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000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x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09年4月

总第181期第4期

学术交流Apr.,2009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赵大海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目前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已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及文化

等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卫生领域,世界各国也均在进行卫生信g-系统化建设,且发展方

向均为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主要为政府宏观政策的制约,

包括政府的支持及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权威性不足,卫生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地位不足

等.全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以政府的主导及卫生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作为前提,

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地区率先试点,逐步总结经验,最终实现我国全

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卫生信息;健康信息;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9)04—0102—06

关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目前的主要观点有:

国家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卫生信息标准

化],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指出:

我国卫生信

息化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

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他地

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方向提出以追赶发达国家为目标,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各国等发

达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思路基本均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为核心,同时包括电子病历,卫生信息标准

化,公共卫生疾病监测和环境监测等其他辅助信息系统为一体的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因此,笔者认为,国家电子病历应用系统以及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均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

内容,但最终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另外,以全民健康信息系统为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方

向,也是顺应当前国际医疗卫生改革"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所遇到的困难不外乎两类:

一类是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否支持或已具

备必需的条件?

另一类是信息技术上是否可行?

本研究将主要回答实现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所面临

的困难及对策.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最近几年,尤其是SARS危机以来,无论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急指挥决

策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还是数字化医院,数字化社区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实现了网络直报,艾滋病,结核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实行专

[收稿Et期]2009一O1—20

[作者简介]赵大海(1980一),男,山东临朐人,讲师,博士,从事公共经济及卫生经济政策研究.

?

lO2?

报.到2007年10月,95%以上的各级各类县及县以上医院,71%的乡镇卫生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

平[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网络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67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80%的医院已实现了

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系统,药库管理系统;超过70%的医院

已实现了住院病人人出转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床位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根据2005年"全国城市卫生服

务现状调查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单位占80%,使用计算机建立健康档案的

单位已超过65%.

另外,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还逐步建立了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库以及进行了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

息标准化的研究和建立等.

由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有限,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

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国内学者已有所

研究.主要困难包括:

"信息孤岛","数据难以共享","信息标准不统一","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

题.

上述国内学者所指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以"卫生信息标准化"或"医院信息

化建设"为目标或对象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以全民健康信息系统为目标的卫生信息化建

设所面临的困难,还尚未见有研究报道.

二,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本研究利用专家访谈的方式,召集由卫生部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某省卫生厅主要负责人,国内卫

生管理,卫生经济学知名学者,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专家等组成的访谈会,了解我国为建立以居民健康档

案系统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对策.

对于定性访谈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与健康信息系统有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定性访谈结果提示,以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目前,限制和阻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困难为宏观政策制度的影响,而对于卫生信息化的技

术环节已基本解决.宏观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的支持及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权威性不

足,卫生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地位不足.

卫生信息,属于公共产品,因此,必须得有政府来购买.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

卫生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经费来源基本均为政府专项投入.

英国《卫生信息化规范》指出,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所有经费,包括人员培训费用,均来自于联邦

年,美国投入1.69亿美元用于提高卫生信息技术.

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相比,具有信息化程度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条块

分割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为:

医疗机构信息化经费主要为各医疗机构自筹,政府拨款较少,有些地区

基本没有对医疗机构信息化进行财政投入.

多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如果按1%的比例用在信息建设上,年总投入为40—120亿元.

卫生部《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规定,医院每年必须将总支出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支出.

卫生部一系列有关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规章制度,均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费需由医院自

己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不同级别医院收支具有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各

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卫生信息化经费就有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除《医院信息化建设规

范》外,尚无其他配套政策制度,没有对各医院在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采取何种类型硬件,软件进行信

.

103?

息化的背景下,各医疗机构必然自主选择信息化的软件等,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几乎各医院均有一套不

同于其他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医院卫生信息化经费的安排,取决于医院本身,这势必会有较高比例的医院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不够

重视,或者没有相应经费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重庆市一项对辖区内抽样卫生机构信息化调查发现,卫生机构均信息化投入平均不足22万元,其

中县级以上医院平均不足4O万元.投入经费中,上级拨款占7%,专项项目占25%,自筹占68%;县级

以上医院信息化的投资费用占单位总经费的比例不足1%._8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经费普遍短缺,从省级卫

生监督所信息化经费投入状况来看,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10万元的有l8家,每年运行费

用平均不到3万元,而信息化工作开展正常的省级卫生监督机构投人的设备和软件经费都在100万元

以上,每年运行维护经费在10万元以上.部分省份还没有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9

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经验表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必须有法律或法规的强力保障,否则卫生信

息化建设就不可能有效进行下去.美国自1987年颁布《卫生信息传输标准》(简称HL7)开始,已相继

出台了《健康保险可携带性与责任法案》(HIPAA),《健康保险改革:

电子交流标准》,《健康保险改革:

安全标准最终规则》(SSFR),《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的隐私标准》(PrivacyRule),《基因信息无歧视法》

律形式对居民健康信息系统中数据保护,电子交流记录,数字图像,电子病历以及卫生信息服务条例等

进行规定.英国具体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数据保护法(1998年)》,《电子签名法令》(2000年),《电子

信息交流条例》(2003年)等;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为《社会法典(V)(P290—291)》,保障居民电子健康

卡的使用和管理;居民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条例也在该法典中;澳大利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数

据保护法案》(2000年),《联邦电子签名法》(2000年),《管理保护的普通法律》(1991年)等.

我国信息化配套规章政策制度建设,近几年取得了较大成就.目前,我国信息化领域的规章制度如

下: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2001年国

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价准则》;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审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安

全测评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方案》;2004年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

施细则》;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信息化配套规章政策已开始建立,但到目前为止,均为各部门的规章,还未有一

息化建设尚且如此,对于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我国还未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来规范卫生信息

化建设.

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把各

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不断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

是信息化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卫生信息系统各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维护,管理,监护;数据的分析,统计及报告;以及同各医疗卫生

机构数据上传的协调等,需要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如果依赖于兼职人员或虚拟机构是不可能

完成此项工作的.因此,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而且高于普通各部的机构,作为卫生信

息化的协调机构.这就必然牵扯到卫生信息系统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预算(财政支持)等一系列问

题.因此,在全国卫生信息化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全国及各级卫生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经费等

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的经验说明,卫生信息化的独立,专门负责机构对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

作用.美国在卫生信息领域最有影响的组织是"美国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该协会每年

就健康信息系统应用进行一次详细的现状与趋势报告,其中有两项内容为必需的,一是各类健康信息系

.

104.

统在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病人的治疗安全方面的评价,另一个是对各类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在遵守法律

护等健康信息系统领域的独立领导机构是信息委员会办公室.该机构为独立于联邦政府的机构,每年

通过司法部门向议会报告健康信息数据保护等内容.

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领导机构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调功能均已有介绍,因此,如果卫生信息化的领导机构仍设在卫生部,而且是一个司局级事业单位的话,

可能很难将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下去.

三,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可行性分析

中国在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提示,中国完全有能力,包括技术,财政能力,建立居民

健康信息系统.

2003年SARS爆发之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极为落后,以至于当时病人的基础统计工作都

难以实现,其信息化建设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具有较大差距.SARS流行之后,我国加强了公共卫生信

息系统的建设,中央政府专项投人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公共卫生事件决策系统的建设.

中国政府用三年时间,于2007年已基本实现了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目标,已建立起

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国际联盟主席,美国艾莫瑞大学副校

长杰夫瑞?

考普兰教授于2007年在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国际联盟第二届年会(北京)上对中国公共卫

生机构能力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

"我们希望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具有全面的能力,包括流行病调

查,疾病监测与防控,科学研究,专业人才培训,公众健康教育,健康信息沟通与交流等;能够把公共卫生

服务从中央辐射到全国各地.中国在这方面非常成功."该联盟通过专家评估,将各国和各地区的公共

卫生机构分为三类,中国的公共卫生机构以完善程度高,对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强被列入发达国家类

别.

2.借鉴各地与健康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保证政府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于此,本文利用我国现有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案例来论证在推行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必需

条件.

(1)上海社保卡

保障卡是由市政府发放,通过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方便市民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

救助,优待抚恤,公积金贷款申请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的集成电路卡.该卡的主要功能为a.信息存储:

作为个人的电子档案,卡内存放了持卡人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以及就业状况,职业技能,婚

姻状况;b.电子凭证:

作为持卡人办理社会保障事务的电子凭证;e.信息查询:

可查询持卡人的养老,失

业,医疗,公积金的累计本息总额,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及时保护个人利益.

此外,上海市信息委,市卫生局,市医保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银联等单位,本着方便持

卡人,拓展卡应用,提高就医效率的目的,进行强强合作,推出"社保卡和银行卡绑定支付"项目,即社会

保障卡持卡人到医院,银行或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点,选择一张银行卡与本人的社会保障卡进

行绑定授权,建立社会保障卡与银行卡的对应关系.今后在医院门急诊就医支付时,医疗保险基金承担

的费用从医疗保险局的账户上扣除,个人自付的部分可以直接从与社保卡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中扣除.

(2)杭州市民卡

杭州市民卡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授权发放给市民用于办理个人社会事务和享受公共服务的集成电

路卡(Ic卡).市民卡是由《杭州市市民卡管理办法》确定的市民身份代表证件,在《杭州市市民卡管理

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替代身份证的部分功能.该项目通过向杭州市民发放市民卡,建立了杭州市

?

】05?

个人信息交换系统,建立市民卡的服务和应用体系,以达到便于市民办理个人事务和商业应用,也便于

政府管理.

是市民卡政府应用的代表.市民卡正分批替代西湖医保卡,成为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凭

证之一.

上海社保卡已在上海运行了七年的时间,且效果良好;杭州市民卡的金融支付模块也运行了两年的

时间,各模块功能还在不断增加.同上述上海社保卡,杭州市民卡功能模块内容比较,我国卫生信息化

建设主要涉及居民健康相关的内容,需要协调的部门,涉及的利益与二者比较更为简单.

 

放,上海市社会保障局同上海市市民服务信息系统配合实施的.上海市政府强烈要求实行"两卡合

并",并规定了原先医保卡的停止使用时间.社保卡同银行卡的绑定,是上海市信息委,市卫生局,市医

府授权发放.综上所述,上海社保卡和杭州市民卡得以顺利贯彻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主导和

强力推进实施.

我国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主要为宏观政策的制约,因此我国全民健康信息系

统的建立,必须得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包括政府的主导和强力支持,卫生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政

府投入的保障,卫生信息化独立专门机构的建立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析表明,

健康有关的信息系统使用及推广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首先在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较好,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地区率先试点,逐步总结经验,最终实现我国全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高燕婕."十一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设想[J].电子商务,2006,

(2):

27—23.

[2]饶克勤.卫生信息化与卫生改革同行[J].医院管理论坛,2007,(4):

9—12.

[3]陈世卿.医药卫生信息化面If缶的关键问题与高性能计算机科学的解决方案[J].电子商务,2006,

(2):

20—26.

[4]沈健.欧盟医疗卫生信息化:

向更高的目标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06,

(1):

81—83.

[5]王陇德.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卫生信息化[J].中国数字医学,2007,

(1):

5—7.

[6]李华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数字医学,2008,3

(1):

13—14.

[7]世界各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状况[N].科技日报,2006—2—

~0060212_

[8]孙安龙,汪时萱,赵耀,等.重庆市卫生机构信息化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05,34(4):

497—498.

[9]侯峰忠.我国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3):

217—219.

(责任编辑:

冯胜利]

?

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