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032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语文 第16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文档格式.docx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②!

①此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不幸被捕,由故里转解杭州时所作。

②鸱夷,皮革制的囊。

传说伍子胥死后,吴王把他的尸体装在鸱夷里,浮于江中。

伍子胥魂怒,驱水为钱塘江的江潮,常乘素车白马,立于潮头。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描写想象的未来之景,下面诗句中运用了此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王勃《咏风》)

B.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018丰台二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夏日 

池荷 

宋宋伯仁宋黄庚

数点沙鸥掠野塘, 

红藕花多映碧栏,

雨声初歇水微茫。

秋风才起易凋残。

桥边十里荷花荡, 

池塘一段荣枯事,

输与渔人卧晚凉。

都被沙鸥冷眼看。

1.《夏日》《池荷》和《旅夜书怀》三首诗,分别用什么手法写“沙鸥”?

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018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题。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日近觚棱①,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②去,琼裾玉珮鹓③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

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④。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官殿的屋角瓦脊。

②天上,指朝廷。

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1.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

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郑文宝《柳枝词》)

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严仁《鹧鸪天·

惜别》)

2018东城一模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

映窗里、嚼花【2】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

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

牵梦绕、沧涛千顷。

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1】隐几:

靠着桌案。

【2】嚼花:

指赏花。

【3】绀云:

头发

1.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018丰台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1】,归来转觉情怀动。

梅笛烟中闻几弄。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

腰跨金鱼【2】旌旆拥。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

【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

【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

这里把人比作物去

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

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江楼感旧》)

2018海淀一模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旧人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稙《离思五首·

其四》)

B.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吴融《华清宫二首·

其一》)

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

(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石柔《绝句》)

2018房山一模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水调歌头·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

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

①鲸饮吞海:

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

②扶头:

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

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

蕞:

zuì

形容小。

1.上阙“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代指时间。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了以工具代本体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曹雪芹《红楼梦》) 

想我堂堂一个男子汉,还不如你一个女子.须眉指男子 裙钗指女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C.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018石景山一模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

请,央求。

1.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

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018朝阳一模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答张十一【1】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2】踯躅:

即羊踯躅花。

1.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戎昱《桂州腊夜》)

2017北京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2017东城二模

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

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②前导,叫开阊阖③。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④。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⑤。

①本词约创作于庆元六年。

其时辛弃疾因遭谏官攻击,被罢去职,隐居于江西铅山。

②丰隆: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③阊阖:

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

④此句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之典。

天帝赏赐赵简子,日后赵简子接连攻城掠地,成为晋国实权派。

⑤末三句借用《离骚》“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句意。

1.本词运用了借助古事,委婉地抒发情感的手法,使作品意蕴丰富,表达凝练。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017朝阳二模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1.“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

雪》)

2017西城二模

绮罗香·

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③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漫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注】①张炎,出身南宋名门世家,宋亡后不仕新朝。

本词当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其年张炎应元政府的征召而被迫北行,栖止京城大都。

②舣,停船靠岸。

③长安,借指元朝京城大都。

1.张炎的这首词运用了借物寄托思想感情的手法。

下列各项都是《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咏菊的诗句,其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怡红公子《种菊》) 

B.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枕霞旧友《对菊》) 

C.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咏菊》) 

D.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簪菊》)

2017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①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②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

太冲、表之、公实,是作者三位友人的字。

②武陵源:

指桃花源。

1.诗歌第二联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景物,请任选其中两种加以赏析。

2017石景山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①杜二甫:

即诗人杜甫。

②泗水:

水名。

③徂徕:

山名。

1.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17东城一模

摸鱼儿·

海棠

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

飞仙,石湖

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①刘克庄:

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

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

②潘令:

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

③玉局: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

石湖:

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

⑤漫:

莫,不要。

1.本词运用了把事物人格化的手法,以“娇困”一词写出海棠仿佛美人慵懒欲睡,赋予海棠花以人的情态。

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B.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柳宗元《溪居》)

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17海淀一模

鹭鸶

来鹄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①清软冷接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②,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③凰别苇丛。

【注释]①顶丝:

头顶上细长的羽毛。

②紫阁:

指鹭鸶居所。

③鸾:

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1.刘诗额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2017朝阳一模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

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

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

②平山堂:

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

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

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1.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之“雌风”的区别。

2017丰台一模

木兰花慢游三台①

元好问②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注释】①三台:

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

下文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

下文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

金宋元初人,金亡不仕。

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

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

1.本词先写昔盛之景,后写今衰之景,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感慨。

下列怀古诗运用了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宮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D.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金陵图》)

2017房山一模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①。

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

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经·

氓》)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京口北固亭怀古》)

2016北京高考真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1】耿:

微明的样子。

1.“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

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016朝阳一模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

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须豪客,【2】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3】未勒,南归草草;

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4】,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1】刘克庄:

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

【2】牛角书生:

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

虬髯豪客:

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

【3】燕然:

即燕然山。

《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4】磊块:

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

“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7.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2.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016房山二模

哀郢①(其一)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

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

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②灵均:

屈原的字。

1.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2.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