意重复,可改为“听到”或“得知”。

“感念”指因感激或感动而思念,句中说“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使用不当,可改为“记住”或“铭记”。

“敬祝”是敬辞,与二者是好朋友的身份不符,可改为“祝愿”或“祝”。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而这里是“学业”,可改为“进步”或“更上一层楼”。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高三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并听老师讲解,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所给的图表是流程图。

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

然后解读流程图,确定起点及流程图的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由流程图可知,第一步为“自学”,然后发现“问题”,出现问题要展开“讨论”和“听讲”,然后得出“规律”并要加以“练习”,若再发现问题还要通过“讨论”和“听讲”掌握规律。

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的顺序及箭头指示的方向,表述清楚即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临溪而渔;山肴野蔌;

2.子无良媒;士贰其行;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解析:

易错字:

1.渔,肴,蔌;2.媒,贰;3.羞,谀。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野菊生长在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

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其内心的高洁。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①已离开了,将来不一定回去的故乡(或有几分遗忘又有几分难合的故乡情怀);

②离现实太远或被遗忘了)的民族的开创精神与远古文明(或历史)。

3.开头对鸟飞向陌生水域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设置悬念;并引出游览湘湖的家人,过渡自然。

结尾处对鸟的描写。

照应开头;渲染神秘气氛,使文章结构严谨;以鸟象征湘湖先民的图腾、湘湖的灵魂,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1.“独木舟是全文的线索”错。

“独木舟”不是全文的线索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要点,把握中心思想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文本重要语句进行分析,联系所给语句的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

“东西‘在此处突出的是那些离走的人有几分遗忘又有几分难舍的故乡情怀,同时又是突出现实性的原因,那些民族精神、民族历史逐渐被人遗忘,表达一种缺类的人生。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探究文本意蕴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题目的设问句行具体把握,开头部分鸟飞向陌生的水域,就突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使得文章具有悬念感,自然引入了湘湖一家人,使得文本结构自然;结尾出对飞鸟的再一次描写,照应文本开头,增强文章表现力,同时使得结构更为严谨,从而揭示文本主题。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2.老朱是一个精通农业知识、工作实、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①精通农业知识。

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桃都很内行。

②工作踏实。

给农民栽了一春天的桃树。

③为农民着想。

帮菜农联系蔬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④廉洁奉公。

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

3.①三个故事分别展示扶英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心,多面地反映出扶工作中的苦与乐,使小说内丰富,更符合生活的直实性。

②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英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禹到依赖的过程,反映出政府扶工作逐深化,逐渐深入人心,深化了小说王题。

③小说以老李头的故事结尾,掲示出当前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引人深思。

解析:

1.本题难度小,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B项,"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错,"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于文无据;"逼迫""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概括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