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74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完整版

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2016-10-25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左、右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建立左、右标准,认识其相对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能力目标

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准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

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

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

谁来告诉大家:

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

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

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

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

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

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

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

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

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

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进行“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通过师生相对而立,初步感知对面的左右和自己的左右相反。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

教材分析

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描述物体所处的具体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力目标

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重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座位号、电影票等。

课件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戏

教师:

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

生:

(齐答)捉迷藏。

教师:

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

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

教师:

(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

(板书:

位置)

(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

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

二、新授:

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

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

瞧!

他们坐得多整齐。

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2.发散思维找朋友。

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l.明确数的方向。

教师:

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

从左往右数,请第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5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8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

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

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

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创设情境:

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

2、中间。

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

四、练习:

练习一第3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积极的参与游戏。

点明定方向的重要性。

实际操作,全班参与。

玩中学、乐中知。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二单元十几减9

教材分析

教材展现了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卖气球”、“卖风车”等四个带有情节的画面,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口算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

前几天,我们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师:

(出示套圈图)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

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出示课件:

同学们仔细听故事,兔妈妈把几个苹果给了小羊,你能帮助小兔算出剩下的苹果数目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从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二单元十几减几

教材分析

用“小猫观鱼图”,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参照十几减9的方法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能力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准备

学具盒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

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描述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

”的文字。

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

”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

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演示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继续出示课件,完成后面的练习。

联系情景问题尝试计算。

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景中自然进行。

使学生从多样化的算法中充分体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用所学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

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教师出示课件:

小刺猬采果子,采了15个果子,走一路,掉了一路,总共掉了7个果子,你知道现在小刺猬还有几个果子吗?

  1.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问:

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

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3.出示课件,通过童童帮妈妈给熊伯伯、狐狸叔叔送衣挂和夹子,体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学习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观察:

  问: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

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数学小故事帮助童童完成妈妈给的任务吗?

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计算出结果后,演示课件,帮助童童完成任务。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

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出示课件“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教材分析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准备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主题图)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

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师: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模型)

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

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

请同学们拼拼看。

学生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深化

(1)学生动手操作:

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2)练习六的第3、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的第7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全课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

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

  

(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用直观的实物风车极大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做风车。

学生观察,引出对边的概念。

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图形的一些转换。

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进行拼组。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02-19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

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100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会整十整十地数。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1.复习20以内的数。

数第1、2组(每组10人)学生人数。

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20的数。

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

2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二十一;

二十九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

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3个十。

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

(1)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

(2)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1.课件演示100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

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

(2)汇报交流,突出方法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A、1个1个数,100个一是100。

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65,1个1个数到75,并说出75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同学从75数到83,并说出83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83数到100。

小结时,突出数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

B、2个2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

C、5个5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根5根数小棒。

D、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

10个十是100。

3.小结。

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培养能力:

1.猜数。

(1)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

(2)5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6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4)数出87后面的5个数。

2.“提问——回答”游戏。

3.看图填空。

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4.怎样数比较快?

5.倒数数。

例,从61倒数到56。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全体从1数到100

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

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

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

从4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60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70

从89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

从74起,一个一个地往前倒数到52

3、教师出示幻灯片,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

(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三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

“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

“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那么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呢”

2、巩固:

(1)学生同桌2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5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

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

教师巡堂并指导。

(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

③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练习:

做33页,做一做和37页练习七第5题和第7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

四、布置课堂作业:

1、写出48后面7个数来。

2、写出个问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

3、填空:

47、---、49、---、51、---、5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