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60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docx

6数学总复习知识点2

一、填空、选择、判断。

1、读数、写数,四舍五入改写,多位数的组成。

(读数中关于0的知识,特别是中间的0要关注)

由3个亿、8个千万、9个万、6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写做(),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1)89056000025读作(),改写成“万元”做单位时()万元,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2)一个数由2个亿、4个千万、9个百万、8个千和5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数,约是();改写成已“万”做单位的数是()

(3)一个数由4个百、5个1和201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写作()

(4)由9个千和9个九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是(),它由()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一个数十万位上是7,万位是5,千位上是0,百位上是6,十位是是8,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6)一个数由6个100,7个1,8个0.1和9个0.01组成这数是()。

(7)把85600000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8)把4952340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于(),四舍五入到亿位约等于()。

(9)4504003507读作(),其中3在()位上,表示()。

2、把一个数保留小数。

(1)0.475保留两位小数是();5.095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2)3.1415926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9.5959保留两位小数是()

3、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不包括20)(最小的偶数是0,0是最小的自然数)

(1)20以内(含20)的自然数中,

偶数有()。

奇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2)3的倍数()。

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3)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它们相差(),(4)任何俩个相邻的自然数相差()。

(5)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曾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才能得到1。

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

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36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8和72的最小公倍数是()

A÷B=8(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5、倒数的意义及求法

(1)判断: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倒数都小于这个数。

()

4和0.25互为倒数。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2)两个数的积如果是(),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小合数的倒数是()

6、用字母表示数

(1)有a吨化肥,每天用去1.2吨,用了b天,还剩下()吨。

(2)小明今年11岁,爸爸比小明大27岁,当小明a岁时,爸爸()岁。

(3)客车每小时行驶a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b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5小时相遇。

两地间的距离是();当a=45,b=60时,两地间的距离是()。

(4)一个周长是x分米的圆,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x=4,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小明今年a岁,小强今年(a-3)岁。

再过5年他们相差的岁数是()。

(6)在一个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则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x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立方米。

A、abxB、ab(b+x)C、abh+x*x

(8)六年级有男生A人,女生比男生少15人,全年级一共有()人。

(9)甲数是a,比乙数的25%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7、四边形中各种图形的特征(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都是自然数,面积是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或()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倍。

(3)直角等边三角形是不存在的。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之和是15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大12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判断:

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7)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是()。

A、对边相等B、四个角都是直角C、四个角的和是360度D、都有对称轴

(8)把两个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与长方形的周长相比()A、一样大B、长方形周长大C、长方形周长小

(9)用两根62.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的面积大。

(10)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三角形大12平方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求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顶角)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度;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角是70o,它的顶角是()。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

A、两个锐角B、一个钝角C、一个直角

(4)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5)判断:

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0度,另一个锐角是20度。

()

(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和等于它的顶角,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

3:

4,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化简比求比值

(1)240:

60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2)250:

0.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把2米:

140厘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4米:

60厘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判断:

12:

30的比值和最简整数比都是2:

5()。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可以是任意一个整数()。

(5)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6小时完成,徒弟单独做11小时完成,师傅与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6)从甲地到乙地,货车用了10小时,客车用了8小时,货车与客车速度的最简比是()

(7)打一份稿件,甲用5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10、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1)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相距3厘米,甲乙两地实际相距()千米。

(2)判断:

一幅地图上10厘米表示地面上10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100。

()

(3)用图上10厘米表示实际10千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比例尺是5:

1的图纸上,量得某零件的长度是2.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5)某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为120米、宽为75米,如果用1:

3000的比例尺画成平面图,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6)把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7)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3000000,已知甲、乙两地的时间距离是240千米,画在这幅地图上长()厘米。

(8)判断: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8厘米:

24000厘米=,所以比例尺是比值。

()

比例尺有()比例尺,还有()比例尺。

比例尺=():

()。

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比例尺,是():

()。

地面上实际距离25米,在这张图上是()厘米。

(9)一块长方形地,长60米,宽25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1000的图纸上,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10)在比例尺是100:

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4.8cm,零件的实际长度是()毫米。

11、单位换算:

面积、重量、容积(体积)、时间

4小时25分=()小时8.02吨=()千克1小时45分=()时6.09升=()立方分米7.05千克=()克

3.07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50秒=()分3小时20分=()小时=()分

24000平方米=()公顷1.04立方米=()立方分米

1日()时3.2分米=()厘米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200平方米=()公顷311000公顷=()平方千米

8米40厘米=()米=()厘米

5立方分米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0.2平方千米=()公顷6200毫升=()升

4.5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00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吨700千克=()千克=()吨

0.8分=()秒5小时45分=()小时=()分

8小时=()日

判断:

2时36分=2.36时();17时45分也就是下午5时45分。

()

12、求经过的时间(小时或周年包括几时几分)

(1)一列火车19时15分从长春站开出,23时20分到达北京站。

这列火车行驶了()时()分。

(2)“好又多”超市每天上午8时30分开始营业,每天营业13小时,那么到()时()分停止营业。

(3)某商店每天9:

00——18:

00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4)老师早上7:

30到学校,下午4:

35分离校,老师在学校的时间是()小时()分。

13、长方形、三角形、旋转后所成的图形(注意以谁为轴进行旋转,另一条边就是圆的半径)

(1)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

如果轴边是3厘米,另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以2厘米的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

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体积是()。

14、立方体:

告诉表面积求其他如一个面的面积,体积等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自然数,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体积是()。

(2)有一个立方体,它的表面积是294平方厘米,那么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体积是()

15、

(1)用数对表示其中的一个点,以一点观测另外一点。

(2)平移(左右)旋转(顺时针、逆时针和角的度数90、180)和对称(画对称轴或能判断谁是对称图形)。

(3)方位角(如西偏北40度及利用直角进行计算)。

0

16、合格率

判断:

质量检测局检测商品有100个合格,10个不合格,合格率为100%。

()

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3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学校种一批树,97棵全部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

(1)六年级160个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有8个不及格,及格的有()个,及格率是()%

(2)六(3)班有学生40名,今天陈晓周学因病请假。

今天六(3)班出勤率是()。

(3)六

(2)班数学考试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合格率是()。

17、最简分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它和假分数的关系

判断:

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8、一个数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24的因数有(),在60以内4的倍数是()。

A÷B=3,()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19、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判断:

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

下列各选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B、路程一定,已走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B、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D、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和高。

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成()比例。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比例;

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成()比例。

订《少年科学画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钱数成()比例。

如果y=2x,则x和y成()比例。

如果x÷y=712×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y=20,那么x、y成()比例。

甲是乙的40%,则甲和乙成()比例关系。

k÷x=y,且x和y都不为0,当k一定时,x和y成()比例

20、解方程的方法

21、会求温差(正负数)

(1)12月11日,北京东部地区气温-6℃——4℃,它的温差是()。

-1℃——-11℃,温差是()。

(2)一天凌晨的气温是-2℃,中午的气温上升了9℃,傍晚时的气温比中午下降了5℃。

中午的气温是(),傍晚的气温是()

(3)一天中午的气温是8℃,傍晚的气温比中午下降了8℃,第二天凌晨的气温比头天傍晚又下降了5℃。

傍晚的气温是(),凌晨的气温是()。

22、游戏规则,会判断是否公平(如只摸一个球,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用分数表示概率)

(1)盒子里有15个白球,6个黄球,9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2)一个立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掷一下立方体,看哪一个面朝上,有()种结果,出现单数的可能性和出现双数的可能性是(),出现大于3的数字的可能性是(),出现大于2的数字的可能性是()。

2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判断:

有三条线段分别是2厘米、2厘米和4厘米,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

24、观察物体(以小方块为主即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

25、小数性质

判断: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会扩大100倍。

()

把12.5缩小10倍后,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把0.001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C、扩大100倍

26、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心脏科要把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佳的选择是()统计图。

(3)要表示某校各班向四川地震捐款的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4)要清楚地表示出水库讯期时水位升降变化的趋势,绘制()统计图最好。

(5)要反映某种儿童食品中各种营养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27、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它的宽相当于圆柱的()。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加上()。

(2)判断:

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一定是长方形。

()

用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不管怎么围,圆柱的侧面积都是240厘米。

()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一个正方形。

()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圆柱的底面周长是50厘米,高是12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节烟囱长为1米,底面半径为10厘米,做40节这样的烟囱至少需要()平方米铁皮。

(6)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01.4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6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分米。

(7)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

28、变化的图形能看懂

29、中位数(会求)、众数(会找)、平均数(会求),哪一个数最能体现总体水平(如买衣服和鞋子是众数)

(1)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比小强()。

A、高B、矮C、一样高D、无法确定

(2)小红的语文、数学两门课的平均分是94.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分为94分,她的英语考了()分。

(3)一个射手连续射靶10次,其中2次射中8环,4次射中9环,1次射中10环,则平均每次射中数是()环。

这次射击中环的众数是()环,这次射击中环的中位数是()环。

(4)在数据1,2,4,6,10,10,11,12中,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

(5)一组数据60,80,80,64,65,70,60,x,82.中位数如果是66,则x=()。

(6)甲乙两数的平均数26,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24,丙数是()。

(7)一组数据a,c,a,b,c,d,a,d,c,b。

如果a>b>c>d,则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8)在下面这组数据13,15,12,14,20,17中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二、计算

1、口算

2、解方程(含两个x)

3、计算(含简便运算)

4、图形组合(曲线+直线)和扇形统计图、复式统计图为看图计算

三、解决问题

1、普通整数和小数的应用题

(1)学校买来一批书,其中文艺书140本,科技书是文艺书的2倍,学校一共买来书多少本?

(2)一部《电子词典》是798元,一套《外国名著》是260元。

买一部《电子词典》和一套《外国名著》1000元够吗?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班种树143棵,比二班多种15棵,两个班一共种树多少棵?

粮店里面粉每千克3.8元,大米每千克3元。

叔叔买回面粉和大米各10千克,他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4)一桶油连桶重14千克,用去油的一半以后,连桶还重7.5千克。

原有油多少千克?

桶重多少千克?

(5)食堂运业3.4吨煤,已经烧了5天,平均每天烧0.2吨,余下的再烧8天,平均每天烧多少吨?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希望小学有学生840人,男生占总人数的60%,女生有多少人?

(2)食堂买来一些大米,现吃了其中的62.5%还剩下150千克,求这些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3)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有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80%,杏树有多少棵?

(4)一个农场种小麦160公顷,种棉花的面积比小麦多10%,种棉花多少公顷?

(5)一个农场种小麦160公顷,种大豆的面比小麦小20%,种大豆多少公顷?

(6)一个小泥厂第一季度生产水泥1800吨,比第三季度少生产20%,第三季度生产水泥多少吨?

3、列方程解应用题

(1)育才小学兴趣小组的棋类学员有120人,比绘画小组学员的2倍少8人,绘画小组的学员有多少人?

(2)水果店运来苹果20筐,梨10筐,共1420千克;已知每筐苹果26千克,那么每筐梨多少千克?

(3)买一只书包60元,比一个铅笔盒的价格的2倍多5元,一个铅笔盒多少玩?

4、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求速度或相遇时间、总路程)

(1)甲乙两城相距545千米,客车从甲城开到乙城每小时行使80千米,1小时后,一列货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75千米,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2)一列快车与一列慢车同时从A、B两地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3:

2,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40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

5、情境问题(如买东西、租车、旅游、体育中的数学等)

旅游:

(1)小明班里有35位同学,大家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到某个风景点春游。

他们准备买票时,看见一块牌子上写有:

“请游客购票:

一人券每张20元,团体票每张150元(可供10人参观)。

”很多同学提出疑问:

“我们应该怎样买票比较合适?

”你能帮他们算一算?

A、设计三种不同的购买方案,并算出各方案的费用。

一人券/张

集体券/张

总费用/元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B、你能设计出总费用最少的方案吗?

(2)旅游社开展优惠酬宾活动,甲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

家庭团体满5人以上可享受八折优惠。

乙旅行社的优惠方法使:

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

到黄山旅游这两家旅行社原价均为每人500元。

张大爷全家有4个大人和3个学生,要到黄山旅游,请你帮张大爷选择一家最省钱的旅行社。

(通过计算说明选择的理由)

租车:

(1)从甲地租车运62吨货物到乙地,大货车每次可运10吨,运费200元。

小货车每次可运4吨,运费95元。

怎样租车最划算?

需付租车费多少钱?

(2)

买东西:

(1)小明家装修厨房需要用480块某品牌的同一规格的瓷砖。

“东方家园”出售的这种瓷砖有大小两种包装:

大包装每包50片,价格为30元;小包装每包30片,价格为20元。

若大小包装均不拆开零售,怎样制定购买方案才能使所付费用最少?

(4)双休日到了,天天的妈妈在洗衣服时,给天天提出了一个问题:

脏衣服用洗衣粉充分洗涤后,一般要把衣服拧紧,排掉污水,再用清水漂洗。

假设拧紧后的衣服中还留有污水1千克,现有10千克的清水,按下列方法去漂洗:

方法一:

直接把衣服放入10千克的清水中,一次漂洗。

方法二:

把10千克的清水分成两份,一份3千克,另一份7千克,分两次漂洗。

方法三:

把10千克的清水分成两份,每份5千克,分两次漂洗。

妈妈问天天:

哪一种漂洗的方法更干净?

请你通过计算来帮助天天回答这个问题。

(5)天天家装修新房时要粉刷房间的墙壁,雇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4800元;粉刷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最后结算工钱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

按工算,每个工30元。

(一个工人干一天使一个工)

方案二:

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

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天天家选择一个最省钱的方案。

6、按比例分配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米,长与宽的比是4:

3,这个操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