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02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2分=50分)

1、穿越时光隧道,当回到梭伦时代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公民

A.正在抽签选举民众法庭的审判员

B.步行进城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诘的场面

D.正在陶片上写下他们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2、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3、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④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出现新气象,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

①铁家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应用②出现了邯郸临淄等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③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④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吕氏春秋》记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7、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抑商末,奖励耕织

8、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

①变法内容所侧重的领域不同②春秋时期改革主要是维护旧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冲击旧秩序

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均正确D、①②均不正确

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放到农业B、奖励农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10、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

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④信徒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11、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12、马丁·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13、加尔文教认为:

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14、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15、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6、木户孝允明确指出:

“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B、军事改革C、培养出国人才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7、明治维新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8、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19、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0、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21、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2、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

23、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石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梦蕉亭杂记》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

“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当百日维新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材料四

图一《孔子改制考》封面图二北京强学会旧址图三《时务报》

材料五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六  光绪帝请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有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一些强行查封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又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怨声载道。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

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5分)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4分)

 

(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6分)

 

(4)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材料四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6分)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2分)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石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