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83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docx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一、引言1

(一)江苏经济发展现状1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2

二、江苏循环经济发展4

(一)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4

(二)江苏循环经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5

(一)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内容5

(二)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6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对策8

(一)发展重点9

1.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9

2.生态社区建设9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9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经济发展飞速,但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苏省自2002年引入循环经济理论,2005年被国家列为循环经济试点重点省份,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

本文从循环经济内涵入手,分析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采用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各年份指标数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总结未来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发展重点

AnalysisonthedevelopmentofcirculareconomyinJiangsuprovince

Abstract:

Duringthe11thfive-year,theeconomyofJiangsuprovincedevelopsrapidly.Notonlymorewealthiscreated,butalsomoreresourcesandthewasteisconsumed.Tosolvethisproblem,thecirculareconomytheorywasintroducedintoJiangsuprovincein2002.In2005,Jiangsuwaslistedasthecirculareconomykeyprovincesbythestate.Thisarticlestartsfromtheconnotationofcirculareconomy.ItanalysestheproblemsoftheprocessofdevelopingcirculareconomyandpointsouttheimportanceofcirculareconomyinJiangsuprovince.Ituse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exsystemoftheenvironmentandresources,choosesseveralyears’dataandanalyzesthedevelopmentlevelofcirculareconomybythe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withthehelpofSPSS.Thispapersummarizesthedevelopmentdirectionandcountermeasureofcirculareconomy’sfuture.

Keywords:

circulareconomy;indexessystem;mainpointofdevelopment

一、引言

(一)江苏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江苏省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30312.6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0.1%。

虽然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但其采用的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这是目前江苏省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这正是工业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

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钢铁、纺织、电力等,在很长时间内仍将保持着支柱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会不断扩大。

江苏省工业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不断扩大。

2.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消耗量大,但利用率低。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能源自给率低,大部分一次性能源要从省外输入;而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能耗总量就达到2.17亿吨标准煤。

由图1可看出,GDP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总量也在快速增长。

图1:

2000-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

3.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全省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不高,受生活、工业污水影响,河流污染加剧;全省总体空气质量属于中度污染,一些城市的酸雨污染较为突出;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措施滞后,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由图2可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省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仍在不断增加。

图2:

2000-2008年工业“三废”排放量

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我省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开始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的探索。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循环经济都有各自的见解,其中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认为:

“循环经济概念归纳起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的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狭义的循环经济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过程。

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到环境当中去,这种对资源的利用过程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通过持续不断地把资源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这种方式严重导致了大量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将会酿成境污染的灾难性后果。

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提倡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会产生或者较少产生废弃物,提倡“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低投入、高利用和低排放。

3.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技术或者转变消费观念等方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单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再利用原则。

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例如,热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电和蒸汽,但同时也产生了废气、烟尘、污水、废热等一系列废弃资源,而每种废弃资源在其他适当的地方具有利用价值。

(3)资源化原则。

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以减少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

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可以看出:

减量化原则属于节约能源的方法,目的在于减少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投入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化原则属于再生资源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二、江苏循环经济发展

(一)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江苏要想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就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大幅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大力建设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立生活垃圾及废旧物品分类回收系统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再生资源,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发展循环经济,是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使江苏省的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只有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才能进一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改善江苏省的环境质量。

4.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为企业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

(二)江苏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江苏省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长期以“扩能增量”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部分地区、部分产业中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省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对循环经济的认知不足。

许多人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污染治理、就是清洁生产、就是环境保护、就是传统社会中的低水平的物质循环利用过程,但这些认知都是片面性的。

循环经济应该是先进技术支撑下的经济,以科技创新为前提,经济发展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正因为这些认知上的不足,才导致了一些未得到项目经费支撑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一些行业部门在其行业发展规划中也未能主动体现出循环经济的理念。

2.第一、三产业和社会方面的循环经济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主要在工业领域进行推广,而在农业、服务业和社会方面,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单位还比较少,试点单位也相对缺乏。

总体来说,资源和废弃物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偏低,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废旧资源的再生产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3.政府管理分散,体制性障碍仍需突破。

以南京市为例,从事发展循环经济管理的专门机构就有市墙改办、市散装水泥办、市再生资源办(废金属办)、市节电办等12家。

这些办公室,有的挂靠在发改委、建设局等政府部门,有的挂靠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

这些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机构导致了循环经济建设与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领导,容易造成各行其是、资源内耗等问题。

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的研究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对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多种多样,但大多都指标过多,数据搜集困难,理论与实际不统一。

而本文选择了河海大学王(yan)、汤瑞凉设计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一)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内容

该套指标体系包含三大内容,共计18个指标,分别为:

1.环境污染状况指标:

V1工业粉尘排放总量,V2工业废水排放总量,V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V4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2.环境保护状况指标:

V5工业废水处理率,V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V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V8环境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

3.资源状况指标:

V9人均耕地面积,V10每万元GDP消耗的能量,V11水电占能源消费的比重,V12城市用气普及率,V13油田原油损耗率,V14综合电力单耗,V1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V16绿地面积,V17森林总面积,V18森林覆盖率。

(二)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以得出相应年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

1.原始数据整理。

由于指标V4与V13的数据无法搜集齐全,故排除这两个数据,暂时不予研究。

附录即为从统计年鉴上选取的2000、2005、2007、2008年度的16个指标的数据。

2.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统计软件,计算循环经济综合得分。

第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这个过程,一方面避免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避免标准值处理所带来的影响,保持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用ZV1,ZV2,……,ZV18(不包括ZV4和ZV13)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

第二,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总方差分析表和因子载荷矩阵。

第三,确定主成分个数。

当前k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时,则认为前k个成分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主要信息,剩余的成分就可以忽略掉了。

由表1可看出,前2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7.727%,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故选取前两个成分作为要研究的主成分,同时得出前2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λ1=12.335和λ2=3.301。

表1:

总方差分析表

成分

初始特征值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积方差贡献率%

1

12.335

77.093

77.093

2

3.301

20.634

97.727

3

.364

2.273

100.000

4

2.83E-015

1.77E-014

100.000

5

7.30E-016

4.56E-015

100.000

6

3.67E-016

2.29E-015

100.000

7

2.71E-016

1.69E-015

100.000

8

1.23E-016

7.68E-016

100.000

9

7.45E-017

4.66E-016

100.000

10

4.72E-017

2.95E-016

100.000

11

-2.30E-033

-1.44E-032

100.000

12

-4.44E-017

-2.78E-016

100.000

13

-1.55E-016

-9.71E-016

100.000

14

-3.09E-016

-1.93E-015

100.000

15

-4.99E-016

-3.12E-015

100.000

16

-1.22E-015

-7.60E-015

100.000

第四,计算主成分得分。

首先,由因子载荷矩阵和2个特征根,可得到特征向量E(表2)。

表2:

特征向量E

eij

j

1

2

3

5

6

7

8

9

i

1

0.03

0.25

-0.28

0.28

0.28

0.28

0.26

-0.28

2

0.54

0.25

-0.04

0.06

-0.11

0.06

-0.03

-0.04

eij

j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i

1

-0.26

-0.28

0.02

0.26

0.14

0.28

0.28

0.28

2

0.21

0.03

-0.55

-0.16

0.48

0.03

-0.14

-0.08

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分别带入主成分表达式,得出评价对象的各个主成分得分F1和F2(表3)。

其中,主成分表达式为:

F1=e1,1ZV1+e1,2ZV2+…+e1,18ZV18

F2=e2,1ZV1+e2,2ZV2+…+e2,18ZV18

表3:

主成分得分F

F1

F2

2000

-5.23275

-0.167

2005

1.404682

2.538729

2007

1.827289

-0.59551

2008

2.000786

-1.77622

第五,计算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记为F,是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的多个主成分的加权平均数,表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其表达式为:

F=ΣαiFi。

当F>0时,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当F=0时,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于平均水平;

当F<0时,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αi表示第i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由表1可看出,α1=77.09%,α2=20.63%。

由此可得各年的综合得分为:

表4:

江苏省各年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

2000

2005

2007

2008

F

-4.06855

1.606753

1.285835

1.175961

3.利用综合得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表4是根据表2和表3中的数据计算的各年综合得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的综合得分为负,2005、2007和2008年的综合得分为正。

综合得分越高,说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

可见2000年江苏省循环经济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而2005、2007和2008年高于平均水平。

虽然近几年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资源消耗加剧,经济发展减缓,2005到2008年循环经济评价水平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江苏省引入循环经济理论以后,可持续发展水平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对策

由上述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自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呈现平稳趋势,但为了引导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需强调发展重点和对策。

(一)发展重点

江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推进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建设和生态社区建设。

1.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1)农业。

推行各种农业循环方式,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类似于“食物链”的循环型农业系统。

从江苏的条件来看,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

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海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

(2)工业。

要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资源使用最小化、废物产生减量化和生产过程无害化”的循环型生态工业体系;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来促进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减少和最终处理废物减量化的实现。

(3)服务业。

要大力推广面向生态农业、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绿色信息业、物流业、旅游业及环境卫生业等。

2.生态社区建设

生态社区主要是从社会循环的角度构建全新的社会生活和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模式,实现消费过程与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增强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研究。

目前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也越来越多,要准确科学的研究循环经济,就必须选择建立客观、科学、操作性强、可比性高的指标体系,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干部考核体系中。

3.运用法律政策手段,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运用关于鼓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4.运用绿色创新科技,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加快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5.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倡导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6.完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参考文献

[1]史健玲.大力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J].南方论丛.2006,(3):

15-23.

[2]吴子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

81-83.

[3]梁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浅谈[J].河北企业.2010,

(1):

42.

[4]文凤.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局及其破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

50-53.

[5]余学锋.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

69-73.

[6]王先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

(1):

53-57.

[7]穆文龙,李东.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江苏可持续发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1):

38-41.

[8]王,汤瑞凉.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之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4):

21-23.

[9]刘韶华.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5(17):

104-106.

[10]田贵生.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及建议[J].科技信息.2010,(5):

401-402.

[11]裘敬忠.循环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

(2):

9-11.

[12]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

47-52.

[13]吴子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

81-83.

[14]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废钢铁.2006,3(6):

4-10.

[15]HanLiang,LiBo.Circular-economymodelsofanimalhusbandryindustryinJilinprovince[J].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2006,16

(2):

148-153.

附录:

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6个指标原始数据

年份

v1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万吨)

v2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亿吨)

V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万吨)

V5工业废水处理率

V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V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V8环境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亿元)

V9人均耕地面积(平方米)

2000

25.68

20.19

4.50

0.92

0.86

0.92

13.11

972.39

2005

35.45

29.63

0.10

0.98

0.95

0.98

38.95

944.13

2007

27.11

26.88

0.26

0.97

0.96

0.97

53.70

945.80

2008

20.47

25.93

0.10

0.98

0.99

0.98

39.71

943.74

年份

V10每万元GDP消耗的能量(吨)

V11水电占能源消费的比重

V12城市用气普及率

V14综合电力单耗(千瓦/时吨)

V1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V16绿地面积(公顷)

V17森里总面积(万亩)

V18森林覆盖率

2000

1.01

41.03

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