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497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docx

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A、反射B、折射C、不变

2、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一样厚

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B、足内侧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B、2000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B、3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的信息。

A、更少B、同样多C、更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三、连线题: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棒状

天牛丝状

蝴蝶鞭状

蚂蚁羽状

蝗虫膝状

四、科学探究。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

改正:

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染色

烧杯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2)利用以上材料,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的制作过程写下来:

制作步骤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等现象的产生。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

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4、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

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7、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

A、红色     B、蓝色     C、没有变化

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9、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  )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  )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  )

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  )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  )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  )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  )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  )

四、巧分变化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①冰融成水②钢铁生锈③酒精挥发④空气液化

⑤海水晒盐⑥食物腐败⑦灯泡发光⑧煤气爆炸

⑨木材燃烧⑩酱油拌饭⑾书法创作⑿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四、实践操作

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

为什么?

2、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

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五、简答

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第三单元《宇宙》测试题

一、选择。

1、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A.阿波罗B.杨利伟C.阿姆斯特朗

2、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引力的()。

A.六分之一B.四分之一C.六倍

3、月球直径是地球的()。

A.六分之一B.四分之一C.六倍

4、()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B.撞击说C.火山说D.地震说

5、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何时何地观察才可能观察到?

()

A.前半夜的东边天空B.前半夜的西边天空

C.后半夜的东边天空D.后半夜的西边天空

6、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聂海胜B.费俊龙C.杨利伟

7、有关月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B.每个农历十五都会发生C.月食是地球把太阳光挡住了

8、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可以看到()

A.日食B.月食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9、有关环形山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B.环形山有单个,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分布没有规律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深浅都一样。

10、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A.农历上半月B.农历十五C.农历下半月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1、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

2、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

()。

3、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的()。

4、现在科学家通过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宇宙的边缘距离我们120亿光年远。

()

5、从月球上看北斗七星和在地球上看北斗七星,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

6、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恒星集团,其他恒星围绕太阳系转动。

()。

7、每个农历初一都会出现日食。

()。

8、恒星往往是静止的,而行星则围绕恒星运动。

()。

9、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

10、晚上天空的的星星,除了北极星外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

()。

三、观察记录。

1、请在下面的圆中画出农历初一到十五的各种月相,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的基本规律,标出哪个是农历初八和农历十五的月相。

 

2.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的位置。

3、请画出月食的变化过程

四、排序。

1、请写出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依次顺序。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五、问答

1、根据日食的模拟实验,说说日食的形成过程,并画图加以说明。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测试题

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2、购买物品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3、废旧日光灯管是有害的垃圾。

()

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5、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

6、各种垃圾处理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 )

7、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

8、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9、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

10、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

()

二、选择

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

 

A、60%B、70%C、80%

3、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A、3平方米B、2平方米C、1平方米

4、关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正确的说法是()

A、有利于回收加工利用    B、便于对有毒垃圾处理   C、方便扔掉

5、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A、重新使用确B、减少垃圾数量

6、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

7、填埋、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

A、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不会影响环境。

C、很安全

8、家庭垃圾中的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是()

A、没有用的B、有害的C、可制成有机肥料

9、下列哪种做法()不是节约有水的好习惯。

A、随时关好水龙头B、用洗脸水冲厕所C、在公共浴室可以长时间淋浴

10、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A、1000倍B、100倍C、10倍

三、我的环保行动:

为自己家乡自然水域治理提出4条建议。

四、我的认识:

把相关内容连起来

金属制品卫生间废纸

塑料制品可回收垃圾废水银温度计

废电池玻璃制品,过期药品

纸制品不可回收垃圾还有橡胶

废日光灯管、注射器、

五、我的实验:

垃圾填埋模拟实验,

(1)、它模拟的是

(2)、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分别代表

(3)、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

(4)、观察到的现象是

(5)、实验说明

六、我的思考:

目前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