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63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职工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项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般规定

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经有关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严禁酒后或患病、精神失常时驾驶和操作机械,严禁非操作人员上机作业。

2、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

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3、机械操作前,应对车内情况、在机状况、锁紧装置等进行检查。

施工作业前,应听取施工技术人员交待施工作业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正确选择停机位置及作业面。

4、机械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板鞋和拖鞋,严禁人员上下,严禁驾驶室中超员;在运行中,严禁搭乘人员或装载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5、严禁机械超负载作业,不得随意扩大机械使用范围。

严禁将挖掘机、装载机作吊车使用。

6、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指派专人指挥。

指挥人员应站在距作业点5—10米的安全地带。

操作人员只能接受一个指挥人员的规定信号,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7、施工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工,待具备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继续施工。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的危险;

(2)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或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

(3)警戒区内发出爆破信号;

(4)工作场地交通堵塞或严重干扰;

(5)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坡道打滑;

(6)施工标志丢失,防护设施毁坏;

(7)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

8、机械在高压线下或附近作业及通过时,机体与电线的安全距离10千伏以下的不得小于1.5米。

9、在地下埋有电缆、管道的地点作业前,应探明其方向,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制订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

10、机械在通过公路桥梁时必须慢行,履带式机械通过时应铺设防护材料,不得急转弯,通过铁路干线交道口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通过后,立即撤除防护,恢复线路通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下坡禁止空档溜放。

11、机械在陡坡上严禁换档掉头;在通过集镇或人员密集的地区时,应低速行驶,前后车间隔不得小于15米。

12、如发现内燃机缺水或过热,必须加注冷却水时,不得熄火,应降低转速和待温度降下来后,再添加水,打开水箱盖时,应戴上手套,面部必须躲开水箱口,以防蒸汽喷出烫伤。

13、如在边坡、坎、沟边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

14、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时,需要牵引机械行走时,应操作平稳。

牵引与被牵引机械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米,牵引速度不得大于8公里/小时。

15、液压、气压系统发生故障,停止作业检修时,必须释放压力。

16、做好机械设备的防火、防冻、防滑、防风沙、防盗工作,添加燃油、润滑油时,严禁烟火;夜间加油时,严禁用明火照明。

司机必须熟悉本机所备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确保灭火器有效。

17、液压转向的机械,在发动机运转时,严禁用方向盘作为抓手上下机械。

18、机械回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

1、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工作业时必须穿好绝缘鞋,一般情况下严禁带电作业。

2、登高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并戴好安全帽,对用电现场采取安全措施,对所用电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不得带电运转。

3、电工必须持持证上岗。

4、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用电设备的性能。

5、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性能均属正常后方可通电使用。

6、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7、电工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8、严禁带电作业,设备严禁带病运行。

9、发生人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10、电工必须严禁遵守建设部发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11、保证电气设备、移动电动工具、临时用电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电工安全操作规范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持地、市以上劳动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2、上岗作业,必须穿绝缘鞋和使用其他合格的绝缘用品;绝缘器材要定期试验。

3、新开工程线路架设、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需根据施工管理人员交底的“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

4、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一律采用NT-S接零保护系统。

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5、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

6、接地电阻或重复接地电阻值要经常量测并记录。

若测量结果超过规定,必须进行处理至符合要求。

7、配电箱或开关箱内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必须使用截面不少于2.5㎡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绝缘多股铜线。

保护零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或接线板。

严禁缠绕挂钩挂。

8、进行电气作业时应拉闸断电作业,为防他人合闸应挂牌示警、锁箱或派人监护。

9、新开工程线路及电气安装完毕,即报告施工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使用。

10、现场施工,每天要明确值班电工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报告领导解决。

3、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非电焊工严禁进行电焊作业。

2、操作时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工手套、防护面罩的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

3、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

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

5、操作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方可作业。

6、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运行中的压力管道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内以及受力构件上焊接和切割。

7、焊接曾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应根据介质进行多次置换及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施焊。

8、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应采取通风措施。

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休息。

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

焊接时必须设立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抢救方法。

9、焊接铜、铝、铅、锌合金属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作业。

在有害介质场所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10、焊接地点潮湿或焊工身体出汗后致使衣服潮湿时,严禁靠在带电钢板或工作件上,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

11、焊接过程中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12、操作时遇下列情况必须切断电源:

(1)改变电焊机接头时。

(2)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

(3)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

(4)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

(5)更换保险装置时。

(6)工作完毕或临时离操作现场时。

13、焊工高处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架上。

(2)必须在作业点下方5米外设置护栏,并设专人监护。

(3)必须戴盔式面罩。

焊接电缆应绑紧在固定处,严禁搭在身上或绕在背上作业。

(4)焊工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上作业,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

14、操作时严禁焊钳夹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将焊接电缆挂在脖子上。

15、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

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焊把线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16、焊接电缆通过通道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17、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不得碾压焊把线。

应采取防止焊把线被尖利器物损伤的措施。

18、清楚焊渣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焊条头应集中堆放。

19、下班后必须拉闸断电,必须将地线和把线分开,并确认火已熄灭方可离开现场。

4、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

关闭时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

2、点火时,焊炬口不得对着人,不得将正在燃烧的焊炬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焊炬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容器内。

3、作业中发现气路或气阀漏气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4、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

若乙炔管着火,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

5、高处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液化气瓶不得放在作业区域正下方,应与作业点正下方保持在10米以上距离。

6、不得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

7、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处。

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8、冬天露天作业时,如减压阀软管和流量计冻结,应使用热水、蒸汽或暖气设备化冻,严禁用火烘烤。

9、使用氧气瓶应遵守以下规定:

(1)氧气瓶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氧气瓶在运输时应平放,并加以固定,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槽帮。

(3)严禁用自行车、叉车或起重设备吊装高压钢瓶。

(4)氧气瓶应设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和使用时严禁撞击。

(5)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灰土。

不得带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作服接触氧气瓶阀。

(6)氧气瓶不得在强烈日光下爆晒,夏季露天工作时,应搭设防晒罩、棚。

(7)开启氧气瓶时,操作人员不得面对减压器,应用专用工具。

开启动作要缓慢,压力表指针应灵敏、正常。

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必须保持不小于49kPa的压强。

(8)严禁使用无减压器的氧气瓶作业。

(9)安装减压器时,应首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阀门清楚油垢,然后安装减压器,关闭阀门时,必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钉。

(10)作业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待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11)检查瓶口是否漏气时,应使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观察,不得用明火试。

冬季阀门被冻结时,可用温水或蒸汽加热,严禁用火烤。

10、使用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现场乙炔瓶存量不得超过5瓶,5瓶以上时应放在存储间。

(2)存储乙炔瓶时,乙炔瓶应直立,并必须采取防止倾斜的措施。

严禁与氧气瓶同间储存。

(3)存储间必须有专人管理,应在醒目的地方设安全标志。

(4)装卸乙炔瓶的动作应轻,不得抛、滑、滚、碰。

严禁剧烈撞击和振动。

(5)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放置。

(6)乙炔瓶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

(7)乙炔瓶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减压器与瓶阀的连接应可靠,不得漏气。

(8)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9)严禁铜、银、汞等极其制品与乙炔接触。

5、配电箱安全技术规定

1、从现场总配电装置至各用电设备,应经过多级配电装置,各级配电装置的容量应与实际负载匹配,其结构型式、盘面布置和系统接线,要做到规范化:

2、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

3、配线及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纵面无门锁带电体外露;

4、总开关及各分路开关上端设熔断器;

5、金属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设接零排与接地排;

6、每个回路设漏电开关;

7、动力和照明分开关制,单独设置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

8、门锁齐全、有防雨措施。

9、Ⅰ型电源配电箱(下杆电箱)作为总变配电装置后的第二级配电装置,应靠近用电集中处。

10、Ⅱ型电源配电箱(分电箱)作为第三级配电装置,可直接可直接向负载供电,应做到一闸一机,开关应采用与用电设备相匹配的漏电开关。

11、Ⅲ型电源配电箱,作为搅拌机、卷扬机等专用设备使用的第四级配电装置,应设置设备附近;箱内可设漏电开关控制的备用插座,供维修时另接设备用。

12、拖线箱作为移动式配电装置,必须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和接地保护,开关或分路熔断器必须与用电设备匹配,同一箱内不得用单相三眼和三相四眼不同电源的插座。

13、各类插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护完好,单相电源的设备,必须使用单相三眼插座,插座上方应有单独分路熔断丝保护,插座的接地线不准串联。

14、电力容量在3KW以下的电源总开关可以采用瓷底胶木闸刀开关。

用刀闸作直接控制操作用电设备时,应在刀闸出线侧加装瓷插入式熔断器做保护,并用铜丝将刀闸内熔丝部分直连。

刀闸的静触头应接电源线,动触头接负载,严禁倒送电。

6、漏电保护器

1.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1)当人员触电时,在尚未达到受伤害的电流和时间内即跳闸断电。

(2)若设备线路发生漏电故障,应在人尚未触及时即先跳闸断电,避免设备长期存在隐患,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未排除故障,则无法合闸送电)。

(3)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或损坏设备等事故。

2.漏电保护的接线方法

(1)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3)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4)在干燥环境下工作的36V及36V以下的用电设备,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5)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

漏电保护器,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和使用。

对搁置已久又重新启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7、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

1、混凝土搅拌站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进行,并应在技术人员主持下组织调试,在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2、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的传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均无异物卡住。

(2)各润滑油箱的油面高度符合规定。

(3)打开阀门排放气路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过多积水,打开贮气筒排污螺塞放出油水混合物。

(4)提升斗或拉铲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正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及拉铲的制动器灵敏有效。

(5)各部螺栓已紧固,各进、排料阀门无超限磨损,各输送带的张紧度适当,不跑偏。

(6)称量装置的所有控制和显示部分工作正常,其精度符合规定。

(7)各电气装置能有效控制机械动作,各接触点和动、静触头无明显损伤。

3、应按搅拌站的技术性能准备合格的砂、石骨料,粒径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4、机组各部分应逐步起动。

起动后,各部件运转情况和各仪表指示情况应正常,油、气、水的压力应符合要求,方可开始作业。

5、作业过程中,在贮料区内和提升料斗下,严禁人员进入。

6、搅拌筒起动前应盖好仓盖。

机械运转中,严禁将手、脚伸入料斗或搅拌筒探摸。

7、当拉铲被障碍物卡死时,不得强行起拉,不得用拉铲起吊重物,在拉料过程中,不得进行回转操作。

8、搅拌机满载搅拌时不得停机,当发生故障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楚干净,然后排除故障或等待电源恢复。

9、搅拌站各机械不得超载作业。

应检查电动机的运转情况,当发现运转声音异常或温度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电压过低时不得强行运转。

10、搅拌机停机前,应先卸载,然后按顺序关闭各部开关的管路。

应将螺旋管内的水泥全部输送出来,管内不得残留任何物料。

11、作业后,应清理搅拌筒、出料门及出料斗,并用水冲洗,同时冲洗附加剂极其供给系统。

称量系统的刀座、刀口应清洗干净,并确保称量精度。

12、冰冻季节,应放尽水泵、附加剂泵、水箱及附加剂水箱内的存水,并应起动水泵和附加剂泵运转1-2秒。

13、当搅拌站转移或停用时,应将水箱、附加剂箱、水泥、砂、石贮存料斗及程量斗内的物料排净,并清洗干净。

转移中,应将杆杠称表头平衡砣秤杆固定,传感器应卸载。

8、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操作规程

1、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制动液、冷却水等应添加充足,质量应符合要求。

2、搅拌筒和滑槽的外观应无裂痕或损伤。

滑槽止动器应无松弛和损坏。

搅拌筒机架缓冲件应无裂痕或损伤。

搅拌叶片磨损应正常。

3、应检查动力取出装置并确认无螺栓松动及轴承漏油等现象。

4、起动内燃机应进行预热运转,各仪表指示值正常,制动气压达到规定值,并应低速旋转搅拌筒3-5秒。

确认正常后,方可装料。

5、搅拌运输时混凝土的装载量不得超过额定容量。

6、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应先将搅拌筒反转,使筒内的积水和杂物排尽。

7、装料时,应将操纵杆放在“装料”位置,并调节搅拌筒转速,使进料顺利。

8、运输前,排料槽应锁止在“行驶”位置,不得自由摆动。

9、运输中,搅拌筒应低速旋转,但不得停转。

运送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10、搅拌筒正转变为反转时,应先将操纵手柄放在中间位置,待搅拌筒停转后,再将将操纵手柄放至反转位置。

11、行驶在不平路面或转弯处应降低车速至15km/h及以下,并暂停搅拌筒旋转。

通过桥、洞、门等设施时,不得超过其限制高度及宽度。

12、搅拌装置连续运转时间不宜超过8h。

13、水箱的水位应保持正常。

冬季停车时,应将水箱和供水系统的积水放净。

14、用于搅拌混凝土时,应在搅拌筒内先加入总需水量2/3的水,然后再加入骨料和水泥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转速和时间进行搅拌。

15、作业后,应先将内燃机熄火,然后对料槽、搅拌筒入口和托轮等处进行冲洗及清除混凝土结块。

当需进入搅拌筒清除结块时,必须先取下内燃机电门钥匙,在筒外应设监护。

9、现浇整体式模板工程的安全规程

1、普通模板工程的施工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牢靠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除模板。

2、结构复杂的以及特殊的模板工程,安装、拆除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3、模板在荷载作用下,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并应保证结构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性。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并应保证单体构件连接处具有必要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4、组合钢模板采取预拼装用整体吊装方法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拼装完毕的大块模板或整体模板,吊装前应确定吊装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

(2)安装整块柱模板时,不得将其支在柱子钢筋上代替临时支撑。

5、模板支撑高处作业应遵守:

(1)支设高度在3米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米的可用马凳操作。

(2)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定的立足点。

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

(3)在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

(4)支模过程中应将搭头、柱头板、平台板等固定牢靠。

10、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3、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检。

5、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6、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工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7、高处作业的防护门设施在搭拆过程中应相应设置警戒区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8、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刚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要求。

11、交叉作业

1、交叉作业的含义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2、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支模、粉刷、砌墙等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可采取时间交叉、位置交叉,如时间交叉、位置交叉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后,方可施工。

(2)钢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3)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距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米。

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12、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架子工必须熟悉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的要求搭设,在搭设中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自觉遵守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3.认真选材,严格按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搭设。

4.脚手架的维修保养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遇大风大雨应事先认真检查,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脚手架搭设完毕,架子工应通知安全部门会同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6.工程完工拆除脚手架前,应先检查,如遇薄弱环节,应先加固后拆除。

7.拆除架子必须设置警戒范围,输送地面的杆件应及时分类堆放整齐。

13、脚手架拆除安全控制要点

1、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格按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拆除,防止脚手架大面积倒塌和物体坠落砸伤他人。

2、脚手架拆除时要划分作业区,周围用栏杆围护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

并配备良好的通讯设施。

警戒区内严禁非专业人员入内。

3、拆除前检查吊运机械是否安全可靠,吊运机械不允许搭设在脚手架上。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规定执行,上岗后,先检查、加固松动部分,清除各层留下的材料、物件。

清理物品应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高处抛掷。

5、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

6、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脚手架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的拆除,先拆护身栏、脚手板和横向水平杆,再依次拆剪刀撑的上部扣件和接杆。

拆除全部剪刀撑、抛撑以前,必须搭设临时加固斜支撑,预防脚手架倾倒。

9、拆脚手架杆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纵向水平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向下传递,严禁向下抛掷。

10、脚手架拆至底部时,应先加临时固定措施后,再拆除。

14、混凝土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不穿硬底及滑底鞋子。

2.作业需要搁脚手或使用高橙时,必须垫稳、搁牢,不准用滚动物代替。

3.施工脚手板放砖不得超过三皮,脚手板经检查后,方可使用,不准穿空板。

4.高空作业时,严禁任意向地上丢物。

5.下雪天要清除余雪,雨天不准在无防滑措施下进行作业,脚手架所有系拉铁丝不得任意剪除,防止脚手架倒塌。

6.在危险性大、有行人的地方,必须有防护措施,要征得安全员同意和要有现场安全措施时,方可施工。

对违章指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并上报有关部门。

15、插入式振动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

2.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

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

4.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5.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

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

6.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