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3074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磁村镇中心学校

二年级备课组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部分)

磁村镇中心学校二年级备课组

教材编排特点: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

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

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

本单元把同数连加单独编一个信息窗,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

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信息窗解读:

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

”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

”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

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单元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单元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策略:

1、重视经验的积累,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时,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繁琐性和乘法学习的必要性。

2、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提供了很多活动形式,如“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

教师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乘法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三个信息窗各安排1节新授课,课堂上适当的进行巩固练习;“我学会了吗?

”安排1课时,作为复习课。

本单元总共计划安排四课时。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部分)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

变花(新授)

磁村镇中心学校孙艳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

(1)魔术师变花,变了()次,每次变()朵;有()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条鱼;空中挂了()串灯笼,每串有()个;有()盏聚光灯,每盏有()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

①一共变了多少朵花?

 

②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④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

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一题:

2+2+2=6(朵)

第二题:

4+4+4+4=16(条)

第三题:

3+3+3+3+3+3=15(条)

师:

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

都是连加

生:

加数相同。

师:

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

2+2+2是几个2相加?

生:

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

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

3+3+3+3……

师:

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

很麻烦。

师:

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

用乘法。

师:

大家真爱学习。

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尝试练习:

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

2、达标练习:

(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自主练习1: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

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2:

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

练习时,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3、自主练习:

第3题:

数一数,算一算。

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

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

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同加数连加

2+2+2=63个2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4+4+4+4=164个4相加

加数相同

第二课时信息窗二:

变葫芦(新授)

磁村镇中心学校陆存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小棒、小正方形、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

舞台上又进行了什么魔术表演?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你能列式解决吗?

5+5+5+5+5+5+5+5=40(个)4+4+4=12(个)

二、探究新知。

1、操作感知。

(1)让学生用小棒摆3个2或2个3。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3根小棒,摆2次,也可以先竖着摆2根小棒,摆3次。

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

每次摆2根小棒,摆3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

怎样列式?

等于几?

学生列出算式:

2+2+2=6(根)

每次摆3根小棒,摆2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

怎样列式?

等于几?

学生列出算式:

3+3=6(根)

2+2+2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2相加?

板书:

3个2。

3+3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3相加?

板书:

2个3。

(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

教师提问:

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

摆了几次?

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求3个4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加法算:

3+3+3+3=12或4+4+4=12。

(3)让学生用小圆片摆5个4或4个5。

摆完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

用加法算:

4+4+4+4+4=20或5+5+5+5=20。

(4)归纳小结:

求3个2或2个3相加是多少,4个3或3个4、5个4或4个5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教师板书:

乘法

2、乘法算式的写法。

师:

下面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教师明确指出:

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

必须知道8个5或5个8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5+5+5+5+5+5+5+5=40或8+8+8+8+8=40”,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8乘5或5乘8”。

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

教师板书:

8×5=405×8=40

3、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

使学生看到:

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教师结合8×5=405×8=40两个算式,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

教师明确指出:

8和5相乘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

说明:

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5、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1:

看图列算式。

第1小题,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出“表示2个8”后,提问:

“可以怎样算?

怎样列式?

”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2个8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2个8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2:

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述改写理由。

自主练习3: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

自主练习4:

连线。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

题目中的4+4+4+4+4是多余信息。

自主练习5:

小游戏。

练习时,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

练习结束后安排一些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练习。

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不算出得数。

自主练习6:

把盖住的画出来。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2×4表示的意思,明确2×4既可以表示2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2相加,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自主练习7:

解决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加乘法

5+5+5+5+5+5+5+5=408×5=40读作:

8乘5等于40

也可以写作:

8+8+8+8+8=405×8=40读作:

5乘8等于40

∶∶∶∶

因乘因积

数号数

第三课时信息窗三:

变鸽子(新授)

磁村镇中心学校陆存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1和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1和0的乘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1和0的乘法。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展台出示)

3+3+3+3=()×()7+7+7=()×()

5+5+5+5+5+5=()×()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3=12

()()()

二、创设情境。

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

三、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展台出示第一幅主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

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

几只鸽子?

板书:

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

谁来解决他的问题?

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提问: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展台出示第二幅主题图)

思考:

魔术师现在变什么新花样?

谁看懂了?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

几只鸽子?

提问:

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2、归纳小结。

(展台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

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

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四、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1:

看图列算式。

第1小题,图中一共有几棵树?

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乘法算式的意义。

第2小题,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

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自主练习2:

解决问题。

第1小题,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

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第2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自主练习3:

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学生先独立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4:

解决问题。

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1的乘法问题(如算一共有多少面红旗),又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问题(如算共有多少面黄旗)。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解答。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和0的乘法

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第四课时我学会了吗?

(复习)

磁村镇中心学校黄福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图上的内容看准确。

2、能熟练的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

师:

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

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

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提出问题。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

小组派代表说算式,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4×2=8(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三、补充练习。

1、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

想:

每份()个,有()份,表示()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想:

每份()个,有()份,表示()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2+2+2+2+2=()×()

想:

每份是(),有()份,表示()个()相加。

②6+6+6+6=()×()

想:

每份是(),有()份,表示()个()相加。

③7+7+…+7=()×()

100个

想:

每份是(),有()份,表示()个()相加。

四、数学小知识。

(展台出示:

课本第10页“小知识”)

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