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25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docx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北京历史与文化

一、 “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

 

二、 北京的自然形胜

三、 帝都沧桑

四、 北京城的记忆———城墙与城门

五、 北京中轴线

六、 清初“旗民分居”政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

七、 北京的皇家园林

八、胡同与四合院 

“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

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基本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三大理念的核心。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将人文奥运定义为:

“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突出‘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人文环境;遵循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以举办奥运会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以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响亮、最成功的口号,也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

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

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和未来的紧密关系。

  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魅力和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庄重、高雅的文化品位,是“人文奥运”的重要内容之一。

宣传、教育、普及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应是在全体市民中长期普遍开展的一项工作。

  那么,北京市民对北京的历史文化知识究竟了解如何?

  据有关调查显示,市民的北京历史文化知识水平整体状况一般。

同时,绝大多数北京市民认为,宣传普及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应是“人文奥运”理念中的重点内容。

如北京人最愿意在奥运会召开期间向外国友人介绍的主要是:

北京名胜古迹、北京的历史、北京现代建设成就;北京市民认为最能代表北京形象的是:

天安门、故宫、长城;北京历史与文化中最应该宣传的是:

名胜古迹、北京民俗、北京的现代化。

  北京的历史构成了它最鲜明的城市特征。

万里长城几乎是中国形象的最生动代表。

由大组明清皇家宫殿组成的城市中轴线形成了北京皇家风范的城市特色。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无论是周口店的文明之光,还是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无论是明清的皇城气派,还是现代首都地位,北京都因其显赫的历史跻身于世界名城之林。

古都北京,凝聚着中华古代文明的精华,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古迹,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文化现象绚丽多彩,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无穷无尽。

北京的自然形胜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总面积16,800多平方公里。

平原地区有“北京湾”之称,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向华北大平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是沟通我国中原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诚如古人所言:

“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的西、北、东北面群山环绕、连绵不断,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原。

西部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关沟附近交汇。

东北部平谷县境的造山为燕山的西缘,与军都山交会于潮白河谷。

西、北、东北面连绵不断的诸山岭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

山区面积为10,4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最高峰为位于西境的东灵山,海拔高度2,303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属于蓟运河水系的泃河。

这些河流都发源于西北山地,乃至蒙古高原。

其中泃河、永定河分别经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直接入海,拒马河、北运河都汇入海河注入渤海。

  “四季俱可喜,最佳新秋时”,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8—12摄氏度。

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风沙;夏季潮湿多雨。

年均降水量600多毫米,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70%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

最好的季节是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底。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形象地称北京山环水绕的形胜是“山川峙濯,险甲寰区”,“山水一大交汇”,“诚万古帝王之都”的“天府”、“神京”。

帝都沧桑

北京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历经千年封建王朝,劳动人民造就了这里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北京古迹之多、山水之胜、园林之美,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那宽敞的大道、辉煌的门楼牌坊、宏伟的宫殿,一切的一切都像在诉说遥远、漫长的历史故事……

  1.北京文化的开端

  北京是我们远古祖先居住生活过的故乡。

1929年,在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发现“北京人”头骨化石,这里的大批文化遗存成为世界远古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完整丰富的资料。

大约二十万至七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人”在今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上劳动、生息,他们是既像人,又有着猿的特征的原始人类。

  1973年,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第四地点的洞穴里,发现距今大约二十万年以前古人类遗物,称“新洞人”。

“新洞人”在体质特征等方面比“北京人”有了很大进步。

1933年在这里发现的大约两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他们的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预示着人类文明时期的到来。

  “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证明北京地区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祖先发源地之一。

北京文化史,也从这里开端。

  1966年,在门头沟东胡林西侧,发现一处人类骸骨化石,这就是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东胡林人”。

这一发现表明,北京的先民已经离开山地的穴居,不再过着原始猎人的生活,而是定居下来营造房屋,从事农业生产了。

他们能做较精致的装饰物,可使用的工具也是磨光的石器。

考古学家称他们所处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早期。

  2.远古的传说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即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轩辕氏,就曾活动在史前北京地区。

  传说中的炎帝族和黄帝族,是夏以前发源于陕西黄土高原上的两大部族。

后来黄帝族向东北发展,至现在的山西、河北北部。

而炎帝族沿黄河而东,并在长江、淮河留下自己的足迹,最后到了山东。

北方黄帝曾“以师兵为营卫”进行南北征战。

他率领本部落并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北京以西的涿鹿打败了九黎部落,杀死他的酋长蚩尤。

后来,为争夺盟主地位,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之野”,经过三次大战,打败了炎帝部落。

此后,黄帝部落又北逐“荤粥”,并于今河北涿鹿建立了都邑。

  传说黄帝的第三代继承者颛顼曾到“幽陵”祭祀,“幽陵”即幽州,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名称。

北京地区随之跨入人类文明的大门,一个东方伟大的城市即将诞生。

  3.北京城的起源

  北京是世界上建城最早的历史名城。

商朝的时候,如今的北京地区存在着蓟、燕两个自然生长的古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分布于此的燕和蓟被纳入周的版图,成为西周王朝的诸侯国。

《史记》载: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封召公奭与燕”。

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沿用旧俗建立燕国,此为西周燕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县琉璃河镇东北的董家林村一带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商周文化遗址,包括居民住址、墓葬区和古城址。

专家通过对墓葬及出土器物的考证以及对古城遗址的考察,断定这里就是周初燕国始封地,而古城应是燕国的都城。

  由于琉璃河遗址被确认为燕国的都城,北京建城的年代被推断为灭商之年的公元前1045年,1995年,北京市政府正式确认了这一说法。

  燕都蓟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原白云观以北蓟丘台。

随著燕国的强大,蓟城被建设成富冠天下的名城,称为燕京,与赵国邯郸、齐国临淄、楚国宛城等齐名。

北京城的城址,自蓟城迄今,虽历数千年,但位置一直都在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处。

这种沟通华北平原和蒙古、东北交通的枢纽位置,便是蓟城崛起的主因。

  4.从军事重镇到陪都

  公元前三世纪初叶,秦始皇统一中国,蓟城改为广阳郡的治所。

西汉末年王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大燕国,北京的别称“燕京”由此而来。

直到唐代末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和平时期成为南北交流的商业中心,战争时期则是必守必攻的军事重镇,地位重要。

  唐中叶以后,国势长落,东北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兴起,建立辽国,与中原汉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

五代后晋年间(十世纪前半),契丹攻占幽州城,定为陪都(首都之外的国都),称南京或燕京。

当时辽国共建有五个京城,其中燕京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

  十二世纪初,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北宋徽宗年间正式建立金国,后灭辽国及北宋,金主完颜亮迁都至燕京,改名中都,从此中国北方归金国统治,南宋则偏安于淮水以南。

金中都的建设,博采中原帝都建设之精华,融汇北方的地域特色,在城市建设上风范一新,成为元明清三代帝都建设之先声。

在北京城的变迁史上,金国中都是北京城由地方重镇迈向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转折点,北京千年帝都的基础即奠基于此。

  5.大汗之城———元大都

  十三世纪初蒙古挥军南下,中都毁于战火之中。

1234年正月,蒙古灭金。

1264年(至元元年),忽必烈下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

1271年(至元八年)定国号为大元。

次年,该中都为大都,并迁都于此。

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大都城从1267年开始建造,共费时26年完成,全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周围约30公里,南北略作长方形,主要工程包括宫殿、城池、运河(即通惠河)三项。

大都的街坊如棋盘般纵横整齐,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今日北京的街道、胡同乃可看出昔日痕迹,而“胡同”一词,亦即元代对街道的称呼。

大都设计、兴建的工程十分庞大,庄严的宫殿、幽雅的园林、整齐的街坊交织成一个整体,而细部的石雕、塑画更是美不胜收,被西方人尊称“大汗之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

波罗曾衷心赞美说:

“你们必须知道,那里有一个又大又繁华的古城叫做‘汗八里’,这座城是如此的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八里”是突厥语“城市”的意译,“汗”是统治者,即皇帝。

“汗八里”即帝都之意。

元大都“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以富实华美的东方文明魅力,为西方所倾慕、传送。

  6.明清两代帝都

  公元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为燕王朱棣封地。

后来朱棣篡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即位于南京,公元1403年称永乐元年,但极思念其兴王之地———北平。

礼部尚书李志刚于永乐元年正月,“首发建都北平之议”,并于当年改北平为北京,升为陪都。

明成祖于永乐四年下诏,以建“行在”为名,开始筹备营建北京城及宫殿。

永乐十四年下诏准备迁都北京。

从此北京城开始以皇宫的规制进行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竣工,历时十五年,一座超过前代的帝都焕然屹立在东方。

  1644年,清军进占北京,同年,顺治帝正式由沈阳迁都北京。

除修缮宫殿、城墙外,城区基本上都没有改动,但京城西郊皇家园林建设远远超越了前代。

自康熙起,先后修建了畅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漪园、静明园及至今完好的颐和园等,其瑰丽幽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概括而言,以辽为界,北京城市的性质大致可分两个阶段。

辽之前,先秦之际的蓟、燕,十六国之慕容儁、唐之安禄山与五代刘守光虽均曾先后立都北京,然这些政权,或为诸侯之国,或为割据势力,尚不属全国意义上的都城,北京的城市性质从总体上看应为我国北方重镇。

自辽始,北京的政治地位开始抬升,逐渐由北方重镇向全国政治中心转化。

先是辽立南京为陪都,但并未成为正式国都。

金虽立都北京,但也只能是我国北半部的政治中心。

元代才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始,而后,除明初与民国短暂时期之外,北京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至今不改。

  旧北京城的发展,经历了元朝的奠基,明朝的改建,清朝的修建三个阶段,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帝都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7.新中国的首都

  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超越时代空间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20世纪上半叶,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终于推翻了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结束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被压迫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步入伟大复兴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跨越、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因此,北京古都被确立为新中国的首都城市,不但使古都城市从此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具有永久纪念的意义,而且从一个历史城市延续发展的角度观察,当年新中国的首都建筑,应视为今后北京历史名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老的北京城,已经走过了3000多年的沧桑历程。

北京城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的漫长历史息息相关,它既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古老的北京城也开始迈开走向第一流现代国际城市的步伐。

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充分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体现古都传统文化的风貌,这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它、关心它的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京城的记忆———城墙与城门

城墙是用以防御的墙垣,中国汉字中的“城”,既指“城墙”,也指由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的一个特征是,大多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这与西方相反。

  城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

如果将它所保卫的城市比作建筑物的综合,城墙的作用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外墙。

国都的城墙还是统治者中心形象的扩大,所以,历代统治者会把“城”当作“国”的同义词,倾城即是国破。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城墙与城门指明清北京城墙城门。

其城墙城门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它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四道城池所组成。

有“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之说。

九门深处,就是北京的老城。

  “内九”,是指内城墙共有九门。

内城墙系通过正阳门的城墙,总长度23.6公里,高11.8公里。

封建礼制对进出城门有严格的规定,九门各有分工严明的用途:

正阳门为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才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清代走囚车。

  “外七”,是指外城墙有七门。

外城墙系通过永定门的城墙,又称罗城,总长度28公里,高10米,明朝嘉靖年间增筑。

外城墙是内城墙南墙的外围部分,其七门为:

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皇七”,是指以天安门城楼两侧为起点的红墙,即皇城,共有七门。

皇城城墙的总长度约为9公里,环绕着紫禁城,共有七门:

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禁城四”,是指紫禁城有四门。

外城之中有内城,内城之中有皇城,皇城之中是紫禁城。

所以,紫禁城是城中之城。

紫禁城呈长方型,城墙的总长度,为3公里,高10米,共有四门:

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广阔,沉稳雄劲,有一种高屋建瓴、睥睨四邻的气派”,“它是一部土石作成的史书”。

这是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

喜仁龙在所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中对城墙的赞叹。

  清代末年,北京城墙逐渐拆除,出现了许多豁口,城门也越来越多。

北京城门也因此逐渐由“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增加到30多门。

  新中国成立后,内、外城城墙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掉了,城门也无所依附,除正阳门、德胜门外,仅余遗迹尚可供人们追忆中国的文化遗产,成为游览古都北京时有意义的一项内容。

明代城墙是北京建城史上修筑得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的建筑物,堪称北京城的标志。

北京中轴线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北京比较明确的中轴线起于金代,一条御道贯穿外城的丰宜门、皇城的宣阳门和宫城的应天门。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直抵外城正中丽正门。

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按照传统的“隆庙社、崇阙坛”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

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所有的皇室宫殿、坛庙、政府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都依附着这条中轴线而结合在一起。

这些建筑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又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轴线上又陆续扩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

今天,奥林匹克公园选定在北京最具文化特色的中轴线向北延长段上,不能不说是北京“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是古都文脉的延续。

清初“旗民分居”政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的北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皇城为中心的宫廷文化集中区,一是以北京外城为中心的仕人、平民文化的衍生地。

  清政府定都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

“旗”指在旗的旗人。

“民”指汉、回等其它民族的居民。

内城房屋一律让给旗人居住,不允许有汉人住宅,旗民分城居住,不得擅自越制。

  “旗民分居”政策使北京内外城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北京城形成了“兵、民分置,满、汉分治”的格局,从而在北京出现了皇家贵族文化和仕人、平民文化的两大阵营。

  1.内城的皇家文化

  清代北京内城街道格局一仍明旧,和明代北京没有多大改变。

唯一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北京内城陆续建成了诸多宽阔宏敞的王公贵族府第,著名宅园有百余所,异常鉅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是谓“明筑城,清建园”。

  清雍正、乾隆以后,清帝常年住北京西郊圆明园。

王公贵族为平日上朝方便,多在东、西两城建宅,所以,北京的王府主要集中在东城和西城。

清代北京的王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为清初入关有功、“世袭罔替”的八大家亲王,即人称“铁帽子王”的八大王府。

二为清中叶康乾时期的王府,这一时期的王府保留不多。

三为晚清的王府。

  世言京城“东富西贵”,北京内城东部大宅多,西部府第多。

在诸多王府中,以清代晚期恩封世袭罔替的恭亲王奕訢的府邸最为著名,代表清代北京王府格局规制的共同特征。

恭亲王府及花园早年曾是乾隆朝大学士和珅宅第。

咸丰元年(1851年),才改赐给恭亲王奕訢,此时始称恭王府及恭王府花园。

恭亲王奕訢受赐府第后,调集能工巧匠对其进行了精心的修缮,把它建成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京建筑风格为一体,汇西洋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为一园,使王府以建筑华丽、装修精美而成为京城百余座王府之冠。

  北京城这些建制宏大、精美考究的王府和王府花园充实了北京内城的实体内容,增加了北京城的堂皇富丽的色彩,在恬淡清和的境界中蕴涵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京城之中除了紫禁城的宫殿之外,无处能比。

与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湖光山色、水木清幽的皇家园林共同构成了北京内城的皇家文化。

  2.京城宝地———宣南

  “宣南”:

明代设置的“坊”名,清代继续沿用,泛指北京今天宣武门外至广安门内外一带,这里独特的文化形态被称为“宣南文化”。

宣南文化,浓缩了北京文化的精华。

可以概况为9大文化系列,即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京剧为主要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各地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反映民间诸神为代表的坛寺庙宇文化;以仕宦家宴和民间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先农坛祭神农为代表的皇家文化等等。

  清初的旗民分居政策也使北京的外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城的人口大量增加。

一方面,在清廷为官的汉族官员,若非皇帝“赐居”于内城,大多寓于外城诸巷。

由于中央六部设在正阳门内东西两侧,这些汉族官员多在正阳门外拓地建房。

另一方面,外地来京的官吏、商贾、举人因其身份只能居住在外城,又使外城成为北京流动人口的集中地。

  清代北京外城自东向西排列,依次为东城、南城、中城、北城、西城五区。

随着外城人口增长和文化的发展空前扩大,外城东部多为商贾和土著汉人,西部多是仕宦和寄籍仕子,南部多为工匠小贩,北部多为伶人乐户。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形象地概括出当时北京外城居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水平。

  清入关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进京应试的士人每次都有上万人,加之康熙、乾隆两朝,修书大盛,来京修书的文人亦随之增多。

由于京西永定河的卢沟桥,自古就是西南和西北各地进出北京的要道,距外城最近,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官吏、诗人、经学家、名优、政治家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外城居住,如:

巨儒顾炎武;被称为“朱王”两大家的诗人朱彝尊、王渔洋;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文章名重朝野、《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昀;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曾国藩、李鸿章;“戊戌变法”中仁人志士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众多文化精英使外城的宣南地区成为清代北京的仕宦之乡,人文荟萃之地。

  同时,在外城,各地同乡会馆林立,为士人的集结、交往提供了理想的公共空间,也为学术的交流、文化的复兴准备了条件。

北京的会馆始于明初,至清代为极盛。

由于北京内外城界限森严,加之“内城禁喧嚣”的规定,会馆皆建在外城的西半部宣南地区。

各地的官僚、士绅多集中在这里,并竞相成立会馆。

至乾隆、嘉庆两朝是北京各地会馆发展最快的时期,据乾隆年间所编《宸垣识略》记载,当时在北京的各地会馆一共有将近二百所。

到光绪年间各地会馆发展到四百余所。

会馆在经济、政治、文化、民俗、建筑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许多商贾和文人的活动多在会馆中进行。

特别是晚请以来影响中国历史前进的人物莫不与宣南的会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住在蒲阳会馆,安徽会馆是由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李鸿章发起建成的,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分别住在宣南的南海馆、新会会馆和浏阳会馆,书写了维新活动这一宣南最为悲壮的篇章。

  清代北京,是文士学子荟集的渊薮。

尽管清统治者实行粗暴的文化专制统治,屡生株连九族的文字狱,但古都北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依然吸引着四方学者文士担囊负载而来,使北京在辽、金、元、明之后,继续成为全国学术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清代北京外城以士人文化为主体,同时还有相应的文化商业街区为士人及平民服务。

随着商人从内城的迁出,内城的商业也受到打击,而外城则因这一政策反而发展起来,成为北京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中心,北京外城很快集中了许多城市机能,而形成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基础。

这里商众云集,喧嚣交易,是清代北京最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