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892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这些政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C)

A.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加快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C.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9.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D )

A.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B.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汉族学习和接受内迁各族的食物、服饰、用具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10.南北朝时期,有人出使北方归来,感慨不已:

“我原本以为北方尽是夷狄之类,没想到竟然礼仪兴盛,经济繁荣,衣冠士族,尽在洛阳。

”当时的洛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D)

A.匈奴B.蒙古C.突厥D.鲜卑

11.“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A.地方建立县制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D.册封鲜卑贵族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

(1)魏主是谁?

 

(2)改姓前后他的名字有何变化?

(3)改姓应该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

(4)造成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1)北魏孝文帝。

(2)由拓跋宏改为元宏。

(3)迁都洛阳。

(4)北方民族大融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拓跋

拔拔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长孙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

“魏主”指谁?

“魏主”后来把都城迁到了哪里?

(2)材料二中的“北语”指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魏主”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取的哪一措施?

(4)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魏主”。

(1)孝文帝。

洛阳。

(2)鲜卑语。

说汉语。

(3)改汉姓。

(4)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揭竿而起 ④风声鹤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B.鲜卑族

C.氐族D.羌族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 

A.把土地分给农民

B.迁都洛阳  

 

C.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

D.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迁都长安 ③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改用汉族姓氏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北方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曹魏、北魏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D.前秦、东晋

7.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8、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苻坚骄傲轻敌

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前秦士兵人数比东晋少

9、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曰: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孝文帝曰: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

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分)

(2)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

为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外,孝文帝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1--9DBDCBABDA

10.

(1)北魏孝文帝。

(2)“北语”:

鲜卑语。

“正音”:

汉语。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目标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

知道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重点;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作战双方?

有关成语?

结果?

影响?

强大后的前秦(前秦(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

),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撒,以便晋军过河交战。

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撒。

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

“秦兵被打败了!

”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

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思考与判断: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

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

他们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

在这过程中,北魏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A.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僻,一方面容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对广大中地区的统治、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B.当时洛阳已很繁荣,北魏孝文帝要通过建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

同时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

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

(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

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迁都洛阳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迁都以后,他进一步实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

定都洛阳后,推行汉化。

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改穿汉装、禁鲜卑服。

按着,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北魏通行语言,禁鲜卑语。

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鲜卑复姓,改成汉文的单姓。

孝文帝还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还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种族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的改革家。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学生阅读(p.95)。

北方各民族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方式:

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

意义: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过东魏和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立的局面。

历史上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总称为北朝。

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p.9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

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小结:

北魏的建立,北方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意义。

知识拓展:

阅读(p.96)北魏时的洛阳。

作业:

课后活动(p.96)

1、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

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2、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