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87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类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

天麻与伪劣品

3

川贝母与伪劣品

4

大黄与伪劣品

5

黄芪与伪劣品

6

巴戟天与伪劣品

7

柴胡与伪劣品

8

三七与伪劣品

9

何首乌与伪劣品

10

绵马贯众与伪品

11

西洋参与伪劣品

12

延胡索与伪劣品

13

山药与伪劣品

14

半夏与伪劣品

15

羌活与伪劣品

16

白薇与伪劣品

17

威灵仙与伪劣品

18

番泻叶与伪劣品

19

牛膝与伪劣品

20

黄连与伪劣品

21

黄精与伪劣品

22

山豆根与伪劣品

23

银柴胡与伪劣品

24

木香与伪劣品

25

龙胆与伪劣品

26

当归与伪劣品

27

白术与伪劣品

28

制川乌与伪劣品

29

天花粉与伪劣品

30

玄参与伪劣品

31

附子与伪劣品

32

桔梗与伪劣品

33

葛根与伪劣品

34

鸡血藤与伪劣品

35

槲寄生与伪劣品

36

乌药与伪劣品

37

海风藤与伪劣品

38

防风与伪劣品

39

大血藤与伪劣品

40

川木通与伪劣品

41

沉香与伪劣品

42

苏木与伪劣品

43

地骨皮与伪劣品

44

通草与伪劣品

45

厚朴与伪劣品

46

牡丹皮与伪劣品

47

苍术与伪劣品

48

蒲黄与伪劣品

49

西红花与伪劣品

50

红花与伪劣品

51

洋金花与伪劣品

52

金银花与伪劣品

53

补骨脂与伪劣品

54

酸枣仁与伪劣品

55

小茴香与伪劣品

56

紫苏子与伪劣品

57

蔓荆子与伪劣品

58

胖大海与伪劣品

59

桃仁与伪劣品

60

莱菔子与伪劣品

61

菟丝子与伪劣品

62

女贞子与伪劣品

63

山茱萸与伪劣品

64

白及与伪劣品

65

五味子与伪劣品

66

车前子与伪劣品

67

仙茅与伪劣品

68

枳实与伪劣品

69

连翘与伪劣品

70

吴茱萸与伪劣品

71

葶苈子与伪劣品

72

皂角刺与伪劣品

73

乌梅与伪劣品

74

槟榔与伪劣品

75

羚羊角与伪劣品

76

麻黄与伪劣品

77

枳壳与伪劣品

78

薄荷与伪劣品

79

化橘红与伪劣品

80

广藿香与伪劣品

81

石斛与伪劣品

82

泽兰与伪劣品

83

砂仁与伪劣品

84

锁阳与伪劣品

85

沙苑子与伪劣品

86

香加皮与伪劣品

87

金钱草与伪劣品

88

天仙子与伪劣品

89

川牛膝与伪劣品

90

茯苓与伪劣品

91

败酱草与伪劣品

92

雷丸与伪劣品

93

猪苓与伪劣品

94

海金沙与伪劣品

95

冬虫夏草与伪劣品

96

青黛与伪劣品

97

血竭与伪劣品

98

乳香与伪劣品

99

没药与伪劣品

100

土鳖虫与伪劣品

101

石决明与伪劣品

102

蜂蜜与伪劣品

103

天竺黄与伪劣品

104

蟾酥与伪劣品

105

珍珠与伪劣品

106

鳖甲与伪劣品

108

金钱白花蛇与伪劣品

107

全蝎与伪劣品

109

秦皮与伪劣品

110

鸡内金与伪劣品

111

阿胶与伪劣品

112

玄明粉与伪劣品

113

哈蟆油与伪劣品

114

牛黄与伪劣品

115

蛤蚧与伪劣品

116

琥珀与伪劣品

117

蕲蛇与伪劣品

118

朱砂与伪劣品

119

穿山甲与伪劣品

120

麝香与伪劣品

121

僵蚕与伪劣品

122

茜草与伪劣品

123

冰片与伪劣品

124

石菖蒲与伪劣品

125

泽泻与伪劣品

126

芦荟与伪劣品

127

北沙参与伪劣品

128

黄柏与伪劣品

129

麦冬与伪劣品

130

肉桂与伪劣品

(3)中药调剂:

本项比赛采取无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容器内,随机摆放在工作台正前方,药盒上不注药名。

由参赛选手按处方内容(中职学生组8+8味,高职学生组、教师组10+10味)调配3付中药,要求调配操作规范,剂量准确,不撒、不漏,脚注处理合理,包装美观牢固、整齐规范。

为节省时间,计价工作已由工作人员完成,参赛选手可忽略该程序;

处方审查于赛前理论考试中进行,根据调剂审方要求,指出处方中存在的不规范处,并在答卷上写明存在的问题。

各参赛代表队抽签决定参赛顺序。

选手现场抽取处方号。

参赛选手调配时可使用自带戥称,也可使用统一准备的戥称。

(4)中药炮制:

大赛选定的品种,是临床常用或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饮片,中职学生组的比赛范围为28种(表3中除*号之外的所有品种),高职学生组、教师组的比赛范围为36种(表3中的所有品种)。

按百分制评分。

竞赛前,由裁判员将上述品种分成若干组,每组2种。

竞赛时,选手随机抽取1组。

砂烫法的辅料用河砂,不用油砂;

麸炒法的辅料用麦麸,不用糖麸或蜜麸。

竞赛的生药量一般为50~100g。

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程序完成整个炮制操作过程。

裁判员分别对竞赛的2种药物就操作时间、操作过程和炮制后的成品质量进行公平公正地评判。

表3中药炮制品种目录

中药品种

炒黄

王不留行、莱菔子、冬瓜子、酸枣仁、白芥子、牵牛子*

炒焦

麦芽、川楝子、槟榔、山楂*

麸炒

薏苡仁、僵蚕、山药、白术、枳壳*

砂烫

鳖甲、龟板、骨碎补、炮姜*

酒炙

白芍、当归、大黄*

醋炙

延胡索、三棱、香附、乳香*

盐炙

知母、泽泻、补骨脂、小茴香、黄柏、车前子*

蜜炙

甘草、黄芪、麻黄、百合*

(三)竞赛时间

理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中药调剂中处方审查考核在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时间共计10分钟。

操作技能竞赛时间为63分钟,各分项目分别为:

中药性状鉴别13分钟;

真伪鉴别10分钟;

中药调剂15分钟;

中药炮制25分钟。

二、竞赛命题及裁判

(一)竞赛命题

理论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按照竞赛内容在题库中随机抽取。

操作技能竞赛见该项目实施方案中竞赛内容及要求、评分标准。

(二)裁判

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裁判员,大赛裁判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进行。

三、竞赛场地及设施

(一)理论知识竞赛

在标准教室进行机考,一人一桌。

(二)操作技能竞赛

1.竞赛场地

竞赛在承办单位中药实训中心举行,环境要求宽敞、明亮、安静、整洁。

竞赛场地功能单元包括:

选手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选手检录处、抽签室、竞赛物品准备室、竞赛室、赛后物品处置室、分数统计室、申诉仲裁室。

2.竞赛设备

表4竞赛公用物品

品名

数量

规格

笔记本电脑

5台

打印机

3台

计算器

6个

铅笔、签字笔、订书机

胶棒、胶水等

各2个

表5中药性状、真伪鉴别分项目所用物品

课桌12排×

16m

50张

120×

50×

80cm

软椅

50把

档案柜

1组

紫外光灯

2台

成套烧杯

6套

带芯酒精灯

6

容量250ml;

规格:

80×

95mm

小锤子

小钳子

白滴瓶

10个

60ml带胶帽

10

棕滴瓶

11

秒表

6台

镊子、打火机

各10

镊子为尖头

玻璃棒

1盒(20)

直径为7-8mm,长度为200mm

锡纸

1米

宽30cm

塑料水桶

直径30cm

暖瓶

2L

大瓷盘

20cm×

30cm

小瓷盘

16cm×

22cm

放大镜

10倍

刀片

单面

配电盘(插排)

多用

2100w

中性笔

1盒*10支

黑色

红色

席签

200

笔记本电脑(带打印机)

饮水机

一次性纸杯

4包

自封口塑料袋

500

28*20cm

13*20cm

抽纸

10盒

标签纸

1包

油性记号笔

2支

黑塑料袋

纸箱

桌号牌

小方巾

吸水性强

胶水

屏风

10米

中药性状鉴别答题卷

50份

中药真伪鉴别答题卷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350种×

1kg

同仁堂独家提供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

130组×

1kg

表6中药调剂分项目所需物品清单

数量或规格

2块

电子秤

2台。

称量范围0-5kg,精确度1g

戥称

10支。

称量范围0-50g;

50-250g,精确度1g,平盘

捣筒

5个

药斗

60个。

长40cm宽30cm高15cm

胶片

20片。

40*40cm

压方板

5个。

材质:

玻璃或木块;

长10cm宽4cm高2cm

纸袋

100个。

长25cm宽18cm

塑料袋

白色,长30cm宽30cm

包装纸

100张。

16*16cm

插座

桌签

签字笔

2盒。

红、黑各1盒

抹布

10块

电脑

1台。

A4纸1包

垃圾桶

2个

塑料筐或纸箱

2个。

长60cm*宽40cm*高40cm

调剂台

5张。

长3m*宽1.5m*高0.8m

课桌

2张,带桌布。

120*50*80cm

椅子

6把

25

中药饮片

表7中药炮制分项目所用物品

5台,称量范围0~5kg,精确度1g

煤气罐及减压筏、管子

5套,规格:

罐5kg

镶嵌式燃气灶(双灶)

5个,规格:

41×

73.5

炒药锅

10个,要求:

圆底、铁质锅、口径(包括外沿)33cm

药铲

不锈钢,最好铲子两面平滑。

白色搪瓷盘

规格30×

20cm的10个,40×

30cm的5个,共15个。

盛药盆

10个,口径30cm

炊帚

喷雾式喷壶

0.5L或1L

不锈钢桶(带盖)

10个,规格50L

铁丝筛

5个,筛辅料用。

孔径

5个,筛碎屑用。

粗箩,孔径1-1.5mm

簸箕

桌签号码

20条,纳米抹布(或刷锅用海绵块),要求:

白色。

擦桌布

灭火器

4个

垃圾筐(筒)

展示台桌布

按展示台规格确定桌布大小,展示台规格:

12米*1米

试验台

1.5米*1米

水盆

2个,规格:

长60cm,宽40cm

1台

四、竞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竞赛规则

1.理论知识赛场规则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参赛选手用计算机登录理论知识考试系统,按要求进行答题。

答题结束后由场内工作人员统一带到审方考场,不得提前离开理论考试赛场。

2.操作技能赛场规则

(1)参赛选手必须穿戴白色工作服、帽子,选手不得在参赛服饰上作任何标识物,一经查实取消本次竞赛成绩。

(2)选手入场顺序以市为单位,由抽签决定,并由参赛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依次按顺序在相应赛场逐项逐个进行比赛。

(3)赛前各领队组织选手参观熟悉竞赛场地和设备。

选手必须按竞赛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迟到15分钟者不得参加竞赛。

选手凭参赛证、学生证、身份证进入赛场。

由竞赛现场裁判员组织指挥选手到指定的准备室进行各项赛前准备工作。

裁判员负责对选手的参赛身份检查。

(4)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各分项目内容。

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员提问,选手之间互相询问按作弊处理。

竞赛过程中如出现仪器设备故障问题,应提请竞赛裁判长到赛场确认原因。

如果确实是因为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竞赛,由竞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5)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

(6)选手开始操作和结束操作,须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或由裁判员示意终止竞赛。

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并由选手签字确认,经裁判员许可后,参赛选手方可离开赛场。

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并不得提前离开赛场。

(二)注意事项

1.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

2.各赛场除现场裁判员、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赛点领导小组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3.新闻媒体人员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赛点领导小组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竞赛进行。

五、成绩评定

1.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评分标准统一阅卷、评分与计分。

2.操作技能的成绩占总成绩的80%,其中中药性状鉴别占20%,中药真伪鉴别占20%、中药调剂占30%、中药炮制占30%。

各分项目按百分制评分,按上述比例折算后计算出操作技能的成绩。

依据现场裁判员的赛场纪录和评分标准,由现场裁判组集体评判,进行客观评分。

3.参赛选手的最终名次依据各项成绩的累加成绩排定,得出各选手的总成绩。

排出名次出现成绩相同时,计算小分决出名次。

计算小分的顺序为:

先比较操作技能成绩,以成绩高者名次在前;

若还不能分出先后,再比较理论知识成绩,成绩高者名次在前;

若仍不能分出先后,取相同名次。

评分标准见下表

表8中药性状鉴别评分标准

项目

注意事项

药名及功效分类书写

每位选手识别40种中药饮片,每种2.5分,其中,中药名称1.5分,主要功效1分,总分100分。

名称写对,未写或错写功效,扣1分;

中药名称写错,不得分。

中药名称以2010版药典的正名正字为准,药典未载的按《中药调剂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所录名称为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作为单一品种收载的中药炮制品,必须按单列的名称书写;

同一中药不同炮制品写出中药名称即可。

书写药名必须清楚,一个字太潦草导致评委无法辨认的,视为错字;

整个药名太潦草无法辨认的,则视为答错。

中药的主要功效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功效,功效较多时,只需写出前面两个功效即可,每个功效0.5分。

竞赛与备考

参赛人员不得携带样品外出

参赛人员从进入备考室开始至考试结束,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

考卷上必须注明参赛人员的考号及随机抽取的考题号

备考选手在指定地点备考,参赛之前不得随意出入备考地点

比赛现场只设监考人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鉴别,填写鉴别试卷,试卷由现场工作人员收回,交评判组评判阅卷打分。

表9中药调剂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1.操作规

范(50分)

(1)审核处方(10分):

为了合理利用比赛时间,处方审查考核于赛前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

处方由大赛专家组拟定,参赛选手须按《处方管理办法》之规定认真审查,指出方中错误并予以改正。

审查内容包括处方前记、正文(中药别名、并开、脚注、配伍禁忌、毒性中药用量与用法等)、后记等。

(2)验戥准备(5分):

着装(束紧袖口),戴帽(前面不漏头发);

衣帽清洁(前面不漏头发)、双手清洁、指甲合格;

检查戥子是否洁净;

审慎、包装纸(台纸)整齐放置;

持戥(左手持戥,虎口向上,手形如“佛手”);

查戥(戥砣相符、戥杆、戥盘上下干净,戥绳不绕,戥盘水平);

校戥(举戥齐眉,面向顾客,左手不挨戥)。

(3)分剂量(5分):

为使一方多剂的分剂量均匀准确,参赛选手在调配时,应采用“等量递减”、“逐剂复戥”分剂量,不可主观估量或随意抓配。

(4)调配(10分):

按序逐味调配,单味间隔平放在包药纸上,使其互相之间易于区分。

不可混放一堆,调配时,左手持戥杆,右手心向下取药放入戥盘内,不可用戥盘撮药。

先称松泡等特殊药物并按规定位置排放的也视为正确。

整个调配过程必须做到无混杂、无散落、无遗漏、无错配等。

配方过程中,如果将饮片撒到台面上,允许拣回,不拣回的或者落到地上的均视为有散落现象;

两种以上药物堆放在一起不易区分的视为混杂。

为节省时间,捣碎药物由专家组统一处理。

(5)特殊药物处理(5分):

处方中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不以“脚注”形式注明,由参赛选手自己判断;

选手应使用统一准备的包装纸单包并注明药名及用法(四角包或五角包),要求药包平整美观,规格一致,不散不漏,牢固整齐规范。

单包药应放于各剂药袋内上方。

(6)复核与装袋(5分):

处方调配完毕,必须核对,核对时须看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装袋,并在处方上签字。

包装采用药袋,包前须将病人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