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22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100页“知识与技能”第1~4题,6~14题,20~22题,“问题与思考”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时、分、秒,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和克,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相关内容的认识。

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结合具体情境及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时、分、秒,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和克,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知识归纳

师:

同学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

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在“数与代数”方面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先思考,再回答学过的相关知识。

(生纷纷发言)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对本学期“数与代数”进行归纳整理一下吧。

(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

数与代数

二、复习巩固,提高能力

师: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过的内容吧!

1.复习1000以内数的知识。

(1)出示教材第93页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估计,再实际估一估,数一数,然后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估

计的结果与准确数最接近。

(2)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

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填的结果。

教师还可以举出其他数让学生回答。

(3)出示教材第93页第3题。

教师提问

(1)~(3)题,学生回答。

(4)题,学生自主排列,再交流排的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出示教材第94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出示教材第94页第6题。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7)出示教材第94页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出要求:

每分钟3~4题。

(8)出示教材第94页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简便方法。

(9)出示教材第94页第10题。

学生快速完成,师计时,了解学生速率和正确率。

2.复习简单应用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5页第11~14题,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3.复习时、分、秒的知识。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97页第20~22题。

4.完成“问题与思考”的第1,2,5,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部分,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没有关注到学困生,部分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

[再教设计] 设计一些课外的巩固性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100页“知识与技能”第5题,15~19题,“问题与思考”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厘米、分米、米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四边形的分类。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复习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等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厘米、分米、米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知识归纳

师:

同学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

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先思考,再回答学过的相关知识。

(生纷纷发言)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对本学期“图形与几何”进行归纳整理一下吧。

(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

图形与几何

二、复习巩固,提高能力

师: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过的内容吧!

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让学生做第5题。

出示教材第94页第5题。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复习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让学生完成第15~19题。

(1)出示教材第96页第15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出示教材第96页第16题。

让学生自主判断,并标出图号,然后全班订正。

(3)出示教材第96页第17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并弄清题意。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该题答案,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4)出示教材第96页第18题。

学生先读题,弄清题意,再自己计算。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只要答案正确就行。

(5)出示教材第97页第19题。

学生独立完成。

(6)完成“问题与思考”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汇报时说明是根据什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学生在完成第4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

三、巩固练习,自我检测(PPT课件出示)

(一)单位换算。

100厘米=(  )米=(  )分米

35分米-25分米=(  )分米=(  )米

1(  )=10dm

1米-4分米=(  )厘米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

1.蜡笔长6(  )。

2.小明身高138(  ),他的拇指宽约1(  ),手腕一圈长约12(  )。

3.我们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时,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三)填空。

1.尺子上的“厘米”是国际统一使用的一个(  )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

3.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  ),“分米”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

4.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  )刻度要对着这个物体的左端。

5.只有(  )条直的边和(  )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6.长方形有两条(  ),两条(  ),四个(  ),(  )相等、(  )相等。

7.正方形4条边(  ),4个角是(  )。

8.平行四边形(  )相等、(  )相等。

9.平行四边形容易(  ),三角形(  )变形。

10.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  )边形。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交流。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练习中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观察能力还需教师逐步培养。

[再教设计] 多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巩固性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页“问题与思考”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排列和天平平衡问题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复习排列问题和天平平衡问题的内容。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等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练习中的思考和讨论,培养问题意识,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知识归纳

师:

同学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

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先思考,再回答学过的相关知识。

(生纷纷发言)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对本学期“统计与概率”进行归纳整理一下吧。

(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

统计与概率

二、复习统计与概率

师:

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过的内容吧!

1.出示教材第100页第7题。

(1)学生读题。

(2)小组交流汇报,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方法的机会。

(3)教师点评。

2.出示教材第100页第8题。

(1)学生读题,观察两个天平图。

(2)小组交流汇报。

3.出示教材第100页第9题。

(1)学生读题,观察图形并找出规律。

(2)汇报交流。

4.出示教材第100页第10题。

鼓励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只要有道理就行。

三、巩固练习,自我检测

(一)填空。

1.3和5两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2.小丽、小强、小明三个好朋友照相,如果站成一排,小强站中间,有(  )种不同的站法,这些站法是(    );如果随意站,有(  )种不同的站法,这些站法是(  )。

3.3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

4.用1,3,5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它们是(  )。

5.用0,4,8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它们是(  )。

6.1茶壶水可以倒2暖瓶水,1暖瓶水可以倒4杯水,1茶壶水可以倒(  )杯水。

7.△=□+□+□

 □=○+○+○+○

 △=(  )个○

8.△+■=240

 △=■+■+■

 那么■=(  )

   △=(  )

9.1头猪的质量=2只羊的质量

4头猪的质量=1头牛的质量

1头牛的质量=(  )只羊的质量

2头牛的质量=(  )只羊的质量

10.1只鹅的质量=2只鸭的质量

1只鸭的质量=2只鸡的质量

1只鹅的质量=(  )只鸡的质量

11.△+△+△+△=8 △+○=9  △=(  ) ○=(  )

12.△+□=40 △=□+□+□+□ △=(  ) □=(  )

13.◇=☆+☆+☆ ☆=▲+▲ ◇-☆=(  )个▲

14.1个南瓜=2个菠萝 1个菠萝=3个苹果 1个南瓜=(  )个苹果

1个南瓜-1个菠萝=(  )个苹果

(二)解决问题。

1.买一个娃娃的钱可以买2个小电子琴,买1个小电子琴的钱可以买2只玩具猫,买一个娃娃的钱可以买几只玩具猫?

2.如果1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6只羊可以换3头猪,2头猪可以换1头牛,那么,1头牛可以换多少只兔子?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统计与概率的复习过程中,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看、说、想、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不足之处] 学生在完成巩固练习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还不够扎实。

[再教设计] 今后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能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