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40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76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docx

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

2019高考语文练习精品系列-专项17写作(教师版)

专题17写作〔教师版〕

【考点预测】

2018《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

E,即表达运用。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培养探究、发现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适当回避社会热点,远离道德拷问,将关注目标指向写作的本质,这对于一道高考作文题来说是必要的。

当然,这并非是要引导学生不去关注现实、逃避道德的修养,而恰恰是要让考生在关注和贴近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的习惯,引导他们观察、发掘、思考生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深刻思考和创造探索的思维习惯,学会“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这才是真正与新课标的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这样的作文命题才能真正引导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走向正轨。

因此在2018年备考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关注道德与精神:

表达信念的重要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保持人格的尊严等。

〔2〕关注生命:

着眼

于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珍爱。

如敬畏生命,展现个性,注重人格发展等。

〔3〕人与人的关系:

包括倡导公平竞争,颂扬人与人之间的爱,学会沟通,学会尊重与宽容,学会赞美与鼓励,倾听他人,欣赏他人,善待他人,团结协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4〕人与自我的关系:

包括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砺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卓越成功的不懈追求和对有品位的文化艺术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关注健康问题〔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人格的、个性的〕,注重内心的探索,促进自我发展等。

〔5〕历史文化问题:

包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对古典文学的感悟等。

〔6〕哲理思辨问题:

对哲理问题的思索与探讨,如优势与成败、孤独与幸福、拥有与寻找等。

〔7〕科技创新问题:

对科学利弊的探讨,对科技创新的追求等。

〔8〕和谐与发展问题: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表达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的关系,同时又是包含的关系,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这种辩证关系。

【考点定位】

【一】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

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

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能力。

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

写好新材料作文,举一反三,也能写好话题作文。

2.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表达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那么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三】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1.写作特点

〔1〕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自由性

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

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

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

但所拟之题最好能表达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

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

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想象自由。

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但要注意想象深度。

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

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表达出自己的创造力。

〔3〕形象性

“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

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4〕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2.写作方法

〔1〕、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

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

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

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2〕、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3〕、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

“题好文一半”。

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4〕、善于联想

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

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

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法,也是很重要的。

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借、仿、拼、抽、代。

“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

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

《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

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

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

“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

“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

“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

如“谈……”“记……”“介绍……”等。

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快,拟得更好。

3.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

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等级划分】

【一】基础等级

要点1:

符合题意

【要点解说】“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

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

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无一遗漏,确保对命题意图要求的理解没有偏差。

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

因此符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符合命题意图。

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那么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

二是文章和题目相符。

话题作文内容很宽泛,如何选准一个切入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表达在文章的标题上,也应该表达在文章的内容上。

要点2:

符合文体要求

【要点解说】“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所命试题,或者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等;或者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

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就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即使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也可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

近几年高考多为“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使得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

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设定的文体要求,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

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写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即使全文能扣题,评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要点3: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要点解说】叶圣陶曾说:

“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学作文报》题词〕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更是家喻户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鲁迅先生在《作文的秘诀》一文中也毫不留情地指斥所谓的“作文秘诀”,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

作文假设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纵观三位大师的话,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

作文就是做人,既要做到“感情真挚”,又要做到“思想健康”------这里的“真”,不是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而是生活的艺术加工,是健康人生的文本表达。

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一定要讲清讲透,因为生活的美源于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否的审美观念,爱憎分明的价值趋向。

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关心时代、关心社会、关心人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辩正思维能力,彻底抛弃胡编滥造、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切不可因特殊情况或一己之见而一叶障目、标新立异、消极颓废。

要点4: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A:

内容充实

从根本上说,内容充实表达于材料的充实。

这里所指的材料,就记叙而言,表达为揭示中心的人、景、事、物;就议论而言,表达为论证论点的事实和理论〔论据〕;就说明而言,表达为对说明对象相关特点的介绍翔实具体;假设是写成小小说,那么要求情节完整、人物形象丰满;假设是写成诗歌,那么要求意象选择典型、充分。

不同文体对“内容充实”的具体要求各有各的特点。

B:

中心明确

从理论上讲,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但考场作文有其特殊的功利色彩,高考阅卷时间的限制性,决定了考场作文在含蓄、深沉方面要掌握好“度”;因为弄得不好,就成了晦涩。

一般来说,要让阅卷人一眼便知你的观点态度才好,也就是说,观点要鲜明,中心要明确。

中心明确的前提是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含义及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尤其是“隐性要求”,才可能在行文时围绕中心选材、谋篇,决定详略取舍,才可能真正地凸现中心。

比如写《生活改变了我》这个题目,做到中心明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改变”的是什么,怎样表现“我”的改变,通过写“我”的“改变”要表达对生活的怎样的感悟和认识等。

这些问题清楚了,“中心明确”是水到渠成的事。

要点5:

语句通顺结构完整

【要点解说】“语言通顺”,指的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

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

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假设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

要使自己在高考作文时顺利地通过“语言通顺”关,平时就要在语言使用的规范、准确、连贯与得体这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的毛病。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包括语言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作为文章思路外观的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只有安排好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情节和场面等串联、编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主题的表现。

要点6: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要点解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实际上属于文章的文面问题,是文章的直观显现,是文章内容的视觉化。

“文面”,也就是文章的“门面”,指的是一篇文章在读者视觉印象上所显现出来的总体面貌,包括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修改符号、字数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写字规范、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漏用、错用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清晰易辨识;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修改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随意涂沫。

【二】发展等级

要点1:

深刻

【要点解说】《考试大纲》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首要要求是“深刻“,可见地位之重要。

“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深刻”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⑴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看待客观事物不只是停留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上,而是能找出事物内在的实质性的根本属性。

纷繁芜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

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有了假设干这样的过程,

才能达于事物的本质。

⑵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观点具有启发性”要求考生多关注现实生活,通过社会现象深入本质,探讨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观点;多关注史例事实,通过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展示个人见解;多关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背景材料的理解,概括出具有哲理性的共性认识。

一般说来,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作者阐述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

只有正确的观点,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才会收到奖善惩恶、激浊扬清的效果,才会达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目的。

其次,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必须揭示“三理”,即揭示哲理、揭示伦理与揭示艺理。

揭示哲理,如寓含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个别与一般、内因与外因、形式与内容、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哲学观点,能引起读者理性的思考;揭示伦理,如反映高尚的亲情、友情、爱情,能为读者的人生导航;揭示艺理,能给读者以艺术上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讲“深刻”,一般指议论文字而言。

使文章深刻,当然不止这三方面,但主要是这三方面。

追求深刻,不是用大话、套话所能奏效的。

我们应该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运用实践认识、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发展变化、局部整体等基本的哲学原理去看世界、辨事理。

要点2:

丰富

【要点解说】《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层级中“丰富”的解说是: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侧重于实用类文章,内容要具体、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适合于文学类文章,“形象丰满”是就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写环境绘声绘色如临其境,写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意境深远”是就写景抒情类文章而言,要创造深远的意境,就需要我们有写景状物的本领,做到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具体来讲:

1、材料丰富

“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这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这是针对各种文体的所有文章的要求。

文章的材料,内容的充实,需要丰富的材料来支撑。

就记叙性文章而言,它表达为揭示中心的人、事、景、物、情等;就议论性文章而言,它表达为旁征博引,理论引证、事实例证等;就说明性文章而言,它表达为事实例子、数字资料等。

这些,都要求比较多而确切有力。

但要注意,材料丰富,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而是典型精当、新鲜活泼,能足以表现中心。

2、形象丰满

所谓“形象”,指的是记叙类文字所表现创造出来的生活图景,既指包括自我在内的人物形象,也指写景状物所描绘的景物意象。

通常指文学性比较强的文章中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情景的画面感、形象感。

所谓“丰满”,就是生动完整、具体可感,能浮现于读者的眼前,能激发读者的情感。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或者是人物形象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者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者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

如此,写人那么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那么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3、意境深远

“意境”,是指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蕴涵的或者表达出的含义隽永的境界,简言之,就是文章中那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意境”包含有情境性、情感性、典型性与具体性等几个要素。

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文字时,由文字传达的抽象信息便在脑海里化作了具体形象,这种具体形象的产生是作品与读者互动的结果。

从文章评价的角度来说,越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像的作品——即越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景、形象和人物的情感的作品,就越有意境,这就是“意境深远”的含义。

“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而言的,是对形象更高的要求。

所谓“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很好:

或者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者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者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

总之,刻画一个人物,描摹一种情状,如果只是表面的形似,只求其生动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现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深思,那么就难说这样的形象是真正的生动的形象,其“意境”也就很难说“深远”了。

写景状物可以通过象征、暗示等含蓄的手法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写人叙事可以虚实相间,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

这都靠的是平时的功夫。

要点3:

有文采

【要点解说】2017年《考试大纲》对“有文采”这一发展等级要求是: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保留了原有的“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两项要求,而把“用词贴切”改为“词语生动”,把“文句有表现力”改为“文句有意蕴”。

“词语生动”较“词语贴切”凸显了考纲对考生作文文采的明确要求。

“文句有有意蕴”那么不仅仅是“有表现力”,更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标准,也是基础等级层面上对“深刻”的更高要求。

大纲的修改说明,考生在运用语言方面,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或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或句式灵活善于传递情感,或运用多种修辞表情达意文采飞扬,就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以使他们在通顺的基础上所展示的各种语言风采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

具体说来:

⑴词语生动

作文除了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细节生动,意境深远外,还必须有生动流畅的文学语言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用词贴切、生动、准确、简洁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

首先,我们要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其次,应该以有丰富的词语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难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来的。

当然,光有丰富的词语还不够,还要善于运用,否那么词语再丰富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再次,同一个意思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形成一种语势,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文章所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最多,表现力强,信息量大,语言的意蕴也就更为丰富。

⑵句式灵活

“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常见的句式有:

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②肯定句和否定句;③主动句和被劫句;④长句和短句;⑤整句和散句;⑥常式句和变式句。

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句式不同,语气情调也就随之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

如整句(四字格等)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巧用口语,文章定显活泼之趣;缀以文言,文章自有古雅之风。

“句式灵活”,就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让句式呈多样性,做到在整齐中求变化,在常式中求变式,在重复中求省略,在和谐中求变化,以使行文错落参差、活泼自由与和谐流畅,从而达到文采飞扬最正确效果。

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语法、修辞与逻辑,是与写作关系十分密切的三大语文知识。

就语言表达而言,语法是解决通与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与不对的问题,而修辞那么是解决好与不好的问题。

广义的修辞包括了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表达的简明、连贯与得体以及辞格的综合运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狭义的修辞那么是专指修辞格的运用。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格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与反问八种〔参见本书“修辞”专题〕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