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真题精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33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申论真题精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真题精讲.docx

《申论真题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真题精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论真题精讲.docx

申论真题精讲

申论真题精讲:

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范文及深度解析

真题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

【作答要求】

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范文】

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

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

“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

”【2】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

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

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

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

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

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

【3】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

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4】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

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

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

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四个主要标志;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是九条治理途径;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三条黄河”治河体系是三个有效手段。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任重而道远。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

【5】

 

标注

评 析

【1】

标题运用拟人手法,鲜明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维持黄河健康,表现了作者的态度。

【2】

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3】

此句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引用“1493”治黄体系,不仅简要地概括了治理黄河的原则、方法,也创建了下文的结构。

【4】

10字鲜明地揭示了黄河精神的内涵,让读者对黄河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

【5】

结尾句以简短的语言深刻总结了治黄的宏观措施和弘扬黄河精神的深渊意义,并且与前文毛主席的讲话相呼应,引起我们对治理黄河的重视。

 

 

范文 精讲

■范文点睛

——视野开阔,见识高远。

文章论述不拘一格,开篇就旁征博引。

文章引用毛主席“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

”这一意味深长的话,又以巩固民族根基作为结尾,直接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显示出文章立意的高度。

保护黄河不仅是保护黄河本身,而且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见解之高可见一斑。

——论述充分,实际客观。

文章在紧紧围绕弘扬黄河精神主题的同时,结合“1493”治黄体系,从黄河地理、黄河精神、治黄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述,使文章饱满、充实,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和说服力,既体现了具体的论述,又体现了高深的理论素养。

根据“1493”治黄体系提出的解决对策具体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结构思路

文章整体结构思路是:

开篇点明论述的主题,即黄河精神,进而引出黄河存在的问题,提出整体治理措施,然后笔锋一转,阐述黄河精神的内涵,并指出黄河精神对治黄实践的指导意义,然后提出具体对策,指向问题的解决,最后总结全文,照应中心论点。

详细来说:

第一部分,具体指第一段。

文章开篇以李白的一句诗引出黄河和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再以毛主席的一句话概括了黄河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文章论述的中心对象——黄河精神,同时也为全文指出了论述的主题,确定了文章写作的方向。

第二部分,即第二段。

本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句为一层,概括了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的具体表现;第二、三句为一层,指出了黄河的地理信息和对我国的贡献;第四、五句为一层,点明黄河已成为我国一条忧患之河。

本段的三个层次高度总结了黄河的地位和面临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转折,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过渡。

第三部分,指第三段。

第三段根据第二段提出的黄河面临的问题,明确提出“1493”治黄体系,为治理黄河问题提出了整体对策措施。

本段详细介绍了“1493”治黄体系的内容,为下文提出解决黄河问题对策提供了思路,并为提出对策提供了依据、做了铺垫,从整体上构建了文章的主体框架。

第四部分,即第四段和第五段。

这两段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指出了黄河精神的内涵,即“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启下,为治理黄河问题提供了方向,为下文的具体治理措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五部分,指第六段。

本段论述主要是结合“1493”治黄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材料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述,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是对第二段提出的黄河问题的解决,也是对“1493”治黄体系的具体阐释,是本文的最终归宿,照应文章标题——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第六部分,指最后一段。

本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整体上对治理黄河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措施,并以“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作尾,照应前文,点明主旨,升华中心论点。

 

■开头与结尾

文章开头以李白的名诗开篇,气势磅礴,为整篇文章奠定了一个较高的感情基调,以较高的视角引出黄河精神,指出黄河精神的重要性,为我们治理黄河问题指明了方向。

文章开头不落窠臼,点题方式新颖。

文章结尾的巧妙在于总结和升华了全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这一总结性的语句体现了第四段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

”则升华了文章主题,与毛主席的话相呼应,再一次概述了弘扬黄河精神、保护黄河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

例证:

文章第二段,“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一句,举例证明和支撑了前文“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

而“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15%的耕地。

”一句,则论证了后文“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一句。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文章采用事实作为论据,本身就有较强的论证效果,同时,这篇文章所举事实,“唐诗汉赋、歌曲绘画”、“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15%的耕地”,在论证观点的同时,也着实令读者震撼和感动,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独特视角

本文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独特的部分,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即3~6段。

一般情况,写作者都会按部就班地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就事论事地分析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而本文却另辟蹊径,采用“1493”治黄体系的结构来安排文章。

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技术手段”结构梳理全文,结合材料,逐一论述。

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更表现了作者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

“1493”治黄理论新框架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2004年全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1493”治黄理论新框架。

即:

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技术手段。

 

内涵:

一个终极目标: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四项主要标志: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九条治理途径:

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三条黄河”技术手段:

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

阐释: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

要使黄河为全流域及其下游沿黄地区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必须首先使黄河自身具有一个健康的生命。

其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包括水资源总量、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能力,水量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能力等方面。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就要维持黄河的生命功能,这将成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各项工作长期奋斗的最高目标。

“四个不”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意味着必须彻底遏制当前整体河情不断恶化的趋势,使之恢复到一条河流应有的健康标准。

衡量“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是水利部党组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提出的“四个不”的目标。

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有九条关键的治理途径和工作措施。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顺利实现必须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这种有效的手段就是“三条黄河”科技治河体系。

只有借助“三条黄河”的治河体系,才能确保各条治理途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012年国考【市(地)以下】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 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里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

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

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

还能放心地吃什么?

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

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

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品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

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

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的公众。

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

但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

有学者认为:

西方人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往往表现出一种自觉性及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权利:

中国人从古至今则更多地强调用典范的影响力来影响行为,此种方式很难完全适宜于现代城市化的生活状态。

西方人“生命第一”的文化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却过多的宣传“国家财产第一原则”,这与“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似乎相悖,美国在1985年就组建了社区救灾反应队,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经常组织北美统一的火灾“大逃亡”训练活动;中国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只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环节,暴露出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产品上存在的诸多不足。

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必须系统地、更加完善地开展公共文化教育。

 

2.如果地铁站台或者行驶中的地铁列车失火了,大量乘客如何有效疏散?

如果12级台风登陆上海,那些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顶得住吗?

……这一个个“如果”,都是上海某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的一个个科研课题。

….上海某记者报道:

最近在全市开展的“我为城市安全献一计”活动,引起研究所专家们的密切关注。

一方面,他们为市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增强和诸多防灾好点子欣喜;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想提醒:

“防灾不能只考虑技术手段——给城市打造‘金刚罩’,更得在‘人防’上多下工夫,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大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若都能配备全程监控,运行和安全系数就更高了”;“上海越江隧道已经有10多条针对可能遭遇淹水事故的危险,不妨装上安全阀门,需要时可用来挡水”;“预防高楼玻璃幕墙掉落,应该对建筑做整体风洞试验”……这些意在为城市套上一个水火不侵“金刚罩”的设想,很有道理,提出这些建议的专家中不乏院士。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一座城市不可能为了防范一些小概率的灾害事故,不计代价地增添防灾设施”该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地下建筑安全与灾害应对的H博士,对地铁渗水和隧道渗水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对于一些学者提出为越江隧道增设“挡水阀门”的建议,并不完全认同。

他说,“据我了解,国内有个别隧道安装过这样的阀门,但可以想象,常年用不上;后来有一次搞演习时决定用一下,却发现阀门由于年久失修,机械失灵,根本没法动。

H博士想用这个安全说明两个道理:

第一,为了小概率事故而砸重金设防,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不要这么做,应全面考量;第二,如果装备上了,则怎样保养维护,工作人员能不能熟练操作,都是必须重视的“人防”环节,否则,当有朝一日预想中的特大灾害真的发生,“金刚罩”极有可能派不上用场。

“防灾设施,从理论上说总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应对的往往是适当程度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事故。

”研究火灾防范的C研究员力挺H博士的观点,这位研究员对轨道交通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关注的焦点是地铁点和车厢里的消防设施,他注意到,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

当被问道“地铁里有没有专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问题时”。

C研究员回答:

上海地铁的逃生通道,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上上下下的那些楼梯,并没有其他的特殊通道,他说:

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减少人员伤亡,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序的疏散人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演练;我们现在似乎更看重灭火器数量够不够、是不是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但险情出现时现场肯定乱,工作人员能不能及时顺利地拿到灭火器?

会不会熟练使用?

这些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或许有乘客就在灭火器旁边,但又有几个人会用?

“老实说,怎么用灭火器,我还真不知道。

”说这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研究员Y博士。

防灾专家也不会用灭火器?

她坦率承认,并随即以此为例指出了城市公众教育的许多薄弱环节。

“无论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防灾知识都是从小册子、展板、讲座或者网络上看来的。

且不说所知有限,即使认为不少人一无所知,也并不为过。

而且就算有人并非一无所知,也未必有用,因为没有转化为能力。

”Y博士说,济川大地震、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很多单位都搞过安全演练,可很大程度上是“演戏”。

大楼里有消防箱,但如何打开?

消防箱里有灭火器,但如何操作?

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样利用?

这些关键的内容,演练过吗?

再说,演练一次肯定不行,就算学到点东西,很快便会淡忘,必须定期训练。

日本人应付地震有一套,那是在定期、再三的演练中练出来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人防”的漏洞和缺陷,远比“技防”不足更可怕。

专门研究风灾防控的Y博士曾多次去浦东陆家嘴,这一地区有几十栋玻璃幕墙大楼,且不止一次发生过玻璃掉落事故。

这些玻璃幕墙建筑能不能抵抗12级以上大风,这正是她的科研课题。

她告诉记者,大风常被认为是玻璃幕墙掉落的“元凶”,但实际上,在建筑工作安装玻璃时可能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在安装时,把螺丝拧得过松固然不行,但过紧也会使玻璃幕墙受力失衡,从而出现细小的裂缝。

”她说,如果把大楼玻璃幕墙的掉落视作对城市安全的一种威胁,那么减少威胁的关键同样在“人防”。

如果在定期清洗幕墙的同时,增加一道“体检”关,绝大多数玻璃掉落事故就可以避免。

 

3.2010年,S市一公寓大楼失火,造成一百多人死伤,这起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凸显于现代运行中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

现代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人口、财富和各项社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最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很恶劣。

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运行中受到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敏感性,它涉及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程度,涉及相关防范系统对致灾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这种系统抗逆力的某种衡量。

调查报告显示,S市特别重大火灾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问题,此次火灾,是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全网”,然后蔓延到大楼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由量变转变成质变,脆弱性演变成严重的危机,最后导致此次惨剧。

这次火灾,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飞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

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

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

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S市火灾发生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

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

就S市火灾而言,高楼部分消防设施配备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楼与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

这些,导致火灾发生后,因安全通道狭窄,物理空间有限,部分消防救援设备难以到达现场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影响了救援效果。

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4. 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

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

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

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

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

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

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

我从刘公辅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

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

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

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市民乙:

前几天上午,我去石化总公司附近的体检中心体检。

事先我从公交网上查询得知,经过我家小区附近的16路公交车可以抵达石化总公司。

乘16路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体检之后,我按惯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总公司站点等车。

等了约20分钟,来了一辆16路车,却呼啸而过,并没有靠站。

我先是误以为司机甩站,后来无意中看了一下站牌,发现这个站点并不停靠16路公交车。

这让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情也被破坏了,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2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

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

公交公司为啥让乘客有去有回?

市民丙: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向外延伸,远离中心城区的住宅区越来越多。

但是,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退回去20年,有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有。

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一是走路,二是骑车。

现在为什么没人走路了?

过去走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几块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想走,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感到特别不安全。

为什么现在骑自行车的少了?

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

现在规范的小区里,自行车必须停在车库里,每月要交停车费;你想停在公交车站或者轨道交通站点,也必须交停车费,否则很容易失窃,交了钱也不一定保证不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