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2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83人体概述素材 苏教版 精.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83人体概述素材苏教版精

第三节人体概述

资料8-3-1循环系统

资料8-3-2人体血管系(图)

资料8-3-3运动系统

资料8-3-4呼吸系统

资料8-3-5呼吸运动

资料8-3-6内分泌系统

资料8-3-7神经系统

资料8-3-8活动:

对温度的感觉

资料8-3-9骨的构造

资料8-3-10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资料8-3-1循环系统

一个细胞的生存乃是借着不断地与周围交换物质,这些交换的物质一般都是靠着单纯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膜。

这个交换物质的过程对海绵、水母及扁虫类而言较单纯。

他们没有庞大的身驱,物质借着简单的扩散原理与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交换物质。

然而在大多数的无脊椎动物与所有的脊椎动物中,体内的细胞距体表甚远,食物消化后所产生的小分子养分,虽可藉扩散作用自消化管转移至其它部位的细胞,但扩散进行很慢,一般多细胞动物若单靠扩散作用运输养分,显然无法应付全身各部细胞对养分的迫切需求;同时体内细胞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急需排出体外,以免本身中毒。

解决此一问题的方法,乃是藉循环系统以负担运输物质的任务。

这些动物具有一套循环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闭锁循环系统(closedcirculationsystem):

    大多数的动物为闭锁循环系统,其中心脏壁与血管腔紧密结合。

脊椎动物具有大口径的血管,作为快速运输液体之用;另外有许多小口径的血管,以便从容地进行扩散作用。

闭锁循环系统并非完全的密封,有一小部份的

体液将由微血管滤出,微血管与周围组织不断的进行交换物质。

另外有一套辅助的管状网络称为淋巴管系统(lymphvascularsystem),回收过剩的体液及蛋白质,将它们带回循环系统之内。

(二)开放循环系统(opencirculationsystem):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与蜘蛛)及大多数的软件动物(蜗牛、贝类及它们的近亲)都具有开放循环系统。

它们的体液从心脏被打入一组管腔之后,即流到体组织内,在它们进入回到心脏的血管之前,会与组织液充分混合。

蜗牛与贝类的体液倾注到海绵状的网状空间内,在此提供了广大的扩散表面。

而昆虫的体液无法注入一个具有扩张性的空间之内(因为昆虫具有坚硬的外壳)。

流出的体液除了流回心脏之外无路可走。

它们回到心脏后,随即再被唧出。

图一﹑蝗虫的开放循环系统

图二﹑蜘蛛的开放循环系统和青蛙的闭锁循环系统

     纽虫,(Nememea俗名probosci,worms)是具有循环系统的最简单的动物,它的循环系统包括伸展及于身体全长的一条背血管和二条侧血管,并有构血管相互连络。

蚯蚓具有较为复杂的循环系统,有一条背血管,血液在其中向前流动,一条腹血管和一条神经下血管,血液在其中向后流动,在前端还有五对跳动的脉管。

驱便血液由背血管流向腹血管。

在身体的其它体节中,则有血管网连接背腹血管,分枝遍布于体壁,及肠壁。

这些血管中的血液并非有规则的向一个方向流动,而是在血管收缩或松弛时,忽涨忽退乍流乍停的。

  环节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是“闭锁”式的。

血液在整个循环过程

中始终留在血管中。

相反的,节肢动物和软件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的,血管开口于体腔,称为血腔(hemocoel),血液的循环一部分在血管中,一部分经过血腔,才完成了循流。

典型的节肢动物,心脏和其它器官在血腔中不受拘束:

浸浴在血液中。

环节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器官位于体腔中,受由闭锁血管中所送来的血液的供应。

节肢动物的心脏通常为位于背侧中央的一条单一的延长的肌肉质之管。

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开孔,上有瓣膜以阻止血液逆流。

血液由围心窦进入心脏,围心窦为血腔之一部,血液经心门(ostia)以一种蠕动波向前移动,这种蠕动波是收缩波接着宽弛波沿管状的心脏向前移动的。

血液在血管中被带到头部和身体的其它部分,回流倒心脏则须经过血腔。

  多数无脊椎动物的心脏祇是一个肌肉质管,在它压送血液时,只能产生很低的压力一相当于几毫米水银柱。

在脊椎动物的闭锁式循环系统中,将血液压送过无数狭窄的微血管须要一较高的压力,高至100至200毫米水银柱。

所以必须演化成一个有力而心壁很厚的心脏。

脊椎动物心脏中之一室为心室,其壁部肌肉相当厚。

然而,这肌肉质的心室须要相当大的压力去扩充它,使血液在心舒期能够流入并充满它。

脊椎动物静脉中的低压力不足以任此,因此脊椎动物心脏另有第二室,称为心房,心房有较薄之壁部,能被较低之静脉压力所扩张,但收缩时亦能产生足够强大之压力,使血液泵入心室,使之扩张。

章鱼之心脏亦同样分为二不同之小室,其血压为所有无脊椎动物中之最高者,达30至40毫米水银柱,脊椎动物的心脏包裹在特别的腔室

内,称为围心腔,以一层薄而强韧之结缔组织,围心膜,与身体其它部分隔离。

围心腔在心脏搏动改变其体积时,供给其所需之空间。

    所有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是一个由心脏,大动脉、动脉、微血管和静脉按照一个根本一致的形式所组成的闭锁系统。

动脉由心脏运送血液至组织,静脉由组织把血液送回心脏,微血管为连接动脉与静脉之纤细的薄壁的血管,完成血液从心出来回到心脏之循流。

微血管的壁很薄,是血液和组织交换食物、气体以及废物的唯一场所。

 

资料8-3-2人体血管系(图)

资料8-3-3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

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

产生杠杆运动。

运动系统顾名思义其首要的功能是运动。

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以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而实现的。

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

运动系统的第二

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

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

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在静止姿态,需要互相对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取得的动态平衡。

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众所周知,人的躯干形成了几个体腔,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

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

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

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资料8-3-4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它包括外鼻、鼻腔和开口于鼻腔的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由骨和软骨作支架。

鼻腔,以骨和软骨为基础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个。

每一个鼻腔的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突入鼻腔。

各鼻甲的下方是相应的上、中、下三个鼻道。

下鼻道的前方有鼻泪管的开口。

鼻腔的前部叫鼻前庭,生有鼻毛,以阻档外来的灰尘。

鼻腔内面的粘膜叫鼻粘膜。

鼻粘膜与咽腔、鼻旁窦的粘膜相连续。

除鼻前庭外,鼻粘膜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在上鼻甲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内有双极的嗅细胞,感受嗅觉,故称嗅部。

鼻腔粘膜的上皮下有丰富的血管网,特别在下鼻甲和鼻中隔的前下方分布更为稠密。

在下鼻甲和鼻中隔前下方受到撞击、干燥或炎症时,易发生出血,故此外被称为鼻腔的出血区。

鼻旁窦是与鼻腔相通的骨内含气空腔。

鼻旁窦其所在骨的部位分别称蝶窦、筛窦、额窦和上颌窦。

鼻旁窦与鼻腔相通,粘膜又相连续,故鼻腔粘膜感染时,易波及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

耳旁窦参与湿润和加温吸入的空气,并起发音共鸣的作用。

喉是上呼吸道的组成部分,又是发音器官,喉上方接咽,下与气管相连。

喉由作为支架的软骨和连接软骨的韧带及肌肉共同构成。

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等。

喉的内腔称喉腔,腔的中部有两对由粘膜形成的前后走向的皱襞。

上面的一对皱襞叫室襞,又称假声带,下面的一对皱襞叫声襞,又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的纵行裂2隙叫声门裂,为气体通道。

喉肌的舒张或收缩可以扩大或缩小声门裂。

喉腔粘膜下层结缔组织比较疏松,急性发炎时易引起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可危及生命。

气管及支气管,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之前,上与喉的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进入胸腔,在平胸骨角的高度

分为左、右支气管。

支气管经肺门进入左右肺。

气管内衬有粘膜,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夹有杯状细胞。

纤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平时向咽部颤动,以清除尘埃和异物,使空气保持整洁。

杯状细胞是具有分泌蛋白质特点的细胞。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肺质柔软,富于弹性,呈园锥形。

上为肺尖,下为肺底,在肺内侧面的中央有一肺门,它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与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两肺各由一条斜行的叶间裂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上叶又被一横行的副叶间裂分出一中叶,故左肺两叶,右肺为三叶。

肺的主要结构是由肺内导管部(支气管树)和无数肺泡所组成。

肺内有两套血管:

一为构成肺循环的肺动脉、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一为供给支气管和肺营养的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胸膜及胸膜腔,胸膜是平滑光泽的浆膜,覆盖在肺表面的部分,称为胸膜脏层;覆盖在胸壁内面和膈肌上面等处的部分,称为胸膜壁层。

脏、壁层间的狭窄间隙叫做胸膜腔,腔内含有极少量液体,以减少

呼吸运动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

胸部两侧的胸膜腔互不相通。

  纵隔是夹在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及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的边界:

前为胸骨,后为胸椎体,两侧为纵隔胸膜,下方为膈肌,上为胸廓上口。

由于心脏位于纵隔下边偏左,故整个纵隔显著偏左,且下部宽大。

纵隔内的脏器很多,达胸郭上口,下至膈肌。

纵隔上部主要含有胸腺、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和迷走神经、膈神经等。

纵隔中部主要有心包、心脏。

后纵隔则包含有胸主动脉、奇静脉、主支气管、食管等。

 

资料8-3-5呼吸运动

随着胸廓的扩张和回缩,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称为呼吸运动。

肺的舒缩完全靠胸廓的运动。

胸廓扩张时,将肺向外方牵引,空气入肺,称为吸气运动。

胸廓回缩时,肺内空气被排出体外,称为呼气运动。

由于呼吸的不断进行,便保证肺泡内气体成分的相对恒定,使血液与肺泡内气体间的气体交换得以不断进行。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平均约为400~500毫升。

每分钟出入肺的气体总量称为每分通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16--18次,所以每分通气量约6000~8000毫升。

适应体力活动需要而加强呼吸时,每分通气量可达70升。

正常人在平和呼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呼气称为补呼气,约为1000~1500毫升。

在平和吸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吸气,称为补吸气,约为1000~1800毫升。

潮气、补呼气、补吸气三者之和称为肺活量,男性约为3500毫升,女性约为2500毫千。

它是一次肺通气的最大范围,可以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力量及适应能力。

肺活量的大小与人的身高、胸围、年龄、健康情况有关。

肺活量并不等于肺内所容纳的全部气体量,即便在被呼气后,肺内也还余留着一部分气体不能完全呼出,称为余气。

健康青年人的余气约为1000~1500毫升。

人们每次吸入的空气,从鼻腔到细支气管这段呼吸道内的

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为气体交换的无效腔,其容量在成人约为150毫升。

例如,每次吸入500毫升新鲜空气,实际上只有大约350毫升进入肺泡参加气体交换,其余的停留在无效腔中不起作用。

因此从气体交换的效率来看,呼吸的深度极为重要。

深而慢的呼吸其效率要高于浅而快的呼吸。

 

资料8-3-6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脑垂腺、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卵巢、睪丸)等内分泌腺。

这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各种激素。

激素随血液输送到它作用的细胞

,通过改变体内的化学变化,来协调生理机能。

激素的分泌量必须适中,过多或过少,对生物体都不利。

  脑垂腺位于脑的下方,能分泌多种激素,有的可以促进身体(尤其是骨骼)的生长,若幼年时分泌过多会长成巨人,分泌过少则成为侏儒;有的激素和生殖有关;有的激素可以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所以脑垂腺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

  甲状腺位于喉部气管两旁,所分泌的激素称为甲状腺激素,有刺激细胞代谢的作用,细胞需有适当的甲状腺激素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人体生殖器的发育也和这种激素有关。

人在儿童期甲状腺分泌不足,身体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都会受阻。

甲状腺分泌过多时,患者代谢旺盛,组织活动增多,神经特别兴奋,心跳加快,身体消瘦,而且大部分的患者有眼球突出的症状。

副甲状腺包埋于甲状腺内,可分泌副状腺素,用以调节体内钙与磷的量,分泌太少,血液含钙量过低,动物会抽搐甚至死亡。

  胰脏不但能分泌消化液,也能分泌激素。

它分泌激素的组织,叫做胰岛,能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可以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入细胞,并促使细胞利用糖分或将之变成肝糖而储存。

胰岛素缺少时,细胞不能利用或储藏糖分,血液中葡萄量增加,于是会随尿液排出,叫做糖尿病。

升糖素能使肝糖分解,生高血糖弄浓度。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可分泌肾上腺素。

生物在发怒或恐惧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便大增,使储藏在肝脏中的肝糖转变为葡萄糖而释放到血液中,以增加血液中的糖

分。

肾上腺素同时也可促使心搏加快,肠胃运动减慢,并使肌肉的血管扩张,增加血液量,以作有力持久的收缩。

因此,发怒或恐惧时,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应变。

  卵巢和睪丸除分别产生卵及精子外,还可以分泌激素,所以也是一种内分泌腺,称为性腺,性腺分泌的激素可以生物表现不同的性别特微,例如女人的声音高尖、乳房发达;男人的声音低沉、胡须浓密。

 

资料8-3-7神经系统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本质柔软,分别位于脑壳和脊柱中,藉以获得保护。

  脑和脊髓的表面有包膜,可以防止运动时,和它周围的头骨成脊椎碰撞。

脑是人体一切感觉、运动、思考、记忆、情感、语言等活动的总指挥部。

它的主要部位有大脑、小脑和脑干。

人类的大脑十分发达,分成左右两半球,左半球控制右半身的活动,右半球控左半身的活动。

大脑半球又分为许多区域,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语言、记忆和思考等(图5-3)(活动5-2、5-3)。

  小脑位于大脑下方,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的功用在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动作敏捷的动物如鸟类,其小脑特别发达。

脑除大脑与小脑外,其它部分合称脑干。

脑干内有控制心搏、呼吸、体温及饮食的中枢,并有控制如吞咽、咳嗽、喷嚏、眨眼、呕吐及唾腺分泌等反等反射作用的中枢。

脑干受损,易导致死亡。

脑的体积虽小,需氧量却当大,即使短时间供应不足,也会使人晕倒

,若供应断绝较长时间,脑就会因缺氧而受到严重的损害,可使人瘫痪或死亡。

脊髓呈长管状,能将身体各受器送来的讯息,向上传达到脑,并将脑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动器以引发反应外,它还能命令四肢产生反射动作。

人体由脑发出的神经,共有十二对,分别分布于眼、耳、舌、鼻和头部肌肉、肩部肌肉及内脏等部位,以传导讯息。

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有三十一对,分布于躯干、四肢及内脏。

神经可以将受器接受刺激的讯息传到脑或脊髓,也可以将脑或脊髓发出的命令传达到动器,使动器发生反应。

例如:

手部到热烫的东西,皮肤中的受器便将讯息经由神经传到脊髓,这种将讯息由受器传导到中枢的神经,称为感觉神经。

脊髓接收到热烫的讯息后,便命令臂部肌肉收缩而将手缩回,这种将命令由中枢传至动器的神经,称为运动神经。

由前述可知,手遇热烫而缩回的讯息传导途

径,是由受器到脊髓,再由脊髓到动器,所以不涉及大脑的意识,这种不是由大脑意识所控制的反应,叫做反射(图5-4)。

  反射常发生在瞬息之间,所以十分快速,在日常生活中,是用来应付外界刺激的紧急

措施,也是争取时间和节省脑力的有效方法。

此外,眨

眼、喷嚏以及唾腺分泌等,也都是反射作用,这些反射的协调中枢都在脑内,所以脑也有反射的功能。

脊髓也可将息再向上传到脑,例如手碰到烫物,不仅发生反射,将手立刻缩回,并且可以将这一信息传至大脑,是引起痛的感觉(图5-5)。

感到痛与大脑的意识有关,所以不算是反射作用。

资料8-3-8活动:

对温度的感觉

返回目录

目的:

当孩子生病时,妈妈常常会用手放在孩子的前额,来判断孩子是否发烧。

本活动将可帮助我们了解这种用探测温度的方法,是否可靠。

器材:

大塑料盆3个、温度计l支、冰块适量、热水适量

步骤:

1、将三个塑料盆分别标注甲、乙、丙。

甲盆注入自来水和热水,混合后温度调至约为45。

C;乙盆内注入自来水--室温;丙盆注入自来,再加入冰块,使温度约为12。

C。

2、、将甲、乙、丙三盆自左至右依序排放在面前,左手置入甲盆水中,右手放入丙盆水中,约三分钟后,将两手都放入乙盆水中。

3、描述左手和右手在乙盆水中的感觉。

问题:

左右手的感觉相同吗?

如何解释?

手部皮肤内的受器,能感觉正确的温度者或仅能察觉温度的改变?

 

资料8-3-9骨的构造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骨密质comPact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spongy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

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diploe),有板障静脉经过。

  2.骨膜periosteum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幼年期功能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但是,骨一旦发生损伤,如骨折,骨膜又重新恢复功能,参与骨折端的修复愈合。

如骨膜剥离太多或损伤过大,则骨折愈合困难。

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endosteum),是菲薄的结缔组织,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3.骨髓(bonemarrow)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redbonemarrow,有造血功能。

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yellowbonemarrow,失去造血活力。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而在椎骨、骼骨、肋骨、胸骨及肽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骼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椎骨和长骨的构造

资料8-3-10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脱钙骨(去掉无机质)仍具原骨形状,但柔软有弹性;煅烧骨(去掉有机)虽形状不变,但脆而易碎。

两种成分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

成年人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

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其抗压力约为15kg/平方米。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